一个人的遭遇(节选).ppt_第1页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ppt_第2页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ppt_第3页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ppt_第4页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 仲伟光连云港市赣马高级中学 每年的12月13日 是我国确立的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 纪念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时实施的一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 教学目标1 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和抓住人物内心活动塑造人物的写作手法 2 揣摩文章环境描写 理解小说主题 感知战争的残酷以及纳粹教育思想对青少年的身心毒害 一 认识作者海因里希 伯尔 1917 1985 出生于德国 他的小说创作遵循批判现实主义传统 真实地反映了德国战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现象 他擅长运用回忆 内心独白 象征 怪诞联想等手法 在叙述故事情节时 时空概念颠倒跳跃 而塑造人物形象时则采用内心独白 1972年 作者 凭借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 结合典型化的灵敏技巧 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 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二 粗读课文 梳理情节1 完成下列填空 我受伤后被运到 被抬到 期间 我疑惑 在最后 我证实了 发现我 情节安排巧妙小说悬念设置抓住了读者的心 是不是回到了母校 自己到底伤在何处 小说自始至终都围绕这两个疑惑 写出了这个伤兵的遭遇 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生活 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 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 以及被战争败坏了的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 小说巧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 让受重伤的他在昏昏沉沉中看到了德国法西斯军国主义教育的种种痕迹 从而暗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 三 精读课文 认识人物思考 1 我是什么身份 我对于学校日常教育的态度 找文中相关文字 2 我对于战争的态度 找文中 我 对于战争感受的文字 人物个性鲜明小说不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主 它重在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感受 内心独白 回忆和联想是作者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在人物的自述中 我们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 一个浑浑噩噩的小人物 懵懂甚至有些玩世不恭 不满学校单调生活 对侵略战争缺乏正确认识 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 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 他不知道为什么打仗 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 准确地概括了二战时期纳粹德国青少年真实的精神状况 四 研读课文 分析环境思考 1 我是通过哪些信息得知自己回到自己的母校 2 这些画像雕塑等都在强调什么样的观念 学校在向学生灌输什么思想 补充 美狄亚 挑刺的少年 复仇 忠诚 老弗里茨像 从军 尚武 尼采画像 超人 强权意志 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 军事化教育 希腊重甲胄武士 尚武 多哥风景画 殖民主义 人种脸谱像 种族主义 成功环境描写作者把人物放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来表现 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 可是 我 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 培养艺术人才的学校成了战地医院 原来的学生成了伤兵 作者反复描写学校的艺术环境 突出了这种反差 让人联想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也看到了德国法西斯军国主义教育的种种痕迹 深化小说的主题 五 回顾课文 合作探究思考 1 关于 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 为什么不写全 为什么以此为题目 2 牛奶 象征了什么 补充 公元前480年 波斯入侵希腊 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 抵抗强大的波斯军队 最后全部阵亡 希腊人立碑以示纪念 碑上的铭文如下 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达 请报告那里的公民们 我们阵亡此地 至死尤恪守他们的命令 300名斯巴达战士为保家卫国抛洒了自己的鲜血 这是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因为珍爱和平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