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市值和GDP关系——巴菲特判断股市长期走势的指标.doc_第1页
总市值和GDP关系——巴菲特判断股市长期走势的指标.doc_第2页
总市值和GDP关系——巴菲特判断股市长期走势的指标.doc_第3页
总市值和GDP关系——巴菲特判断股市长期走势的指标.doc_第4页
总市值和GDP关系——巴菲特判断股市长期走势的指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市值和GDP关系巴菲特判断股市长期走势的指标巴菲特从不预测股市的短期波动,但是巴菲特却认为股市长期波动是可以预测的: “ 如果预期股市长期走势的话,我就觉得非常容易。格雷厄姆曾经告诉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尽管短期来说股市是一个投票机,但长期来说股市却是个称重机。 ”巴菲特发现,股市的极端非理性行为是周期性爆发的。短期内,贪婪和恐惧在投票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会让价格过于偏离价值。但长期内股价总是会回归于价值。想要在股票市场上取得更好的回报,就应该学会如何应对下一次股市非理性行为的爆发。巴菲特建议投资者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如同一针清醒剂,可以让你避免陷入大众的疯狂,而理性地把握过于高估时卖出和过于低估时买入的机会。巴菲特认为,对于股市总体而言定量分析并不需要十分复杂。2001年他在美国财富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一个非常简单的股市定量分析指标。1.巴菲特用什么指标?巴菲特的第一个定量分析指标是,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率。GNP与GDP的关系是:GNP等于GDP加上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再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我计算了一下,其实中国过去10年GDP与GNP差距很小,在-0.78%到1.63%之间,因此可以用GDP代替GNP进行计算。巴菲特认为,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占GNP的比率,这个指标尽管非常简单,对于需要了解众多信息的投资人来说,这项指标提供的信息相对有限,但它仍然可能是任何时点上评估公司价值时的最佳单一指标。巴菲特认为:如果投资人财富增加的速度比美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更快,那么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形成的曲线必须不断上升、上升再上升。如果GNP年增长5%,而希望市值增长10%,那么这条曲线必须迅速上升到图表的顶端。而事实上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其实巴菲特对这个指标的涵义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长期而言,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的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一致。换句话说,股市长期是一台称重机,称出的是国民经济增长。2.巴菲特的股市指标在美国有效吗?巴菲特分析了过去80年来美国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他发现的规律是: “ 如果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在70%80%之间,则买入股票长期而言可能会让投资者有相当不错的报酬。 ”这项指标在1999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1999年全年以及2000年中的一段时间,这个比率接近200%,这是一个很强烈的警告信号。巴菲特说,在这个时候购买股票简直就是在玩火自焚。2000年,美国股市开始持续下跌。2001年网络股泡沫破灭,道琼斯指数从高点大幅回挫2000点时,很多人都在讨论重返股市的时机。但当时股市总市值仍相当于美国GNP的133%,所以巴菲特并未轻举妄动。从 2000年3月24日最高的1552.87点,到 2002年10月10日最低跌到768.63点,32个月下跌超过50%。巴菲特成功避开了股市大跌。3.巴菲特的股市分析指标在中国股市有效吗?我计算了1992年到2008年中国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DP的比率,结果发现,这个指标与上证指数几乎完全同步。2000年底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率创9年新高,达到48.47%,上证指数年底收盘于2073点,也创9年新高。2005年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率创9年新低,仅有17.7%,上证指数年底收盘于1161点,也创7年新低。2007年底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率创16年最高,达到127%,上证指数年底收盘于5262点,也创16年以来最高。如果你看了巴菲特2001年的文章,知道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率在70%80%之间是合理的,那么2007年高达127%肯定是过于高估了。如果你看到了,也做到了,在2007年底退出股市,那么你就能避免2008年一年下跌66%的悲剧。4.2008年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公司开始大量买入股票。 2008年10月17日,巴菲特在纽约时报公开发表文章宣布,如果美国股市继续下跌,将用私人账户买入美国公司股票。美国股票总市值占GNP比率在1999年最高峰时达到190%,经过2008年大跌之后,下降到75%左右,给了巴菲特一个充分的入市理由: “ 如果总市值与GNP的比率落在70%到80%之间,进场购买股票可能会很有利。 ”巴菲特对于总市值占GNP比率重返正常一点也不感到讶异,他告诉财富杂志说,这种变化让他想起他的导师对股市波动规律的描述,他说: “ 股市短期像是一台投票机,但长期像是一台称重机。 ”那么巴菲特赚钱了吗?2008年10月17日巴菲特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时标准普尔500指数收于940点,到 2009年2月23日却跌到743点。过了4个月,股市又下跌了21%。相信很多美国人疑问为什么巴菲特开始买入美股,美国股市还继续下跌呢?巴菲特的指标预测的是长期股市走势,短期未必准确。他做的也是长期投资,并不追求短期业绩。请注意巴菲特在文章中说,如果美国股市继续下跌,他将会大量买入股票。巴菲特说他喜欢股市大跌,这让他能以更加便宜的价格买入更多他看中的好公司股票。2008年底上证指数收盘于1820点,股票总市值为121366亿元,GDP按照大部分经济学家增长9%的共识为280464亿元,那么中国股市股票总市值占GDP的比率下降到43%,已经大大低于巴菲特认为70%80%的合理区间。中国股市却从 2008年10月28日最低的1664点开始反弹,如今已在3200的高点了。如果你根据巴菲特的这个指标,今年会赚上一大笔。如果你对中国经济有信心,那么意味着你认为GDP还会继续增长,那么股市越跌,股票总市值占GDP的比率越下降,根据过去17年的历史经验,你长期投资赚钱的概率越大。这里要说明的是,运用巴菲特的股市指标,长期投资成功的概率更大,但短期未必。短期内股市波动无法预测,没有人也没有什么指标可以预测得准。著名学者华生先生近期就此撰文表示,股市市值和GDP的关系,大体上是有规律可循的。低收入国家一般在2030左右,中等收入国家一般在50左右。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股市市值大体与GDP持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