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吹笛子张维良笛子教程如果你想学吹笛子的话,最好还是请个老师,手把手的来教你,这样会更容易掌握些,如果你想自学的话去买本教程吧,循序渐进,假以时日就可以吹好的,掌握笛子分为指法和口风,口型,还有口劲,的训练,下面这些资料,是我通过网友原稿适当整理出来的,可以帮助你了解掌握笛子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此文檔只作为交流(在此对原作者表示感谢)百科名片笛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即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石笛和玉笛。不过,制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为这种材料的笛子声音效果最好。简介 别称雅号:竹笛;横笛;“横吹”。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结构组成:是一根比手指略粗的长管,上面开有若干小孔。 常见的六孔竹制膜笛 由笛头、吹孔(1个)、膜孔(1个)、音孔(6个)、后出音孔(2个)、 前出音孔(2个,又名筒音)和笛尾组成。 使用材质:笛身一般为竹制。 笛膜(演奏时贴于膜孔处的一个小薄片)一般用嫩 芦苇杆中的内膜制成。 笛膜的运用,首先是选择黏合剂,目前使用的有阿胶、驴皮膏、黄鱼胶、树脂、白芨等,阿胶、白芨最常使用,一般中药店、药材行皆可购得。由于笛膜本身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和吸水性,贴好的笛膜还会有一定程度的自动还原,所以贴膜时可稍偏紧些,等它自动还原后,笛膜的松紧度为适中,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但是如果要随贴随用的时候,笛膜就要放松来贴。 贴膜时,先剪下一正方形的笛膜,使笛膜本身的纤维与笛子的纤维平行、重迭,再用阿胶沾水涂在膜孔四周,用左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笛膜两侧,拉出与苇膜纤维纹路成垂直的皱纹,而后慢慢地往下侧按贴上,调整均匀后按住一下子,即告完成。 笛膜的收藏要注意防潮、防晒,笛膜变黄、变老、失去弹性时要更换使用。(新鲜的笛膜如需保存长久,可将笛膜用塑料袋包好放进冰箱冷藏室中即可常保新鲜)。 乐器特色:属于木管乐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鸣乐器类。是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编辑本段【笛子选择】 选择笛子,应从笛子的质量和类别上来考虑。笛子的质量,除取决于笛管本身的质材好坏外,还取决于制作水平的高低。选择、购买时,应进行检验: 1、检验笛子的竹质。笛管要求竹质坚实(竹纹老)。竹纹细密。管身直而圆。笛身一般头部比尾部略粗,但相差别不宜过大。笛管厚薄适中。笛管内壁平整光滑。全身无虫蛀、裂痕等现象。造型美观大方。这些要求,凭视觉便可以鉴定。 2、检验笛子的音准。方法是按照校音仪器标准音笛或定音乐器(手风琴、电子琴等)对照试吹。主音确定后,再按音程关系,对笛子的全部发音的准确性进行检验。 还可以吹吹各个泛音,看是否容易出音、干净。检验泛音也是检验实音音准的好方法。 3、检验笛子的音量。一般来说,音量大者为好。音量大的笛子,共鸣大,振动力强。吹奏时手指上有时有一种发麻的感觉。 4、检验笛子的音色。对音色的一般要求是松、厚、圆、亮,这一方面取决于笛子本身的质量,另一方面与贴膜技术、演奏技巧也有密切的关系。 5、检验笛子的灵敏度。一般来讲,以气到音出、发音不迟钝为好,反应越快越好。 6、初学者应选调性。同样一款竹笛有各种不同调性。怎么选择?一般来说,初学者以选用中音笛类,E 调或 F调笛子较为合适。因为这类笛子音高适中较易吹奏,演 奏也常用到。如果有条件,想多选几支笛子,那么,除E 调和 F 调中笛外,还可再选一支 D 调曲笛和一支 G 调梆笛,这两个调子的笛子也常用到。编辑本段【笛子种类】 梆笛 梆笛用于北方梆子戏的伴奏。 笛身细且短小,音色高亢明亮有力,着重于舌上技巧的运用。 在演奏上表现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在气息运用上较猛,并采用了急促跳跃的舌打音,强有力的垛音,富有情趣的花舌音等等特殊技巧。 梆笛善于表现刚健豪放、活泼轻 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北方色彩,这和北方人民所处的地区特点和生活、劳动习惯是分不开的。 多用于北方的吹歌会、评剧和梆子戏曲(如秦腔、河北梆子、蒲剧等)的伴奏,也可用来独奏。 梆笛梆笛曲笛 曲笛用于南方昆曲等戏曲的伴奏,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线(即缠丝)笛”,因盛产于苏州,故又有“苏笛”之称。 多为C调或D调。 管身粗而长,音色淳厚、圆润、讲究运气的绵长,力度变化细致,常采用先放后收,一音三韵,悠扬委婉,演奏的曲调比较优美、精致、华丽,具有浓厚的江南韵味。 音色润丽、清晰,音色控制、强弱对比自如,并多应用笛子上的“唤音”、“送音”、“打音”、 “倚音”、“颤音”等技术,在气息运用上要求饱满均匀,尽量少用吐音断奏。 曲笛在我国南方广泛流行,适宜独奏、合奏,是昆曲等戏曲音乐、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潮州笛套锣鼓等地方音乐中富有特色的乐器之一。 笛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1986年5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已有 8000余年历史。竖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与现在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传统大致相同的音阶,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号,有些音孔旁还加打了小孔,与今天的中国音调完全一致,仍可用其吹奏现在的民间乐曲小白菜。编辑本段【乐器特色】曲笛 笛子属于木管乐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鸣乐器类。是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据传说,笛子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笛子的表现力十分丰富,可演奏出连音断音、颤音和滑音等色彩性音符;还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 无论演奏舒缓、平和的旋律,还是演奏急促、跳跃的旋律,其独到之 处都可从中领略。此外,笛子还擅长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把听众带入鸟语花香或高山流水的意境之中。 从1971年新生的口笛(又名俞氏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 骨哨、骨笛,人们惊奇地发现二者之间竟有如此的相似.而这个相似却走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笛子在这七千多年历程中的沿革和发展不由令世界惊叹:中国竹笛艺术是如此地魂丽多姿.历代文人曾为它写下了无数美妙的诗篇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促杜工部潸然肠断,使喻成龙鬓发成霜. 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回。古人谓荡涤之声, 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后演变为如今的笛。笛子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多用于独奏,也可参与合奏。笛子实际上是一类乐器的通称,如果从音高上分类,笛子一般分为曲笛 (笛身较为粗长,音高较低,音色醇厚,多分布于中国南方)、梆笛(笛身较为细短,音高较高,音色清亮,多用于中国北方各戏种)和中笛(形状、发音特点介于曲笛和梆笛之间)。编辑本段【笛子技法】 笛膜近代笛子分南北二派:北派多用吐音、花舌、滑音、剁音等技巧,南派则常用颤音、打音、迭音、振音等技巧。 此外,经过几十年来大量演奏家的不断实践,创造出了诸如循环换气、循环吐音、揉音法、包吹法、吼音、打孔音、飞指、大七度揉音、口哨音等一系列特殊的技法。 南派笛子的风格典雅清丽,他们所使用的笛子主要是曲笛。曲笛的管身较长较粗,音色浑厚柔和,清亮圆润、悠扬委婉,主要流行于中国江南地区。 北派笛子的风格刚劲粗犷,他们使用的笛子主要是梆笛。梆笛的管身较短较 细,音色高亢明亮,它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编辑本段【演奏名家】 近代著名的笛子演奏家有:刘森、伍国忠、陈悦、冯子存、刘管乐、陆春龄、赵松庭、王铁锤、简广易、俞逊发、曾永清, 蒋国基、缪宜民 (美国)、杜如松、张维良、张向华、詹永明、王次恒, 戴亚,刘海成,陈涛、陈中申、马迪 .唐俊乔,曾格格等。编辑本段【笛子制作】 笛子采用的竹子在阴干以后基本上要经过裁料、上漆、钻孔、校音、缠线、刻字等工序。 笛子这个乐器的一大特色就是在笛身上往往刻有唐诗以及制作者的名称。比较著名的笛子制作师有:周林生、王建宏、邹叙生、王益亮、 董雪华、闻锋、鲍妙良、鲍向科、应明章、樊迪知、贾耀亮、魏显忠等。编辑本段【笛膜贴法】 首先用针将膜对裁开,剪长方形的小块,再用右手的拇、食二指轻轻地揉成一个小团。通过捻动使膜捻成很多细密的皱纹,然后轻轻地展开,膜恢复原状后,再用两手拇、食四指轻轻得向前后左右绷它几次。这样不仅防止膜贴好后出现松的现象,而且使膜的纹更加均匀了。然后用阿胶(驴皮胶)沾点水(或者是大蒜汁也可以),擦在膜孔的周围,使笛膜纹与笛子纹成平行方向,贴在笛膜空上即可。 另外,膜上揉出的纹不要过大,若过大,吹出来的声音会发沙。膜也不要贴得太紧太松,太紧了就没有清跪响亮的音色,太松了声音发嘶,不好听。解决办法:过松时,可用指肚按住两边轻轻拉一拉;过紧时,可用指肚按笛膜的中央,但不要弄脏了笛膜,更不能沾上水。笛膜沾上了水会变老,声音就不好听了。总之,贴膜是一项非常细致耐心的工作。高质量的笛膜,如果贴膜技术不佳;也不可能取得理想的共鸣效果。因此,掌握好贴膜技术是初学者学吹笛的必修课程。编辑本段【笛子保养】 (1)新买回的笛子或自己新制作的笛子,如果发现竹质不太干,可将笛子所有洞孔堵塞住,然后灌进点盐水,泡浸一至二日(根据竹质湿度而定,竹质湿者浸泡时间应长一些),然后打开洞孔将盐水倒出,稍用清水冲洗,待一小时后,再在筒内涂些熟过的植物油(最好是油汤辣椒的纯红油,用此油日久可使竹体变红,永不生虫破裂),便可使用。如果买回来的笛子本来竹质很干而又坚固,最好用酒精擦洗一下笛筒和吹孔的周围,以达消毒之目的。另外竹内的少许水份也会随酒精的挥发而排除。 (2)专业吹笛的人,都有一个笛盒,没有盒的人,可做一个布套(最好是夹层或棉的),最好做一个宽的,一个窄的,宽的夏天用,窄的冬天用平日。将笛子放在里面,如果套,盒都没有,可找一块干净的布来包住,以免风吹日晒,灰尘进入。 (3)每次吹完之后,一定要将笛筒内的口水倒出来。最好做一个布刷,口水倒出后,捅进去轻轻一擦,然后装入盒或袋内。这样就免得口水在笛筒内发霉发臭,以至笛筒腐烂。 (4)天气过热或过于干燥时,最好做一个“笛胆”(用相当笛筒长度的小棍,缠上几层干净的布,抹上些油),不吹的时候可将它塞入笛筒内,以防止笛身破裂。“笛胆”粗细要和笛筒的粗细相适应,粗了塞不进去,细了挨不上竹壁,起不到润笛作用。 (5)笛子吹久了,笛筒内慢慢会有许多灰尘。灰尘加之气水的浸透,久而久之结成了污垢,这不但不卫生,常常发出臭味,甚至要影响音色、音准。这时就需要洗涤。特别是没有笛盒和笛套的同志,应在一定的时期内洗涤一次笛子。洗时要注意,不宜要用水清洗,这样笛子的浸吸水分太多,一湿一干,很容易是笛子破裂。可用软布或药绵等,捆缠在木棒上(木棒要细不可太粗),浸酒精(最好是已用酒精)擦洗。 (6)有时由于天气的变化,太冷或太热或由于竹质过嫩,竹节过少,笛身都易破裂。为防止这种破裂,或者在已破裂之后,可在两端和吹孔至膜孔之间,膜孔至第六孔之间,这两处各用丝线捆缠(有伸缩性的塑料最好不用)。或将头尾用铜(或铝)圈箍住。编辑本段【吹奏级别】 初级(一级四级): 一级 : 加试:检查演奏姿势 长音音阶练习 世上只有妈妈好 春天来了 歌唱二小放牛郎 康定情歌 内蒙小调 凤阳花鼓 老六板 欢乐颂 北风吹 金蛇狂舞 二级: 为熟练指法而编写的音阶练习 打音基本练习 思乡曲 我的祖国 八月桂花遍地开 十大姐 只要妈妈露笑脸 彩云追月 拉骆驼 牧羊曲 牧羊姑娘 旱天雷 三级: (一)全按作5指法乐曲 单吐基本练习 黄水谣 苏武牧羊 洗衣歌 太湖美 马兰花开 在北京的金山上 黄鹤的故事 中六板 满江红 (二)全按作2指法乐曲 单、双、三吐综合练习 沂蒙山小调 采茶扑蝶 红梅赞 一枝梅 高山青 翻身农奴把歌唱 南泥湾 西藏舞曲 四级: 颤音练习 (一)小品 小河淌水 玛依拉 茉莉花 绣金匾 (二)独奏曲山歌 小推车 我是一个兵 天山舞曲 欢乐歌 中级(五六级): 五级 (一)小品 关山月 赞歌 信天游 蓝花花 (二)独奏曲 姑苏行 水乡船歌 快乐的小笛手 塔塔尔族舞曲 小放牛 京调 到农村去 六级 (一)小品 纺棉花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阿细跳月 三十里铺 (二)独奏曲 列车奔向北京 陕北好 扬鞭催马运粮忙 喜报 中花六板 早晨 梅花三弄 鄂尔多斯的春天 高级(七十级) 七级 喜相逢 脚踏水车唱山歌 五梆子 百鸟引 沂河欢歌 故乡的回忆 妆台思秋(低音大笛与古筝) 牧民新歌 雷锋(协奏曲) 冷月 乡歌 高级(八级十级后) 八级 春到湘江 挂红灯 鹧鸪飞(一) 鹧鸪飞(二) 三五七 枣园春色 九级 收割 云雀 沙场 帕米尔的春天 听泉 幽兰逢春 十级 霍拉舞曲 秦川抒怀 走西口 山村迎亲人 秋湖月夜 十级后 第四交响曲 琅琊神韵 汇流(协奏曲) 牡丹亭(组曲) “赤日” 梆笛协奏曲 竹迹编辑本段【笛子历史】 黄帝时期,即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以竹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进步,一者竹比骨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二者竹便于加工。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笛在古代称为“篴”。到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记载。 1978年,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支竹篪,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记载的汉篪,除长度略有出入外,其它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与记载相同外,并在墓内的竹筒上写有篪的字样,显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历来有人篪、笛不分,说成是同一乐器,实际是有区别的。从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 6孔,闭口,能奏五声加一变化音,全身髹(xi)漆;笛,7孔,开口,能奏七声加两个变化音,不髹漆。战国时,篪是祭神或宴亭时演奏的主要旋律乐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学生宋玉的笛赋中也曾讲到当时南方的笛,与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笛在汉代前多指竖吹笛,秦汉以来,笛已成为竖吹的箫和横吹的笛的共同名称,并延续了很长时期。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传入横笛,亦称“横吹”。它在汉代的鼓吹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支竹笛,都属横吹类的笛乐器。 北朝时,笛子不仅极为普遍,而且有所发展,形制、长短、粗细变化较大。到了北周和隋代,开始有了“横笛”之名。隋朝后期,出现了能演奏半音阶的十孔笛。 从唐代起,笛子还有大横吹和小横吹的区别。同时,竖吹的篪才被称为箫,横吹则称之为笛。唐朝吕才,制“尺八”,竖吹,并传入日本;在古都奈良的正仓院中,珍藏着我国盛唐时期制作的4支横笛。其中有牙和雕石横笛各一支,竹质的两支,它们长短不同,但都开有7个椭圆形音孔。刘系作七星管笛,蒙膜助声,是为笛加膜的第一人。 在晋时已有竖笛,吹头加一木头,使气从缝隙中通过,射向两哨孔边陵发音。 宋笛制多样,有叉手笛、龙颈笛、十一孔的小横吹、九孔的大横笛、七孔玉笛等等。 元朝以后笛子与现在类似,由于戏曲的蓬勃发展,笛子成为很多剧种的伴奏乐器,并按伴奏剧种不同分为两类:梆笛和曲笛。 20世纪六十年代,赵松庭发明排笛,将2至4根不同调的笛子扎在一起,音域可扩大三个八度以上,音乐富于变化,易于演奏。 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因为是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也称为竹笛。 笛子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在管身上开有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六个音孔。吹孔是笛子的第一个孔,气流由此吹入,使管内空气振动而发音。膜孔是笛子的第二个孔,专用来贴笛膜,笛膜多用芦苇膜或竹膜做成,笛膜经气流振动,便发出清脆而圆润的乐音。 笛子虽然短小简单,但它却有七千年的历史。大约在四千五百多年前的时候,笛子由骨制改为竹制。在公元前1世纪末汉武帝时,笛子称为横吹,它在当时的鼓吹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7世纪开始,笛子又有了改进,增加了膜孔,使它的表现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演奏技术也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到了10世纪,随着宋词元曲的崛起,笛子成了伴奏吟词唱曲的主要乐器,在民间戏曲以及少数民族剧种的乐队里,笛子也是不可缺少的乐器。 笛子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它既能演奏悠长、高亢的旋律,又能表现辽阔、宽广的情调,同时也可以奏出欢快华丽的舞曲和婉转优美的小调。然而,笛子的表现力不仅仅在于优美的旋律,它还能表现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比如模仿各种鸟叫等。 笛子不但演奏技巧丰富,而且它的品种也多种多样,有曲笛、梆笛、定调笛、加键笛、玉屏笛、七孔笛、十一孔笛等,并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南北两派。 笛子演奏教程/jiaofang/index_4.shtml 首先,你须要知道你所用的笛子是什么调的吧,对于初学者而言,喜欢流行歌曲的话,梆笛F调应为首选,曲笛就选D调比较理想。 其次,你须要知道最基本的指法吧,一般来讲,入门指法为以筒音为5,从远离吹孔那一侧起,各个孔所发的音依次为6、7、1、2、3、4。其中,第三孔为1音,该孔边就有一个英文字母,标明依这样的指法,为该笛所命名的调。如第三孔旁边标有字母“F”,则表示该笛是F调(以筒音作5)。 第三,你多少须要懂得一点乐理知识啦,最起码应该知道什么是拍子,即节奏,这样看谱才有了基础,否则就只能闭着眼睛吹奏了,要想这样练会笛子不是不可以,但恐怕很不容易哟。 第四,需要练一练“气功”呀,练急吸慢吐,平稳呼出。如果觉得书上讲的呼吸方法不太好理解,那你只要记住“吸气时如闻花香,吐气是如吹火杖”,也许会管用一些。至于肺活量,应该不成问题,你把笛子看成自己的嘴巴的话,想一想,你说话需要多大肺活量,那吹笛子用多大肺活量大概就差不多够用了。 第五,没有老师教的话,手底下无论如何也该有本教材或乐谱什么的吧,平时呢,喜欢什么曲子时不妨多吹一吹,最好是自己熟悉的、旋律较为流畅的经典一些的歌曲,突击先吹会一首。但长音还是要练一练的哦,找准笛子上的每一个音,在吹响它的同时,尽量延长这个音的发声时间,每次练上个十分八分钟还是可以的吧,这就叫练长音,目的是固定口型,稳定气息,好处大大的啦。 最后,自然要强调一下“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持之以恒。学练笛子,肯定会有时感觉到枯燥乏味的,特别是感觉不到进步时,真想一脚踩坏它!哈哈,这可要不得,你得对它有感情才对呢,要相信自己!只要吹响了它,你就算会吹了,这就是进步当然这不等于你已经吹得很好喽,那就接着练呗,功夫不负有心人哪! 笛子吹奏的基本知识1、嘴唇自然闭合,双手捧着笛子两端,左手握笛头,右手握笛尾,将吹孔置于嘴唇下沿,对准吹孔 吹气。 2、当气息冲出时,只让出小空隙使气息通过,并使成为一束气柱往吹孔下方斜着吹去。其原理就如同吹响笔套一样。 3、为使气息冲出时不将两唇冲开,而致气息散掉,两颊肌肉必须用劲,保持气息的出口很小。 4、吹出来的声音要求纯净,避免夹杂气声。 5、要对着镜子常练,休会如何对准气孔,使发音位置正确,不偏不倚,使气息全部化为笛音。几个专用名词的解释:1、何谓“风门”? 风门是指上、下唇间的小孔。吹低音时风门要大,吹高音时风门要小。吹强音时风门要大,吹弱音时风门要小。2、何谓“口劲”? 口劲是控制唇部松紧的肌肉伸缩力。通过口劲的松或紧,达到控制音量、音色、音高的目的。在初学时,用一般的口劲,随着练习的进度,逐步提高控制的能力。3、何谓“口风”? 口风是指吹气的强度及用气的流量。4、何谓“筒音”? 筒音是指告诉你笛子的指孔现在要全按作1或2或其它的“指法”提示。5、何谓“小工调”、“正宫调”? “小工调”是全按作5的指法;“正宫调”是全按作2的指法笛子演奏中的姿势问题吹笛要讲究姿势,这不仅仅是演奏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适应演奏者的生理特点,充分发挥技巧,更好地表现音乐内容。南派竹笛大师赵松庭先生曾经在其笛艺春秋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关于姿势要领的口决:风门正,笛身平,头要直,胸要挺。姆指小指相扶持,莫使笛子柳摇金。虎口之间可容蛋,关节舒畅手才灵。六指按孔要严密,指指放松成弧形。高低起落有规格,多余动作丢干净。口劲松紧随我意,口风粗细由我心。双臂张开四十五, 青龙白虎全都行。演奏姿态忌做作,严肃认真见真情。(其中青龙、白虎指的是左撇子持笛叫左青龙,右撇子叫右白虎。)另外须注意“小指轻贴笛身”是持笛的需要,也是日后增加音孔的需要,初学者手指一定要摆好位置。“指指放松”亦是重点,持笛手指最忌僵直,僵直则欠缺弹性。关于坐姿或立姿,大致需要身体稍侧向右方,面向正前,两眼平视前方,下颌微微抬起,胸部自然挺起,腹部放松,两脚自然分开呈小八字形。持笛向左向右其实都一样,只是国际上由于波姆式长笛的广泛采用,乐器构造一律向右,因此,初学者以右方持笛为宜,习惯左方持笛者亦无妨。 另外,赵先生对于呼吸要领亦有一诀,与姿势略有相关: 双肩不可上下动,胸腹同时来扩张。缓吹平吹全身松,腹肌不必空自忙。急吹超吹劲往下,丹田鼓气力度强。口鼻兼用看需要,切忌呼吸有声响。莫到无气才吸气,始终要有余气藏。强而不噪弱不虚,均匀呼气流水长。最后,提醒自己养成以笛就人的好习惯,千万不要以人就笛。笛膜的选用及粘贴笛膜的种类、品牌众多,有人用竹膜(质量差、缺乏韧性、弹性、易吹破是其缺点)也有人演奏边疆民族音乐时使用羊肠膜(振动不良、音色较硬或闷,别有一番风味),但是人们大都采自芦苇管内壁之上苇膜(也称管膜),由于质地细致,韧性佳,弹性又好,发音明亮清脆,振动情形良好,而广受欢迎。市面上可买的笛膜品牌常见的大致有一般的管膜、佳音牌笛膜、敦煌笛膜、百花牌笛膜、安徽龙潭湖笛膜.不管是哪种牌子的笛膜,选用时以细白、半透明、无杂质或纤维和膜为上选,以目前苇膜产地的质量来看,要数安徽 的五河、小溪、淮南一带的苇膜为最佳,由于当地土壤关系,那里的苇膜厚薄均匀,富有弹性,是专业笛子演奏家理想的笛膜。(近来俞逊发先生介绍的“明贵笛膜”质量相当好)笛膜的运用,首先是选择黏合剂,目前使用的有阿胶、驴皮膏、黄鱼胶、树脂、白芨. 等,何胶、白芨最常使用,一般中药店、药材行皆可购得。由于笛膜本身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和吸水性,贴好的笛膜还会有一定程度的自动还原,所以贴膜时可稍偏紧些,等它自动还原后,笛膜的松紧度为适中,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但是如果要随贴随用的时候,笛膜就要放松来贴。贴膜时,先剪下一正方形的笛膜,使笛膜本身的纤维与笛子的纤维平行、重迭,再用阿胶沾水涂在膜孔四周,用左右手大姆指和食指捏住笛膜两侧,拉出与苇膜纤维纹路成垂直的皱纹,而后慢慢地往下侧按贴上,调整均匀后按住一下子,即告完成。笛膜的收藏要注意防潮、防晒,笛膜变黄、变老、失去弹性时要更换使用。(新鲜的笛膜如需保存长久,可将笛膜用塑料袋包好放进冰箱冷藏室中即可常保新鲜笛子演奏中的技巧问题笛子的演奏由于技巧、地域的关系,简单形成两大流派,一为南派;一为北派,就技巧而言:南曲出手颤、迭、振、打;北曲拿手吐、滑、剁、花。因此区分了不同的演奏风格,以下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笛子技巧:颤音(tr):例如6的颤音相当于演奏67676767一般。虚颤音:颤音的一种,手指颤动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知识产权法考试备考模拟题及答案
- 贵港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桃花心木课件
- 2025年注册会计师CPA面试宝典及模拟题
- 2025年中级经济师面试实战模拟财务管理案例分析预测题集萃
- 公务员审计面试题及答案
- 2026届北京市延庆区市级名校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旅游公司招聘导游面试预测题与技巧
- 2026届江苏省启东市建新中学化学高三上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光缆
- 5.2.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
- 2025年建筑师考试答案-建筑师考试答案解析
- 新疆的历史文化课件
- 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 代理记账风险管理制度
- DBJ04-T487-2025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监测技术标准
- T/CGAS 026.1-2023瓶装液化石油气管理规范第1部分:安全管理
- PEP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课后辅导计划
- 餐饮劳务合同协议书样本
- 中医护理灸疗技术操作规范:督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