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防洪预案.doc_第1页
城区防洪预案.doc_第2页
城区防洪预案.doc_第3页
城区防洪预案.doc_第4页
城区防洪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区防洪预案 点击次数:1181时间:2005-5-13 9:49:00第一章 总 则 第一节 编制依据昭平县城区为重点防洪城市之一,根据防洪法第十四条“有防洪抗洪任务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流域综合规划,防洪工程现状和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制定防御洪水方案(包括对特大洪水的处置措施”、“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和承担防洪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根据防御洪水方案做好防汛抗洪准备工作”的有关规定,以及水法、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办河199626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编制。第二节 编制目标昭平县城区是昭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广西遭受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城市之一,为使城区减轻洪水灾害,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洪水灾害而预先制定防洪预案,为各级防汛抗洪指挥机构决策,指挥调度,抢险救灾提供科学依据,使洪水涝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促进昭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第三节 编制原则贯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以防为主,防抢结合,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统一调度,保证重点、服从大局、团结抗洪,各有关部门根据防洪预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实施工作,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尽可能调动社会积极因素,全民抢险,全民抗洪。根据昭平城区现有防洪现状,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城区发展规划编制本预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修订、完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章 城区概况第一节 城区经济概况昭平县城区是昭平县及昭平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现有人口5.5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0万人,农业人口1.92万人。2003年城区工业总产值3.1亿元,相当于昭平县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0%,城区拥有固定资产2.21亿元,城区总面积27平方公里。昭平城区现状由河东、河西、城中、城南、城北五个区组成。城南和城中基本为老城区,县委、县政府及县直属主要机关单位大部分集中在这里,主要宾馆、商场、影剧院及其他公共设施大部分也分布在这两个地方,城南和城中是昭平县政治、文化、商贸的活动中心。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北区的练滩和桂江大桥的西岸,县中纤板厂、水泥厂、农械厂、胶合板厂、昭平水电站等较大的工厂企业分布在练滩一带。县造纸厂、县松脂厂、枫香脂厂、陶瓷厂分布在桂江大桥头河西路南侧。随着县城工业的发展城北将成为昭平县的主要工业区。仓储区基本集中在城南昭平大码头附近沿江一带,县城居民生活区主要集中在河西。河东片是新经济开发区,目前已成规模,但今后河西仍然是主要居民区。昭平县城水陆交通方便。陆路可由蒙山到桂林、柳州、南宁等,还可经钟山往贺州、桂林等。水路沿江面可通往平乐、荔浦、桂林,下可通往梧州、广州。虽然昭平水陆交通方便,但由于地处偏僻,无过境交通干线经过,严重地制约了昭平城区经济的发展。第二节 城区自然特征昭平县位于广西东部。东邻贺州,西接蒙山,东南与苍梧县毗邻,西南和藤县连接。北面与钟山、荔浦、平乐县交界。昭平县城座落在昭平县北部龙坪盆地中心,地理位置约为东经1104812,北纬2401030,南至梧州,北到桂林的公路里程均为210公里,东去贺州八步镇139公里,西至柳州246公里,经柳州至南宁519公里。桂江由北向南沿旧城区东侧经过,将县城分为东西两部分。昭平县城区位于接近大瑶山凸起东部的龙坪盆地,该盆地呈长方形,长约9.5公里,宽4公里,面积27平方公里,地质构造属褶曲中的向斜,除练滩一带为第四世纪地层外,其余的均属泥盆系地层,盆地周边多为砂岩,紫红色砂岩构成的山岗,局部地带出现有砾岩,盆地腹部多为冲积物覆盖地层,盆地中某些低矮土岭可见地壳隆起后原河谷中的砾卵石,松林峡口至马圣河一带有一条性质不明显的断层线,长约13公里,县城据历史记载未有地震记录。昭平城区地震裂度为6度,昭平城区高程一般在58.264.0米之间。昭平县城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北距南岭山脉100公里,距南海空间300公里左右,受海洋气候影响显著。南来水气易在南岭山脉堆积,具备较好的降雨条件,另外距青藏高原东部约1500公里,夏季这个地区正是南北两股西风急流汇合点,冷暖空气交汇,容易形成暴雨。因此昭平成为广西的主要暴雨中心。这里四季分明,夏长冬短,春湿冬干,夏涝秋旱,冬有霜雪,年平均气温19.9,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2.6,平均年霜期48天,多年平均年降雨2105.7毫米,最大日降雨量为255.3毫米,历史最多年降雨量为2923.3毫米,雨季为3月中旬至8月下旬,长达5个多月,其中4至6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50%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1420毫米,多年平均风速为1.7m/s,最大风速20m/s,城区主要风向为东北风和南风。县城下游的桂花江马峡河谷深切,河道狭窄,每年洪水多在4至8月份出现,昭平是广西暴雨中心之一,本区域暴雨是发生洪涝灾害原因之一,而上游桂江流域暴雨影响是城区洪涝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昭平城区洪灾主要受桂江影响,桂江属珠江水系,全长426公里,其中昭平县境内河段长103公里,经昭平城区河段长10公里。桂江全流域面积19288平方公里,昭平水位站控制流域面积14965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77.6%。城区内洪涝排水由12条小河沟排入桂江,其中较大的马圣河集雨面积64.30平方公里,周边有两座小型水库是城区本区域的主要滞洪区,一个是河西的同古水库集雨面积1.97平方公里,引洪面积8.19平方公里,总集雨面积10.16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40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70万立方米,另一个是河东的上垌水库,水库集雨面积0.8平方公里,总库容58万立方米,有效库容45万立方米,城区内唯一的大塘南塘总库容1.75万立方米。而位于城区上游的桂江流域电站昭平电站对桂江洪峰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昭平电站控制集雨面积13170平方公里,库容7380万立方米,发电装机63000千瓦。第三节 洪水对城区的影响昭平县城区是昭平县、昭平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经济发展较快,其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因此,不设防的城区受洪涝灾害损失日益严重。根据昭平水文站实测资料统计,自1936年至2003年共67年间共发生较大洪水36次以上,解放后最大洪水为1954年4月26日和1978年5月17日两场洪水,县城水位分别为64.46米和64.46米,县城城区高程一般在58.264.0米之间,因此,县城全部受淹,房屋倒塌严重,1978年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2.84万元(当时价),损失惨重。而每年小洪灾总有一两次,主要受淹区为旧城区码头一带,旧城区居民水来则退,水退则复,洪水搬迁习以为常。因此洪涝灾害严重地制约了昭平县的经济发展,不设防的城区防洪排涝体系已成为制约昭平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昭平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日益受到上级各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1995年昭平县城区被列为全区30个重点防洪排涝城市之一,1998年梧州水电设计院完成了昭平县城防洪总体规划报告并得到了水电厅批复。2000年10月梧州水电设计院完成了昭平县城区防洪排涝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和有关初步设计初稿,同年12月水电厅以桂水计2000132号文将昭平县城区防洪排涝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审查意见上报自治区计委。目前昭平城区防洪排涝一期工程只完成了前期工程昭平江滨中路路基、路面建设及征地拆迁工作,河西堤(2+4942+550)米堤段及(3+5653+763)米堤段建设,整个防洪体系工程才刚刚开始,未具有抵御洪水能力,可以讲昭平城区目前还是无设防城区。昭平县城区防洪排涝工程规划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排涝工程采用自排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洪水标准和抽排内外江雨洪同期遭遇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洪水标准设计。防洪工程规划主要沿河岸布设,分河东区、河西区(城北、城中、城南)2个防洪排涝封闭设防。设置防洪堤长11.37公里,设置防洪排涝闸及泵站各9座;河西堤设置交通闸4座,河东堤设置交通闸2座。工程分期实施,近期工程为河西区防洪堤8.22公里,防洪排涝闸及泵站各6座,远期工程为河东区防洪堤3.15公里,防洪排涝闸及泵站各3座。昭平县城区现有防洪排涝工程保护范围内及不同频率洪涝水位线下的人口面积产值、固定资产如下表项目频率 P=10% P=5% P=2%面积(万亩) 12.01 14.04 16.54人口(万人) 1.131.46 1.85固定资产(亿元) 1.18 1.52 1.9工农业总产值(亿元) 1.60 2.08 2.60第四节 洪涝特征和灾害昭平是广西的主要暴雨中心,因此,洪灾原因主是暴雨引起,往往洪水是暴涨暴落,洪水来得猛,来到快,退得也快。加上桂江流域昭平控制面积大,受桂江洪灾影响大,上游桂林、荔浦、平乐一带的降雨都直接影响到桂江洪水,因此昭平城区洪涝灾害频繁。昭平主要控制站昭平水文站不同频率洪水水位,流量如下表频率项目 P=10% P=5% P=2%水位(米) 64.70 66.48 68.44流量(m3/s)12400 14600 17500根据历史记载,昭平城区发生最大历史洪水为1954年4月26日和1978年5月17日两场洪水,县城水位分别为64.64米和64.46米,相当于P=5%的洪水过程,当时城区几乎全部受淹,房屋倒塌甚多,据记载,1978年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22.84万元(当时价)。昭平县城四面环山,但周围山体较为稳定,据记载未有山地灾害发生,台风影响也较小,因此主要自然灾害为暴雨引起的洪涝灾害。其他山地、台风等自然灾害较少。 第三章 城区防洪工程第一节 城区防洪工程体系现状昭平县城区防洪工程刚刚启步,整个防洪体系还处在规划和前期工作中,城区基本没有防洪设施,只在马圣河和白泥冲沿岸局部由群众用河卵石干砌或浆砌一些零散的河堤保护农田免遭冲刷,结合旧城改造成在昭平大码头一带建有约500米长的扩堤挡土墙,以及2002至2003年修建的(2+4942+550)段,(3+5653+763)段,两段堤防外,其他尚未有整体的防御体系,因此,目前城区仍然可以说是无设防的城市。第二节 防洪工程规划建设及进展昭平县城区防洪总体规划于1998年11月完成,规划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排涝工程采用自排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洪水标准和抽排内外江雨洪同期遭遇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洪水标准设计。2000年10月梧州水电设计院完成了昭平县城区防洪排涝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初步设计初稿。同年12月水电厅以桂水计2000132号文将昭平县城区防洪排涝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审查上报自治区计委。2000年12月至今,由于各方面原因,昭平县城区防洪排涝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未得到自治区计委审批,初步设计也未能进行补充修改上报。昭平县城区防洪工程建设情况:1997年5月至6月,完成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及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试验工作;1999年4月至2002年12月完成昭平县城区防洪排涝一期前期工程江滨中路路基、路面建设及征地拆迁工作,2002年10月12月完成2+4942+550堤段建设,2003年8月2003年12月完成河西堤3+5653+763堤段建设。由于整个防洪体系才刚刚启步。建好的几十米防洪堤未封闭,在防洪中只能起到护岸作用,未有其他保护作用。 第三节 城区防洪工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昭平县城区防洪工程体系目前仍处在前期阶段,才刚刚启步,整个防洪体系有待于尽快实施,以便昭平城区尽快摆脱不设防的处境,尽快摆脱洪涝灾害的影响促进城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城区防洪安全影响较大的病险水库是同古水库和古站水库。同古水库位于县城西北2公里处,为小(一)型水库,水库集雨面积1.97平方公里,大冲口引洪及罗洞引洪控制集雨面积9.02平方公里,总库容40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70万立方米。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同古水库不但可以削减下游马圣河内涝洪峰,而且对减少县城河西区、明源街区以及龙坪垌农田洪灾也起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同古水库工程运行时间长,工程老化,年久失修,如今在大坝高水位运行时下游坝体中间部位发生渗漏,有日益扩大趋势,危及大坝安全,由于同古水库位于县城上游,一旦失事后果不堪设想,直接危及整个城区的安全。位于县城东侧3.5公里处的上垌水库,属小(二)型水库,坝首控制集雨面积0.8平方公里,总库容58万立方米,对削减河东区内涝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运行年久失修,也存在与同古水库同样的隐患。第四节 违章建筑对河道的阻水影响昭平城区河道沿岸目前没有违章建筑,对河道行洪没有阻水影响。 第四章 城区防洪预案第一节 洪水量级划分昭平县城区基本沿桂江顺流南北方向长方形分布,两岸沿江及西南侧马圣河沿岸地势较低,城区冲沟、溪流各自汇入桂江。由于受县城下游桂江马峡阻洪影响,城区洪淹灾害主要由桂江洪水造成。如果没有桂江洪水顶托,内涝洪水不会对城区构成威胁。昭平城区范围基本没有防洪设施,城市建成区最低地面高程在58.20至62.50米之间,这些地段的房屋及街道几乎每两年受洪水淹没一次,但因淹没范围不大,当地居民水淹则迁,水退复回习以为常。一、历史最大洪水:据调查,昭平站历史最大洪水有五次,具体数据如下:桂江昭平县站历史洪水调查成果表年 份 1908 1909 1914 1915 1918洪水位(黄基) 69.17 68.44 68.44 66.82 66.19洪峰流量(立米/秒)18800 17500 17500 15100 14150注:上表资料为广西电力设计院、梧州、桂林水电设计院等调查成果。二、昭平水文(水位)站实测洪水成果:该站于1936年5月在昭平县城设立为水文气象站,1940年改名为水文站,1962年8月改名为水位站,2004年又改名为水文站。现将该站实测较大洪水成果列表如下:桂江昭平站实测较大洪水成果表序号发生时间水位(米)流量序号发生时间水位(米)流量11936、9、960.628518191972、5、759.74786221937、8、1462.9710415201973、6、2961.12891331938、5、1756.787070211976、7、1061.84948641942、7、1564.0411326221978、5、1764.461169051943、7、1759.257452231979、5、1360.477840161949、6、2963.5110875241982、5、1458.78707271950、5、262.7410224251984、6、259.11733181951、4、1960.218194261992、7、661.59934091953、5、1460.838684271993、5、358.16500101954、4、2664.6412300281994、6、2760.898731111956、8、1763.2910686291995、6、1758.336717121957、6、660.248210301996、4、2061.299120131959、5、1761.739398311997、7、960.778660141961、4、2159.317483321998、5、2460.398336151962、6、2860.678558331999、5、2757.076300161966、6、2260.818667342000、5、2858.647460171968、6、2560.28186352001、6、1357.056180181970、6、2859.217404362002、7、261.469630三、昭平水文站设计洪水成果:根据昭平水文站19371990年实测洪峰流量和五年最大历史洪水调查资料分析计算,该站设计洪水如下表:桂江昭平站设计洪水成果表洪水频率P(%)125102050考虑历史洪水洪峰流量(m3/s )19600175001460012400101006900洪水位(黄基、米)69.7368.4466.4764.7062.5958.59不 考 虑历史洪水洪峰流量(m3/s )1450013200116001030089206790洪水位(黄基、米)66.4766.1764.3962.8961.1958.50注:(1)、1998年昭平县防洪抢险预案与梧州水电设计院所编昭平县城区防洪总体规划报告的昭平站设计洪峰流量完全相同。(2)、唯有考虑历史洪水时,P=5%洪水位不一致,前者水位为66.54米,后者为66.47米。以1915年和1918年历史洪水数据内插推算应为66.49米,与设计院成果接近,故采用为66.47米。四、洪水量级划分及城市防洪标准的确定:由实测资料可见,从1936至2002的67年间,昭平县城发生较大洪水36次,约每两年发生一次较大洪水,其中;五年一遇以下洪水次数最多,五至十年一遇洪水次数仅占20%左右。考虑历史洪水时,1954年洪水仅相当于十年一遇洪水规模。如不考虑历史洪水因素,则1954年洪水规模略超过二十年一遇标准。1978年洪水则相当于二十年一遇的规模。昭平县城目前仅有人口5.25万人,规划至2020年人口为8万人左右,属于一般城镇(小城市),根据上述洪水特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规定,昭平县城区防洪总体规划决定按二十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桂江昭平站原设定的警戒水位为53.59米(黄基,下同),流量3400立米/秒,此为城区下游马峡的封峡水位,洪水到达此水位时,下航船只出峡将受到安全威胁,对城区不会构成淹没灾害。从城区防洪淹没角度分析,城区警戒水位应定为58.50米,危险水位为64.40米(不考虑历史洪水的二十年一遇水位)。同古水库警戒水位为122.5米,古站水库警戒水位为130.5米,上垌水库警戒水位为249米。第二节 城区防洪预案涉及范围昭平县城座落在本县西北部四面环山的龙坪盆地中心,距南海空间300公里,城区近周没有陡峻的山坡,不存在台风和山地灾害。昭平县是广西暴雨中心之一,河西近郊有小(二)型的上垌水库,远郊有小(一)型的古站水库,除三门滩电站外,其主坝均为土坝,水库万一出事,将严重危及全城区安全。因此,城市防洪预案除重点防御桂江不同频率洪水外,对于本区域暴雨洪涝可能对水库安全构成的威胁应引起高度重视。第三节 标准内洪水防洪预案为促进县城经济发展,确保城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首先应按城区防洪总体规划的要求,将昭平县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列入实施项目,争取尽早建成达到防洪标准。此外,应切实做好如下工作:一、贯彻“城市防洪工作实行县长负责制”的要求,成立昭平县城区防汛抗洪抢险指挥部,由县长亲自担任指挥长,分管副县长、县人武部长、水电局长、昭平镇镇长担任副指挥长,公安、财政、交通、邮电、卫生、电视、气象、水文、民政、国土、计划、林业、农机、农业、电力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指挥部成员,统一指挥城区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二、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做到有备无患。三、立足于“早”,着重于“防”。责成县工管站、电管站、电力公司、昭平镇水利站积极主动及早做好各自管辖的水利、水电工程和输配电设施的汛前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工程隐患,按照管理的权限,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签订“责任状”,限期整改、加固处理,并将检查结果和处理措施上报防汛指挥机构备案。责成邮电、交通部门做好有关设施的汛前检修工作,确保汛期通讯、交通顺畅无阻。四、桂江水位达到58.50米的城区警戒水位或城郊水库出现严重险情时,指挥部视具体情况随时召开紧急会议,布置各项防汛抗洪事宜,指挥部领导成员和各职能机构组成员必须上岗到位,按规定的防汛岗位责任制做好各自的工作。当桂江水位超过城区警戒水位时,宣布抗洪抢险队伍进入“临战”状态,根据雨情、水情、险情、水位和上游水文站预报情况,及时动员、组织可能被淹地段的人员、物资、财产的疏散转移,并进行抗洪救灾工作,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洪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人员、物资、财产转移疏散的位置方向是:河西旧城区向县委、县政府以上的新城区转移,河东片向大脑山脚一带转移,城北的练滩片村民可向中纤板厂、林业水泥厂、贴竹板厂、铁合金厂一带转移,江口片则向其就近山丘转移,昭平电站生活区的低层向高层转移,河西马圣河沿岸村民可向其附近山岭转移。五、县指挥部设办公室、参谋科、治安保卫科、后勤科。办公室和各科室具体责任是:1、办公室:(1)、文秘组3人:由县政府办负责。任务是:做好有关文件、材料转发和整理以及领导视察讲话的录音等工作,并负责做好前线指挥人员车辆、食宿安排等后勤工作。(2)、雨、水、灾情收集组3人;由县水电局负责。任务是:负责雨、水、灾情的收集和上报工作,保证信息的上通下达,并用图文相结合形式,标明各灾区的灾情抢险队伍驻地位置、负责人姓名、队伍人数等。(3)、宣传报道组6人:由宣传部、广播电视局负责组织。主要任务是:宣传报导抗洪抢险实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手段,做好宣传工作,发布汛情公报,安定民心,表扬好人好事,鼓舞抗洪抢险队伍士气。2、参谋科:(1)、水文气象组:由气象局、水电局、水文站负责,人数4至6人。主要任务是:随时掌握天气、雨情和水情,分析其态势,及时提出抗洪抢险意见,供领导决策。(2)、工程抢险技术组:由建设局、交通局、水电局等单位抽调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人数9人。主要任务是;对城区、房屋、桥梁、堤防出现险情时提出分析意见,并对发生的重大问题制定出抢险实施方案。负责抢险工作的技术指导,并监督抢险实施方案的完成。3、治安保卫科:(1)、治安保卫、交通保障组3人:由公安局负责。主要任务是负责维护抢险工地及城区的治安保卫工作,保障抢险队伍的交通畅通无阻。(2)、交通运输组3人;由交通局、公路局和汽车运输总公司负责。主要任务是:解决抢险所需的交通运输车辆和船只;组织维修、养护抢险队伍所通过的道路;用图纸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标明车辆、船只待命的地点和数量;组织车辆维修组到抢险工地抢修车辆。(3)、群众转移安置、抗洪抢险组:由县武装部、昭平镇政府组织抗洪抢险救灾突击队负责。主要任务是:撤离或转移被洪水围困的群众;转移国家或群众的财产、物资;工程房屋抢险。4、后勤科:(1)、抢险物资供应组:由财政局、民政局、粮食局、石油批发站、商业集团总公司、计划局组成,人数6人。主要任务是:负责调运供给抗洪抢险物资和必要的生活用品。抢险时所需物资可凭盖有“昭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印章的“防汛物资调配单”先调用后结帐。(2)、供电组5人:由县汇能电力有限公司负责。任务是:在抗洪前线组成一支供电抢修队伍,及时排队故障,确保抗洪抢险所需电力供应。(3)、通讯组2人:由电信局负责。主要任务是:确保抗洪抢险期间的通讯畅通无阻(包括有线、无线通讯)。(4)、卫生救护组4人:由卫生局负责。主要任务是:设立若干个抗洪抢险队伍医疗救护点;组织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昭平县城易淹主要单位(或建筑物)地面高层分布表高 程(黄基、米)主要单位(或建筑物)名称58.2061.60昭平码头至水碓头沿江街、林产品公司、城郊岭峥寨、石码寨(部分)。61.0062.50县交通局、昭平水运公司、物资局、昭平电站生活区(低区)、马滩大桥面、宝塔脚(马滩地)民宅、旧街民宅。62.5064.00地产公司面货仓、水位站街面、文化局、黄金局、昭平纸厂和松脂厂低区、昭平电站生活区、镇三小、水东头、河东经济开发区、县电石厂、练滩林屋。64.0065.50恒丰家具厂、林业局仓库、县环卫站、土产公司日杂仓库、县粮油加工厂(低区)、昭平服装三厂、镇企办、土产公司重庆街门市部、昭平纸厂、昭平松脂厂、练滩(曾屋、蔡屋、黄屋)、旧街民宅。65.5067.00县生资公司、五金公司仓库、百货仓批发部、龙坪供销社、城厢粮所、县粮油加工厂、镇一小、昭平电线电缆厂、县糖烟酒公司仓库、重庆街牛屎巷民宅、上岸中心小学、昭平船厂、河东(上岸、下岸、大岭、秧地、龟田、社背、真竹湾)桂江林桥至三门滩电站公路、县农机厂、县林业滩练果园、江口(下吊)。67.0069.00食品公司杀猪场、明源街、生资公司农药仓、林业局、镇一小印刷厂、县委新大楼、南塘街、中医院、河西路、中纤板厂、新水泥厂、广西水电工程局昭平分局、江口(新村、红杉、中臣、新寨)。主要受淹区群众及材产转移方向 1、河东区居民往大脑山一带转移。2、老城区、城南、城中、昭平镇政府、明源街、第四中学、昭平镇邻近居民及河西部分居民往寨顶、昭平中学、凉亭坡方向转移。3、同古口、大同、中村小组居民往白崖岭转移。4、中洞、洞田、大洲、朱黄尾小组居民往社背山转移。5、昭平镇中学、龙坪中心校、上下龙坪、上下村小组居民往蝴蝶山转移。(六)、其他有关事项:1、当预报桂江昭平段水位达到或超过二十年一遇洪水位时,由县长通过有线广播和电视向全县人民宣布,按照“昭平县城区抗洪抢险预案”实施,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和各职能科的全体人员立即到位上岗,投入抗洪抢险工作。2、人武部、武装警察及基干民兵按“预案”计划,参加预定的抢险工作,机关团体、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