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寓言两则.doc_第1页
19 寓言两则.doc_第2页
19 寓言两则.doc_第3页
19 寓言两则.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朗读课文,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3激发学生有主动阅读寓言的愿望。教学重点:1.会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明白其中的道理。课前准备:教师:生字卡片及课件。学生:课前读自己喜欢的寓言。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祖国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寓言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它是人民的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2.板书课题:寓言两则借助拼音读课题。3.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坐井观天。4.多媒体出示图片: (小鸟飞来落到井沿上,一只青蛙坐在井里) 图上都有什么?5.青蛙和小鸟见面了,它们说些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1.先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娃娃,标出了自然段。2.同桌抽读生字长廊生字。3.教师检查识字情况:a 哪些字容易读错,谁来提醒提醒? 平舌音:错、此后鼻韵:井、弄、亡、狼鼻音:弄b 师出示生字卡片:哪一组来挑战一下,依次喊出它们的名字(小组开火车)。4.小组交流: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5.指导书写“此”、“渴”“错”,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三、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1. 有感情的读一遍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2自由再读课文,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而争论不休?各自有什么理由?(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共同学习)3出示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对话。找一找青蛙和小鸟进行了几次对话?4第一次对话,分男女生读。(1)读了小鸟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小鸟飞的很远) (2)自由读,从“飞了一百多里”读出小鸟飞的远。 5第二次对话,指名读,注意语气 (1)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争论呢?(天的大小)他们是怎么认为的呢?(板书:青蛙 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 无边无际) (2)出示句子:朋友,别说大话!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把说大话换个词,意思不变(吹牛皮、撒谎.)然后读一读。 理解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无边无际。(没有边,很大.) 联系生活,选词填空 教室海洋麦田沙漠 ()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6.第三次对话,分组读。(1)它们为什么都笑了?引导学生想象青蛙,小鸟是怎么想的。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对谁错,为什么?7为什么会觉得青蛙是错的呢?我们来做过实验。实践活动:用白纸卷成一个小筒,从筒的一头看天。交流体会,从而理解青蛙认识事物的局限性。8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学了这则寓言的感受。四、拓展练习1分角色表演坐井观天。2引导想象: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怎么想,怎么说?(1)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2)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3)全班交流编的对话。五、板书设计19、寓言两则 青蛙:天井口那么大(自以为是)坐井观天 小鸟:天无边无际(耐心劝说)第二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再学习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生字。2.出示生字卡片:这些字你都会认了吗?抽生认生字,生纠正。3.提醒字音:老师发现这些娃娃比较调皮,小朋友们不小心就会叫错它们的名字。(1)后鼻韵母:亡、狼亡:死的意思。 亡羊补牢“亡”是丢失的意思。意思是说丢了羊,在修补羊圈还来得及。比喻错误发生后,及时纠正,补救还不算迟。(2)读准边音:狼lang 牢lao(3)读平舌音:错、此(4)圈字的读音,羊圈,猪圈(juan);圈子,圈套(quan)4.区别形近字:这几个娃娃长得太像了,你能正确叫出它们的名字吗?你是怎么区分出它们的?“狼”与“娘”、“很”,“喝”与“渴”。5.出示具体的句子测读:生字娃娃躲到句子里面去了,我们赶紧去读一读。6.通读全文,要求读准,读流利。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自读课文,说说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邻居劝他修羊圈,可他认为羊丢了修羊圈没有用,第二次他又丢了一只羊,他很后悔,就去修好了羊圈,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2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2)指导朗读。评价。(3)窟窿是什么?3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1)自由读,再师生合读课文。(2)课文写了养羊人几次丢养?(两次)(3)什么原因丢羊?(羊圈破了个窟窿)(4)街坊怎么劝他的?指名读街坊的话。指导朗读:要怎么读才能体现街坊劝他的诚意呢?(要用关心的语气读),全班齐读。(5)养羊人是怎么说的?要怎么读?(不以为然的口气,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全班齐读。(6)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说,为什么用“又”字?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齐读五自然段)四、拓展延伸1学到这儿,你们认为养羊的人是个怎样的人?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错误发生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