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题狂练大题冲关】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系列(权威命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2013广东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战国之前,只有贵族才有姓,一般平民只有名而无姓,后伴随着宗法制的衰落,百姓成了一般平民的通称。战国时期,分封制、井田制已经走向崩溃、瓦解,故与题意不符;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现象,与题干变化无关,故正确答案选b。2(2013南京)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a中央集权b官僚政治c家国一体 d君主专制答案c解析材料中体现了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在分封的诸侯中与周王同姓的贵族占大多数,说明形成了一套以宗法制为纽带,分封制为体现的,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3(2013洛阳)百官春秋记载:“周受命封建宗盟,始选其宗中之长而董正之,谓之宗正。(周)成王时,彤伯(王室成员)入为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因之。”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早期的()a中央官制 b嫡长子继承制c王位世袭制 d地方行政制度答案a解析解读材料信息“周始选其宗中之长、成王王室成员入为宗正”“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因之”,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早期的中央官制的继承与发展,故选a项。b、c、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4(2013北京12)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 b秦c汉 d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文字通读,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补充,由此形成完整的石碑文字。从材料中的“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为郡县”等信息可以判断题干中要求填的缺失的文字是秦。a、c、d三项三朝与题干反映的信息不符。因此正确答案选b。5(2013山东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考查对知识的概括总结能力。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中体现出两大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地强化;中央权力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c项宰相退出权力中心是在明朝;d项发生在战国时期;因此正确答案选a。6(2013福建1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举教育,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信息看“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等可知a项表述错误,b、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因此正确答案选c。7(2013江苏3)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唐朝三省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制下,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审议副署才可以。由此可知b、c两项表述错误。d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要求不符。 因此正确答案选a。8(2013南通三模)“秦承周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汉高祖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也。”材料表明西汉继承了秦朝的()a丞相制度 b皇帝制度c郡县制度 d监察制度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的第一句话信息“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结合所学可知其中的“号”是皇帝,第二句话中的“不改也”体现了西汉继承了皇帝制度。9(2013潍坊三模)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a通判 b御史大夫c刺史 d监察御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通判、御史大夫、刺史、监察御史出现的时间分别是:北宋、秦朝、西汉、明朝。故选b项。10(2013石家庄质检)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其意图是()a预防地方官员结党营私b加强国都的军事防御c废除贵族血缘政治d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汉代禁止王室皇族成员担任离都城近的地区官员,目的是防止宗室势力相互勾结,威胁皇权,实质是防止王室宗族势力危及皇权。11(2013长沙三校联考)“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a刚刚开始设立 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 d逐渐失去其作用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刺史“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可以看出刺史已经与地方郡县官吏相互勾结,干预政事,故c项正确。刺史本来是中央派遣来监察地方的机构,但已经超出了这个职权,作用越来越大,排除b、d两项;a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12(2013江苏5)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军机处。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信息“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可知b项正确。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扩大,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国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由此可知a、c、d三项表述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3山西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清俞正燮癸巳类稿材料二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晋书段灼传材料三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太平御览材料四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清史稿选举志材料五根据1855年前后英国议院辩论记录及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明权。”张沅长中国与英国的文官改革(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度?(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与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3)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4)综合上述材料,从君主专制和东学西渐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影响。答案(1)主要依据:血缘;制度:嫡长子继承制。(2)原因:身为中正;门第高贵。共同特点:封闭性、垄断性。(3)选官形式:由世袭、推举到考试;选官标准:由血缘、门第到考试成绩;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官特点:由封闭、垄断到公平、开放。(4)从世官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演变体现了统治基础的扩大,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国科举制成为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蓝本,促进了近代西方政治的发展。解析第(1)问,从“皆世族”的信息可以看出其选官的主要依据。联系西周宗法制可知该制度为嫡长子断承制。第(2)问从材料二“惟问中正”和材料三“余为中正”可以看出其主要依据是九品中正制的相关规定。共同特点应和科举制开放公开的选举特点相比较思考。第(3)问,比较型的题目要先寻找角度确立比较项。如选官的标准、范围、开放程度等。再比较两者在这个角度范围内有什么变化作答。第(4)问,影响注意两个角度要答全,即对中国封建社会统治的影响和对西方相关制度的影响。14(2013新课标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答案(1)信息: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s考试问题及答案
- 电网测量员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电缆技术培训知识课件
- 电竞选手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电磁场原理课件
- 电焊气割作业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理工c语言考试题及答案
- RL71-d6-生命科学试剂-MCE
- 高港市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vr消防考试题目及答案
- 顺产产后护理查房
- 《糖尿病饮食教育》课件
- 2023年福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胸腰椎骨折的康复治疗
- 第五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形势与政策
- 软件系统技术报告模板
- 抖音员工号认证在职证明模板(7篇)
- DB11 1488-2018 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04S520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标准图集
-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活动手册答案
- 变电站工程施工三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