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对点练12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对点练12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对点练12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对点练12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东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对点练12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专用)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对点练12 新人教版1(原创题通假字)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b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c无乃尔是过与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解析:c项中的“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答案:c2(原创题词类活用)选出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解析:a项中“水”名词动用;b项中“日”名词作状语;d项“上”“下”名词作状语。答案:c3(原创题古今异义)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都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组是()古之学者必有师愚人之所以为愚吾从而师之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弟子不必不如师无贵无贱abc d解析:古今相同。学者,古指求学的人;从而,古指跟从并且;众人,古指一般的人;所以,古表凭借,用来;小学,古指小的方面学习;不必,古指不一定;无,古指无论。答案:a4(原创题实词)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后世必为子孙忧b是社稷之臣也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c则将焉用彼相矣今由与求也,相夫子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解析:a.动词,担任;动词,成为。b.都是代词,这。c.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动词,辅佐。d.动词,憎恨;形容词,大。答案:b(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筠州圣寿院法堂记苏辙高安郡本豫章之属邑,居溪山之间,四方舟车之所不由,水有蛟蜃,野有虎豹。其人稼穑渔猎,其利粳、稻、竹、箭、楩、楠、茶、楮,民富而无事,然以其险且远也,士之行乎当时者,不至于其间。元丰三年,余以罪迁焉。既至,幸其风气之和,饮食之良,饱食而安居,忽焉不知险远之为患。然以有罪故,法不得释官而游,间独取郡之图书,考其风俗人物之旧,然后信其宜为余之居也。昔东晋太宁之间,道士许逊与其徒十有二人,散居山中,能以术救民疾苦,民尊而化之。至今道士比他州为多,至于妇人孺子,亦喜为道士服。唐仪凤中,六祖以佛法化岭南,再传而马祖兴于江西。于是洞山有价,黄蘖有运,真如有愚,九峰有虔,五峰有观。高安虽小邦,而五道场在焉。则诸方游谈之僧接迹于其地,至于以禅名精舍者二十有四。此二者,皆他方之所无,予乃以罪故,得兼而有之。余既少而多病,壮而多难,行年四十有二,而视听衰耗,志气消竭。夫多病则与学道者宜,多难则与学禅者宜。既与其徒出入相从,于是吐故纳新,引挽屈伸,而病以少安。照了诸妄,还复本性,而忧以自去,洒然不知网罟之在前与桎梏之在身。孰知夫险远之不为予安,而流徙之不为予幸也哉!然郡之诸山,近者数十里,远者数百里,皆非余所得往。独圣寿者近在城东南隅,每事之间,辄往游焉。其僧省聪,本绵竹人,少治讲说,晚得法于浙西本禅师。听其言,亹亹不倦。郡人有吴智讷者,治生有余,辄尽之于佛。既为僧堂之后室,又为聪治其法堂,皆极壮丽。凡材甓金漆皆具于智讷。堂成,聪以余游之亟也,求余为记。余亦喜聪之能以其法助余也,遂为记其略。四年六月十七日。【注】高安:县名。属江西省。宋时为筠州州治。豫章:郡名。其利:指当地出产。六祖:即佛教禅宗的六祖慧能。洞山有价,黄蘖有运,真如有愚,九峰有虔,五峰有观:上述这些是指各地的佛教道场名和禅师的法号。亹亹不倦:不让人感到困倦。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人稼穑渔猎 稼:耕种b忽焉不知险远之为患 患:忧患c引挽屈伸,而病以少安 少:稍微,暂时d本绵竹人,少治讲说 治:治理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d项中的“治”应是“钻研”的意思,意思是僧人省聪年轻时钻研讲解经文的书,如若解释成“治理”,在情理上是讲不通的。“治”作“钻研”“研究”这一义项还比较常见,如“治学”等。a项“稼”在诗经伐檀中学过:“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b项中的“患”、c项中“少”的意思在“何患之有”“少安毋躁”中都可找到依据。答案:d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元丰三年,余以罪迁焉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b能以术救民疾苦,民尊而化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治生有余,辄尽之于佛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余亦喜聪之能以其法助余也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a项两个“焉”均用作兼词,“于之”。b项第一个“而”是连词,表承接;第二个“而”是连词,表转折。c项第一个“于”是介词,“给”;第二个“于”是介词,“被”。d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第二个“之”是代词,“我”。答案:a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作者认为高安适宜自己居住的一组()居溪山之间,四方舟车之所不由幸其风气之和,饮食之良,饱食而安居道士许逊与其徒十有二人,散居山中予乃以罪故,得兼而有之多病则与学道者宜,多难则与学禅者宜每事之间,辄往游焉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描写的是被贬之地高安的偏僻,表现了作者“以险远为患”的心情。是叙写过去的事,与题旨不符。用排除法即可选出正确项。答案:b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述高安处地险远、物产丰富、民安无事,再论其地佛道之盛,最后才记圣寿院法堂,而其中都写到了作者的谪居生活和心理。b文中写了作者同道士和佛教徒的交往经历,表现出作者能从中获得感染和教化,看破人间虚妄不实的追求,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宁静和欢乐。c从“幸”、“洒然不知”等词语中,可以看出作者的随遇而安;但从“法不得释官而游”、“桎梏之在身”等词语中,又可看出他的不平和幽愤。d文章末尾叙述了吴智讷资助圣寿院主持省聪修建法堂,以及作者出于对吴智讷、省聪的感激之情答应省聪写作此文的情况,较好地点明了题旨。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由原文“余亦喜聪之能以其法助余也,遂为记其略”一句,可知作者写作此文只是表达对省聪的感激。答案:d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以其险且远也,士之行乎当时者,不至于其间。译文:_(2)孰知夫险远之不为予安,而流徙之不为予幸也哉!译文:_(3)堂成,聪以余游之亟也,求余为记。译文:_解析:(1)“以”是“因为”的意思,“至”是“到”的意思,“士之行乎当时者”是定语后置句。(2)“孰”是“谁”的意思,“险远”“安”均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分别是“偏远险阻的地方”“安身之地”的意思。(3)“亟”是“次数多”的意思,“为”是“替”的意思,“记”是“写篇记文”的意思。答案:(1)但是因为这里地势险要而又偏僻,所以,官运当头的士大夫们是不会到这个地方来的。(2)谁又能说偏远险阻的地方不是我的安身之地,而流放贬谪的遭遇不是我的一种幸运呢?(3)法堂建成之后,省聪禅师因为我经常到佛寺中游玩,就求我为他写一篇记文。【参考译文】高安郡本来是豫章属下的一个小县城,处在山峦和溪水之间,各地的船只和马车都不经过这里,河水中有鳄鱼,山中有虎豹。当地人主要以耕种、打渔、狩猎为生,当地出产的作物是稻米、竹子、楩树、楠树、茶叶、纸张,百姓生活富足,社会秩序良好,但是因为这里地势险要而又偏僻,所以,官运当头的士大夫们是不会到这个地方来的。元丰三年,我因为得罪了朝廷,被贬谪到这里。来了以后,很喜欢这里祥和的风气、可口的食物,于是安心而又快乐地在这里安居了下来,竟然忘了自己受到贬谪的身份,忘记了这里偏僻的环境。然而因有罪的缘故,依法规不能辞官而游,在这期间,只找到一本当地的地方志加以阅读了解当地的风俗、人物等历史状况,而后,我了解到,这里确实是一片适合我定居的好地方。从前,东晋年间,有一个叫许逊的道士,带着他的十二个徒弟散居在这里的大山当中,他们擅长医术,救治百姓,百姓也敬重他们,进而受到了他们的感化。因此这里的道士比别的地方要多出很多,甚至连妇女、小孩也喜欢穿道士的服饰。唐朝仪凤年间,佛教的六代祖师在岭南地区讲禅传法,他的弟子在江西传授佛法。于是佛教就在江西地区兴起,洞山有价禅师,黄蘖有运禅师,真如有愚禅师,九峰有虔禅师,五峰有观禅师都在这里传法。高安虽然是个小地方,但是却有五位禅师的道场在此。各地的僧人便接连不断地来到这里,以至于专门供僧人诵经居住的房屋就达二十四处之多。这都是别的地方没有,而高安县独有的现象,由于我获罪到此地,居然都看到了。我年幼的时候体弱多病,长大之后又屡次遭遇患难,所以,虽然现在只有四十二岁,但是视力和听力都已经衰退,身体状况开始变坏,体弱多病的人适合学习道教,多灾多难的人适合学习佛教。我因而与道教徒多有来往,懂得了他们那些吐故纳新的修炼方法,不断地加以练习,结果病情暂时安定了下来。我也和佛教有所接触,受到他们思想的影响感化,看破了世间一切虚妄的东西,回到人心的本来面目,因此心中的烦恼也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我的心胸变得开阔了起来,性格也变得潇洒随意,根本不去想将来会不会有罗网牵绊,身上会不会有脚镣束缚。由此看来,谁又能说偏远险阻的地方不是我的安身之地,而流放贬谪的遭遇不是我的一种幸运呢?然而,郡城周围的群山,近处的有几十里,远处的绵延数百里,所以那些地方我是不能去的。只有一座叫做圣寿院的佛寺位于郡城的东南角,经常在办公闲暇之余来到那里游玩。寺院里有个住持,法号叫省聪,本是四川绵竹人,年轻时钻研讲解经文的书,晚年又师从浙江西路的本禅,他领悟了佛法的真谛。听他讲话,觉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