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学案_第1页
过秦论学案_第2页
过秦论学案_第3页
过秦论学案_第4页
过秦论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秦论【温馨晨读】贾生 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点评)李商隐贾生: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诗中也寄寓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课标解读】:1、朗读。读准字音,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议论的节奏、韵味,力求语言通畅,读准字音2、解义,结合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解读字词的意义,必要时再借助工具书。【超前预习】:1、文学常识 贾谊,西汉洛阳人。著名 、 ,最早的 作家之一。他的政论散文 (也(称治安策) 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 2字音(1)合从缔交() 赢粮而景从() 因利乘便() 万乘之势() (2)宁越() 宁有种乎( ) 乐毅( ) 安乐( ) (3)翟景( ) 墨翟() 召滑( ) 累召不应()恬静() 铦( )(4)鉏耰棘矜() 矜持( ) 度长絜大() 度德量力( )内立法度() (5)逡巡( ) 瓮牖绳枢( ) 氓隶( ) 一夫作难( ) 崤函( ) 黔首( ) 锋镝( ) 隳( ) 流血漂橹 ( ) ( 参考答案): 1文学常识政论家 文学家 汉赋 过秦论 陈政事疏 论积贮疏 2字音 (1) zng cng chng shng (2) Nng nng yu l (3)Zhi d sho zho tin xin (4)qnjn du du d (5)qn xio qin d hu l yu mng nn【课前热身】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思。(1)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2)会盟而谋弱诸侯 (3)不爱珍器重宝肥沃之地 (4)尊贤而重士 (5)以致天下之士 (6)秦有余力制其弊 (7)开关延敌 (8)天下诸侯已困矣 (9振长策而御宇内 (10)延及孝文王 (11)享国之日浅 (12)陈利兵而谁何 (13)斩木为兵 (14)才能不及中人 (15)非抗于九国之师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通 ,释义: 。 (2)赢粮而景从 通 ,释义: 。 3古今异义词辨析(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 今义: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 今义: (3)流血漂橹古义: 今义: 4找出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 (2)外连衡而斗诸侯 : (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 (4)序八州而朝同列 : (5)席卷、包举、囊括 : (6)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 (7)追亡逐北 : (8)却匈奴七百余里 : (9)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10)会盟而谋弱秦 : (11)以愚黔首 : (答案)1、(1)致力,从事(2)诸侯间聚会而结盟(3)吝惜(4)尊重(5)招致,招纳(6)弱点,毛病(7)迎接(8)困窘,困厄(9)驾驭、统治(10)延续(11)时间短暂(12)陈列(13)兵器 (14)平常的人(15)匹敌,相当2(1)“从”通“纵”(2)“景”通“影” 像影子一样3(1)古义:黄河今义:水道的通称 (2)古义:崤山以东今义: 山东省份 (3)古义:盾牌今义:使船前进的工具4找出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1)云、响、景 名词用作状语 像云彩那样 像响声一样 像影子一样(2)斗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斗(3)瓮、绳 名词作状语 用破瓮做 用草绳系(4)朝 名词使动用法 使朝拜(5)席、包、囊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6)内、南 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向南(7)亡 动词作名词逃走的人 (8)却 使动用法使退却 (9)亡 使动用法使灭亡(10)弱 形容词使动使弱 (11)愚 形容词使动使愚蠢 【重点突破】1、请整体把握全文,探究秦朝灭亡的 原因并分析作者是怎样展开论述的,结构上有何特点?2、面对强秦,“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各国诸侯采用什么办法“弱秦”的 ?作者竭力描写反秦统一战线之强大有何作用?(参考答案)1、秦始皇之前,六世君主的努力,秦国强大异常,威震四海,文章前半部分,极写秦国之强大,而后半部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摧枯拉朽。(对比突出) 2、对比突出,“弊在 赂秦”的 主旨。(结合文本,言之成理即可)【自主练习】:1、文言句式(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3)陈利兵而谁何。 (4)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2翻译重点句子(1)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 (2)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温馨提示:宾语前置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词“不”“毋”“未”“莫”等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代词作宾语时,则常常放在动词前面。例如: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我”,代词,分别作动词“诈”“虞”的宾语,因两个分句都是否定句,所以“尔”、“我”分别放在“诈”“虞”的前面,放在否定词“无”(毋)的后面。 (2)宾语用代词复指。 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亡”是“恤”的宾语,借助代词“之”复指宾语,把宾语提前。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例如:唯命是听 “唯命是听”就是“听命”;用了“唯是”的格式,宾语在句中的作用就比较突出。 (3)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4)介词宾语前置 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5)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参考答案)1、(1) 判断句 (2)被动句 (3)宾语前置句 (4)介词结构后置2翻译重点句子(1) 对内建立法规制度,大兴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山东诸侯自相争斗。(2) 秦人没有丢失一支箭那样的消耗,天下的诸侯(却)已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了。(3) 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4) 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D )(3分)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我们周游在后现代的工业城市,难觅经典永恒的乡愁。_,_,_。_,_。 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 那它一定是逃离了都会 因为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令人一见倾心的乡愁 偷偷生长在被现代人遗忘的高山之巅的乡舍与内陆深处的村庄A B. C D. 4、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沐猴而冠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烧三日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1)、解释词语(1)居数日,居( ) (2)项羽引兵西屠咸阳,引( )(3)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收( ) (4)人或说项王,说( )(5)可都以霸,都( )霸( ) (6)如衣绣夜行,绣(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古今意义(1)西屠咸阳,西:古义( )今义( ) (2)如衣绣夜行,衣:古义( )今义( ) (3)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东:古义( )今义( )(4)沐猴而冠耳,冠:古义( )今义( )3)、本文反映了项羽哪些性格特点?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历史人物?4)、说出“沐猴而冠”这个成语的意思。(参考答案):解释: 居:待 引:率领 收:搜刮 说:劝说 都:建都 霸:霸业 绣:美丽的衣服,锦衣。古今意义: 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