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本人保证不以其它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或使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请选择发布时间: 瞰口时发布口解密后发布 ( 保密论文需注明,并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参y 寸夕 导师签名:猡字彭q ,l r ) 2 0 1 0 年6 月2 1日 诗人主客图 多样,流派众多的 按风格的不同明确 义的诗歌流派,但已具备成熟意义流派的一些条件,属于准流派的性质。 然而,诗人主客图没有引起后世学者的足够重视,致使原本散佚, 现所见最早的版本是清代纪晓岚从宋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一书中辑录 出来的,诗人主客图主要采用“主客 和“摘句论诗”形式,将中晚唐 八十九( 现存八十四) 位诗人按诗歌风格的不同分别归入各个流派,并冠 以“主客 之名,“客”又分为上入室、入室、升堂、及门四个层次,实际 是对具有同种诗风的诗人等级的划分,除有十一人诗缺外,其他诗人下都 选有诗句或完整的诗歌,从中可以看出撰者的审美倾向。 中晚唐诗坛出现过像韩愈、白居易、李商隐这样的大家,总体创作成就 较高,而诗歌理论则相对滞后于诗歌创作,其中皎然的诗式和司空图 的二十四诗品无疑是中晚唐诗歌理论的代表作,唐诗选本有高仲武的 中兴间气集、元结的箧中集等,诗人主客图属于句图类作品, 它的形式、体例与唐诗选本有不同,它没有撰者的直接评价,因而历代学 者只能根据所选诗句探寻撰者的审美取向。与唐代的其它诗歌理论著作和 唐诗选本横向、纵向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它们既有一定相似性又有不同,诗 人主客图既是连接中晚唐诗歌审美取向的“桥梁”,又能体现出整个唐代 诗歌审美取向的变迁轨迹。 时过境迁,由于后世学者难以还原历史真实,因而诗人主客图对 中晚唐诗人等级划分的合理性一直是争议的焦点,学者们长期以来形成的 思维定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诗人主客图的客观评价,导致后世学 者对诗人主客图的贬斥多于肯定。然而,张为划分的这些流派都是客 观存在的,它将诗人归入各个流派的依据并非无规律可循,清代学者李怀 民依照诗人主客图的形式和体例而创作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它的 问世昭示了诗人主客图在后世的巨大影响力。 关键词:诗人主客图诗歌流派摘句论诗分品论诗风格论诗 p o e t so fs u b j e c t - o b j e c tg r a p h 吼u 、a n a b s t r a c t p o e t so fs u b j e c t o b j e c tg r a p hw a sa l li m p o r t a n td o c u m e n ti nl a t e - t a n gd y n a s t y i n m i d t a n ga n dl a t e t a n gd y n a s t y , p o e t sp r e s e n t sd i v e r s i f i e ds t y l e sa n dm a n ys c h o o l s i tw a s w r i t t e nb yz h a n gw e iw h ow a saf a i t h f u lr e c o r do ft h i sp o m p h i ss t y l eo fd i f f e r e n ts e t d i v i d e di n t os i xp a r t sp o e th a r d s h i p c h a n t i n gg e n r e s a l t h o u g ht h e ya r en o tm a t u r e ,b u tt h e p o e t r yg e n r e sm e a n i n ga k e a d yh a v es o m ec o n d i t i o n so fm a t u r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h e yb e l o n gt o t h en a t u r eo fp r o s p e c t i v eg e n r e h o w e v e r , p o e t so fs u b j e c t - o b j e c tg r a p hd o e s n tc a u s ee n o u g ha t t e n t i o no fs c h o l a r s l a t e r , s oo r i g i n a lv e r s i o ni sl o s t n o wt h ee a r l i e s tv e r s i o no ft h ep r o g r a mf r o mj ix i a o l a n c h r o n i c l eo ft h et a n gp o e t r ym e r i t o r i o u sb o o kc o l l e c t i o ni nq i n gd y n a s t y , t h ep o e t so f s u b j e c t - o b j e c tg r a p hm a i n l ya d o p t s s u b j e c t - o b j e c t a n d p i c k i n g o t h e rs t a n d a r d f o r m s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d i f f e r e n ts t y l e so fp o e t r yp o e t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i td i v i d e de i g h t y n i n e ( e i h t y 。f o u r ) i n t os i xg e n r e sa n dv a r i o u ss c h o o l sw i t ht h en a m eo f s u b j e c t - o b j e c td u b b e d g u e s t i s d i v i d e di n t of i v el e v e l si n c l u d i n gt h eu p p e rr o o m ,r o o m ,s h e n gt a n g ,d o o rt h e r ei sas a m e s t y l eo ft h ep o e ti nt h es a m eg e n r e ,e x c e p tf o rl a c ko f e l e v e no t h e rp o e t so fp o e t r y , t h e r ew e r e s e l e c t e dp o e m so rc o m p l e t ep o e t r y , w ec a nf i n dz h a n gw e ia e s t h e t i ct e n d e n c y m i d t a n ga p p e a r e ds u c hp o e t sa sh a r ty u , b a ij u y i ,l is h a n g y i n ,o v e r a l lc r e a t i o n a c h i e v e m e n t ,p o e t r yt h e o r yr e l a t i v e l yl a g e d t y p eo f p o e t r yw i t t e nb y j i a or a n ,p r o s ea n ds i k o n g t u st w e n t y u ro f p o e t r ys t y l e a r et h em a s t e r p i e c eo fh a r d s h i p c h a n t i n gg e n r e t a n g p o e t r ya n t h o l o g i e sc o n t a i mz e cm i d d l eg a ss e tw r i t t e nb yg a oz h o n g - w u , q i ec i m cs e t w r i t t e nb yy u a nj i e ,e t c p o e t so f s u b j e c t - o b j e c tg r a p hb e l o n g st oo t h e rs e n t e n c ew o r k i t s f o r m s ,s t y l e sa r ed i f f e r e n tf r o mt a n gp o e t r ya n t h o l o g i e s ,i t d i d n th a v ea u t h o r sd i r e c t e v a l u a t i o n s oa l lp r e v i o u sd y n a s t i e ss c h o l a r se x p l o r e i l l t h ea e s t h e t i co r i e n t a t i o no n l ya c c o r d i n g t i m eh a sp a s s e d o w i n gt oh i s t o r i c a lt r u t h p r o b l e m ,t h er a t i o n a l i t yo fp o e t so f s u b j e c t - o b j e c tg r a p hi nm i d - t a n ga n dl a t e t a n gp o e th i e r a r c h i e si sa l w a y st h ef o c u so fd i s p u t e , s c h o l a r sh a v ef o r m e df o ral o n gt i m ei nt h et h i n k i n g ,t oac e r t a i ne x t e n t ,i ta f f e c t st h eo b je c t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o fp o e t so f s u b j e c t - o b j e c tg r a p h i tl e a d st od i s g r a c e dt h a na f f i r m a t i o n h o w e v e r , f o ra l lo ft h e s es c h o o l sa r eo b j e c t i v ee x i s t e n c e i tw i l lb eu n d e rt h ev a r i o u ss c h o o l sa c c o r d i n g t ot h ep o e ti su n t i d y r e s c h e d u l em i d - t a n ga n dl a t e - - t a n gw r i t t e nb yq i n gs c h o l a rl ih u a i m i ni si n a c c o r d a n c ew i t hs t y l e sa n df o r m so fp o e t so fs u b j e c t - o b j e c tg r a p h ,i t sa d v e n ts h o w st h a tp o e t so f s u b j e c t - o b j e c tg r a p hh a s t h eh u g ei n f l u e n c eo fl a t e rg e n e r a t i o n s k e yw o r d s :p o e t so fs u b j e c t - o b j e c tg r a p h ;p o e t r yg e n r e s ;p i c k i n go t h e rs t a n d a r d ; p o i n t sp r o d u c ts t a n d a r d ;s t y l eh o l d i n g ; i v ( - - ) 论文拟采用的研究体系与方法2 (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要点3 三、论文的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及学术价值3 ( 一) 论文的独创或新颖之处3 ( - - ) 论文的研究意义、学术价值4 第一章诗人主客图概述5 第一节张为的生平思想及成书的时代背景5 第二节诗人主客图的版本、流传情况及文献价值6 一、诗人主客图的版本著录及流传情况6 二、诗人主客图的文献价值1 1 第二章 诗人主客图形式的渊源及流变1 4 第一节诗人主客图“主客 称谓的源起及“主客“形式的渊源、流变1 4 第二节略论诗人主客图“摘旬论诗 形式的渊源及流变1 6 一、摘句论诗形式的渊源1 6 二、摘句论诗形式在唐代兴盛的原因探析1 8 三、诗人主客图对“摘句论诗”形式的继承与创新1 9 四、诗人主客图之后“摘句论诗”形式的流变2 1 第三章 诗人主客图与唐代诗歌审美取向的变迁2 3 第一节中晚唐诗歌审美取向的流变以诗式、诗人主客图、二十四 v 诗品为例2 3 一、诗人重在以苦吟方式表现自然诗风审美取向的流变2 3 二、中晚唐诗歌“高”、逸”风格取向的流变2 5 三、中晚唐诗由具体到抽象审美批评形式的流变2 6 第二节诗人主客图与唐代诗歌审美取向变迁轨迹2 7 一、由初唐重诗格、盛唐重风骨意象到中晚唐重诗歌形式美的变迁轨迹2 7 二、唐代诗坛由崇雅到雅俗共赏的审美变迁轨迹2 8 三、唐诗清奇与怪奇分流的变迁轨迹2 9 四、唐诗功利性与非功利性交替互渗的变迁轨迹3 0 第四章诗人主客图以“风格论诗派刀形式的确立及其对中晚唐诗歌流派的划分3 3 第一节诗人主客图以“风格论诗派”形式的确立3 3 一、追根溯源诗人主客图对诗品诗歌流派意识的继承与发展3 3 二、由体到派论诗歌风格论的成熟和唐诗选集的编撰对诗人主客图以 “风格论诗派”形式形成的影响3 4 第二节对诗人主客图所划分的流派性质的界定3 6 一、相对固定的众多诗人集合3 7 二、相似的艺术风格3 7 三、领袖及核心诗人3 8 第三节诗人主客图对中晚唐诗歌流派的划分3 8 一、广大教化派3 9 二、高古奥逸派4 2 三、清奇雅正派4 5 四、清奇僻苦派4 8 五、博解宏拔派4 9 六、环奇美丽派5 1 第五章后人对诗人主客图之质疑辨析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5 5 第一节古今学者对诗人主客图的一般性评价5 5 一、古今学者对诗人主客图价值的肯定5 5 二、古今学者对诗人主客图5 6 第二节古今学者对诗人主客图之质疑辨析5 7 v i 一、广大教化派杨乘、元稹两位诗人的等级排列问题5 7 二、将孟云卿定为高古奥逸主是否妥当的问题5 8 三、清奇雅正派李益、苏郁、姚合、贾岛的等级排列问题6 2 四、环奇美丽主武元衡与上入室刘禹锡的等级排列问题6 3 第三节诗人主客图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6 5 一、目前学者对诗人主客图地位及其影响的相关论述6 5 二、诗人主客图开创了古今诗歌流派研究的先河6 5 附录:诗人主客图与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比较研究6 7 一、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概述6 7 二、诗人主客图与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比较6 9 参考文献7 4 一、专著类:7 4 二、学术论文类7 4 致谢7 8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7 9 一、学术论文7 9 二、科研项目7 9 三、获奖情况7 9 v i i 一、诗人主客图的研究现状 目前学者对唐代诗歌流派研究的专著和论文比比皆是,但学界对于唐代文献诗 人主客图的关注较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两岸学者才开始有关于诗人主客图 的专门研究论文。目前学术界能见到的论文仅有六篇,包括杨明的浅论张为的 ( 文学遗产,1 9 9 3 年第5 期) 、赵荣蔚的唐 散论( 图书馆杂 志,2 0 0 5 年第2 期) 、胡玉兰的张为 的诗学理想及其意义( 西安电子 科技大学学报,2 0 0 4 年第2 期) 、宋丽英从张为 看元和诗分派的局限性 ( 中国典籍与文化,2 0 0 6 年第2 期) 、陈才智的 白派及门弟子徐凝述论( 北 京联合大学学报,2 0 0 7 年第2 期) 、张震英的论中国古典诗歌流派观念的演进以 文心雕龙、诗品、诗人主客图、沧浪诗话为中心( 东方丛刊,2 0 0 9 年第1 期) 。 另外,有二十多本著作提及到诗人主客图,这些著作包括朱东润的中国文学 批评史大纲、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王运熙、顾易生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三) 、 郭英德等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吴庚舜、董乃斌的唐代文学史( 下) 、张少康、 刘三富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 上) 、张炯等的中华文学通史、陶敏、李一 飞的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张伯伟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罗宗强的隋 唐五代文学思想史、陈文新的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陈伯海的唐诗学 史稿、谢建中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述略、肖占鹏的隋唐五代文艺理论汇编评注、 陈才智的元白诗派研究、龚鹏程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论等。 当代学者对诗人主客图研究略显不足,但较之前人研究还更进一步,他们采取 折衷的态度,在批评的同时,对其价值有所肯定,但其中也不乏偏激的言论把诗人主 客图贬低的一文不值,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对诗人主客图的分析相对较为细致合 理的著作有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三) 和陈才智的元白诗派 研究,论文方面则是杨明的浅论张为的 。杨明先生对诗人主客图 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既指出它的某些方面的不足,又肯定其划分流派的意义,并对 六个流派的划分依据作了粗略的描述。陈才智先生则简略的叙述诗人主客图的划分 堕查兰塑查生篁鲨壅黛壁厶塞查里2 2 堑墨 流派的意义、版本流传情况及其对古今的影响。但他们的论述只是粗线条的,没有对诗 人主客图的作者、版本流传情况以及文献价值作详细考证;没有结合中晚唐的社会背 景来考察诗人主客图中诗人的实际创作情况和他们所取得的实际成就,因此还不能 对此文献有客观、全面的把握。 由此可见,目前所见诗人主客图研究成果不仅数量不多,还缺少多层面多角度 深入探讨和研究。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一) 论文的研究现状、预期目标 从选题上看,全面系统地对诗人主客图版本著录及流传情况、形式源流,唐诗 审美轨迹的变迁,所划分流派的性质以及对古今的影响等的研究尚属首次。 论文立足于目前学者研究不充分不深入的晚唐重要文献诗人主客图。通过研究, 具体深入了解诗人主客图撰者张为的生平思想及成书的时代背景;掌握诗人主客 图的编选体例及其形式的渊源及流变;厘清诗人主客图的版本、流传情况及文献 价值;通过诗人主客图与唐代较重要的文学批评著作的纵向、横向对比研究,探索 中晚唐诗歌审美取向之流变轨迹;通过对诗人主客图所划分诗派性质的界定及对各 诗派诗人的创作情况研究,探索诗人主客图在中国古典诗歌流派观念形成的重要作 用;通过古今学者对诗人主客图的一般性评价,了解诗人主客图的不足,深入 细致地分析后人对诗人主客图质疑的原因,揭示不同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最后对 诗人主客图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特别是对诗歌流派理论构建方面 的价值进行客观评价。 迄今为止,深入探究诗人主客图的形式、渊源及流变的专著尚未出现,现有研 究成果未能将诗人主客图与所处时代审美思想联系起来,特别是对诗人主客图 对中国古典诗歌流派理论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对诗人主客图提供的反映诗歌流 派理论依据的材料缺乏考证与辨析,对诗人主客图对后世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产生 的深远影响也未暇探究,所以,笔者研究诗人主客图有广阔的前景并能取得良好的 预期成果。 ( 二) 论文拟采用的研究体系与方法 本文从宏观、微观两方面构成了对诗人主客图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试图建立 2 堕查堂塑生兰堕鲨壅 黛鲎厶圭查里滏堑壅 一个系统完整的考论述评相结合的研究框架,以求多层次、多角度对诗人主客图形 式的渊源流变及其所体现的唐诗审美变迁轨迹等内容进行客观、全面的把握。 在具体写作过程中,注重文献的历史真实与文学史意义并重,尤其是尊重其历史真 实性,做到宏观论述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历史背景与文学运动相参照,生存状态与思想 意识相关联,文献考证与理论阐释相结合,定性概括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等。 (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要点 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诗人主客图概述。包括撰者张 为的生平思想及成书的时代背景;版本、流传情况及文献价值;主要内容及编选体例。 第二,诗人主客图形式的渊源及流变。包括“主客 称谓的源起及“主客“形式的 渊源、流变;“摘句论诗 形式的渊源及流变。第三,诗人主客图与唐代诗歌审美取 向的变迁。包括中晚唐诗歌审美取向的流变以诗式、诗人主客图、二十四诗 品为例;诗人主客图与唐代诗歌审美取向变迁轨迹。第四,诗人主客图以“风 格论诗派 形式的确立及其对中晚唐诗歌流派的划分。包括以“风格论诗派 形式的确 立;对诗人主客图所划分的流派性质的界定;诗人主客图对中晚唐诗歌流派的 划分。第五,后人对诗人主客图的质疑辨析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包括古 今学者对诗人主客图的一般性评价;后人对诗人主客图质疑辨析:诗人主客 图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在附录中将诗人主客图与重订中晚唐 诗主客图进行比较研究。 三、论文的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及学术价值 ( 一) 论文的独创或新颖之处 首先,注重实证,重视对基本资料的充分占有和解读,使之作为研究的基本立足点。 本课题首先对有关诗人主客图的基本资料进行了大量地收集、整理和归纳,基本上 做到了资料上的穷尽,并撰写了研究情况综述,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其次,注重研究体系和框架的建立,以求在多角度、多层次对诗人主客图进行 解读和把握。不仅注重其文献价值,也注重如对诗人主客图的编选体例和模式进行 追根溯源,从横向探索诗人主客图形成的文学背景,从纵向探究审美取向的变迁, 通过不同时代相似作品大跨度的比较来揭示内在联系,通过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和深层 次原因等。 亘盔兰塑查兰堡鲨塞 黛鲎圭查里2 2 堡壅 最后,针对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特别是对那些带有建立框架和开拓意义的论 题进行较为深入地剖析,力求在评析问题上有一定深度,而对其他学者研究的较为深入 的问题略而不谈,力求从研究领域的拓展、视角的新颖程度、立意的高度和视野的广度 上有较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对诗人主客图进行较为全面、客观、公允的阐释。 ( 二) 论文的研究意义、学术价值 诗人主客图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及学术价值。目前,学界对诗人主客图的 撰者张为及版本缺乏细致的考证研究,对其形式的源流缺乏明确辨析,由于不同时代文 , 学审美观念的巨大差异,对诗人主客图划分的各个流派内部诗人的组合情况难以索 解并提出质疑,大部分学者对诗人主客图在文学批评史上地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对其学术价值的认识不足。本文就诗人主客图所涉及的审美观念和流派划分等重要 论题作深入细致的剖析,以期突出诗人主客图在诗歌流派史的地位。 通过对诗人主客图的研究,在厘清成书背景、版本情况、文献价值、编选体例 及其源流等基础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诗人主客图对揭示唐代诗歌审美取向的 变迁轨迹和划分中晚唐诗歌风格流派的重要贡献;通过诗人主客图与诗式、( - - 十四诗品等唐代著名文学理论著作的对比研究,挖掘诗人主客图对于中国古典诗 歌流派形成的重大意义;通过对诗人主客图中所列诗人的生平和诗作的认真细致的 研究,针对后人对诗人主客图的质疑进行辨析,从流派划分的角度肯定其价值;在 确立诗人主客图在文学史理论发展中的地位的同时,探究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论文首先对国家图书馆现存的有关诗人主客图的版本进行了详细考察,通过细 致的对比,找出各版本间的异同,对诗人主客图相关资料进行大量的收集和认真细 致的整理,尽量做到资料上的穷尽,对诗人主客图作文献综述研究,并密切关注两 岸学者有关诗人主客图研究的最新成果;其次对诗人主客图研究的最基本问题 进行了论述,以便建立一个基本的框架和体系,如在对诗人主客图的内容及成书背 景、编选体例、文献价值进行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它所体现出的审美倾向、流派 意识等,最后通过对学者们质疑诗人主客图的一些方面的问题进行辨析,通过诗 人主客图与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的比较研究,挖掘诗人主客图的价值,深入 阐释其对后世的影响。对学者们忽略或不经意但目前认为是较有意义和价值的论题进行 阐释,力求从视野的广度和新颖度方面超越前辈学者。 4 第一节张为的生平思想及成书的时代背景 诗人主客图的撰者张为,由于有关他的资料大量散佚,仅从所存资料来详细 考证其生平事迹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至少可以对其生平思想和创作作以简要概述。张为, 生卒年不详,约生活在唐代末期。关于他的籍贯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唐末袁州人1 ,一说 是江南人2 ,一说是闽中人3 。唐代袁州属江南西道,因此前两种说法都对,说他是闽中 人则不确。与方干、周朴、贯休互为诗友,这从贯休在禅月集有写给他们的三首诗 即:怀张为周朴、怀方干张为、怀周朴张为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是有交往的。“存 诗一卷,编有前贤咏题诗,今佚。 4 全唐诗( 卷七百二十七) 存其诗三首,两个 残句。全唐诗补编( 卷九) 补辑其诗一首,两个残句。另外,计有功的唐诗纪事 ( 卷六五) 转载有毛仙翁事,其中有关于张为的故事一则。 从以上所存资料来分析,首先可以肯定他擅长以“苦吟的方式作诗。如“有时冥 搜海山脑,珊瑚株动日果杲”5 ( 怀张为周朴) 、“冥搜入仙窟,半夜咏堂前( 怀方干 张为) ,这些诗句体现其作诗用力之勤。“苦吟”从艺术上说,一般指作近体诗而言, 尤其是律诗,但张为现所存的四首诗都不是律诗。不过他也曾吟过“动叶如笙篁,音律 相怡融”( 秋醉歌) 这样的诗句,说明他也很喜欢音律。其次,他喜欢饮酒,性格狂 放不羁,离群拔类,不合时俗。他在一首诗中多次写道饮酒,如:“醉眠岭上草,不觉 夜露浓”、“一梦到天晓,始觉一醉中 、“上帝赐我酒,送我敲金钟 6 等。还有“有时狂 吟入僧宅 ( 怀张为周朴、“到处即闭户,逢君方展眉 ( 残句) ,“长如此梦魂,永谢 名与利”( 秋醉歌) ,这些诗句都表现张为的狂放不羁个性和不慕名利的品质。最后, 他应该是一个处士,对佛、道均有浓厚的兴趣。从他交往的周朴、方干、贯休等人来看, 周朴、方干都是没做过官的处士,隐居深山,贯休是一位诗僧。张为有“皎然梦中路, 直到瀛洲东”( 秋醉歌) 的诗句,可见,他是欣赏崇拜诗僧皎然的。唐诗纪事转载 1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三) p 7 2 4 , m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6 2 何文焕历代诗话( 上) p 2 1 3 , m 中华书局,1 9 8 1 3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p 4 7 2 , m 中华书局,1 4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p 4 7 2 , m 中华书局,1 5 以下各章节所选的关于张为的诗句( 除特殊标注外 6 陈尚君全唐诗补编, m 中华书局,1 9 9 2 堕蠢苎塑查堂垡鲨茎笪造圭查里2 2 堡壅 的毛仙翁事虽不足信,但其中结尾:“为后入钓台山,访道而去。 。也不像是凭空臆 造。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诗反映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如“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 长为国家忧”( 渔阳将军) 。 诗人主客图成书于咸通年间,咸通是唐懿宗李灌的年号,李灌是一个骄奢贪逸 而又昏庸无能的君主,这使得本来已日薄西山的唐帝国更加黑暗腐朽。再加上唐朝中后 期固有的“顽疾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各种社会矛盾已经发展到了不 可调和的程度,统治阶级对人民无限制的掠夺榨取,来满足他们贪婪的欲望。各种苛捐 杂税使人民不堪重负,他们揭竿而起,终于在大中十四年( 8 6 0 ) 初发生了浙东以裘甫 为首和咸通九年( 8 6 8 ) 桂林以庞勋为首的农民起义。这是懿宗时经历的两次规模较大、 影响深远的两次人民起义,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还在酝酿之中。 随着李商隐、杜牧的相继谢世,这时期的没有出现影响力较大的诗人,主要原因是由于 唐帝国的长期处于割据分裂的局面,诗人们缺乏彼此的交流,因此也很难形成统一的风 格,此时的一些小流派大多延续中唐某些诗人的诗风,诗坛呈现风格多样、流派众多的 局面,这样的局面需要有人来总结,因此诗人主客图应运而生。 第二节 :诗人主客图的版本、流传情况及文献价值 一、 诗人主客图的版本著录及流传情况 诗人主客图最早见于吴融所作的禅月集序,其中谈到:“昔张为作诗图五层, 以白氏为广大教化主,不错矣。 该序文作于“己未岁嘉平月之三日8 ,即唐昭宗光化 二年( 8 9 8 ) 十二月三日,诗人主客图应作于此前。“钦定全唐诗人年表:咸通十 二年,张为作诗人主客图。9 咸通十二年( 8 7 1 ) ,早于禅月集序的创作时间二 十七年。何光远的鉴戒录卷五中谈十僧诗,复引述吴融评骘诗人主客图之语, 并以为当时公议如此,知张为此图曾代表一时风会,在唐末广为流传。北宋诗论, 高标李杜,轻视晚唐,诗人主客图也遭冷遇而渐零落。新唐书艺文志中不见著 录,北宋文人别集中也未见提及。从现存的资料来看,北宋学者的著作中的确没有提及 过诗人主客图。 7 (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 卷六五) p 2 1 5 , m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8 陆永峰禅月集校注p 1 2 , m 巴蜀书社,2 0 0 6 9 ( 清) 袁宁珍主客图考序 a 见:纪晓岚茂雪堂丛书清乾隆、嘉庆间抄本 6 亡亘查兰塑查堂堡鲨壅 黛堡厶圭查里2 2 塑墨 南宋计有功的唐诗纪事载张为诗人主客图序,并还转引了有关张为的“毛 仙翁”故事一则,故事中记录了张为的一首诗。在序中提到中晚唐诗人共计八十四位, 分为六个派系,并且在这些诗人的纪事中零散地记录了诗人主客图所选的诗歌,有 少数诗人诗缺,说明诗人主客图的内容有散佚。这也是现存的最早有关诗人主客 图较详尽的记载,尽管它自身不够完善,而且讹误较多,但正是因为它的存在使得诗 人主客图的大部分内容得以流传至今。南宋末,顾文荐的负暄杂录1 0 中也有关于 诗人主客图的记载,它将中晚唐这八十一位诗人分为五个流派,跟唐诗纪事相 比,缺少“环奇美丽 一派,原本这一派的四位诗人,其中“环奇美丽主”武元衡, 入室司马退之、张为都没有集入,而是将上入室李群玉归入博解宏拔一系。它没有集录 这八十一位诗人的具体诗句,很显然是不够完整的,而且关于人名的记载讹误更多,说 明负暄杂录的这些记载并不可靠,这是它没有得到古今学者认可的主要原因。同时 期的郑樵在通志艺文略首次提及:“唐诗主客图三卷,张为撰。1 1 而后,陈振 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说:“唐诗主客图一卷。1 2 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 “唐诗主客图一卷。 1 3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载:“主客图一卷。1 4 可以肯定 诗人主客图最早是以三卷本的形式传世的,只可惜以上著录的这几种版本都已经散 佚,至于后来为什么又变成一卷,我们不得而知。 目前,国家图书馆收藏的诗人主客图的版本都是清人所辑,现将有代表性的八 种版本介绍如下: 较早版本之一是清代纪晓岚集录的主客图一卷,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抄 本。每半叶八行二十一字。前有纪晓岚所作的序言:“张为诗人主客图一卷世无 刊本,殆佚久矣,其文时散见唐诗纪事中,长夏养疴,即原序所列八十四人,一一 钩稽排篆之,可以考者,犹七十有二,张氏之书几还旧观矣。顾其分合去取之间,往往 与人意不相惬,其如诗品“源出某某 之类,约略测臆耶? 抑为去诸人甚近,其说 或有所受耶? 唐人论诗,最不苟高仲武书,郑都官排之甚力,此书孤行,唐末人无异词, 又何也夫儒者识见繁乎? 学问之深浅,吾党十年以前所诋诃,十年后再取阅之,帖然诲 者不少矣,又安知惬吾意者必是,不惬吾意者必非耶? 因钞而存之,识诸卷首。乾隆己 卯立秋后九日,河间纪昀书。”有两个朱文印。纪晓岚集录的这个版本是按照唐诗纪 1 0 吕彼得说郛考p 1 8 7 - 1 8 8 , m 文史哲出版社,1 9 7 9 1 1 郑樵通志p 5 7 7 , m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 0 0 6 1 2 ( 宋)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卷二十二) a 见: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 一) p 8 3 4 ,中华书局,2 0 0 6 1 3 ( 元) 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 a 见: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 三) p 4 5 1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 1 4 ( 明) 胡震亨唐音癸签p 3 2 9 , m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1 7 查查兰塑查苎堡笙壅 g 煎厶塞查里2 2 堡墨 事一一辑出。同时代的谢宝树为主客图的这个版本作了校勘工作并也写了序言, 其中也摘录了唐诗纪事中所记录张为的诗人主客图序。次为主客图内容, 也是严格按照张为诗人主客图序所提及的八十三位作家,按诗歌风格不同分为六个 流派,每一派作家的数量不等,最多的是“清奇雅正 一派二十七位诗人,最少的“博 解宏拔”一派共四位诗人。最后是谢宝树、玉森甫所作的跋:“诗人主客图一卷世无 刊本,盖久佚矣,河间纪宗伯于唐诗纪事中,钩稽而排撰之,并各证本集参校异同, 附以按语,固未能尽还张氏旧观,然世有求定武兰亭者,必不以五字已损,遂弗贵也。 三年前得副本于厂肆间,惜书写草草,且有脱伪,仍取唐诗纪事重为校正,以今按 二字别之,而集录之功自当专属纪氏尔。嘉庆庚中,四月望后二日。北平谢宝树、玉森 甫识。谢宝树、王森甫为主客图所作的校勘工作很有意义,我们现在所存的诗 人主客图的众多版本的内容基本都跟这一版本相同,稍有不同的是,“环奇美丽一 派“及门五人 所列的诗人即为五位,这样似乎说明主客图应该只有八十四位作家。 而其他版本是“及门十人 ,但只列五位诗人,按照这样来计算,诗人主客图应该是 八十九位作家,现只列举八十四位诗人,能反映出现所存的都是残本。其他版本也都选 择了谢宝树、王森甫的对字词的校勘,以下各种版本的内容介绍从略,只介绍跟此版本 的不同之处。 诗人主客图的第二种版本是清代纪晓岚在茂雪堂丛书中集录的主客图 一卷本,附主客图考一卷,清乾隆、嘉庆间抄本。乌丝栏。每半叶十行十九字。 前有清人袁宁珍所作的主客图考序:“考宋嘉定志:张为袁州人。钦定全 唐诗人年表:咸通十二年张为作诗人主客图,珍未见是图,尝留心考察有所得, 辄汇录之,拟补集一编,后从八闽书肆得是图补刻,忻为宗伯纪晓岚先生所考辑,今依 纪本略就所见附补注并图考,因续授梓,以广厥传其亦吾袁文献之,有足征也。宜春袁 宁珍识。此外,还有纪晓岚为主客图作的序言,其中集录了张为诗人主客图序, 并在序言结尾说:“谨按全唐诗注景审有旬见张为主客图,兹查图内失载,补附 于后。次为主客图内容,并在结尾处根据全唐诗补遗了一位诗人景审,并有 两个残句:“暮雅不噪禁城树,衙鼓未残宾卫秋 ( 按此二旬题无考) ,其他版本的主 客图都把这两句诗归到“清奇雅正派 入室杨洵美的名下。全唐诗将这两个残句 归为景审,而且注明其来源于主客图,关于这两句诗的归属问题,这里姑且存疑。 按此版本的共涉及八十五位诗人。最后附有主客图考一卷,对主客图中的八十 五位诗人的生平进行一考证。无题跋。 8 堕盔兰塑主堂篁鲨壅黛塑厶熹查堕2 2 堡壅 诗人主客图的第三种版本是清代纪晓岚在镜烟堂十种中集录的诗人主客 图三卷本。清乾隆间刻本。行字不一,白口,边栏不一,单鱼尾。前有纪晓岚所作的 序言,序言中也摘录了张为的诗人主客图序,并有“裘杆堂藏书记”朱文印。次为 主客图内容,虽然分为三卷,但内容与其他版本没有多大差别,只是将“广大教化”、 “高古奥逸”两派归为上卷,将“清奇雅正 、“清奇僻苦”两派归为中卷,“博解宏拔 “、“环奇美丽”两派归为下卷。尾无跋。 诗人主客图的第四种版本是清代李调元在函海中集录了主客图一 卷,清乾隆间刻本。每半叶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前有李调元 所作的序:“唐张为撰诗人主客图一卷,所谓主者,白居易、孟云卿、李益、鲍 溶、孟郊、武元衡,皆有标目。余有升堂、入室、及门之殊,皆所谓客也。宋人诗派之 说实本于此。求之前代,亦如梁参军钟嵘分古今作者为三品,名日诗品,上品十一 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六十九人之例。然彼捃拾闳富,论者称其精当无遗,兹则落落 仅此数人,于唐代诗人中未及十分之三四。即所引诸人之诗,亦非其集中之杰出者,或 第就其耳目所及而次第之,故不繁称博引也。余喜其名之旧,前人有引以入诗歌者,且 是本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记符合,故刻以公世之闻其名而未见其书者。童山李 调元序。次为主客图内容,尾无跋。 诗人主客图第五种版本是清代王启原在谈艺珠丛中集录了主客图 三卷,清光绪十一年( 1 8 8 5 ) 刻本,每半叶八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白口,四 周双边,单鱼尾。前有李调元所作的序言,开头说:“唐张为撰诗人主客图 三卷。 李调元的原序是说“一卷”。这里很显然是王启元为迎合自己分为三卷 的主张而更改的,有“长沙玉尺山房 朱文印。次为主客图内容,与第三种 版本内容完全相同,也是在一卷本的基础上拆分成三卷本,尾无跋。 诗人主客图第六种版本是清末民初学者胡思敬的豫章丛书集录主 客图一卷并附有主客图考一卷,民国刻本。每半叶十行二十字,黑口,左 右双边。前有李调元所作的序言,次为主客图内容,补遗景审,附主客图 考一卷。最后有胡思敬所作的跋: “右主客图旧有函海、筑烟堂两本, 但注诗题及字句异同,于图中所列八十三人皆无考,惟袁氏此本末附图考一卷,详载诸 贤爵里与他本不同,故刻而存之,使与吕氏江西诗社宗派图并传,然颇恨张为于江 西只收施肩吾一家,郑谷、庐肇在唐时颇负重名且与为同郡,皆没而不著,独附己名于 博解宏拔之中,所见殊隘,而不足齐收刻吕作而不及此图,其以此欤。辛酉五月新昌胡 9 亘盔兰塑查兰堕鲨茎 堡堕圭查垦滏堡塞 思敬跋。有一个朱文印。这里所说的“图中八十三人”,疑误,应为八十四人。 诗人主客图的第七种版本是清末民初学者张丙炎在榕园丛书中集录诗 人主客图一卷,每半叶十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黑口,左右双边,黄纸本。前有 李调元所作的序言,次为内容,尾无跋。 诗人主客图的第八种版本是清末民初学者丁福保在历代诗话续编中集录诗 人主客图一卷,一九八三年八月中华书局版,也是目前通行的版本。字数行数不等。 前有李调元所作的序言,次为主客图内容,其中“清奇雅正派”及门的“俞凫 其 他版本均作“喻凫 。尾无跋。 通过对诗人主客图八种版本的对照描述可知,这些版本集录的诗人主客图 内容均有细微差别,但编选体例是相同的,丁福保辑录的诗人主客图版本最为晚出, 且经过中华书局的多次再版,便于翻阅查找,内容也相对完整,因此论文采用此版本作 为研究对象。 诗人主客图的主要内容及编选体例:诗人主客图共计八十九位诗人,今阙 落五人,共计八十四位诗人。计敏夫唐诗纪事记载诗人主客图序:“为作诗人 主客图序日:若主人门下处其客者,以法度一则也。以自居易为广大教化主,上入 室杨乘,入室张祜、羊士谔、元稹,升堂卢仝、顾况、沈亚之,及门费冠卿、皇甫松、 殷尧藩、施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能源项目转让合同范本
- 吊装工作合同范本
- 单方房屋赠与合同范本
- 山地土方回填合同范本
- 农场瓦房出售合同范本
- 购租赁材料合同范本
- 沙发工厂员工合同范本
- 舞台广告制作合同范本
- 水利堤坝施工合同范本
- 劳务搬运协议合同范本
- 《静脉输液指南》课件
- 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 烟气CEMS在线比对验收调试报告附表D.1-12计算公式(HJ-75-2017)
- 学生请假安全协议书
- 隐形眼镜项目风险管理分析
- 过敏性休克应急处置流程
- 2024年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平台党史党纪专题学习考试答案
- 13电磁铁的应用(讲义)
- DBJ41T 256-2021 河南省海绵城市设计标准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住建厅版)
- 独家授权合同模板
- 南京外国语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