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2).pdf_第1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2).pdf_第2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2).pdf_第3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2).pdf_第4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2).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esearch on system of environment liability insurance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by guo haili supervisor: prof. chen demin major: environmental law college of law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april 200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i 摘 要 20 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大规模推进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 范围内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环境侵权现象也日益增多,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所造成的危害及其救济将成为今后的一大社会问题。环境责任保险是通过风险责 任社会化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一方面有助于受害者得到及时、 有效的救济,另一方面又使得侵权企业对其所造成的损害承担合理的责任,不致 因巨额赔偿而陷入破产的境地。然而,目前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基本处于空白 状态,对其理论研究也存在明显不足。因此,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等多 种研究方法,首先对环境责任保险的内涵、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 析和论述,这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其次,从理论层面对环境责任保险制 度的理论基石、环境责任保险与侵权行为法的关系以及环境责任保险的法律意义 进行探讨,阐释构建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再次,广泛考察国外环境责 任保险的理论与实践,并经过缜密的思考,对各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特色及其 优缺点作初步的分析与评价,以便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最后,在对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开展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加以分析的基础上,从内 部制度设计到外部环境优化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以期充分发 挥环境责任保险分散风险、消化损失的功能,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环境侵权,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构建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i abstact since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y,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all over the world, and related infringement on environmental rights and interests also increased accordingly. the environmental infringement phenomenon that caused by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destroy of ecology and the remedy of it will become a great social problem in our society. the environment liability insurance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solve the question through socializing the responsibility. on the one hand, it helps the victim obtain the effective relief promptly; on the other hand, it makes the infringement enterprise undertake the reasonabl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harm it causes, so that the enterprise will not falls into the bankruptcy because of the large amount compensation. however, the system of environment liability insurance is at the blank basically, and the academic research obviously is insufficient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herefore, utilizing the research techniques such as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so on, firstly this thesis analyses and elaborates the connotation, the necessity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environment liability insurance quite systematically,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and the start point of the research. secondly,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nvironment liability insurance and infringement law, and the legal significance are discussed, which explains the theory foundation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environment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thirdly,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 liability insurance overseas are reviewed diffusely, and after the meticulous pondering the thesis preliminarily analyses and appraises the characteristic, the excellence and the defect of the various countries environment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so that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is provided to establish the environment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in our country. finally, basing on analyzing the problem and its reason existing in the expansion of environment liability insurance in our country, the system of environment liability insurance is established from the design of its internal system to the optimization of its exterior circumstance, which is expected to make full exertion of its risk-dispersed and loss-assimilated function, so that the victims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can be defended. key words: environment infringement, environment liability insurance, construction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iii 目 录 中文中文摘要摘要 . i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 . ii 引引 言言 . 1 1 环境环境责任保险概述责任保险概述 . 2 1.1 环境责任保险环境责任保险 . 2 1.1.1 环境责任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 2 1.1.2 环境责任保险的内涵 . 3 1.1.3 环境责任保险的特征 . 4 1.2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功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功能 . 5 1.2.1 有利于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 . 5 1.2.2 分散风险,增强责任人的赔偿能力 . 5 1.2.3 发展环保科技,促进环保市场化 . 5 1.2.4 增加治理环境污染的参与主体,减少政府财政压力 . 6 1.2.5 强化环境管理和环境损害预防,有利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 6 1.3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可行性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可行性 . 7 1.3.1 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 7 1.3.2 保险工作的发展 . 7 1.3.3 试行工作的宝贵经验 . 7 2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法律分析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法律分析 . 9 2.1 理论基石的奠定理论基石的奠定从矫正正义到分配正义从矫正正义到分配正义 . 9 2.2 从环境责任保险看侵权法的变化从环境责任保险看侵权法的变化. 10 2.2.1 因果关系推定原则的采用 . 11 2.2.2 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 . 12 2.2.3 侵权责任的社会化 . 14 2.2.4 补偿功能的强化 . 14 2.2.5 不完全赔偿原则确立 . 16 2.3 环境责任保险的法律意义环境责任保险的法律意义 . 16 3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立法实践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立法实践 . 18 3.1 美国美国 . 18 3.1.1 美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背景 . 18 3.1.2 美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特色 . 1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iv 3.2 德国德国 . 20 3.3 法国法国 . 21 3.4 欧盟欧盟 . 22 3.4.1 以环境民事责任框架为前提 . 22 3.4.2 通过“指令”的形式立法 . 22 3.4.3 以“污染者付费原则”为基础 . 22 3.4.4 倾向于强制环境责任保险 . 23 3.5 分析与评价分析与评价 . 24 4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 . 27 4.1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现状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现状. 27 4.1.1 环境责任保险相关立法 . 27 4.1.2 保险业务相关条款 . 28 4.1.3 各城市实践状况 . 28 4.2 对现行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分析对现行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分析. 29 4.2.1 内部制度设计不合理 . 29 4.2.2 外部配套环境不健全 . 30 4.3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 31 4.3.1 内部制度的设计 . 31 4.3.2 外部环境的优化 . 36 5 结结 语语 . 39 致致 谢谢 . 4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41 附附 录录:a. 作者在攻读作者在攻读硕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3 b. 作者在攻读作者在攻读硕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目.43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 言 1 引 言 “很明显,千百年来对环境的忽略已将人类带到最后的一个十字路口。我们 对大自然的肆虐行径,使我们的生活质量恶化,甚至危及我们的生存。 ” 圣 巴巴 拉环境权利宣言中的这段话绝非危言耸听。19 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和新技 术革命的相继出现,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口愈发集中,竞争日 益激烈,由此带来环境公害、汽车事故、工业灾难、产品事故等问题十分严重。 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人为破坏,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现代社会逐 渐演变成了“事故社会” ,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财产和人身损害,甚至威胁到了人 类的生存环境,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己经超越国界而成为各国无法回避的共同问题。 人类社会变得危机四伏,充满损害。现代社会损害事故呈现出四大特点:一 是造成损害事故的活动大多是为适应经济发展的必要合法活动;二是事故导致的 灾害异常巨大,受害者众多;三是事故发生的频率较高;四是事故发生多为高度 工业技术缺陷的结果,难以防范,加害人是否有过错,受害人难以证明 1。环境 损害发生的广泛性、严重性、技术性以及不确定性使得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产生 一对矛盾:一方面,对受害人而言损害发生频率高且后果严重,小则影响个人生 计,大则使全家陷于不幸,因此受害人急需得到救济;另一方面,对加害人而言 由于损害后果的严重性,在多数场合下单凭加害人一己之力难以弥补和赔偿受害 人的损失。此时引入保险机制,尤其是引入责任保险制度,便可在一定程度上解 决这一矛盾。环境责任保险制度(environmental liability insurance)正是借此契机 被引入环境损害赔偿体系的。 自产生以来,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就以其特有的优势从环境损害风险社会分担 机制(包括如财务保证或担保制度、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中脱 颖而出,迅速盛行于各发达工业化国家。虽然在这一过程中,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的原理及作用也曾遭到诸多质疑,但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仍以星火燎原之势成为全 球环境政策的焦点,并且在实践中初具雏形。 如日本现行矿业法 (1950 年 12 月 28 日)第 197 条第 3 款规定的寄存担保制度,要求以矿物为目的的 矿业权所有人或租矿权所有人应当按照所采掘的数量,每年委托保管一定金额的国债,以担保其损害的赔偿。 (参见王明远: 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45 页)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责任保险概述 2 1 环境责任保险概述 1.1 环境责任保险 1.1.1 环境责任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所谓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 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给付保险赔偿金 的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要承 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保险是分散风险、消化损失的制度,其对于 现代工业社会填补损失、减低交易成本和确保社会安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 此素有“精巧社会的稳定器”之美誉。保险界普遍认为,保险业的发展大致经历 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的海上保险和火灾保险(后来扩展到一切财产保险); 第二阶段是人寿保险;第三阶段是责任保险。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民 事活动急剧增加,法律制度不断健全,人们的维权索赔意识也不断增强,各种民 事赔偿责任层出不穷。与此相对应,保险业在由承保物质利益风险,扩展到承保 人身风险后,必然会扩展到承保各种法律风险。这既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走向完 善的结果,又是保险业直接介入社会发展进步的具体表现。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学者的观点,责任保险的高潮阶段是保险业最繁荣阶段。 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第一 次工业革命,机器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大量的意外事故,侵权责任开始兴起,责任 保险也就随之发展起来。诚如台湾学者袁宗蔚所言, “责任保险,自 19 世纪前半 期拿破仑法典中有赔偿责任之规定后,法国首先举办,其后德国继起仿效,英国 于 1857 年有责任保险之创立,美国则于 1887 年以后,责任保险始见成长2。 ”当 然,大概源自侵权法的遗传,责任保险本身并不是一个统一严密的体系,而是由 各种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法律制度的变迁而不断创新出来的系列责任保险产品汇聚 而成。从内容上看,责任保险主要包括公众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雇主责任 保险、职业责任保险等类型。然而,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责任保险并不仅限 于此,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推陈出新,新险种的开发至今仍然活力无限, 环境责任保险的出现便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的相继出现和广泛应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各种重大环境损害事故层出不穷。 “有权利就有保障,有损害就有救济” ,因此对 于环境侵权损害,侵权行为人(排污企业)依法应承担赔偿和治理的责任。然而,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 2 条.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 50 条第 2 款.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责任保险概述 3 由于环境侵害造成的损害往往不限于某个居民或某特定区域内的财产或人身,而 是对社会公众造成重大损害,因此,侵权企业为了满足受害人的损害赔偿请求, 往往需要付出巨额的资金,而如此巨额的赔偿金和治理费用对企业来说是难以承 受和支付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为满足污染企业分散风险、消化损失之需求, 环境责任保险便由公众责任保险脱胎而来,并迅速发展成为各国通过社会化途径 解决环境损害赔偿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 1.1.2 环境责任保险的内涵 我国保险法第 50 条第 2 款规定: “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 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由此可见,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依 法应当对第三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而成立的保险。环境责任保险, 俗称“绿色保险” ,是指以被保险人因污染环境而应承担的损害赔偿和治理责任为 标的的责任保险。它要求投保人依据保险合同按一定的保险费率向保险机构交纳 保险费,当被保险人因环境侵权损害而应承担赔偿和治理责任时,就由保险公司代 为支付法定数额的保险金。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实质上是被保险人依法将应承担 的侵权损害赔偿风险通过保险合同转移给保险人,从而规避因承担环境侵权损害 赔偿责任而遭受重大不利益的一种制度。 由此可见,环境责任保险的保险标的既不是财产也不是人身,而是被保险人 致人损害而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但是,并非所有的损害赔偿责任均为环境 责任保险的保险标的,一种损害赔偿责任能否构成环境责任保险的标的,必须具 备如下四个条件: 属于法定的损害赔偿责任。首先,环境责任保险的标的应该是由法律规定 所必须承担的,即法律责任。20 世纪以来,由于环境侵权事件屡屡发生,世界各国 都纷纷采用立法方式对环境侵权责任予以规定,从而使得环境侵权的救济成为一 种法定的责任。其次,环境责任保险的标的须为损害赔偿责任,非赔偿责任不得 成为保险的标的。例如,被保险人致人损害而应承担之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不得 作为环境责任保险的标的。但应注意的是,若此责任的履行得以转化为损害赔偿 或得以转化为金钱计算的,也可作为环境责任保险之标的。 属于民事责任范畴。环境民事责任、环境行政责任以及环境刑事责任构成 当代环境责任体制的三大组成部分,然只有环境民事责任可以成为环境责任保险 的承保标的,而被保险人致人损害所须承担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不得作为环境 责任保险之标的。 此责任是由于疏忽、过失等原因造成的,或者虽无过错但根据法律规定应 对受害人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若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造成他人损害,实 属道德风险,不应划入责任保险的范畴。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责任保险概述 4 被保险人对第三者所负的赔偿责任。第三者为除被保险人以外的任何一 人,但被保险人若成为受害第三人则不可以主张责任保险金的给付。 1.1.3 环境责任保险的特征 赔偿主体具有替代性。 在一般民事侵权救济中, 其赔偿义务主体为侵权者, 然而在环境责任保险中,赔偿义务主体为具有专营性的保险公司。这种保险公司 所承担的责任并非因自己的环境侵权行为所导致,而是基于保险协议,即投保人 向保险公司支付约定保险费,保险公司在发生保险事故时替代被保险人给付保险 金。这一替代责任的设置解决了污染后果的严重性与污染者赔付能力有限性之间 的矛盾,平衡了个体权利和社会公益之间的冲突。赔偿主体的替代,并不表明与 “污染者负担”原则的背离。在环境责任保险中,潜在的污染者(potentially responsible parties,简称 prps)作为被保险人,形成责任承担的共同体,在发生 污染时,由此共同体承担某个成员造成的损害责任,可见,污染损害仍然由造成 污染的污染者负责,并非由其他人承担,所以仍然是符合污染者负担原则的。 保险利益的不确定性。责任保险因有分散侵权责任的必要而发生,侵权损 害赔偿责任作为责任保险的标的,当无疑义3。在环境侵权领域,当今世界各国是 预防性的排除侵害与损害赔偿并重发展。受害人为排除侵害行为而支付的费用和 相应的损失,与传统保险利益必须是现有利益或者确定利益存在不吻合之处。环 境侵权行为自身的复杂性使得保险利益的不确定性和认定的复杂性更加突出。环 境侵害的发生既有立刻显现的,也有累积型的,还可能有累积迁移转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从何时确定侵权责任往往难以判断,并且其环境侵害通常还具有 连续性。环境侵害的不确定性往往使得保险人无法把握被保险人发生在保险单有 效期内的污染所致损害,无法把握未来的损害赔偿责任。此外,环境侵害远比传 统的民事侵权行为所涉及的利益更加复杂,例如损害赔偿所涉及的主体更广,不 确定性更明显,损害赔偿的数额巨大,这些都使得环境责任保险在确定保险利益 的时候遇到更大的障碍。 保险合同内容的特定性。环境责任保险与一般责任保险的最大不同之处在 于它的技术要求高、赔偿责任大,每个企业的生产地点、生产流程、技术水平各 有不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和污染的危害性都不一样,这就要求保险公司 在承保时必须对每一个标的进行实地调查和评估,单独确定保险费率。具体情况 不同,保险标的适用的保险费率就有可能千差万别。由于保险费率条款是保险合 同中的核心条款之一,所以环境责任保险的内容就具有特定性,每一份合同都有 自己的特有条款。 环境责任保险具有强制性和依赖性。基于环境责任保险的公益性,为了避 免保险公司拒绝承保,各国对于从事高度污染危险行业的企业均强制要求投保环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责任保险概述 5 境责任保险。实行环境责任强制保险,不仅有助于保护污染环境的当事人的利益, 增强其治理环境污染的或者控制污染的能力,而且有助于保护因环境污染而受害 的第三人的赔偿利益。从西方国家的实践看,污染的责任问题复杂,环境责任保 险人承担的赔付金额过大,承保范围较窄,经营风险大大高于其他商业保险。如 果要发展环境责任保险,藉此形成多元化的环保力量,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如税 收优惠、由政府强制实施某些类别的环境责任保险等。 1.2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功能 环境污染是现代社会中严重的社会问题,涉及面广、主体多元、损害较大, 其涉及的不仅是个人利益,更多的是社会利益。因此环境责任保险具有很强的社 会公益性,突出体现了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加快环境责任保险的建 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总的来说,环境责任保险可以成为现代社会宏观 管理和微观运筹的有效手段,它通过市场化途径解决行政难题的思路,体现了社 会的文明和高效。 1.2.1 有利于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公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也在不 断增强。公民环境意识的提高,使得其对自身各项环境权益更加重视,围绕保护 公民自身权益的各种社会纠纷大量的增加;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使得其更多地 从法律的途径寻求救济。于是大量的环境侵权纠纷以诉讼的方式出现。然而因为 对环境侵害所致的损害后果救济往往是巨额的经济赔偿,而个体的侵权人的承担 能力却是十分有限。这种矛盾既使得受侵害公民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又使得法 律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最终是既激化了矛盾,影响了社会安定,又损害了法律 制度的尊严。因此,环境责任保险的设立,既保障了公众环境权益,也维护了法 律尊严,维护了社会稳定,其意义深远。 1.2.2 分散风险,增强责任人的赔偿能力 保险的巨大功能就是将分散在个别人的风险社会化,环境责任保险更突出了 这一点,它使投保的责任人将其损害赔偿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而保险公司再将 损失转移给成千上万的投保人,即潜在的侵权行为人集团,从而分散给社会承担。 因此,企业只需缴纳一小笔保险费,就可以规避因巨额赔偿使企业破产、工人失 业的风险。这样不仅增强了企业的赔偿能力,也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2.3 发展环保科技,促进环保市场化 在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下,投保企业向保险公司支付的保险费将计入生产成本。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投保企业会千方百计降低污染危险等级和保险费负担,增强 自身竞争能力和素质。也就是说,企业会采用高新环保技术和安装污染削减设备,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责任保险概述 6 以此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并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实施废品资 源化工程。这样将会强化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资源能源的意识。 1.2.4 增加治理环境污染的参与主体,减少政府财政压力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已经相当严重。2004 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 482.4 亿吨; 二氧化硫排放量 2254.9 万吨,烟尘排放量 1095.0 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 904.8 万 吨;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12.0 亿吨 。联合国2002 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 环境问题使中国损失 gdp 的 3.5%8%, 2002 年, 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 1363.4 亿元。环境污染已经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sars 的流行更是给我们敲响 了环保的警钟。众所周知,环境保护绝非单纯是政府和环保部门的事情,它需要 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而,一方面,环境责任保险通过解决环境纠纷、分散风险、 为环境侵权人提供风险监控等,将为环境保护提供强大动力。另一方面,由于我 国的环境责任制度不够完善,在许多环境污染事件中政府都担当了最后责任人的 角色,所以环境责任保险通过风险转嫁,代替污染企业履行污染损害赔偿责任, 满足受害人的赔偿请求和受污染场地的治理需要,将有助于减轻政府担任最后责 任人的负担,使被破坏了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能够及时得到重建和修复。 1.2.5 强化环境管理和环境损害预防,有利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世界各国所共同认可的发展模式,其中,实现环境保护的 可持续发展是首要任务。环境责任保险业务的开展,可以有效地集中社会力量进 行环境保护,强化保险公司对企业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损害的监督管理。保险公 司与企业签订环境责任保险是有条件的,在对排污企业进行保险前,必须对企业 的资质、业绩、技术能力、风险状况等进行深入调查,从而确定污染危险等级, 由此作出承保、拒保或调整保费的决定。这样一来,科技力量强、信誉好的企业 就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认可,技术力量薄弱、信誉差的企业就会在环保市场中难 以立足。企业的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为了降低保险费率、维护企业声誉 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将会想方设法降低污染危险等级和保险费负担,主动 改进工艺提高污染治理水平,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企业对新兴环保科技和 环保设备的市场需求扩大,愈来愈多的环保产品、劳务和智力成果,甚至环境要 素本身纷纷进入市场 4,成为可交易的商品。这对促进环保科技发展和环保市场 化有着重大的意义,有利于实现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见,环境 责任保险制度既可以防止政府用全体纳税人的钱来分担私权侵害的结果,又能使 损害不“集于一人或一企业,使其得由社会大众共同分担,以达损害赔偿社会化 之目的,可以促进无过失责任之建立,应特受重视5。 ”目前,在世界各主要发达 国家,环境责任保险业务和保险制度已经进入较为成熟阶段,并成为各国通过社 参见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4 年).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责任保险概述 7 会化途径解决环境损害赔偿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6。 1.3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可行性 1.3.1 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政府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政府加强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 “十五”期间,国务院多次召开重点流域区域 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特别是 2004 年 5 月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太湖现场会议以 来,各地、各部门进一步采取措施,持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 的环保专项行动,加大执法力度。2005 年因中石油吉林化工公司爆炸事故引起了 松花江污染事件,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引咎辞职、国务院总理亲临现场指挥治理工 作。这为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1.3.2 保险工作的发展 加入 wto 以来,我国更加重视保险业的发展,并开始修改保险法,在 2002 年做了首次修改之后,又从 2004 年启动了第二次修改工作,现在已经形成修改 草案建议稿。我国保险市场上责任保险产品共有 400 多个,但一定程度存在技术 含量较低、产品雷同等问题,因此,保险公司亟待提高责任保险经营的专业化水 平,同时,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认为, “重点开 发那些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的产品,并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 际,努力开拓一些新的责任保险领域,像计算机系统故障、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 ” 这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保险工作的重视,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重 大支持。 1.3.3 试行工作的宝贵经验 20 世纪 90 年代初,我国在大连、长春等污染严重的城市开展了环境责任保 险的试行工作,由保险公司和当地环保部门合作推出,承保突发性污染事故造成 的民事赔偿责任,采取了自愿保险的投保模式。大连市保险公司采取了差别费率, 即按不同行业确定了六种费率,最高为石油、化工、印染等,保险费率为 3.6%, 最低的如城建、公用事业为 2.2。由于当时环境执法不够严格、企业投保意识不 够高,加上保险设置不够合理的问题,投保的企业比较少。总体来说,试行工作 为我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提供了宝贵经验: 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提高企业的投保意识。虽然我国的环境立法中对于环 境侵权赔偿责任有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执法不严,虽然企业污染环境造成 了损失,但很少承担赔偿责任。据权威部门估算,我国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 经济损失每年达 1200 亿,而赔偿数额却很少。以 1993 年为例,污染事故的赔 偿金额仅有 4142 万元,政府罚款 478.8 万元,两项合计不足 5000 万元。绝大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责任保险概述 8 部分经济损失由国家、社会来承担。因此,污染者没有很强的风险意识积极参加 保险。加强环境执法,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