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再考“当涂”.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再考“当涂”.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再考“当涂”.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再考“当涂”.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考“当涂”【438334】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中心学校 韩来启【摘要】本文通过比较鉴别资治通鉴等文献资料,正反推理论证了教科书注释“当涂”之误,以利教研,以正视听,“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关键词】 资治通鉴 推理 当涂 教研 我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软件教学期刊(2015年第5期)上,正式发表了“当涂”略考一文。在文中,比较感性地分析了课本注释“当涂”的错误把“当涂”解释为“当道,当权”是错误的(人教版114页注释,2009年首版,2014年第2次印刷,下同)。现在,我发现了新的证据,从理性角度来继续证明我的观点:“当涂”者,安徽省当涂县也。一、原文呈现“当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孙权劝学当中的一个词语。原句是“卿今当涂掌事”。原文展示如下: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长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本段课文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版)卷六十六,题目“孙权劝学”是编者加的。课本上就是这么解释的(113页注释)。我查了通鉴的翻译, 可惜没有把“当涂”翻译出来。但是,在其他地方,明确指出了“当涂”是个地名。我将在下文“通鉴摘录”予以说明。二、另二版本还有另外两个版本的“孙权劝学”,我们按照其面世的先后顺序展示一下。首先来看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节选):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我们可以看出,吕蒙传和孙权劝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把鲁肃和吕蒙的谈话内容原原本本地写出来了。陈寿记载历史的风格是“撮其要,记其事”,十分简要。但是,真实的历史未必那么简单。再来看裴松之(南朝(宋)史学家)注引的江表传(作者是西晋人虞溥,原书已失)(本文较长,节选如下):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我们可以看出,江表传比吕蒙传更加翔实具体、形象生动,而且我们得以明确,孙权劝学的对象是吕蒙和蒋钦二人,而不是只有吕蒙一人。从西晋距离三国时代很近的陈寿,到南朝宋代的裴松之,再到北宋的司马光,三人都是史学家,记载历史的风格却不尽相同。陈寿与司马光以简约为美,唯独裴松之,以翔实为要。我们今人得以了解其中人物生平、历史事件之全貌,裴氏功不可没。三、通鉴摘录我花了几百人民币,购来全译本的资治通鉴,埋头苦读。我买的这套书,是中华书局2009年5月出版、2013年1月北京第5次印刷的,一共十八本。我在第四本找到了我要的证据“当涂”是个地名。现参考吕蒙传,就与吕蒙和“当涂”相关的条目及其翻译,摘录如下:通鉴2576页:(原文)孙权西伐黄祖,以别部司马黄盖、韩当、周泰、吕蒙等剧县令长,讨山越,悉平之2。(译文)(建安八年,203)孙权西征黄祖委任别部司马黄盖、韩当、周泰、吕蒙等分别兼任山越聚居县的县令和县长吕蒙传还说,就是因为这次随征黄祖,吕蒙作战有功,被升任为横野中郎将。与通鉴不矛盾,因为是兼任。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吕蒙升任横野中郎将,继续兼任原来的广德(今安徽省广德县)县令。2630页:(原文)十二月,孙权自将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不克3。(译文)(建安十三年,208)十二月,孙权亲自率军包围合肥,派张昭率军攻打九江郡所属的当涂,未能攻克。通鉴只说“不克”,至于后来与曹军交兵与否、胜负如何,再也没有下文。还好,后文有一条关于“寻阳”的记载。我们继续来看:2638页:(原文)权以瑜领南郡太守,吕蒙领寻阳令4。(译文)(建安十四年,209)孙权任命周瑜兼任南郡太守,吕蒙兼任寻阳县令。据此译文和江表传,我们可以推断,自从“不克”之后,孙权并未善罢甘休,而是继续攻打,或者强攻、或者智取,反正是攻下来了,要不然,孙权怎么可能派吕蒙和蒋钦到当涂去掌事呢?“当涂掌事”的意思是说,掌管当涂县的军政一干要务。孙权刚开始是派张昭去打当涂,张昭没打下来。我们可以大胆猜想:孙权马上又派吕蒙和蒋钦去打,二人不负众望,终于打下来了。所以,这才派他二人镇守当涂,分做正副县长(这应该还是208年十二月的事)。四、他籍求证当涂地方志:“当涂历史悠久,秦时称丹阳,是全国最早建置县。隋初易称当涂,县名源自大禹妻家涂山古氏国。”由此可知,“当涂”一名,古已有之,且三国时期隶于东吴的丹阳县。当涂地方志:“当涂左天门、右牛渚,大江涛翻,雄关屏立,其险自古甲于东南。有所谓吴头楚尾、南北津渡,夺天下者必夺姑孰!”可以想见,在魏蜀吴的征战史上,当涂是一多么重要的军事关隘。知人善用如孙权者,自然会将镇守当涂这一重任托付于骁勇善战的年轻将领吕蒙,且置忠孝沉稳的蒋钦于其左右加以辅佐。五、“当涂”有二距大禹两千多年后的西汉时期设置当涂县,就跟大禹娶妻涂山氏有关。两晋南北朝时期,永嘉南渡,淮河之滨的当涂县(现怀远县境)也迁移到了江南,直到隋朝建立,侨置江南的当涂县移至现在的江东大地,为了纪念故乡,继承了当涂县县名。当涂县是东晋王朝设置的侨置县,县名“当涂”二字,也是由于沿袭北方的一个县名移植来的。据安徽建置沿革(皖志资料丛书)介绍:“当涂县是东晋以后的侨置县,隋定居姑熟城。当涂县老家位于怀远县马头城,县名源名古涂山氏国,”(见该书第100页)。“古涂氏国”,就是现今安徽的怀远县。皖志述略也记载:“怀远县境,设有四县,东晋实行郡县侨置法,全部侨置于别地。一是汉当涂县,因有涂山而名,涂山又名“当涂山”,故城在怀远县境旁。东晋时,淮滨当涂县居民流亡江南,即在江南于湖县侨置当涂县,地名留存至今。”(见该书195-196页)。郡县侨置,同名异地,使后人难以分清故县和侨县。东晋在于湖设置侨置当涂县后,怀远的当涂县遂更名为马头城,后改名怀远县。六、今觅“当涂” 上面,我们从古籍当中寻找到了“当涂”的记载。下面,再从现当代社会中简单寻觅“当涂”的蛛丝马迹,以期证明,“当涂”自古至今,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地名。 1983年6月29日,市委、市政府在当涂县召开“欢迎当涂县划归马鞍山市大会” 5。2014年12月13日,当涂一中复读男生杨诚在校自杀,家长质疑学校监管不力6。2015年4月22日,中国百姓网报道:近日,本网从有关方面获悉,当涂县教育局长吴贤品涉嫌违纪,目前正在接受有关方面的组织调查7。我不想说当涂如何好坏,只想通过这3个事例证明“当涂”是个地名。七、通假不通有教研员和很多老师说,“当涂”的“途”是通假字,通“路途”的“途”,路途嘛,就是道路。“当涂”嘛,就是“当道、当权”了。然而,这是站不住脚的。本课只有一个通假字,那就是“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的“邪”,“邪”通“耶”,自然也读作ye,译为语气词“吗”。课本这个解释是对的。我们反证一下,如果这个“涂”是通假字,课本为什么不指出来注明呢?一个羊是赶,两个羊也是放,为什么单单指明“邪”是个通假字呢?真是邪了门呀。所以,通假一说,在“涂”这里是说不通的。八、通鉴文法 如果将“当涂掌事”译作“当权管事”显见有同语反复之嫌,与司马光的行文从简的风格不合。另外,通观其资治通鉴,史笔如刀,文辞简约,当省之处皆不多着一笔。显见,此处不应是一例外。“同语反复”说白话一点就是,“当权”就是“管事、掌事”的意思。假如把“当涂”翻译为“当道、当权”的话,那么,“当涂掌事”势必就得翻译成“管事管事”,这不是明显的重复吗?司马光怎么可能在如此严肃的历史面前犯如此低级的文(语)法错误呢?这就像我们错用“凯旋归来”一样,“凯”是胜利,“旋”是归来。“凯旋”就是胜利归来。何苦再来一遍“凯旋归来”呢?岂不成了“胜利归来归来”?同理,司马光何苦再来一遍“当涂掌事”呢?所以,“当涂”绝非“当道、当权”,在本课中,指当涂县。下文不是提到“寻阳”吗?也就是说,吕蒙先做了当涂令,后又做了寻阳令;或者说,先“当涂掌事”,后“寻阳掌事”。九、劝学之年课文中提到“及鲁肃过寻阳”,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孙权劝吕蒙、蒋钦学习之后,鲁肃马上就到寻阳来了。如果是这样,那我的观点便不能成立。既然是在当涂做县令,与寻阳有什么关系呢?鲁肃为什么要过寻阳?事情其实是这样的。通过查阅通鉴(2644页),我们得知,鲁肃过寻阳是在代周瑜做都督的210年(周瑜故去)。网上有一个“刮目相看”的成语故事动画片8,是央视制作的,里面的旁白提到,“过了两年”,鲁肃来到吕蒙的防地。据此和通鉴,我们可以断定,孙权劝学是在208年。这个时间,与我们前面推断攻克当涂的时间相符。当涂被吕蒋二人率军攻下,于是孙权就将当涂托付给他们掌管。这才有了接下来的孙权劝学。吕蒙在当涂做了一年的县令之后,于209年,被派到寻阳做县令。210年,鲁肃来寻阳看望他。这才是顺理成章的事。我们不能因为通鉴把劝学的事,写到了210年下,就认为劝学发生在210年。原文的“初”字,不能忽略。这个“初”,就是208年。整个通鉴,有很多“初”字,是须要推断或者推断不出来的,所以采用“初”代替。央视的动画片还是可信的,可以作为依据。这下里巴人的依据,不是阳春白雪,可能为学院派的研究人员所不齿。然而,我认为,真正的探究者是需要兼收并蓄、兼容并包、旁征博引的,英雄不论出处。是证据,为什么不要呢?言归正传。通鉴中好用地名冠于人名或官职等事物之前。孙权劝学中就有“吴下阿蒙”之说。前文不是提到“会稽贺齐”吗?就是“会稽人贺齐”的意思。“吴下阿蒙”就是“吴国人阿蒙”的意思。证明至此,“当涂”之误,该无处遁形了吧?十、他籍“当涂”“当涂”一词直译“当道、当权”,在魏晋以前的古籍中不多见。以后有一些。根据含义,罗列如下:途中。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擒庞涓:“南有宋 ,北有衞,当涂有市丘,是吾粮涂絶也。” 宋苏轼甘露寺诗:“我欲访甘露,当途无閒官。” 清孙枝蔚九日入城饮周伯衡观察寓斋诗:“当涂谁下陈蕃榻,把卷如登杜甫堂。” 挡路。晋书王濬传:“夫猛兽当涂,麒麟恐惧,况臣脆弱,敢不悚慄!” 执政;掌权。韩非子孤愤:“当涂之人擅事要,则外内为之用矣。”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七:“长揖当涂人,去来山林客。” (李善注:“当涂,即当仕路也。”) 清刘献廷怀古诗:“请语当途人,治乱实此始。” 指居要职、掌大权的人。韩非子三守:“何谓三守?人臣有议当途之失,用事之过,举臣之情。”北史刘仁之传:“善候当涂,能为诡激。”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师友:“义感当途,説动时主,怀全德以自达,裂山河以取贵,又其次也。” 清黄轩祖游梁琐记三麻子:“ 林赞虞之去汴也,有人约各道赂当涂运动之。” 三国 魏 的代称。晋书慕容暐载记论:“自当涂紊纪,典午握符,推亡之功,掩岷吴而可録,御远之策,怀戎狄而犹漏。”北齐书王琳传:“故典午将灭,徐广为晋家遗老;当涂已谢,马孚称魏室忠臣。” 林百举悲愤诗:“代汉当涂夙讖妖,塚中枯骨竟天骄。”十一、再陈结论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当涂”的“涂”,有时是通假字,通“途”。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个别事例而以偏概全,认为无论什么情况,都是通假,就不对了。在孙权劝学里面,“当涂”依然是当涂县。什么是教学研究,我认为也没什么高深和神秘的。甚至像我这样,对一个小小的注释穷追不舍,也算教学研究。对细枝末节的推敲,也是教研。推理错误之处,还请方家指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真想找个时间,到当涂去考察一下。他们用的是什么版本的教材,怎么没人提出这个错误呢?(完)参考文献1课程教材研究所,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113.2 3 4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2576,2630,2638.5 马鞍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马鞍山市志Z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社,1992.9 .6 http:/a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