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调音方法(古筝校音器调法和人工调法).doc_第1页
古筝调音方法(古筝校音器调法和人工调法).doc_第2页
古筝调音方法(古筝校音器调法和人工调法).doc_第3页
古筝调音方法(古筝校音器调法和人工调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筝如何调音(古筝校音器调法和人工调法)古筝校音器调法一、组装校音器:1、取出校音器的包装,有三个部分组成:主机、电池、拾音器,将主机的后盖打开;2、装好校音器 ,盖好后盖,注意区分电池的正负极;3、将拾音器插在主机的右侧下方的插孔内。二、设置校音器:1、开关键的使用:长按校音器的面板上的“启动”按纽,关闭校音器,再长按校音器的“启动”按纽,打开校音器,通过长按“启动”键来开关校音器;2、认识校音模式:控制面板的左上角有一个古筝的标志,左中部有一个音叉的标志,液晶显示器的左上角有一个三角箭头,指着古筝的位置;3、选择古筝模式:轻按模式按纽,三角箭头指向音叉的位置,代表当前的校音状态是十二平均律,再轻按一下模式按纽,三角箭头指向古筝的位置,表示当前的校音状态是古筝,这是我们所需要的状态,如果不是古筝校音器的状态就通过连续按动模式键切换;4、选择调性:液晶显示器的左下角有一个指针,在指针的上面有一个字母,一般是D,表示1=D,也就是我们初学的筝友所需要的调性D调。如果不是D,可以通过连续按动启动按纽来选择,该字母就会在CDEFGAB之间转换,达到我们所需要的调性。5、手动校音,选择琴弦:通过按动校音器上的向上和向下箭头就可以选择所需要校音的琴弦,连续按动向上按纽,仪表盘中间的数字就会从1至21之间逐渐增加,直至回到1,通过连续按动向下按纽,仪表盘中间的数字就会从21至1之间逐渐减小,直至回到21;三、开始校音:1、在不松琴弦的情况下,按照我们的标签位置,将筝码一一对应安装上去;2、打开古筝的校音盒,就会看见里面有一排21根金属弦钉,将拾音器的夹子夹在第21弦(最粗的琴弦)所缠绕的金属弦钉上,夹在什么位置并不重要,只需要和古筝相连即可,根据我们的经验,夹子夹在弦钉上效果最佳,当调试第21弦的时候,可以将夹子夹在其他弦钉上;3、选择第八弦:通过连续按动向上/下的按纽,将仪表盘中间的数字显示为8A(后面的字母代表音名,自动生成,无需设置);4、用手指在8号筝码到岳山中间琴弦的位置轻轻的拨一下,力度不要太大,指针就会在仪表上左右摆动,当指针指向仪表盘中间0的位置,显示绿等的时候音就准了;a、在液晶显示器的左面有一个-50的数字,右边有一个+50的数字,中间有一个0,在我们拨弦的时候,指针就会在仪表盘之间转换,指针指在0至-50之间,红灯亮,表示当音偏低,当指针指在0至+50之间,红灯亮,表示音偏高,当指针指在中间0的位置,绿灯亮,表示音是标准的;b、音偏低就紧琴弦,顺时针是紧,音偏高就松琴弦,逆时针是松,紧弦的幅度不要太大,相当于手表上3分钟那么大的幅度即可;c、注意,前提是采取手动校音,仪表盘中间的数字和所拨弦的位置吻合。5、8号弦调试准确后,开始调试9号弦,按一下主机上的向上按纽,显示为9F#(后面的字母代表音名,#代表升记号,b是降记号自动生成,无需设置);按照8号弦的方法,以此类推即可。人工调法由于古筝具有经常要调音的特点,所以,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调音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因为即使有人帮你调好音,也不能解决需要经常微调的问题,所以,作为一个初学者,我们认为不会调音有以下两种解决办法:一、请老师或朋友帮忙,最好是感情较好、家的距离相对比较近的朋友;这样可以帮助您经常调琴。二、购买调音器,因为调音器是电子机械校音,使用简单,随时可用,这样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调音的问题。没有校音器,要把音调准,除了具备良好的乐感外,还要掌握调音的技术,在训练中逐步做到调得准,快和音质好。调音方法:先定出第一个音:一般以先定第十四弦的标准音a为好。用标准音叉或定音器定弦,并通过调音扳手将音调准。再调出八度音:a音调好后,再调的八度音是a音(第九弦),;音(第四弦)和a音(第十九弦)。根据要定的调,运用五度、八度循环调音法调也其它音如果定调(这是一般用得较多的一个调),可用五度、八度循环调音法调也其它音来。方法是:用a音定出上五度的e音(第十六弦),用听纯五度和音的方法来定;a音定出e;音(第十二弦),并用e和e的八度和音来校音;音定出e音(第七弦),并用e和e的八度和音来校音;e音定出音(第二弦)。依此类推,再定也e;上五度的、b、b各音以及其他音;除了五度、八度循环调音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