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大学200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麻疯树根及种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 本论文报道了贵州省特有的野生麻疯树( j a t r o p h ac u r c a sl ) 资源的根及种 子化学成分研究。利用多种层析手段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及波谱解析 技术o r , 1 h - n m r , 1 3 c - n m r ,m s ) 分析、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从两个部位中共 分离得到2 1 个有效成分,鉴定了其中1 7 个有效成分,其中8 个有效成分均是首 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第一部分是麻疯树( j a t r o p h a c h f c a sl ) 根的化学成分研究,从麻疯树根的石 油醚和乙酸乙酯部分共分离得到1 7 个有效成分,鉴定了其中1 3 个有效成分。分 别是:c u r c u s o n ea ( m 6 - 1 ) ,c u r c u s o n eb ( m g 一2 ) c u r c u s o n ec ( m g - 3 ) ,c u r c u s o t l ed 0 m - 4 ) ,麻疯树酚酮a ( u 6 - 5 ) ,麻疯树酚酮b ( u g - 6 ) ,1 9 羟基c u r c u s o n e ( m g 7 ) ,p - 谷甾醇( u 6 - 8 ) ,正三十二烷醇( m 6 9 ) ,三十二烷基- 阿魏酯 ( m g l o ) ,3 ,3 ,4 - 三甲氧基鞣花酸( m 6 - 1 1 ) ,齐墩果酸( m g 1 4 ) ,胡萝b 苷 ( m g - 1 7 ) 。其中5 个有效成分m g 一7 、m g 1 0 、m g 9 、m g - 1 l 、m g - 1 4 为首次从 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分离得到7 个二萜成分,而且c u r c u s o n e sa d 为国内该 植物首次报道。 第二部分是麻疯树( j a t m p h ac u l c a $ l ) 种子的化学成分研究,其乙醇提取物 中分离纯化得到4 个有效成分,分别是:伊谷甾醇( m z 1 ) ,4 - o 廿呋喃阿洛酮糖 毋d 吡喃阿洛糖( m z - 2 ) ,熊果酸( m z 3 ) ,2 - 0 廿d - 吡喃甘露糖a d 一吡喃甘露糖 ( u z - 4 ) 。4 个有效成分均首次从该植物种子中分离得到,3 个有效成分均首次从 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麻疯树化学成分二萜c u r c u s o n e 麻疯树酚酮 分类号:0 6 2 9 贵州大学200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s t u d i e so nt h ec h e m i c a lc o n s t i t u e n t so ft h er o o t s a n ds e e d sf r o mj a t r o p h ac u r c a sl a b s t r a c t t h ep a p e rm a i n l yd e s c r i b e st h es t u d i e so nt h ec h e m i c a lc o n s t i t u e n t so f t h er o o t s a n ds e e d sf r o mj a t r o p h ac “r c a sl ,w h i c hb e l o n g st ot h ef a m i l ye u p h o r b i a c e a e j a t r o p h ac u r c a $ d i s t r i b u t e sw i d e l y i ng u i z h o up r o v i n c e ,c h i n a t w e n t y - o n e c o m p o u n d sw e r eo b t a i n e df r o mt h es t u d i e se m a n a t i n gf r o mt h ep r e s e n tr e s e a r c h a m o n gt h e m ,t h es t r u c t u r e so fs e v e n t e e nc o m p o u n d sw e r e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b yi r , 1 h n m r ,1 扎c - n m ra n dm ss p e c t r a ld a t a f r o mt h er o o t so f j a 加o p h ac u r c q sl ,1 7c o m p o u n d sw e r ei s o l a t e da n d1 3o f t h e mw e r ee l u c i d a t e da sc u r c u s o n ea ( m g 1 ) ,c u r c u s o n eb ( m g 2 ) ,c u r c u s o n ec t w i g - 3 ) ,c u r c u s o n ed ( m g 4 ) ,j a t m p h o l o n ea ( m g - 5 ) ,j a t r o p h o l o n eb ( m g 一6 ) , 1 9 - h y d r o x y c u r e u s o n e ( m g 一7 ) ,f l - s i t o s t e r o l ( m g 8 ) ,n d o t r i a c o n t a n o l ( m g 9 ) , d o t r i a c o n t y l ( e ) f e r u l a t e ( m g l o ) ,3 , 3 ,4t r i - m e t h o x y l e l l a g i ca c i d ( m g 11 ) ,o t e a n o l i c a c i d ( m g 1 4 ) a n dd a u c o s t e r o l ( m g 1 7 ) ,a m o n gw h i c h ,7c o m p o u n d sw e r ed i t c r p e n e s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i na d d i t i o n ,5c o m p o u n d s ,m g 7 ,m g 1 0 ,m g - 9 ,m g 一1 1a n dm g - 1 4 w e r ei s o l a t e df r o mj a t r o p h ap l a n tf o rt h ef i r s tt i m e d u d n g t h es t u d i e so nt h es e e d so f j a 加o p h ac u r c c i $ f o u rk n o w nc o m p o u n d sw e r e i s o l a t e db yt h em e a n so fs i l i c ag e lc o l u m n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t h e i rs t r u c t u r e sw e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b yc h e m i c a la n ds p e c t r o s c o p i cm e a n sa s f l - s i t o s t e r o l ( m z 1 ) , 4 一1 0 l a - f o r a n p s i c o s e - - - 】b o - p y r a na l l o s e ( m z 一2 ) ,u r s o l i ca c i d ( m z - 3 ) a n d2 o - a d - p y r a nm a n n o s e - a - d - p y r a nm a n n o s e ( m z - 4 ) a l lo f t h e mw e r ei s o l a t e df o rt h e f i r s tt i m ef r o mt h es e e d so f j a t r o p h ac l l r e o b k e yw o r d s :j a t r o p h ac u r c a sl ,c h e m i c a lc o n s t i t u e n t s ,d i t e r p e n e s ,c u r c u s o n e , j a t r o p h o l o n e 2 贵州大学200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一一 刖舌 麻疯树( j a t r o p h ac 御sl ) 为大戟科( e u p h o r b i a c e a e ) 麻疯树( j a t r o p h al ) 属植物,又名黄肿树( 广东) 、芙蓉树、假花生( 广西) 、亮桐、麻烘罕( 傣名) 、 桐油树( 台湾) 、南洋油桐( 日本) 、小桐子等。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绝大多数生长在美洲和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于我国的该属植物有五种,即麻 疯树uc u r c a sl j 、佛肚树up o d a g r i c ah o o k ) 、珊瑚花um u l t i f i d al ) 、棉叶 麻疯树u g o s s y p i f o l i a l ) 和琴叶珊瑚花ui n t e g e r i m a l ) 。本属的多种植物在第 三世界的一些国家中作为药用,常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等作用( 中国科学院 植物研究所,1 9 7 9 ) ,尤其以麻疯树种植面积大,资源较为丰富。在我国主要分布 于贵州、云南、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区,其主要生长于热带和亚 热带的沿江流域。 在我们贵州省主要分布于黔东南都柳江流域、黔南的红水河和盘江流域、荔 波、三都、罗甸、平塘、黔西南的赤水河谷、遵义、安顺等地。该植物大量野生 于沿江河谷、村寨路旁或栽培于农舍四周,民间医生用其根、茎、叶的水煎剂治 疗高血压病有明显的疗效。自从1 9 8 3 年t a y o r 等报道了棉叶麻疯树中的二萜成 分麻疯树酮o a 订o p h o n e ) 和麻疯树三酮( j a t r o p h a t r i o n e ) 及一些衍生物具有抗人 体鼻炎癌细胞o ) 、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 p 3 8 8 ) 、淋巴细胞白血病( 3 p s ) 的 活性以来,引起人们对麻疯树属植物广泛的关注。经过对其近年国内外关于药理 毒理及研究报道资料的检索表明,麻疯树根主要含有一些萜类、黄酮类、木脂素、 甾醇类等( 林娟,等2 0 0 4 ) 化合物,其药理作用表现为多功能性,以抗癌、调脂、 降胆固醇、改善微循环、利尿降压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明显,尤其是其富含二萜 类物质,抗癌活性倍受重视。2 0 0 3 年,林娟等报道了麻疯树的有毒成分毒蛋白 c u r c i n 在兔网织红细胞裂解液蛋白质的合成上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于人胃腺癌 ( s g c - 7 9 0 1 ) 、小鼠骨髓瘤( s p2 o ) 和人体肝癌( h u m a nh e p a t o m a ) 均有很好的抑 制作用。 农药上,近年来报道其杀虫( 李静等,2 0 0 5 ) 、抗菌( c a n a l e sm ,e ta 1 2 0 0 5 ) 、 抗西瓜花叶病毒、杀螺( s u k u m a r a nd ,e t a l1 9 9 5 ) 等活性。 虽然麻疯树文献报道其药理和毒理作用较多,但仅处于初步研究,尚未作系 统的产品开发。麻疯树耐干旱贫瘠,可用于荒山造林。在贵州省的南盘江、北盘 贵州大学200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江、赤水河等沿江流域可作为保土、防沙化,增殖有机土质,建造防护林,保护 自然生态环境和增加地方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在贵州省有其丰富的野生和栽培资 源,但尚未挖掘其药用价值。目前为止,尚无对本地区该资源成分报道。对该地 区野生麻疯树化学成分研究,为开发贵州省麻疯树药用资源,综合利用该地区资 源奠定物质基础。 本论文论述了贵州省安龙县南盘江流域的野生麻疯树j a t r o p h ac u r c a sl 的根 及种子的化学成分研究。均采用8 0 t 业酒精进行提取,使用溶剂萃取法对其进 行初步分离,并使用分离材料对有机溶剂萃取部分进行反复柱层析。共分离得到 2 1 个有效成分,鉴定了1 7 个有效成分,8 个有效成分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对麻疯树( j a t r o p h ac u r c l ) 根的化学成分研究,从麻疯树根的石油醚和乙酸 乙酯部分共分离得到1 7 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 3 个有效成分。分别是:c u r c u s o n e a ( m g - 1 ) ,c i r c t l s o n cb ( m g - 2 ) ,c u r c u s o n ec ( m g - 3 ) ,c u r c u s o n ed ( m g - 4 ) ,麻疯树 酚酮a ( m g - 5 ) ,麻疯树酚酮b ( m g 6 ) ,1 9 羟基c u r c u s o n e ( m g 7 ) ,伊谷甾醇 ( m g - 8 ) ,正三十二烷醇( m g 9 ) ,三十二烷基一( e ) - 阿魏酯( m g 1 0 ) ,3 , 3 ,4 - 三甲 氧基鞣花酸( m g 1 1 ) ,齐墩果酸o 以g 1 4 ) ,胡萝h 苷( m g 1 7 ) 。其中化合物 m g - 7 、m g - 1 0 、m g - 9 、m g l l 、m g - 1 4 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分离得 到7 个二萜成分,而且c u r c u s o n e s a d 为国内该植物首次报道。 麻疯树( j a t r o p h ac u r c a sl ) 种子的化学成分研究,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 化得到4 个有效成分,分别是:伊谷甾醇( m z 1 ) ,4 - o - a 呋喃阿洛酮糖毋d 吡 喃阿洛糖( m z 一2 ) ,熊果酸( m z 3 ) ,2 - 0 a - d 吡喃甘露糖口d 吡喃甘露糖 ( m z - 4 ) 。4 个有效成分均首次从该植物种子中分离得到,3 个有效成分均首次从 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4 贵州大学200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一、综述 麻疯树uc “r c a sl ) 为大戟科( e u p h o r b i a c e a e ) 麻疯树属( j a t r o p h al ) 植 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绝大多数生长在美洲和亚洲热带地区( 中国科 学院植物研究所1 9 7 9 ) 。广泛栽培于我国的该属植物有五种,即麻疯树c m 伽 l ) 、佛杜树up o d a g r i c ah o o k ) 、珊瑚花m u l t i f i d al ) 、棉叶麻疯树u g o s s y p i f o l i al ) 和琴叶珊瑚花ui n t e g e r r i m al ) ,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 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对其研究主要以麻疯树居多。麻疯树在我国的西南和东 南部地区大量分布,是一种适合在贫瘠的土壤和干旱地区迅速生长的木本植物, 是天然的药用植物。麻疯树种子大,含油量高,因其可用于大量生产生物柴油而 闻名,在非洲、中美洲等地区,栽培和利用麻疯树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来源 ( o p e n s h a wk 2 0 0 0 ) 。其性寒,有散瘀,解毒止痛作用,也可治跌打损伤及皮肤 瘙痒及胃肠炎的治疗和杀螺活性( 江苏省新医学院1 9 7 7 ) , 其全株有毒、茎、 叶、树皮均有丰富的白色乳汁,内含大量毒蛋白、麻疯酮等抗病毒、a i d s 及抗 肿瘤成分。最近几十年来人们对抗菌、杀虫植物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 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为模板成功地开发了一些高效农药,如丙烯甲酸酯类、 拟银杏类、拟除虫菊酯等,在防治农作物重要病虫害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绿色 农药对环境生态的保护推动作用,植物源杀菌剂应用前景将会更广泛。本文介绍 近年来麻疯树在农药和医药活性研究与应用方面的进展。 1 1 形态特征及生境分布 麻疯树属植物为小乔木,灌木或草本,全世界约有2 0 0 种,分布于热带或 亚热带地区,主产于美洲及非洲热带地区。麻疯树高2 5m ,枝、叶折断后有乳 汁。树皮光滑,苍白色;枝粗壮,圆柱形,具凸起的叶痕,颅色无毛,单叶互生: 叶柄为8 1 8c m ;叶片纸质或近膜质,近圆形至卵状圆形,长宽略相等,约8 1 8 c m ,先端近尖,基部心形,边缘不分裂或3 5 浅裂,幼时下面脉被柔毛。5 月开 花,花单性,雌雄同株,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较长,花浅绿色或绿白色,直径 7 - 8r a m ;雄花萼片及花瓣各5 片,花瓣披针状椭圆形,倍长于萼片,雄蕊1 0 枚, 排成两轮,外轮5 枚,分离,内轮5 枚花丝合生,花药线状长圆形,长约1 5m m ; 花盘腺体5 ;雌花开花后花梗延长,萼片分离,长圆形,顶端急尖,长约6 5m i l l , 贵州大学200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其中2 枚稍窄,无花瓣,子房无毛,2 3 室,花柱3 ,柱头2 裂。蒴果卵形,长 3 - 4c m 。种子椭圆形,长1 8 - 2 0m m ,直径1 1m m 。花期4 5 月;果期9 1 0 月, 果实幼时绿色,逐渐变黄,成熟时变为棕色,干时变黑棕色,果皮平滑,成熟时 裂分成3 个2 瓣裂的分果片。种子干时黑色,平滑( 林娟,等2 0 0 4 ) 野生麻疯树主要分布于干热的亚热带和潮湿的热带雨林,可在年降水量 4 8 0 2 3 8 0m m ,年平均气温1 8 0 - 2 8 5 的环境下生存,通常生于海拔7 0 0 1 6 0 0m 的平地,丘陵坡地及河谷荒山坡地。一般栽培于园边作绿篱,也有半野生状态, 多生于平地路旁的灌木丛中,以散生或小面积纯林形式分布。麻疯树喜光、喜暖 热气候:耐干旱瘠薄,在石砾质土、粗质土、石灰岩裸露地均能生长。它结实丰 富,种子大;林下天然更新良好ih m2 2 5a 生幼苗可达1 5 万株。它可用于点播 造林,萌芽性强,也可进行扦插繁殖。用种子繁殖的可生长出典型的主根和4 条 侧根,而扦插繁殖的la 左右可结果。麻疯树的子叶和下胚轴均能通过组织培养 分化成植株,在实验室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育苗已获得成功( 林娟,等2 0 0 2 ) 贵州主要分布于黔东南都柳江流域、黔南的红水河和盘江流域、荔波、三 都、罗甸、平塘,黔西南的赤水河谷、遵义、安顺等地。四川主要在攀枝花、盐 边、米易、盐源、德昌、细长、会利、金阳等地有栽培。云南的西部、西南部、 中部以及元江、金沙江、澜仓江流域均有栽培( 杨钦周,1 9 9 7 ) 。 1 2 化学成分 麻疯树植物的有效成分存在于种子、树皮、叶、根和乳汁中,从该植物中 分离得到的物质主要有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脂肪类、甾醇类和生物碱类等。 1 2 1 萜类 麻疯植物所含的萜类主要是二萜和三萜类化合物。二萜类主要有四环二萜 型和三环二萜型。自从1 9 8 3 年t a y l o r 等从棉叶麻疯树中分离到具有抗癌活性的 麻疯树酮0 a t r o p h o n e ) ,麻疯树三酮0 a 昀p h a 仃i o n e ) 以来,该类物质引起人们广 泛的关注。陈梦菁等( 1 9 8 8 ) 从麻疯树根中分离到麻疯树酚酮a ( j a t r o p h o l o n ea ) , 麻疯树酚酮b ( j a t r o p h o l o n eb ) 和麻疯树醇( j a t r o p h 0 1 ) 。1 9 9 6 年,孔令义等 从麻疯树的根中分离到c a n i o j a n e 。b m m 等( b f u m ,e ta 1 1 9 9 8 ) 报道 j a t r o w e d i o n e ,j a t r o g r o s s i d i o n e 。r a v i n d r a n a t h 等( r a v i n d r a n a t h ,e ta 1 2 0 0 3 ) 从棉 叶麻疯树中分离得到j a t r o p h e n o n e 。r a v i n d r a n a t h 等( r a v i n d r a n a t h ,e ta 1 2 0 0 4 ) 从 贵州大学200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麻疯树中分离得到h e u d e l o t i n o n e ,表i s o j a t r o g r o s s i d i o n e ,1 5 0 乙酰基一1 5 表 - ( 4 e h a t r o g r o s s i d e n t a d i o n e ,2 a - 羟基- 表- i s o j a t r o g r o s s i d e n t a d i o n e ,3 卢- z , 酸基1 2 甲氧基- 1 3 一甲基- 罗汉松烷8 ,l l ,1 3 一三烯- 7 酮,3 晟1 2 二羟基1 3 甲基罗汉松烷 - 8 ,1 0 ,1 3 - 三烯,c u r c u s o n a sa - d 。d a s 等从棉叶麻疯树叶中分离得到c l e o m i s c o s i n a 回a s ,e t a l 2 0 0 3 ) ,c i t l a t r i o n e ( o a s ,e t a l 1 9 9 9 ) ,p r o p a c i n ( o a s ,e t a l2 0 0 1 ) ,j a t r o d i e n ( o a s ,e ta l1 9 9 6 ) ,j a p o d a g r o l a s ,e ta 1 1 9 9 7 ) ,g o s s y p i f a n ( d a s ,e ta 1 1 9 9 5 ) 。2 0 0 4 年,r a v i n d r a n a t h 等从麻疯树中分离得到p a l m a m m y c i n c p i p a l m a r u m y c i nj c i , p a l m a r u m y c i nj c 2 。李静等( 李静,等2 0 0 5 ) 从麻疯树种子中分离得到麻疯树萜醇 i 。三萜类物质主要是五环三萜类:卢香树素( f l - a m y r i n ) 和蒲公英萜醇( t a r a x e r 0 1 ) ( 孔令义,等1 9 9 6 ) ,3 - o - ( z ) - 香豆酰- 齐墩果酸o - o - ( z ) c o u m a r o y lo l e a n o l i ca c i d ) , 十四烷基( e ) 阿魏酯( t e t r a d e c y l ( e ) 一f e r u l a t e ) ( r a v i n d r a n a t hn ,e ta 1 2 0 0 4 ) 。 1 2 2 黄酮类 s u b r a m a n i a n 等( s u b r a m a n i a n ,e ta 1 1 9 7 1 ) 从麻疯树叶中分离得到5 , 7 ,4 三 羟基黄酮,也称芹素( a p i g e n i n ) ,牡荆素( v i t e x i n ) ,异牡荆素( i s o v i t e x i n ) ,5 , 4 ,- 二羟一6 ,7 葡萄糖苷黄酮( 5 ,4 - d i h y d r o x y f l a v o n 6 ,7 g l u c o s i d e ) 和5 羟3 ,7 ,4 i 鼠李糖 苷黄酮( 5 - h y d r o x y f l a v o n - 3 ,7 ,4 - r h a m n e t i n ) 。s t a u m a n n 等( s u b r a m a n i a n ,e t a l 1 9 9 9 ) 也从麻疯树根中分离得到5 一羟基吡咯- 2 - 酮( 5 - h y d r o x y p y r r o l i d i n 2 d i o n e ) ,嘧啶 2 , 4 酮( p y r i m i d i n e 2 ,4 d i o n e ) 。孔令义等( 孔令义,等1 9 9 6 ) 从麻疯树根中分离 得到5 , 6 ,7 ,8 ,3 ,4 i 六甲氧基黄酮,也称川皮甙( n o b i l e t i n ) ,5 a 豆甾烷3 ,6 二酮 ( 5 a s t i g c a s t a n e 一3 ,6 d i o n e ) 。 1 2 3 脂肪类 余珠花等( 余珠花,等2 0 0 5 ) 麻疯树种仁的脂肪类物质含量丰富,棕榈酸 ( 1 1 6 0 ) ,棕榈油酸( 1 0 4 ) ,硬脂酸( 5 4 0 ) ,油酸( 3 9 9 0 ) ,亚油酸( 3 2 o o 哆的, 亚麻酸( 2 2 0 绚,芥酸( 1 5 0 峋。孔令义等( 孔令义,等1 9 9 6 ) ,从麻疯树根中得 到2 s 正二十四饱和脂肪酸甘油酯1 。 1 2 a 香豆素类 p a r t h a s a r a t h y 等( p a r t h a s a r a t h y , e t a l 1 9 8 4 ) 从麻疯树根中分离到:白腊树内 酯( f r a x e t i n ) 。陈梦青等( 陈梦青,等1 9 8 8 ) 从麻疯树根中分离到麻疯素 ( j a t r o p h i n ) ,5 - 羟基- 6 ,7 - - - 甲氧基香豆素( 5 一h y d r o x y - 6 ,7 d i m e t h o x yc o u r m a r i n ) 和 贵州大学200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t o m c n t i n 。孔令义等( 孔令义,等1 9 9 6 ) 从麻疯树根中分离到6 甲氧基羟基香豆 素佑一m e t h o x y 7 - h y d r o x yc o u r m a r i n ) 。 1 2 5 甾醇类 麻疯树中分离得到:伊谷甾醇( f l - s i t o s t e r 0 1 ) ,胡萝h 甾醇( d a u c o s t e r 0 1 ) ( 孔令 义,等1 9 9 6 ) ,豆甾( s t e r o l ss t i g m o s t e r 0 1 ) 和类甾醇( s t e r o i ds a p o g e n i n s ) ( s t a u m a n nre t a l 1 9 9 9 ) 。 1 2 6 多肽类和蛋白质 从麻疯树属乳汁中分离到:c u r c a c y c l i na ( v a na ,e t 甜1 9 9 5 ) ,c u r c a c y c l i nb ( a u v i nc ,e ta 1 9 9 7 ) ,p o h l i a n i n s ( a - c ) ( a u v i nc ,e ta 1 1 9 9 9 ) ,p o d a c y c l i n ea , p o d a c y c l i n eb ( v a na ,e ta 1 1 9 9 6 ) ,m a h a f a c y c l i na ( b a r a g u e yc ,e ta 1 2 0 0 0 ) ,这些 物质具有抑制人类补体典型途径的活性和人类t - 细胞的增殖。从麻疯树种子中分 离到c u r c i n ( n a t h l k ,e t a l 1 9 9 1 ) ,c u r e a i n ( s t i r p ef ,e t a l 1 9 7 6 ) 两种蛋白。 1 2 7 其它类物质 麻疯树植物中分离到:2 - 甲氧基蒽醌( 2 - m e t h o x y a n t r a q u i n o n e ) ( r a v i n d r a n a t h n ,甜a 2 0 0 4 a ) ,麻疯树吲哚酮,甾酮,庚二烯( 廖金旭,等2 0 0 3 ) ,3 - 羟基一4 甲氧基苯甲醛,3 ,5 二羟基对甲氧基苯甲酸( 李维莉,等2 0 0 4 ) ,3 羟基_ 4 甲氧 基- 苯甲醛,3 - 甲氧基4 羟基苯甲酸( 孔令义,等1 9 9 6 ) 等。 1 3 农药生物活性 1 3 1 杀虫活性 李静等( 李静,等2 0 0 4 ) 先报道了麻疯树种子中提取的毒蛋白、种子油及 其乙醇提取物,研究比较了三者对萝h 蚜的触杀活性;通过采集虫口密度大的甘 蓝叶片,剔除不合格的虫,保留单一品种、大小适中的健康无翅成蚜为试虫,并 将带虫叶片修剪为每片5 0 头虫左右。将麻疯树种子毒蛋白用蒸馏水稀释,种子 油和其乙醇提取物用8 0 的丙酮稀释至一定的浓度梯度,把修剪好的带虫叶片 在试液中浸3s 后取出,沥干,用滤纸吸去多余的药液,待溶剂自然挥发后置于 保湿的培养皿内,置于温度为2 5 。c 、湿度为8 0 的培养箱内培养,2 4h 观察试 虫的死亡率。分别用蒸馏水和8 0 的丙酮作对照。每浓度3 次重复,死亡率以3 次重复的平均值计,并用a b b o t t 公式计算校正死亡率。结果显示种子毒蛋白对萝 h 蚜无明显的触杀活性;而种子油则对萝h 蚜显示出很强的触杀作用,随着处理 贵州大学200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浓度的增加,萝h 蚜的死亡率也随之增大。其毒力回归方程为y - 2 5 7 4 8 x + 3 0 2 3 5 , l d 。为5 8 5 6 0g l ;种子油乙醇提取物对萝h 蚜也具有显著的触杀活性,触杀作 用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 = 3 5 2 2 9 x + 3 8 4 4 1 ,l d 。为2 1 2 8 6g l ,低于种子油l d 。, 显示其杀虫活性较种子油更强。种子油乙醇提取物的田间防治试验显示,2 0 2 g l 乙醇提取物对萝h 蚜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药后7 天的防效仍可达到 7 2 1 1 。对萝h 蚜虫显示出很强的触杀作用,l d s o 分别为5 8 5 6 0 、2 1 2 8 6g l 。 已有研究认为麻疯树种子中的有毒成分主要是毒蛋白和二萜酯,及其少量的蛋白 酶抑制物、凝集素等。该研究发现毒蛋白对萝h 蚜并无明显的触杀作用,这可能 是由于麻疯树毒蛋白是一种核糖体失活蛋白,需进人体内才能发挥作用,即该蛋 白质不易穿透蚜虫体壁发挥作用的缘故。二萜酯是脂溶性成分,存在于种子油中, 本试验证明种子油对萝h 蚜的杀虫活性显著,将种子油迸一步用乙醇提取后,其 l d 。低于种子油,这表明种子油中的杀虫活性成分主要是一些极性较大的溶于乙 醇的成分。至于其中的杀虫活性物质是否即为二萜酯,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后又报道了( 李静,等2 0 0 5 ) 麻疯树种子油中的二萜成分麻疯树萜醇i 对 3 龄家蚕的毒性及其对家蚕中肠蛋白酶和组织结构的影响。通过对家蚕胃毒和接 触毒性试验研究,发现麻疯树萜醇i 对家蚕无接触毒性,其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 胃毒作用,处理后4 8 、7 2 和1 2 0h 的l c 值分别为0 5 7 9 、0 2 2 0 和o 1 5 8m g m l 。 家蚕对麻疯树萜醇i 处理叶片的取食量显著少于对照组,2 4h 和4 8h 的拒食中浓 度( a f c 5 0 ) 分别为0 1 6 0 和0 1 4 5m g m l 。取食麻疯树萜醇i 后,家蚕体重增长 显著被抑制,这一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和浓度效应,即随着处理浓度的 增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取食麻疯树萜醇i 还导致家蚕中肠蛋白酶的 比活力随时间逐渐下降,4 8h 时最低,0 2 5 、o 1 2 5 及o 0 6 2 5m 掣 m l 处理组蛋白 酶比活力分别仅为对照的3 2 9 4 、4 3 3 5 、7 1 4 5 ;处理浓度越大,蛋白酶比 活力越低。石蜡切片显示,麻疯树萜醇i 主要影响了中肠细胞的组织结构,引起 细胞从基底膜上脱落,细胞破裂,使脂肪体消融等。表明麻疯树萜醇i 对消化系 统的破坏是其导致试虫中毒的重要机制之一。 1 3 2 抗菌活性 真菌病害是造成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丰富的植物资源,分离纯 化具有抗真菌活性的蛋白质,将其基因导入植物,以提高受体植物的抗病性己被 9 贵州大学200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证明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方法。魏琴等( 魏琴,等2 0 0 4 ) 以植物病原真菌水稻稻 瘟病菌( p 矿i c u l a r i a ec a v ) 、松赤枯病菌( p e s t a l o t i af u n e r e a ) 、玉米纹枯病菌 ( r h i z o c t o n i as o l a n ik u h a ) 、油菜菌核病( s c l e r o t i n i as c l e r o t i o r u m 仁删d eb a r y ) 为实 验对象,采用5m m o l l 的磷酸缓冲液( p b s ,含0 2m o l l 的n a c i ,p h7 2 ) 为麻 疯树种子的提取缓冲液,6 0 8 0 的f - i 4 ) 2 s 0 4 饱和度沉淀蛋白质,得蛋白质 粗提液。c u r c i n 纯化采用s e p h a d e xg 7 5 层析柱分离,得到麻疯树毒蛋白,用于 抑菌实验。病原真菌菌丝生长采用同步化培养法,以保证接种物的基本一致性。 用经抽滤灭菌的7 个浓度梯度 op 咖l ( 对照) 、5p g j m l 、15 弘g m l 、2 5p g m l 、 5 0p g m l 、7 5 蜡,l l l l 、1 0 0 g m l 的c u r c i n 溶液2 0 0 l ll 分别涂布在马铃薯 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p d a ) 的平板上,静置1h 。各病原真菌接种在培养基的中央, 再在每个接种物上滴加3 0 | ll 相应浓度的c u r c i n 溶液对接种物进行预处理。2 8 培养,每隔2 4 h 测一次菌落直径,直至培养1 2 0h 。对上述培养1 2 0h 的菌落进 行肉眼观察,根据菌落形态作统计。测试结果表明,麻疯树毒蛋白( c u r c i n ) 5 i _ t g m l 能明显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的产生,浓度提高到5 0i _ t g m l 时,水稻稻瘟病 菌基本不形成孢子,对松赤枯病菌的孢子形成抑制率达8 3 8 ,光镜下可见处理 茵丝明显缩小、变形。s d s p a g e 显示,处理菌丝的蛋白质条带减少。表明c u r c i n 对菌丝生长和孢子发育的阻碍作用可能与c u r c i n 阻碍了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a i y e l a a g b e ( a i y e l a a g b e 2 0 0 0 ) 报道了珊瑚花( j a t r o p h am u l t i f i d a ) 的正己 烷,乙酸乙酯,氯仿和甲醇的提取物通过对枯草杆菌( b a c i l l u ss u b t i l i s ) 、金黄色 葡萄球菌( 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a u r e u s ) 、大肠杆菌( e s c h e r i c h i ac d 、 酵母菌 ( c a n d i d aa l b i c a n s ) 抑菌实验,发现对枯草杆菌( b a c i l l u ss u b t i l i s ) 、金黄色葡萄球 菌( 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a u r e u s ) 的抑制作用最强。c a n a l e s ( c a n a l e s 2 0 0 5 ) 报道了 d a t r o p h an e o p a u c i f l o r ap a x 的正己烷,乙酸乙酯的提取物,通过对枯草杆菌 ( b a c i l l u ss u b t i l i s ) 、金黄色葡萄球菌( 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a u r e u s ) 、表皮葡萄球菌 ( 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e p i d e r m i d i s ) 、藤黄八叠球菌( s a r c i n al u t e a ) 抑菌实验,有较强抑 菌活性,抑菌浓度都在1 5m g r n l 以内。 1 3 3 杀螺活性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许多种淡水螺在这一疾病传播途径充当 中间宿主的角色。消灭淡水螺是控制血吸虫病行之有效的途径。含皂甙的植物曾 l o 贵州大学200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被报道有有抗螺活性,因此s u k u m a r a n 等( s u k u m a r a n ,e ta 1 1 9 9 5 ) 报道棉叶麻疯 树及王不留行的阴干种子以甲醇提取,提取物用水溶解后分别用n b u o h 及 m e o h 提取。各提取物对淡水螺( i n d o p l a n o r b i se x u s t u s ;l y m n a e al u t e o l a ) 、非螺生 物淡水鱼( r a s b o r ad a n i c o n i u s ) 、蜻蜒蛹( p e n t a l a f l a v e c e n s ) 、蜉蝣蛹( e p h e m e r a v u l g a t e ) 进行实验,将n b u o h 、m e o h 提取物配成l o 5 0m g 不同浓度的溶液,将 上述实验动物及螺卵在各浓度的溶液中放养2 4 小时,再移到清水中,其中非螺 动物只在n b u o h 提取物中放养且淡水鱼放养时间为9 6 小时。观察、记录动物死 亡率,抗螺实验的l c i o 及l c g o ;安全性评价以非螺生物的l c l o 抗螺l c 9 0 的比值作 为指标。同时在p h5 5 、6 5 、7 5 、8 5 及9 5 及配以1 0 0m g l 酵母进行了上述实 验。结果表明:棉叶麻疯树的抗螺活性比王不留行高;n b u o h 提取物活性高于 m e o h 提取物。两种植物的n b u o h 提取物对非螺生物的安全性高出对螺的倍数。 棉叶麻疯树对鱼、蜉蝣蛹、蜻蜒蛹分别为7 3 3 、2 3 1 和4 9 0 倍;而王不留行则 为2 6 8 、0 4 9 和1 3 5 倍。由此计算出棉叶麻疯树对鱼的l c 9 0 为7 0 5m g l ,王不 留行为1 8 5 4m g l 。此外,p h5 5 7 5 时对作用无影响,碱性更高时,活性有所 减弱;酵母存在与否对活性无影响。棉叶麻疯树其提取物均对淡水螺有较高的毒 性,但对其他非螺生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其所含皂苷可能是活性成分。 为进行麻疯树素灭螺的实验研究和国产麻疯树素的开发,程忠跃等( 2 0 0 1 ) 报道了非洲马里产麻疯树籽提取的麻疯树素和中国云南产麻疯树籽提取的麻疯 树素对血吸虫宿主- 钉螺的浸杀作用比较,杀螺有效成分含量均为1 0 0m 咖l , 将非洲马里产麻疯树素和中国云南产麻疯树素分别配制成1 5 7 9 0 、6 6 3 0 、2 7 9 0 、 1 1 7 0 、4 9 0 、2 1 0 、0 8 8m g l 等7 个不同浓度的实验组,并各设清水对照组1 个,鉴别死钉螺,并计数。不同产地的麻疯树素浓度在1 1 7 0m g m l 以上钉螺死 亡率均为1 0 0 ,中国云南产麻疯树素在4 9 0 ,2 1 0 ,0 8 8m g m l2 4 小时钉螺死 亡率分别为7 0 o 、6 0 o 、0 ;4 8 小时钉螺死亡率分别为1 0 0 、7 0 0 、2 0 0 。 经统计学处理,中国云南产麻疯树素与非洲马里产麻疯树素的浸杀灭螺效果差异 无显著性 ,o 0 5 ) ,得出云南产麻疯树素完全可以代替非洲马里的麻疯树素,在 云、贵、川高原及整个南方地区种植麻疯树资源广阔,可开发利用该植物。 1 3 4 毒性 麻疯树果子有毒,种子不可内服。麻疯树种子油中具有导致癌物质佛波醇 贵州大学200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酯,常有小孩误食中毒,临床上使用阿托品抢救( 谭逢枚1 9 9 8 ) 。据研究发现种 子油有峻泻作用。3 5 粒即可引起泻下可产生恶心、呕吐、上腹烧灼感。榨 去油后之饼含有毒性蛋白c u r c i n ,对血液系统有伤害,可引起中毒。其中某些成 份有抑制蛙心,降低血压,抑制呼吸之作用。因此,麻疯树果中毒者属植物中毒, 其表现有多系统、多器官功能损害、病情多复杂、危重。目前对其毒理的研究尚 未深入,治疗无特效方法,故应高度重视。阿托品的应用是抢救重症麻疯树果中 毒重要、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麻疯树果中毒的主要表现有流涎、恶心、呕 吐、腹痛、腹泻、大汗淋漓、 口吐泡沫、皮肤湿冷、四肢厥冷、瞳孔缩小、肺 部湿性罗音、呼吸困难等类似有机农药中毒的毒蕈样症状其毒理目前尚未清楚。 而阿托品为阻断m 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抑制腺体分泌, 使心率加快,散大瞳孔,兴奋呼吸中枢等药理作用,能对抗上述麻疯树果中毒的 表现,且通过抢救上述4 例中毒者的观察认为,大剂量阿托品确能使上述中毒症 状逐步碱轻以至消失。有人研究发现麻疯树果仁某些成份能兴奋大鼠小肠的运 动,而且不被阿托品阻断,二者问的差异究竟是与应用阿托品剂量有关或人类 与大鼠在生理上或病理上的差异有关,有待进一步探讨。 通过用麻疯树的甲醇提取物测定其对血液学指标:红细胞压积口c v ) 、血 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计数的影响,发现其可导致大鼠红细胞低色素贫血 ( o l u w a l efs ,e ta 1 1 9 9 7 ) 。取4 8 只l o 1 5g 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
- 化学专业巡检试题及答案
- 海南省省直五指山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内江木纹铝扣板施工方案
- 2026届河北省保定市六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高级中学高二(上)期初考试模拟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垃圾房建筑施工方案
- 家长阅读分享活动方案策划
-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 快递分拣人力承包协议书
- 医疗损害责任界定-洞察及研究
- 浙江省G12名校协作体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生物试卷
- 人民防空防护设备管理办法
- 2025年海南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标准)监控维护维修协议书
- 2025海南省通信网络技术保障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第2号)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咸味香精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空间机器人学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医院药师职业技能大赛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