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T梁预制周期.doc_第1页
缩短T梁预制周期.doc_第2页
缩短T梁预制周期.doc_第3页
缩短T梁预制周期.doc_第4页
缩短T梁预制周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缩短T梁预制周期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从化市城区迎宾大桥QC小组一、 小组简介课题名称缩短T梁预制周期小组名称从化市城区迎宾大桥QC小组课题类型现场型注册日期2006年4月5日活动时间2006年5月6日2006年8月16日课题注册号0717小 组 成 员姓名性别文化程度职务组内职务苏培奇男大学本科项目副经理组长谢永生男大学本科项目经理副组长戴哲权男大学本科技术总工副组长陈恩平男大学专科施工员组员黄国荣男大学本科技术员组员林建春女大学本科材料员组员赖海滨男大学专科施工员组员梁修坤男大学本科施工员组员卢剑文男大学专科实验员组员制表:黄国荣 时间:2006年5月6日二、工程概况我司承建的从化市迎宾大桥工程,位于从化城区东北约1.5km处的头围村,跨越流溪河。本工程合同造价为3178万元,全长440m,结构采用440+340+440米连续组合T梁,共176片;T梁长为39.05m,高2.4m,腹板宽0.22m,底板宽0.45m,采用后张法施工。由于工序搭接、场地限制、雨季施工等因素的影响,如期保质完成T梁预制成为本工程进度控制的要点。三、选题理由1、施工合同节点工期要求及业主审批的施工组织中规定T梁预制的节点工期;2、受施工场地限制,无法增加预制台座,只能从缩短T梁预制周期入手加速T梁预制;3、根据进度安排,T梁预制周期计划为10天,而已经完成的T梁预制实际周期超过了计划周期。其调查结果如下:统计时间段计划预制周期(天)平均预制周期(天)预制周期比较(天)2006.4.62006.5.61011.81.8制表:黄国荣 时间:2006年5月6日实际平均预制周期比计划周期多了1.8天,无法满足项目部进度控制要求,将直接影响本工程节点工期和连带影响整体工期。因此我们选择了缩短T梁预制周期为本次活动的课题。四、活动计划QC小组活动进度表计划进度 实际进度项目时间(月)5.065.095.105.135.145.175.185.215.225.255.265.295.306.026.036.066.076.10选定课题现状调查目标确定原因分析要因确定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巩固措施计划:6月11日至8月15日,实际:6月11日至8月15日总结计划:8月16日,实际:8月16日制表:黄国荣 时间:2006年5月7日五、现状分析QC小组通过对已经完成预制的所有T梁各主要工序消耗时间进行调查,并按照影响频数将各主要工序平均消耗时间降序整理如下:各工序消耗时间调查表(单位:工作日)检查工序(施工顺序)工序平均消耗时间影响频数()累计频数()砼施工759.359.3骨架制安325.484.7模板安装0.86.891.5孔道压浆、封锚0.65.196.6钢绞线张拉0.32.599.1底模校正0.10.9100合计11.8100制表:黄国荣 时间:2006年5月9日QC小组根据各工序消耗时间调查表绘制如下排列图:制表:黄国荣 时间:2006年5月9日各工序消耗时间排列图结论:由以上排列图可以看出A类影响因素为:1、砼施工;2、骨架制安。六、确定目标活动目标:缩短T梁预制周期为10天。可行性分析:(1)根据本公司其他相同类型的T梁预制施工统计数据,砼施工、骨架制安两道工序消耗时间均有下浮空间:项目工序消耗时间统计(工作日)骨架制安砼施工从化105国道工地2.75.4郑州西南环城高速工地2.65.2制表:赖海滨 时间:2006年5月9日可见,只要调查解决骨架制安和砼施工消耗时间较高的因素,降低到以上列表的水平,就可以达到活动目标。(2)项目部领导重视:对QC小组给予了人、财、物等资源的支持;(3)QC小组人员均有多年创优经验,有极强的管理能力及丰富的工作经验,擅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1.8天10天活动前活动后制表:黄国荣 时间:2006年5月10日七、因果分析针对T梁预制周期的A 类影响因素“砼施工 ”、“骨架制安”,我们QC 小组全体成员做了进一步调查研究与分析,并画出了以下因果分析图:8 缩短T梁预制周期 QC小组活动成果总结砼施工因果图砼施工材料砼材料控制存在问题28天砼试块强度不足强度发展速度不快早强剂效果对比不明显人工人操作不熟练人员培训不到位工艺砼振捣不合理无砼振捣操作规程设备振捣工具故障多砼运输车辆供应不上施工过程停滞环境T梁表面干燥养护不到位洒水养护次数不够制图:苏培奇 时间:2006年5月12日骨架制安人工人操作不熟练人员培训不到位工艺骨架制安工艺出错多无技术交底环境环境空间阻碍施工台座间距不足骨架制安因果图材料骨架安装不方便材料供应不足骨架安装存在交叉现象无提前下料设备设备故障多骨架制安中断多设备配置不足制图:苏培奇 时间:2006年5月12日缩短T梁预制周期 QC小组活动成果总结八、要因确认要因确认计划表序号末端原因确认方法标准负责人完成日期1人员培训不到位考核施工班组人员考核优良率100%苏培奇2006.5.142洒水养护次数不够对现场和洒水养护台帐进行检查施工后7天内每天养护次数不少于8次陈恩平2006.5.13328天砼试块强度不足对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进行检查试块28天后强度达到C50砼标准卢剑文2006.5.144早强剂效果不明显对搅拌站其他试块进行对比早强效果不小于搅拌站其他砼早强效果戴哲权2006.5.145无砼振捣操作规程对现场操作规程检查有砼振捣操作规程谢永生2006.5.136砼运输车辆供应不上检查现场施工有无停滞记录混凝土浇筑无中断记录黄国荣2006.5.137振捣工具故障多现场监控施工情况月故障次数1次林建春2006.5.148台座空间不足现场检查预制台座之间距离2.5米陈恩平2006.5.139骨架安装存在交叉现象图纸及现场检查波纹管经过截面2波纹管截面赖海滨2006.5.1410材料供应不足现场检查材料供应情况钢筋、钢绞线库存一个月生产所需量苏培奇2006.5.1311无提前下料现场检查有提前下料苏培奇2006.5.1312无技术交底检查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有施工人员技术交底梁修坤2006.5.1313设备配置不足现场检查设备配置量需要量林建春2006.5.1314工具故障多现场监控施工情况月故障次数1次林建春2006.5.14制表:陈恩平 时间:2006年5月12日要因确认一:人员培训不到位【确认方法】对施工班组人员进行考核【标 准】考核优良率100%【实 测】经统计,T梁预制各施工班组人员共计49人,2006年5月13日、14日对其进行岗位考核,成绩如下:考核项目优良中差理论知识1915150操作技能2215120统计:苏培奇 制表:苏培奇 时间:2006年5月14日根据考核情况,岗位考核优良率是71.4%,未达到标准100%的要求。【结 论】人员培训不到位是要因。要因确认二:洒水养护次数不够【确认方法】对现场和洒水养护台帐进行检查【标 准】施工后7天内每天养护次数不少于8次【实 测】经现场和养护台帐检查,发现T梁拆模后,采取了麻袋覆盖、预制场地内已安装的水管网络洒水养生的办法进行了连续7天的养生,每天洒水次数均超过8次,T梁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条件能够满足要求。【结 论】洒水养护次数不够不是要因。要因确认三:28天砼试块强度不足【确认方法】对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进行检查【标 准】试块28天后强度达到C50砼标准【实 测】通过在工地试验室对T梁试块28天强度现场试压检查并翻阅以往试块强度台帐,强度统计如下:试块检查时间段最低强度(Mpa)最高强度(MPa)平均强度(Mpa)2006.4.202006.5.13546057统计:卢剑文 制表:卢剑文 时间:2006年5月14日得出T梁同等养护条件的试块强度均超过50MPa,且根据试验室统计强度曲线分析得知强度基本稳定,试块28天后强度达到C50砼标准。【结 论】28天砼试块强度不足不是要因。要因确认四:早强剂效果不明显【确认方法】对搅拌站其他试块强度进行对比【标 准】早强效果搅拌站其他砼早强效果【实 测】根据业主要求,本工程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通过对商品混凝土厂家早强剂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该厂家使用的早强剂共两个品牌。对此,QC小组要求调查其同等级试块早强效果,结果如下:序号早强剂情况5天平均强度(Mpa)5天强度/28天强度()本工程C50试块早强剂品牌A41.783.4其他工程C50试块A早强剂品牌B50.4100.8其他工程C50试块B无早强剂36.673.2统计:卢剑文 制表:卢剑文 时间:2006年5月14日根据调查情况可见,本工程T梁所用商品混凝土的早强剂效果略高于未添加早强剂的普通混凝土,但低于其他工程试块A的早强剂效果。【结 论】早强剂效果不明显是要因。要因确认五:无砼振捣操作规程【确认方法】对现场操作规程检查【标 准】有砼振捣操作规程【实 测】对现场进行了检查,发现于T梁预制现场显眼处挂有T梁的混凝土振捣操作规程;并对T梁砼浇筑工序施工进行考察,发现砼浇筑振捣程序符合操作规程要求。【结 论】无砼振捣操作规程不是要因。要因确认六:砼运输车辆供应不上【确认方法】检查现场施工有无停滞记录【标 准】混凝土浇筑无中断记录【实 测】通过对现场混凝土浇筑施工记录进行检查,均无发现混凝土浇筑中断记录,现场调配得力,商品混凝土供应与现场施工协调。【结 论】砼运输车辆供应不上不是要因。要因确认七:振捣工具故障多【确认方法】现场监控施工情况【标 准】月故障次数1次【实 测】对2006年3月13日2006年5月13日期间施工现场所有振捣工具及其维修台帐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如下:序号振捣工具个数维修次数月维修频率1附着式振捣器2450.12插入式振捣棒大1040.23小830.2合计42120.2统计:林建春 制表:林建春 时间:2006年5月14日根据调查情况,可见振捣工具月故障次数0.2次1次。【结 论】振捣工具故障多不是要因。要因确认八:台座间距不足【确认方法】现场检查【标 准】预制台座之间距离2.5米【实 测】对现场T梁预制台座进行检查,发现T梁预制台座在建设规划时,已经综合考虑到施工方便,台座之间距离为2.5米,边上台座与外界距离为3.5米,为T梁预制提供了足够的平台。【结 论】台座间距不足不是要因。要因确认九:骨架安装存在交叉现象【确认方法】图纸及现场检查【标 准】波纹管经过截面2波纹管截面【实 测】对图纸和现场钢筋骨架情况进行考察,发现由于钢筋骨架之间间距太小,加上钢筋弯勾关系,每片梁存在40多处波纹管经过截面空间较小,波纹管经过截面/波纹管截面1.11.42,现场施工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大大降低施工效率,消耗时间较长。【结 论】骨架安装存在交叉现象是要因。要因确认十:材料供应不足【确认方法】现场检查材料供应情况【标 准】钢筋、钢绞线库存一个月生产所需量【实 测】通过对现场未使用材料和现场材料仓库进行钢筋、钢绞线库存量的调查,得出结果如下:序号材料种类总存量(T)月计划用量(T)差额1钢筋89.978.611.32钢绞线33.824.79.1统计:苏培奇 制表:苏培奇 时间:2006年5月14日并通过查询材料部材料计划申请,发现材料计划满足原计划进度。【结 论】材料供应不足不是要因。要因确认十一:无提前下料【确认方法】现场检查【标 准】有提前下料【实 测】经对现场钢筋加工场进行调查,发现钢筋骨架均在钢筋加工场进行了加工,并满足现场施工使用需求。【结 论】无提前下料不是要因。要因确认十二:无技术交底【确认方法】检查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标 准】有施工人员技术交底【实 测】检查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发现T梁预制班组包括钢筋(钢绞线)班组、模板班组、砼班组均有进行技术交底,交底情况如下:交底项目交底时间交底到位情况钢筋钢绞线班组2006.4.2全部到位模板班组2006.4.3全部到位砼班组2006.4.3全部到位统计:梁修坤 制表:梁修坤 时间:2006年5月13日【结 论】无技术交底不是要因。要因确认十三:设备配置不足【确认方法】现场检查【标 准】设备配置量需要量【实 测】对现场设备配置量和计划进度设备需求量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序号配置设备现场台数计划台数满足与否1电焊机43满足2钢筋弯曲机21满足3钢筋切断机21满足4钢筋调直机22满足统计:林建春 制表:林建春 时间:2006年5月14日根据调查情况,可见设备配置量需要量,满足施工计划所需设备配置量。【结 论】设备配置不足不是要因。要因确认十四:工具故障多【确认方法】现场监控施工情况【标 准】月故障次数1次【实 测】对2006年3月13日2006年5月13日期间施工现场所有振捣仪器及其维修台帐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如下: 序号配置设备台数维修次数月维修频率1电焊机410.12钢筋弯曲机200.03钢筋切断机200.04钢筋调直机210.3合计1020.1统计:林建春 制表:林建春 时间:2006年5月14日根据调查情况,可见振捣工具月故障次数0.11次1次。【结 论】工具故障多不是要因。九、制定对策针对发现的主要原因,小组成员进行了综合论证分析,按5W1H原则制定了以下对策、措施。对策表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实施人地点完成日期1人员培训不到位员工再培训人员考核优良率100%1、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课程2、对施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苏培奇陈恩平梁修坤项目部2006.5.212早强剂效果不明显更换砼早强剂早强效果不小于搅拌站其他同等级砼早强效果1、对所用早强剂性能进行分析2、对砼选择效果良好的早强剂进行调整戴哲权赖海滨卢剑文搅拌站2006.5.213骨架安装存在交叉现象调整钢筋骨架布置波纹管经过截面2波纹管截面1、与设计院联系,探讨适当调整钢筋位置2、按照设计意见进行骨架调整谢永生黄国荣林建春施工现场2004.5.21制表:黄国荣 时间:2006年5月15日十、对策实施对策实施一:员工再培训1、由苏培奇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课程:参考了相关技术规范、技术手册及我司在同类工程中的施工实践经验,使培训教材内容扎实、可操作性强,从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对施工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序号课程名称授课对象时间讲课人1钢筋及钢绞线施工技术要点施工员质检员工 人2006.5.15/1619:0021:00苏培奇2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技术要点施工员质检员工 人2006.5.17/1816:0018:00陈恩平制表:梁修坤 时间:2006年5月15日2、开展“学习日”活动。在每个月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晚上对施工人员进行业务轮训,使其掌握预制T梁施工的主要技术要求和步骤,熟悉施工流程。实施效果检查:强化培训后的考核结果如下:考核项目优良中差理论知识251400操作技能271200制表:陈恩平 时间:2006年5月22日结论:考核优良率达到100%,达到了对策目标。对策实施二:更换砼早强剂1、由戴哲权、赖海滨对商品混凝土提供的厂家进行早强剂性能进行调查,早强剂技术性能调查结果如下:类别早强剂A早强剂B泌水率比( % )8590凝结时间之差min初凝7570终凝8580抗压强度比( % )135168115150110130100115收缩率比%130130对钢筋锈蚀作用无无掺量 ( % )2 - 3制表:戴哲权 时间:2006年5月15日2、综合对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的两种早强剂进行对比,发现早强剂B的总体常规性能明显比早强剂A性能优良。特别从抗压强度比看,早强剂B与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相比,在7D内发展速度有明显的优异性。因此,QC小组与该厂家联系要求更改使用早强剂B,并先进行试验指导。实施效果检查:通过试验,再度对早强剂性能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序号早强剂情况5天平均强度(Mpa)5天强度/28天强度()本工程C50试块早强剂品牌B50.7101.4其他工程C50试块A早强剂品牌B50.6101.2其他工程C50试块B无早强剂35.50.71统计:卢剑文 制表:赖海滨 时间:2006年5月22日结论:早强效果不小于搅拌站其他砼早强效果,明显缩短了T梁强度增长时间,达到了对策目标。对策实施三:调整钢筋骨架布置1、由谢永生负责与设计院联系,探讨对局部钢筋骨架位置进行调整。根据设计院意见,可以对局部钢筋进行调整,并签发了调整钢筋布置图,使得波纹管经过截面2波纹管截面,并且求调整后钢筋骨架仍呈对称性分布。2、下发设计院修改的调整钢筋布置图给施工员及施工班组,并于2006年5月22日起以新钢筋布置图进行T梁钢筋制安。实施效果检查:调整后的波纹管经过截面2波纹管截面,达到对称目标,施工操作更加方便。直接对调整后骨架制安时间进行调查,结果如下:骨架制安原消耗时间(天)骨架制安原消耗时间(天)骨架制安消耗时间对比(天)32.5-0.5统计:黄国荣 制表:林建春 时间:2006年5月22日可见,骨架制安的消耗时间减少。十一、效果检查1、 对实施对策后的T梁预制时间进行统计,结果如下:统计时间段计划预制周期(天)平均预制周期(天)预制周期比较(天)2006.5.222006.6.10109.3-0.7制表:陈恩平 时间:2006年8月16日结论:通过QC小组活动,T梁预制周期从原来的11.8天缩短到9.3天,实现并超过了QC小组原来制定的目标值。目标值11.8天10天活动前9.3天活动后制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