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语文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甘肃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语文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甘肃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语文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甘肃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语文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甘肃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语文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语 文 科 试 题本卷分第i卷和第ii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生态文明说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生态哲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且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又反映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获得的积极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重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则是要建立社会生态,是使各种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谐有序的状态,这是自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为社会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为自然生态的重建奠定健康稳定的社会基础。1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b生态文明就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c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d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要实现生态文明,人类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构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创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b. 构建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理念引向人的社会生活。c. 生态觉悟在反思人与社会关系后产生,它在自然领域的扩展和推进构成生态哲学。d. 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外部自然生态危机造成的。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 西方学者奈斯之所以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是因为西方传统生态理念陷入困境,需要引进东方智慧。b. 人类要走向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上认真研究生态哲学。c. 生态文明不只是一个理论和认识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d. 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与社会生态的构建及自然生态的重建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1-3bca【解析】试题分析:1a项不符合“生态文明”概念的内涵,从语法角度看,也是有语病。即“生态文明是客观规律”,本备选项也颠倒了次序,先强调尊重自然,然后才能谈到人、社会。c项是讲“生态文明”的作用,d项是讲“生态文明”的范畴。2偷换概念,“生态觉悟”包涵“生态哲学”,两者概念内涵不一致,不能将属于“生态哲学”的表述说成是“生态觉悟”。原文语句“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3强加因果。考点:筛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秦亦发兵使庶长魏章击之。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孟子论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也。(选自资治通鉴第三卷)4对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 诚:的确。b君臣皆贺,陈轸独吊 吊:悼念死者。c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 绝:穷尽。d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 来:使到来,招致。5下面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陈轸“远见卓识”与楚王“利令智昏”的一组是( )(3分)a群臣皆贺,陈轸独吊 。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b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c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d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了其中的阴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b楚王因为贪小便宜,利令智昏,痛失齐、楚交好的大局,导致最后陷入四处受敌、被迫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c张仪回国后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一错再错,派人辱骂齐王,把昔日的盟友齐国推向了秦国的怀抱。d孟子认为张仪为了秦国的大一统事业,能屈能伸,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顺利实现了分化齐楚两国的目的,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2)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 4-6dad7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就是因为我们有齐国作盟友。 攻打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打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失去的土地,还可以子啊齐国得到补偿。【解析】试题解析:4a诚:如果。 b吊:表示哀痛,例如“中心吊兮”(诗桧风匪风),而不表“形影相吊”的“安慰”之意。 c绝:断绝。5b项,前一句符合要求,后一句说的是齐王;c项,前一句符合要求,后一句说的是韩国、魏国的做法;d项,前一句说的是张仪,后一句符合要求。判断此类型题要看准主体对象。6“从文中表现可知,张仪诳楚不是大丈夫所为。认为他是“大丈夫”的,只有“或谓”,即“有的人认为”。14文言文句翻译强调字字落实:直译为主,不增不减。落实关键词语,找出得分点。一般的实词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句式中的特殊句式为考查的重点。“所以”:之所以,“以”:因为“因”:趁机,“赂以一名都”介词结构后置,“亡地于秦。取偿于齐”。译文秦王想征伐齐国,又顾虑齐国与楚国有互助条约,便派张仪前往楚国。张仪对楚王说:“大王如果能听从我的建议,与齐国废除盟约、断绝邦交,我可以向楚国献上商於地方的六百里土地,让秦国的美女来做侍奉您的妾婢。秦、楚两国互通婚嫁,就能永远结为兄弟之邦。”楚王十分高兴,允诺张仪的建议。群臣都前来祝贺,只有陈轸表示哀痛。楚王恼怒地问:“我一兵未发而得到六百里土地,有什么不好?”陈轸回答:“您的想法不对。凭借我的见解,商於的土地不会到手,齐国、秦国却会联合起来,齐、秦一联合,楚国即将祸事临门了。”楚王问:“你有什么解释呢?”陈轸回答:“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就是因为我们有齐国作盟友。现在我们如果与齐国毁约断交,楚国便孤立了,秦国又怎么会偏爱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而白送商於六百里地呢!张仪回到秦国以后,一定会背弃对大王您的许诺。那时大王北与齐国断交,西与秦国生出怨仇,两国必定联合发兵夹攻。若替您算计的话,不如我们暗中与齐国仍旧修好而只表面上绝交,派人随张仪回去。如果真的割让给我们土地,再与齐国绝交也不晚。”楚王斥责道:“请你陈先生闭上嘴巴,不要再说废话了,等着看我去接收大片土地吧!”于是把国相大印授给张仪,又重重赏赐他。随后下令与齐国毁约断交,派一名将军同张仪前往秦国。张仪回国后,假装从车上跌下,三个月不上朝。楚王听说后自语道:“张仪是不是觉得我与齐国断交做得还不够?”便派勇士宋遗借了宋国的符节,北上到齐国去辱骂齐王。齐王大怒,立即降低身份去讨好秦国,齐国、秦国于是和好。这时张仪才上朝,见到楚国使者,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何还不去接受割地?从某处到某处,有六里多见方。”使者愤怒地回国报告楚王,楚王勃然大怒,想发兵攻打秦国。陈轸说:“我可以开口说话吗?攻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失了地,还可以 在齐国得到补偿。现在大王您已经与齐国断交,又去质问秦国的欺骗行为,这就是我们促使齐国、秦国和好而招来天下的军队了,国家一定会有大损失!”楚王仍是不听他的劝告,派屈匄率军队征讨秦国,秦国也任命魏章为庶长之职,起兵迎击。春季,秦、楚两国军队在丹阳大战,楚军大败,八万甲士被杀,屈匄及以下的列侯、执珪等七十多名官员被俘。秦军乘势夺取了汉中郡。楚王又征发国内全部兵力再次袭击秦国,在蓝田决战,楚军再次大败。韩、魏等国见楚国危困,也向南袭击楚国,直达邓。楚国听说了,只好率军回救,割让两座城向秦国求和。孟子论之曰:有人说:“张仪、公孙衍,他们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一怒而使各国恐惧,安居时又能使兵火息灭。”孟轲说:“那岂能称得上大丈夫!君子处世堂堂正正,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便带领百姓,同行正道,不得志便洁身自好,独行正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说的就是大丈夫。”(二)古诗阅读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11分)谢池春陆游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8全词主要采用了哪一种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5分)9本词为我们塑造了什么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诗句简析。(6分)8.本词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曾经意气风发、慷慨豪迈(或拥有豪情壮志)(2分),而今失落苦闷沉痛(2分)的爱国词人形象(1分)。9.“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写出词人军旅生涯中表现出的振奋人心的英勇与豪气(2分);“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愿望落空,作者被迫隐居家乡,泛舟镜湖等地,以自我解闷消遣(2分)。“望秦关何处”写出了词人对祖国河山长久无法收复的沉痛的爱国之情(2分)。(形象分析3分,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三)诗歌默写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论语雍也)(2)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3)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4)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5)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6)泪眼问花花不语, 。(欧阳修蝶恋花) 10.(1)己欲达则达人 (2)欲辨已忘言 (3)三顾频烦天下计(4)秋水共长天一色 (5)沧海月明珠有泪 (6)乱红飞过秋千去评分标准:每句1分,错一处该句不得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的人,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他是他们的老师。李政道大二的时候,是他破格选送去美国,当时李政道才19岁,穿着短裤去办护照,办公的人员都不相信“怎么会是个儿童?”李政道后来说“他决定了我的命运”华罗庚是初中生,是他让在清华算学系任职,又送去英国深造,华罗庚说“我一生得他爱护尽”。那是战乱烽火时代,但后来的重要科学发展所依仗的这些人,是他在那时满地焦土上栽下的桃李。-可是我为什么不知道他?他生在上海,父亲是旧式文人,让他从小读经史子集。他幼年已经以君子“慎独”之道要求自己,修身自省,对跟朋友之间“因小故而致割席”之事也写在笔下:“一时之忿,至今思之,犹有隐痛。”他讷于言,但一生都保持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1915年,他在清华上学的时候,成立清华校史上的第一个学生团体科学会。1918,他留学美国,后来在哈佛读博士,导师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布里奇曼。他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是用x射线短波极限法精确测定基本作用量子h值。实验结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和光学学会学报上发表,很快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当时最精确的h值。这一数值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达16年之久。这一年他23岁。他27岁回国,于清华执教,执教之严也是出名的,他的课给李政道的分数只是83。他允许这学生不听自己的课“因为你看的参考书比我的更高明”,但是“你的实验做的不认真,要扣去25分”。他去世后多年,亲人发现他一直留着当年的那三张答卷,写在泛黄的昆明土纸上。他是清华物理系主任,这对他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牺牲,相当于要放弃了自己的专业研究来作行政的工作。因为他把聘任第一流学者到清华任教列为头等大事。从1926年到1937年,他先后为物理系和理学院聘来了熊庆来、吴有训、萨本栋、张子高、黄子卿、周培源、赵忠尧、任之恭等一批学者。吴有训还只不过是刚到校的普通教师,资历年纪都不如他,他把吴有训的工资定得比自己还高,1934年,他引荐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物理系主任一职。四年后,他力主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理学院院长一职,那时他正当盛年。冯秉铨毕业的时候,他对他们说:“我教书不好,对不住你们。可是有一点对得住你们的就是,我请来教你们的先生个个都比我强。”他在1929年又组建了清华理学院,其中包括算学、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地学6系。他说凡是出人才的地方,必然是科学文化最盛行、科学土壤最肥沃、科学气氛最浓厚之地。比如欧洲的哥廷根、慕尼黑和美国的芝加哥等。中国科学研究停滞数千年,第一次有了这滚热得烫手的雄心:除造就科学致用人才外,尚谋树立一研究科学之中心,以求中国之学术独立。1929年,他在一篇叫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文章里说“有人怀疑中国民族不适宜研究科学,我觉得这些论调都没有根据。中国在最近期内方明白研究科学的重要,我们还没有经过长时期的试验,还不能说我们缺少研究科学的能力。惟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做学研究,五十年后再下断语。诸君要知道,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他终身未娶,唯与学生亲厚,当中有一人叫熊大缜。1938年,熊突然对他说要去冀中抗日。他明知这学生在河北没有依靠相熟的人,又没有政治经验,但是国难当头,他只能送他去,熊走后,他曾“约有十余天,神思郁郁,心绪茫然,每日只能静坐室中,读些英文小说,自求镇定下来。”他唯一能安慰的一点,是他能够帮着自己的学生在后方搜购一些雷管,炸药等军用物资,看这书时,我才知道,曾经炸碎日军机车车头的tnt药性地雷,是来自熊所在的“技术研究社”的制造,而不是我们小时看的电影地雷战中由农民土法制成。建国后他仍然当过一段清华的一把手,一直到1951年。八十年过去了,他在空白处栽种的一切,让我这样的后代得以生活在一个浓荫蔽头的世界上,而我却今天才知道叶企孙先生的存在。(摘编自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相关链接1992年5月,叶企孙的老学生和老同事185人捐赠了几万元,成立“叶企孙奖”基金,以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1992年,海内外127位知名学者联名向清华大学呼吁为叶企孙建立铜像,1995年在清华大学校园,一代名师叶企孙的铜像立了起来。晚年,叶企孙还作了许多科学史的研究,他的一些科学史研究论文迄今还是研究科学史的样板。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叶企孙先生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学习经史子集,以君子“慎独”之道要求自己,修身自省,始终保持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b在那战乱烽火时代,叶企孙先生不拘一格选拔培养人才,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他独到的眼光与开阔的胸襟。c,担任清华物理系主任期间,叶企孙先生把刚到校教书,资历年纪都不如他的普通教师吴有训的工资定得比自己还高,后来又力主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理学院院长一职,这对他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牺牲。d抗战期间自己的得意门生熊大填投身革命队伍,叶企孙先生积极支持他报效祖国的行动。他还想方设法在后方搜购军用物资,师生同心协力为反抗日本侵略者作出了贡献。e文章开头就说我们“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中间部分又说到“可是我为什么不知道他”,最后写到 “而我却今天才知道叶企孙先生的存在”,旨在体现叶企孙先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12文章记述的是叶企孙先生,作者却从李政道、华罗庚说起,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6分)13叶企孙先生的铜像终于矗立在清华校园里,表明后人对先生的敬仰和纪念。请结合材料,谈谈先生为人有哆些值得敬仰和纪念的珍贵品质。(6分)14在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文中,先生说“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11(5分)db (选d得3分,选b得2分,选a得1分,选c、e不得分。)12(6分)李政道、华罗庚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而他们的恩师叶企孙先生却不为人知,设置悬念,由此引出下文,启人思考;(2分)突出体现了作为教育家的叶企孙先生的眼光及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2分)李政道、华罗庚深情的话语既表明了先生善于培养人才,也表达了学生对先生的敬仰。(2分)13(6分)献身科学,积极探索,研究成果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多年。晚年研究科学史,一些科学史研究论文迄今还是研究科学史的样板;虚怀若谷,无私奉献,团结同事,聘请了一批优秀学者到清华物理系任教;关爱学生,悉心教导,鼓励帮助,为学生成才铺路;热爱祖国,在国难期间,用实际行动和侵略者进行战斗。(每答对一点得2分,答任意三点即可)14.(8分)这是先生对我们民族苦难深重的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审视之后的觉悟。叶企孙先生生活的时代中国可谓内忧外患:外有列强侵略,遍地烽火;内则积贫积弱,被动挨打。先生痛感科学不兴,国家不强,民族难立。故有此深刻的认识。这也是先生对中国科学界之同仁的激励与鞭策。在有人对我们民族研究科学的能力持怀疑态度之时,先生并未轻言放弃,而是希望同仁充分认识到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努力钻研,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华民族是有无穷创造力的民族,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更是先生及几代科学家科学强国的美好愿景。在完成我们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今天,科学强国,实干兴邦已成共识。(答出前两点各得3分,答出第三点得2分)第ii卷四、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是( )(3分)(1)空中发生了强烈的 ,犹如军号的一声巨响撕裂了我所在的天地。(2)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 了。(3)一切归于平静,我孤独无依,悄悄地融入云层的 之中。(4)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不在 的唇上,舐舐那冷雨。a震动 凄迷 静穆 渴望 b振动 凄婉 肃穆 盼望c振动 凄迷 静穆 渴望 d震动 凄婉 肃穆 盼望 16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是( )(3分)a有些女子,天生丽质,妩媚娇柔,偏偏由于命运的阴差阳错,竟降生于清寒的工薪家庭。b他用了虔诚的爱情作画,在四年的光阴中,他令音乐家、名曲家、戏剧家围绕着模特儿,使她的心魄永远沉浸在温柔的愉悦之中,使她的美貌格外露出扣人心弦的诱惑。c因为,这种事是不大可能发生的。以我看来,即使未雨绸缪,居安思危,也还看不到其现实的可能。d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今年云南虽然下了那么多雨,可是有的山区还是和去年前年干旱一样时常缺水,到底是什么原因呢?b.局长一接到电话就马上行动,他统一安排了出发的时间、人员以及行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c.远征军在敌人碉堡下方挖了两条地道,然后填充炸药同时起爆,将松山顶峰变成了日本侵略军的坟墓。d.中韩两国首脑在北京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双方同意共同致力于推进两国经济关系发展更好。 15、a【解析】震动:1使颤动 2使人心里不平静;振动: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凄迷:1景物凄凉迷茫 2怅惘;迷惘;凄婉:指悲伤婉转;形容声音凄切婉转。肃穆:形容气氛庄重;静穆:安静,庄严。盼望:殷切地期望;急切地期望;渴望:迫切地希望;殷切盼望。 16、b【解析】b项应用“惊心动魄” .17、c【解析】试题分析:a项语序不当,把“虽然”放在“今年云南”前;b项“安排”和“问题”搭配不当;d项句式杂糅,应删去“更好”。 18、阅读下面新闻,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近日,外交部取消日本处,将负责韩国、朝鲜及蒙古的“一处”与责日本方面的“四处(通称:日本处)”进行了整合,成立了东北亚的部署。外交部取消日本处,这是中国领导层推进的力争实现行政组织高效化的机构改革的一环。引发了外界猜测,日本尤其关注。也有声音担忧,取消专门针对日本的部门,可能会给中日关系带来影响。外交部发言人洪磊9月2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近期外交部对亚洲司司内处室进行了调整,这是正常的行政调整。我要指出的是,中国对日政策没有发生变化。 19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描述画面内容,语言要生动,并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注:讲课的是鸡,听课的是鸭)。(1)画面内容: (2)标题: 18.外交部取消日本处系正常调整【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新闻属叙事类文体,可以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即组成一句话新闻。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1)内容(示例):画面上,鸡正在给鸭讲有关游泳的知识。鸡道貌岸然地讲着课,盲目而愚蠢的鸭严肃认真地做着笔记。黑板上有英语,而“浅”字却写错了。(2)标题(示例):外行领导内行 误人子弟;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纸上谈“泳”终觉浅;教鸭游泳鸡为师;老师是个门外汉不懂装懂;“专家”授课。【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为考查漫画读图题。第一问是说画面。描述画面,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描述时要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准确表述。描述时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的图文信息添枝加叶,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另外,如是说明画面,语言要客观;如是描述画面内容,语言可以形象些。画面上,鸡正在给鸭讲有关游泳的知识。鸡道貌岸然地讲着课,盲目而愚蠢的鸭严肃认真地做着笔记。黑板上有英语,而“浅”字却写错了。第二问是拟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可分析出。【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由于漫画形式特殊,大多具有夸张、讽刺艺术特性,并非一下子就能弄清其揭露的现象或揭示的道理,因此,解答漫画题最重要的是理清思路。须遵循下列步骤:通过漫画的标题解读漫画的主题或含义。标题可以说是漫画的“眼睛”,这个“眼睛”反映着漫画的“心灵”,往往提示主要内容或点明画旨。结合漫画的形象来思考其寓意。透视夸张手法了解作者意图。解读漫画,不妨先分析其夸张的手法,了解作者的意图。联系漫画中的文字说明来理解漫画。有些漫画的内容,作者无法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只能借助于文字语言。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漫画的要义。本题解答时要抓住图中的错误的中文文字、英文字母“how to swim”,及题干给的说明“注:讲课的是鸡,听课的是鸭”,可分析出答案。 五、作文(6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日,四川大凉山老师分享的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泪在网络上流传。“爸爸四年前死了。”这是作文泪的第一句话,而后文讲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与妈妈相依为命,最终却目睹母亲因病去世的情景。短短300余字,令无数网友感叹这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这篇作文的作者是四川大凉山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今年12岁的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木苦依五木或她的老师或者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示例:亲爱的妈妈:妈妈,我真得感谢您,感谢您对我的爱让我成为了最快乐幸福的孩子。您总是尊重我的意见,发现我的错误也是用和我谈论的方式来解决,而从不强迫我;看我的日记和书信,相信我自己能处理好青春期的困惑;您总是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我意见,但却要我自己去想办法解决,您知道吗?同学们都羡慕我有一位您这样的妈妈。现在给您讲一个故事。某个旅馆早晨里面坐着三个黑人,正在写感恩信。旅馆的经理看了看,疑惑了。老大写了八九行字,老二写了五六行字,最小的那个也只写了两三行,信中写的都是他们的母亲为他们做的那琐碎的事。虽然如此,却能充分表达出自己对母亲的爱。我想,我应该是其中的某一个,不求作文有无文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