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自学考试报告文学研究试卷.doc_第1页
2005年自学考试报告文学研究试卷.doc_第2页
2005年自学考试报告文学研究试卷.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5年报告文学研究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国“口述实录体文学”深入发展的一个标志作品是 ( )世界大串联长征风云绝对隐私张学良将军2、代表新时期报告文学“第一浪潮”发端的标志性作品是 ( )洪荒启示录人妖之间哥德巴赫猜想包身工3、下列纪实文学作品中,属于对中国教育问题深刻思考的作品是 ( )亚细亚怪圈花环与锁链涅磐神圣忧思录4、由李延国首创的报告文学新结构形式是 ( ) 集纳式辐射式卡片式板块式5、以创作“黑色系列”传记文学著称的作家是 ( ) 李延国安顿叶永烈徐迟6、唐山大地震的作者是 ( ) 安顿张世黎钱钢理由7、被刘白羽赞这“史诗式的报告文学”的作品是 ( )神圣忧思录在这片国土上走出神农架寻找中国潮8、张辛欣的北京人属于 ( ) 传记体口述实录体报告小说影视剧9、新闻性功能与文学性功能并重的纪实文学,主要指 ( ) 问题性报告文学人物性报告文学全景性报告文学事件性报告文学10、黑色的七月思考和表现的问题是 ( )婚姻裂变问题海关走私问题生态平衡问题教育改革问题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纪实文学作品中,属于贾鲁生对中国社会转型期金钱与道德关系的思考的作品有( )花环与锁链亚细亚怪圈性别悲剧丐帮漂流记北京失去平衡2、在事件类和“问题”类的纪实文学中,刻画人物的手法多是 ( ) 白描类比细描分类特写手法3、下列报告文学属于集纳式结构的有 ( )神圣忧思录哥德巴赫猜想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阴阳大裂变中国的“小皇帝4、下列传记文学作品中,属于“灰色系列”的有 ( )陈伯达传梁漱溟传冯友兰传胡风传刘少奇传5、安德烈巴赞的纪实文学体现为 ( ) 强调表现对象的真实强调表现对象的虚实结合强调事物的时间和空间的真实强调事物的时空虚构强调叙事结构的真实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问题报告文学又称为_式报告文学。2、 传记文学是_与文学综合的产物。3、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创造了报告文学的_新模式。4、 从审美角度讲,纪实文学兼具形象美与_两种美的特质。5、 关于隐私问题的纪实文学,其“潜入”的深度,首先表现在它的“_”的浓度方面。6、 在“口述实录体”的纪实文学中,作家是以人物“_”的方式去创造人物典型的。7、 侧重_和信息性,靠密集的信息量去吸引读者的纪实文学,主要集中在问题性报告文学方面。8、 丐帮漂流记是非戏剧化结构,也属_结构。9、 史记的问世,开创了纪传体的_体载,标志着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10、 杜月笙全传是一本建国四十年来罕见的_书籍。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纪实文学2、 专访3、 电视报道剧4、 报告文学5、 广播录音报道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 简述报告文学的三种基本类型。2、 简述当代中国传记文学的多元化格局。3、 简述纪实文学对电影特写式手法的运用。4、 现代大众社会纪实文学的平民化倾向表现在哪些方面?5、 简述集纳式报告文学与传统报告文学的区别?6、 纪实文学的新闻性大增殖表现在哪些方面?六、论述题(共25分)1、 试述纪实影视剧的创新意义?(12分)2、 如何理解报告文学的理性思辩?(13分)2005年上半年报告文学研究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一、单项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二、多项选择题1、 2、 3、 4、 5、三、填空题1、 全景 2、史学 3、横式结构 4、理性美 5、心理现实 6、自画像 7、新闻性 8、板块 9、编年 10、*四、名词解释1、 凡是具有非虚构性、纪实性和文学性相融合的文体,都可以称之为纪实文学。2、 是新闻通讯文体中一种特殊报道形式,是对事先选定的专门采访对象进行专题性访问纪实。3、 是电视剧直接与新闻、报告文学相结合而孕育的一种电视艺术样式。4、 是以文学手段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是带有新闻报道性质的一种文学样式。5、 是通过现场实况音响与广播工作者的解说相结合的录音形式去报道新闻事实的广播形式。五、简答题1、人物报告文学(1分)事件报告文学,即以国内外重大事件为描写对象的完整事件、故事和翔实的始末描写。(2分)问题报告文学,即围绕某一社会问题,广泛集纳不同时空的大量事实进行立体观、宏观考察和综合反思的报告文学。(2分)2、表现为传主的多元化。传主的身份如:现当代政治人物、当代影视歌坛体坛明星等。(2分)表现为作家的审美向度的多维化。传记不再是伟人名人的专利品,让寻常百姓人物也走入传记,这是审美视野的大拓展。(3分)3、纪实文学的电影特式手法源于电影艺术。(1分)特写镜头有一种把事物原太放大了的效果,让人可以看到人或物的细部,造成较强的视觉冲击感。(1分)把电影特写手法用于纪实文学创作是一个发展。(1分)作者先是抓住人物或事物的富有特征的片段,以镜头推进的方式对被描写对象作绘声绘色的描绘,印象鲜明、感染力强。(2分)4、作家创视点的下移是平民化倾向的重要表现,即把人文关怀的主要投注点投射到平民阶层的生存方式和喜怒哀乐上。(2分)创作主体的价值评判呈现出平民化倾向,即对危害人民利益的丑行恶德给以毫不容情的揭露和批判。作者身份和写作方式的平民化倾向,即作家仅仅是一种职业,也是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