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生物群落的演替(第35课时)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模拟训练.doc_第1页
(江苏专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生物群落的演替(第35课时)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模拟训练.doc_第2页
(江苏专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生物群落的演替(第35课时)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模拟训练.doc_第3页
(江苏专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生物群落的演替(第35课时)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模拟训练.doc_第4页
(江苏专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生物群落的演替(第35课时)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模拟训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5课时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一、选择题1.(2016江苏赣榆高中模拟三,2,2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a.年龄结构b.性别比例c.水平结构d.出生率2.甲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乙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特征。那么甲、乙的特征分别属于()a.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b.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c.种群;一条鲤鱼d.种群;一个鲤鱼种群3.(2015江苏扬州、南通、连云港二模,14,2分)盲目扩大池塘中某种鱼的养殖数量,常常会引起高投入低产出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过大,导致生存斗争加剧,鱼生长速率下降b.增加食物投放、供应空气不会改变池塘鱼的环境容纳量c.池塘中尽可能放养单一鱼种,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d.当池塘中某鱼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鱼生长速率最快4.(2016江苏赣榆高中模拟五,2,2分)下列关于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a.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b.迁入率由序号4或5代表c.序号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d.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序号65.(2015江苏盐城中学开学检测,14,2分)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6.(2016江苏赣榆高中模拟三,7,2分)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d.影响b到c段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有食物、空间、天敌等7.(2016江苏赣榆高中模拟三,11,2分)如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图分析,正确的是()a.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b.第20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c.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s”型增长模型d.第20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8.(2015江苏泰州一模,11,2分)下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则调查值偏高c.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c点时年龄组成为衰退型d.c点时种群数量未达到k值,其增长速率与a点相同9.(2015江苏淮、宿、连、徐四市一模,17,2分)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图1是一块规格为1 mm1 mm0.1 mm的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图2是计数室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分布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血球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玻片厚度为0.1mmb.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c.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d.实验中被台盼蓝溶液染成蓝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10.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11.(2016江苏赣榆高中模拟五,15,2分)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 m2b.标志重捕法不适于研究土壤动物中的蜈蚣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12.(2016江苏赣马高中模拟一,22,3分)如图是某种动物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图中的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增长曲线b.图中d点表示环境的最大容纳量c.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是a点d.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主要是因为食物减少,天敌增加13.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二、非选择题14.稻田中除了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根据下面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只/m2。样方编号123456样方面积(m2)111111田螺数量(只)151815191514(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图中曲线(填“”或“”)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点时收益最大。(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从而可以减少使用,减轻环境污染。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以促进水稻的生长。15.(2015江苏苏、锡、常、镇一模,32,9分)为研究氮、磷等营养盐条件对微藻(微藻是对形态微小的单细胞藻类的统称)生长的影响,科研工作者选择几种常见微藻做了相关实验。选取可作为对虾食物的指数生长期的青岛大扁藻和牟氏角毛藻,分别进行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实验,氮源和磷源各设置5个水平(从n1n5,氮含量逐渐增大;p1p5,磷含量逐渐增大)。在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14 d后,取样计数,处理统计结果,其中混合培养时两种藻细胞数占单独培养时的百分比如下图。请回答:混合培养时两种藻的细胞数占单独培养时的百分比(1)据微藻生活习性分析,其培养条件必须有适宜的以及ph、温度、盐度等条件。微藻计数常采用的主要器材是。(2)据图中数据分析,混合培养条件下两种藻存在关系,这种关系在5个水平的源培养条件下最典型。(3)若选用青岛大扁藻作为对虾养殖的饲料,数据统计表明对虾的收获量总是远小于取食量,其主要原因是。青岛大扁藻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4)为研究对虾养殖过程中投放不同藻类的能量转化效率,现用青岛大扁藻和牟氏角毛藻分别单独喂养对虾进行对照,过程中除了考虑两种藻类的投放量以外,还要分析统计对虾对这两种藻类的差异,该过程是对能量转化效率在层次上进行的研究。答案全解全析一、选择题1.c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群落的结构特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选c。2.b个体具有出生、性别、年龄等特征;在一定时间里同一自然区域内的同种个体组合在一起,称为一个种群,种群具有个体不具有的一些特征,如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3.a种群密度过大,导致生存斗争加剧,鱼生长速率下降,故a正确;增加食物投放、供应空气会增加池塘鱼的环境容纳量,故b错误;池塘中尽可能混合放养鱼种,有利于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而放养单一鱼种,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故c错误;当池塘中某鱼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鱼生长速率不是最快的,k/2时达最快,故d错误。4.c种群数量的最基本特征是种群密度,所以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a正确;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所以迁入率可由序号4或5代表,b正确;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又因为只有出生率才能谈到性别比例,所以序号2代表出生率,序号3代表死亡率,c错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主要依据的是年龄结构,d正确。5.c增长型种群的特点是幼年个体数老年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数量增多;稳定型种群的特点是幼年个体数=老年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稳定,数量稳定;衰退型种群的特点是幼年个体数老年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数量减少。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幼年个体多于老年个体,是增长型,在t1时期增长速率最大,所以选c。6.bk值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条件,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a正确;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是种群数量还在增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b到c变化过程中,种群密度变大,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c正确;b到c变化过程中,种群数量增长的速度减慢,影响b到c段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有食物、空间、天敌等,d正确。7.b第10年到20年之间1,则种群数量越来越少,该种群第20年时数量少于第15年的数量,a错误;第20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不变,达到环境容纳量,b正确;“s”型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为0,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与图中不符,c错误;在第2030年间=1,种群数量不变,d错误。8.c由图可知,b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处于k/2时。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这有利于种群迅速恢复到k值,故a正确;种群的数量=(重捕前标记的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个别标记物脱落,导致重捕标记个体数量减少,所以所得数值可能偏大,故b正确;a点和c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均是增长型,故c错;c点时种群数量未达到k值,其增长速率与a点相同,故d正确。9.d血球计数板盖玻片下液体的厚度为0.1 mm;制片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滴加样液;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7个,只计数内部和相邻两边及其顶点处的酵母菌。10.b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实际上,种群数量是在一个平均值的上下波动,这个平均值才是环境容纳量,a错误;环境容纳量不受种群内源性调节因素的影响,b正确;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无k值,c错误;由于食物的影响,植食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冬季最小,d错误。11.b由于松树的体积较大,所以样方面积不能取得过小,a错误;标志重捕法适于研究体积较大、运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土壤动物中的蜈蚣适于用样方法进行研究,b正确;对酵母菌计数时,应先轻轻盖上盖玻片,然后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后镜检,c错误;表层土中生存的小动物很少,大多数小动物生活在土壤中下层,d错误。12.abd根据图中信息,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增长曲线为s型增长曲线,a正确;图中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表示环境容纳量,即k值,b正确;图中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是b点,c错误;第8年后由于食物减少,天敌增加等因素,使得种群数量趋于稳定,d正确。13.b由图可以看出该幼虫的密度呈周期性波动,a正确;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数目多少,而图中落叶松是一个物种,故b错误;幼虫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正确;由图可知幼虫的数量变化并不会立即影响松树的松针长度,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d正确。二、非选择题14.答案(1)随机取样16(2)b(3)农药分解者(或细菌、真菌等)无机物解析本题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综合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1)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随机取样,利用样方法计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是取平均值,即(15+18+15+19+15+14)6=16(只/m2)。(2)一般情况下,作物的价值应大于防治成本,故可判断曲线表示防治成本;两曲线的差值越大则收益越大。(3)稻田中引入鸭属于生物防治,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鸭的粪便经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分解成为无机物后被水稻吸收利用,从而促进水稻生长。15.答案(1)光照血细胞计数板(2)竞争磷(3)被对虾呼吸消耗生产者(4)取食强度(或消化吸收程度)种群解析(1)根据题中信息及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微藻是单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