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分层训练(人教).doc_第1页
【素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分层训练(人教).doc_第2页
【素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分层训练(人教).doc_第3页
【素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分层训练(人教).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层训练基础巩固119世纪末,一位英国官员说:“帝国就是饭碗问题。要是你不希望发生内战,你就应当成为帝国主义者。”以下各项,未能正确反映这段话的含义的是()A以上言论中的“帝国主义”意味着对外侵略扩张B发动对外战争的目的之一是转移国内阶级矛盾C英国经济依赖于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和掠夺D通过帝国主义政策解决经济危机和避免战争21892年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如果德国或意大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法国,俄国应使用他的所有的军队进攻德国。如果德国或奥地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俄国,法国应使用他的所有的军队和德国作战。”这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A三国同盟正式建立B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C三国协约正式建立D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3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A力图保持欧洲大陆大国之间的势力均衡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D实力开始衰落,无力插足欧洲事务4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的最主要原因是()A该地区的民族矛盾长期尖锐存在B有的巴尔干国家推行地区霸权主义C奥匈帝国在该地区不断地进行扩张D欧洲列强纷纷插手巴尔干扩张势力5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名言是“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量集中,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杯”。这体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强烈的()A军国主义B霸权主义C极端民族主义D乐观主义6前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当时“他的子弹”射向 ()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B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C法国国王路易十四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能力提升71895年,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帝国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这番话的实质是 ()A加强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B与英国在全球进行经济竞争C发展工业,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D推行殖民扩张,控制全世界8右图是1897年欧洲报纸刊登的漫画,创作该漫画的历史背景有()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此时欧洲被战争阴云笼罩人民祈盼和平,感觉和平希望渺茫A BCD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德意志放弃他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答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1890年7月1 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材料二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上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陷于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1911年4月本哈第将军我们的前途材料三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注:这里指刚果)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允许在分配非洲政权时有这样的大变更!1911年7月14日英泰晤士报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英国对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材料二中,本哈第的看法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3)材料三中,英国对德关系政策的实质是什么?答案与解析基础巩固1解析材料的意思主要是说通过对外发动战争来解决经济发展和内战问题,并不是说会避免战争,故D项说法不是对材料的正确理解。其他选项都是正确的理解。答案D2解析根据材料中时间要求“1892年”,可知是法国和俄国缔结的军事协定,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开始出现。答案B3解析关注世界霸权,必须关注欧洲。在英国人眼里,欧洲才是世界的中心,不关注欧洲,就谈不上称霸世界,排除B项。C项中的美国此时还不是大国,对英国不可能构成威胁,排除C项。英国在19世纪末期经济上有所衰退,可综合实力仍然是世界领先,它不可能无力插足欧洲事务,排除D项。答案A4解析导致巴尔干地区矛盾重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欧洲列强的插手。答案D5解析材料中的材料中的“火药”“剑”“武装的人民”都是战争的必需品,因此体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强烈的军国主义情绪。答案A6解析由题干“前南斯拉夫某城”“1914年6月28日”“子弹”等重要信息分析可知,指的是“萨拉热窝事件”,所以正确答案是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答案B能力提升7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德国要把德国的商品和技术推广到全世界,体现了其称霸世界的意图,故只有D项符合题意。答案D8解析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材料中所示漫画刊登时间是1897年,而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是在1907年,故排除含有的选项,答案为C。答案C9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概括归纳。第(2)问反映的问题要分析本哈第这番话的实质;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其原因。第(3)问注意材料三的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答案(1)由勾结德国反对法俄到支持法国反对德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