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必修试题(文科)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1.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注重因地制宜c精耕细作的特点 d尊重自然规律2.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3.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4.据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秋七月初税田”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庶人食力,工商食官”a b c d5.下列表格是关于我国汉朝到宋朝时期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较表(人平方公里),此表能够直接说明a长江流域人口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b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c唐朝时期长江流域经济出现了倒退d人口密度的增长得益于国家统一6.阅读宋代耕地面积与税收情况,下列对比分析正确的是项目总耕地面积农业税各级商业税996年312万顷1249万两2210万两1021年525万顷2321万两6389万两a宋代是当时世界最富有的国家 b封建政府非常重视对外贸易c经济的发展是政治稳定的基础 d商业在国家中的地位十分重要7.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 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8.有学着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9.某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因而提高b商品经济的发展,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c棉纺织业兴起,以女性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10.有段史料记载:“(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11美国史学家朱迪斯本内特在他的书中写道:“当时的伦敦人以他们的城市为豪:伦敦享受着新鲜的空气,笃行着基督的教诲;它拥有坚固的城防以及自然优美的环境;市民以它为荣耀,女人含蓄有礼。伦敦是座幸福的城市,不仅百业俱兴,还是养育高贵人物的摇篮。”材料中的“当时”应是a中世纪早期 b中世纪后期 c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12很久以来,糖在欧洲只是作为药用并被视为一种舶来奢侈品,直到美洲被发现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由此推断在下表中,英国人均糖消费量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呈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人均糖消费量(磅)欧洲(除英国外)英国16800.85417501.901018001.9818a新航路开辟之初英国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b英国逐步控制了海上霸权从而占据贸易优势c圈地运动促使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d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英国的生产力飞速提高 13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下列对该现象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是a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b新航路导致欧洲职业选择巨变c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主义d资本主义萌芽引起欧洲社会广泛变化141602年建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发行股票的公司,政府持有股份,有为战争支付薪水、与外国签订条约、铸造货币、建立殖民地等权利。该公司的历史反映了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15下面是1820年至1870年国际贸易额及其增长速度的演变趋势示意图,这一演变趋势主要由于a工业革命的开展 b列强殖民扩张c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自由贸易盛行16.1898年英国首相说:“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像1830年或者甚至1860那样只限于欧洲问题,而是牵涉到遍布全球的市场和领土问题”。这种全球扩张的强大动力是a资本输出加强垄断 b自由竞争商品输出c推销机器抢夺资源 d拓展领土张扬国威17.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c提倡民主科学 d推动实业救国18.下表为近代福州1905-1915年由外洋(国外)和外埠(国内)机铷面粉输入值比较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资料福建省政府辅福建历年对外贸易统计第70页)a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 b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c通商口岸的大量开放 d民国政府的政策推动19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一组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a经济结构的变迁 b列强的经济侵略c民族工业的兴起 d自强求富的探索20.论北洋政府之经济立法指出:“据统计,19121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经济法规和政策a扭转了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b维护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的秩序c激发了实业家投资的热情d健全了中国的经济法律体系21下表是民国时期各种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1913年1920年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182459中国官僚资本26258在华外商资本565133a民国时期外商资本长期在中国大量存在b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c抗战之前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最终形成d世界局势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22史学界曾有人对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表。我们由此统计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迅速b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力雄厚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成长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 23下图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下列对此图解读不正确的是a经济形态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b经济形态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c经济形态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d经济形态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的主流24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对中国近代的大变革给出了一幅模式图。下列言论中,不符合此图要义的表述是a西方工业革命与中国王朝危机交会,使中国历史转向b西方国家成为宗主国,中国成为依附性的半殖民地c中国近代化过程就是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稳健发展的过程d西方侵略激发起拯救民族危亡、改造社会的强烈回应25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近代以来,西方对中国的经济冲击最主要体现在a中国的大门已完全打开 b自然经济已经瓦解c传统的经济结构遭到冲击 d工业体系已经形成26老舍的著名话剧花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项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力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c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实业救国思潮27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的传统手工业纺织业日益衰落,制茶、缫丝、皮革加工等手工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部分手工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b洋务运动中近代工业的崛起c自然经济解体的必然结果 d西方对工业原料的需求扩大28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痛陈其主张:“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由此可见,张謇认为a实现民族独立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前提 b兴办实业是实现富国御侮根本c中国应该农、工、商业同步发展 d兴办商务是西方富民强国之根本所在2920世纪初,中国沿海及内河沿岸的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品很多带有一个“洋”字,如洋火、洋油、洋布等;而内陆乡村依然是“昼出耕田夜织麻”,农民主要靠家庭纺织业与手工作坊来解决生活的基本需求。这说明当时a.乡村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社会生活新旧并存c.生活方式没有地区差异 d.城市仍处封闭状态30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a.西式礼仪广为接受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31.(20分)在学习中国古代的经济史时,如果对一些历史名词或历史概念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往往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当时的历史现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古至今,谈到“重农抑商”总是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中国古代真的“重农抑商”么?(1)请列举两宋及明清时期虽然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但这一时期的私人工商业仍“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的表现。(4分)材料二 “城市”是由“城”与“市”这两个事物、两个功能要素结合为一的产物。说文中载:“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 摘编自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城市中“城”与“市”的关系。(4分)请以唐朝以后的史实说明农业时代的“城”与“市”关系的演变。(4分)材料三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其本身就是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锁国的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引自(美)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指出闭关锁国政策下的表现。(4分)并从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评价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4分)32(20分)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材料二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摘自钱乘旦、刘金源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材料三 18世纪末19世纪初,正是现代化运动在西方蓬勃兴起、民族主义潮流汹涌激荡的时代,而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人口和辽阔疆土的中国,却紧闭自己的大门,一如既往地沉睡在文化主义的梦幻之中。不难想象,一旦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胡福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材料四 中国走向现代化必须打破几千年来小农经济的稳定和封建专制统治的稳定,但旧制度的改变和旧秩序的解体,必引发剧烈的政治运动并带来长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得这个国家很难一下子找到新的稳定中心,任何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没有安定的环境都是很难进行的。长期以来中国人太多的精力与资源放在了“打倒”与“推翻”的运动中,认定只要解决体制问题,就能迅速带来中国的现代化。但问题是“打倒”与“推翻”只能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至于怎样经营却不是“城头变换大王旗”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人们投入更多的精力扣资源去进行研究与思考。有关“中国现代化的延误”讨论(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4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的直接结果是什么?(4分)(4)对于中国现代化延误的原因,材料四提出了什么观点?(4分)由此可得到什么启示?(4分)陕西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必修试题(文科)答题纸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31. (20分)(1)(4分)(2)(8分)(3)(8分)32(20分) (1)(4分)(2)(4分)(3)(4分)(4)(8分)陕西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必修试题(文科)答案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dbcadddccbbaba题号16171819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2 互联网奔向美好未来说课稿初中信息科技冀教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冀教版2024
- 2025年氢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支持报告
- 2025年新能源微电网储能技术创新应用分析报告
-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跨学科说课稿 - 2025-2026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 2025年中国高纯球形铝粉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中的医疗数据互联互通分析
- 口腔医美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口腔医疗废物处置知识培训
- 《第15课 争分惜秒-动画效果》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清华大学版2012七年级上册
- 第14课 鱼形启巧思说课稿初中艺术·美术岭南美版2024七年级上册-岭南美版2024
-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
- 警校生职业生涯规划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学2025届高考英语一模试卷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卷(天津专用)
- 《孤独的小螃蟹》课件
- 0-9任意四位数手机密码排列组合全部数据列表
-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
- 草莓种植课件-幼儿园大班
- 历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试题集(1986-2019)
- 中药新药研发与创新
- 联化科技(临海)有限公司年产800吨二酰胺酯、500吨甲氧苯硼酸、1000吨LT228等九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