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必看1.doc_第1页
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必看1.doc_第2页
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必看1.doc_第3页
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必看1.doc_第4页
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必看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大经济学考研权威辅导机构-凯程考研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必看1笔试部分 专业课 名词解释(4x5) 公允价值追溯调整法剩余股利政策机会成本内含报酬率 简答(10x3) 1.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与计量规则 2.简述为什么资本成本能够评价企业经营状况 3.产品的边际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计算(18+16+16) 1.甲买了乙15%的股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不具重大影响,乙发了股利,甲收到股利存银行,年底乙实现净利润多少多少 问:应用权益法还是成本法核算;写出相应分录。 2.无风险报酬率8%,市场报酬率12%,已知三只股票价格,贝塔系数,预期收益率 求:三只股票必要报酬率并判断哪些可投资;若对可投资的股票投资相同金额,求投资组合的贝塔系数 3.预计机时1000小时,制造费用3000元,实际机时1500小时,给出了发生的各种费用明细 问:制造费用是分配不足还是分配过度,写出计算过程 英语 完形10空,每空2分 阅读一,10个正误判断,5个单选(3选1),15分 阅读二,5个单选(5选1),5分 作文,internetandmylife,不少于200词,10分 专业课俩小时满分100,英语1小时满分50. 面试部分 我是那一组的第三个,不让在面试教室外面等,只问到了隔壁教室一个人的题。 专业课: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上市公司财报显示企业净利润增加,但股价却下降了,为什么,并谈谈对有效市场的理解;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差异;企业固定资产比重大有什么影响;企业应收账款较多有什么优缺点。 政治:海南开的会(博鳌论坛);与神舟十号对接的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了啥啥的卫星发射中心是哪个(我不知道,说的的酒泉) 英语:别人都是抽俩题选一个回答,我那老师只让我抽一个题。你认为合作伙伴应该具有哪些品质,说明理由并举例。听力很简单。 其他:你本科学校也有mpacc,为什么考人大;假如你就职于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你客户要求你做假账你怎么办,我说不做,他又问如果你是老板暗示,不做假后果很严重怎么办 备考及感受 原本想的是考上了再来发帖,但是今天考完回学校的路上,觉得自己坚持这么久走完考研这一路真的好不容易,所以不管结果怎么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我本科是北京理工类211学校财务管理专业,湖北生源,大一过了英语四六级,四级625六级551,所以我的数学英语底子都还不错。 我2012年10月(大三上)的时候就决定考mpacc,算是开始的比较早,大三寒假就做完了机工的数学分册。然后大三下还有课,想起来了就背背单词看看书做做题。到9月份大四下开学,我也才做完了机工的数学精点,逻辑精点,英语二阅读理解100篇精粹,单词嘛,我用的是老蒋的单词,到现在也只背了前三个单元 大四下我已经木有课了,天天窝在图书馆。开始用的高分指南系列。十月的时候开始做数学和逻辑的套题,十一月真题,十二月模拟题。作文在暑假看完了机工的写作精点、写作分册,但是从来没写过,十一月写了第一篇作文,写完后我自己都不想看第二遍到十二月基本就是每天一篇,一天大作文一天小作文。英语的话,做老蒋的时候我是一天两篇,有时候忘了就不做,所以老蒋80篇做完就差不多十月底了。然后我就开始做各种阅读,真题也好,英语一也好,反正每天四篇阅读,一直到考试。一开始做阅读一篇5个题至少错两个,因为我没背单词,后来就好一些了,每篇错一两个,这就是做出了题干!十月份的时候我看是看英语一的真题,我没做,只是把里面我不认识的单词查出来,用有道单词本背,每天50个左右。把英语一2007年到2012年的真题里的单词过了一遍之后,做阅读就好多了,四篇错3个的样子。对于和我一样实在无法用单词书背单词的同学,可以和我一样,不过建议大家还是老老实实背单词,单词是基础,很重要。 总的来说,我的初试备考很轻松,早起也就7点半,磨磨蹭蹭洗漱吃早饭,到图书馆了还先刷个微博,开始学习都9点了,十点图书馆关门了就回去,中午困的话就在桌子上睡一会儿。看身边考学硕的同学6点起来背政治管理学,我觉得好惭愧 我初试的时候综合没有做完考完觉得没戏了,寒假就开始准备找工作了。成绩出来虽然分不高不过进复试应该够了,但是当时有实习,到3月5号,所以就想着还是先实习完。所以复试我就看了两个多星期的书。好在今年不考审计了,会计财管有基础,十多天我财务会计看了两遍,管理会计和财管看了一遍,习题书的计算题都做了。这个星期我天天都是2点睡的。我想我初试复习太轻松了,复试要拼一把!客观的说,人大复试真的不难,我看了10-13四年的笔试题,每年都考了金融资产或者股权投资,这就是必考,所以财务会计如果出一个题,就肯定是这两章,果然今年又是长投。笔试就考了预计负债,面试又被我抽到了一样的题目。而且13年也考过预计负债。另外人大习题书最后有综合测试题,我觉得名词解释从那里面出来的有好几个。 关于用书 综合我用的是机工的精点系列,和北航的高分指南系列。机工的分册系列不推荐,我觉得数学分册太简单了,不过可以第一遍打基础。精点系列应该说难度比较合适,但是我觉得逻辑精点讲解部分写的不是特别好,有些地方我看的不是很明白。逻辑高分指南写的容易懂一些,我做了两遍。数学高分指南难度绝对是超过了考试的,而且有的内容不是考试范围里的,最后概率那部分,我嫌它题太多,又都是差不多的类型,就没做完。写作的话,我觉得用写作高分指南就够了,写作分册上面很多内容都和高分指南一样,写作精点就是历年真题,写作高分指南差不多就是精点分册的整合版。不过我对写作的要求不高,我的目标一直都是两篇作文拿35分,所以没有费很大功夫准备。 啰啰嗦嗦的写到这里我的考研路大概就告一段落了,希望我能顺利过复试!也希望能够帮到15年的研友们! 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必看2 先自我介绍下,某普通本科纯粹理科生。从去年三月份左右决定考研,四月份决定考人大经济学,陆续入手各种考研书籍,开始接触。期间因为课比较多并且还有兼职,所以大三下学期基本没学到什么东西,暑假的前一个月时间部分在外旅行,部分在家闲着,所以没怎么复习。系统的复习是从八月份开始,直到初试大概5个月的时间,一直有条不紊的进行。初试总成绩400+,其凯程共课正常,不是很突出。专业课802经济学139分,对于一个三跨专业生来说,算是比较满意的了,因为目前还没有听说过历年考802有上140的。今天上午打电话给教务科的老师,没有得到确切答案,但也没有负面消息,所以只能等着明天发榜了。不管结果如何,一路走来,还是希望能够将自己的一些感悟与体会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所帮助。鉴于公共课的复习及专业课用书等方面已经有各种经验贴,都非常受用,所以只从宏观角度讲一下复习的规划安排,然后就是802的一些复习策略及答题技巧。理科生文笔粗浅,辞不达意之处望研友见谅。 1、院校专业选择 我高考因为种种原因失利而来到一非211普通地方院校,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而高中同学大多都进入了理想院校,北大、清华、人大等均有进入。强烈的落差使我一度在大学期间非常消沉,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唯独没有花费精力在学习上面。其直接结果就是大学期间没有拿过一次奖学金,更不要说评选三好学生、党员什么的了。大三意识到在毕业前总该做些什么来使自己的大学看上去似乎并没有那么糟,于是做了些兼职。后来在考研的节点上,听了一些前辈的建议,也结合了自己的情况决定考研。其中一位老师曾说过,在你的未来充满了无尽的可能,也充满了各种未知,毫无疑问,考上一所不错学校的研究生是一个几乎无疑会影响一生的事情。既然其他的都不确定,为什么不抓住身边这次明显的机会呢。而我对自己说,如果不考研的话未来很可能会后悔,而如果考研的话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后悔。于是就义无反顾的来了。因为之前了解过一些经济学的信息,自身也比较感兴趣,因此决定考经济学。在这个领域,人大无疑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也对比过其他的学校,北大每年统考生名额很少,本科出身应该也会有一定影响,而人大学校发展前景不错,统考名额相对较多,且学制两年,13年又有一同院师兄跨专业成功,因此决定考人大。 初试成绩下来时,许多师弟师妹询问这方面的问题。我个人给的建议时考研不一定要根据大学成绩来定志愿(大学成绩里有多少水分相信大家都比较了解),更倾向于以高中时代的稳定成绩为基准。以我为例,高考虽然发挥失常,但平时成绩一直很稳定,还不错。其中对考研有重要影响的数学英语也都可以,高中时代数学平均在145+,英语基本125+,不过因为大学课堂基本上都是靠睡觉度过的,所以有些荒废。初试数学和那些满分的大神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了,英语比估计的要低5分左右,这也说明北京阅卷确实很严。 总之,有志于考人大的研友既然决定了就要对自己有信心,除此外还要为自己的信心寻找力量源泉,对自己的比较优势有清晰的定位,然后在备考过程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2、802经济学复习经验 教材自然不用提啦,各置顶帖都有说明。说一下自己用过的教辅。因为很多教辅也只有这个版本。但很明显圣才系列的课后习题答案并不十分完美,许多答案并不很切题,或者说逻辑不清楚,有点找不着重点。其次就是篇幅问题,宏观问题上的答案基本上都是仅供参考的,可以为大家提供一种解题思路和答题格式,实际运用中并不需要那么长篇大论,背景信息也只需要一笔带过。但圣才系列总体来说还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在基础阶段,当面临微观计算和宏观分析手足无措时,答案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是人大版的微观宏观的教材解答及考研模拟(2005年出版的),可谓历史悠久了,这套书是一位师姐送的,她双学位时用的,我也不知道从哪买的。书中有许多经济学案例及分析,以及各种考研的真题(05年前)。答案很符合人大的风格,而且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许多问题都直击要害,因此即使有近十年的历史,仍然不失为一份不错的书。 还要说的是政经。参考书自然是逄、宋。我只买了本宋,不过由于觉得太厚,而每年真题又规律性很强,所以没怎么看。主要看的是宋涛版的教辅。后来同学送了本逄的名校真题及答案,也的确非常实用。今年出的两种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四个环节等都有涉及。纵观历年真题不难发现,政经考的永远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最核心的部分,所以只要抓住这条主线,一次展开把相关知识点穿起来,政经就容易很多了。在最后复习阶段,可以把政经的复习和政治结合起来,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结合起来省力不少。今年政经的后两道大题我基本是按照答政治题的套路来的,结果证明还不错。 当然,任何资料和真题相比都要黯然失色了。我用的真题就是从论坛里面自己拼凑的,也没有在网上买所谓的答案。可以想象,被炫耀着兜售的资料也不过是师兄师姐们的一些经验而已。权威绝对算不上。如果有心的话,自己参考各种资料,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答案。而这个过程中的认识和体会要远胜于背诵一份所谓的答案了。在研读真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许多很难解决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对于那些没有可重复性又很难懂的问题不必要太纠结。因为有的问题既不会影响其他学习,又不可能在近期的考试中重复出现。如果实在弄不清楚的话,可以放弃。坦诚而言,真题里面有些问题至今我都不是很清楚,但事实证明也的确不影响考试。因此、要懂得适当的取舍。 对于答题技巧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字迹的重要性自然不用赘述了,许多同学可能会看到很多辅导书都说人大的简答题要当成论述题来答,论述题要当成论文。事实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篇幅的确很重要。我今年答题基本上论述题是把答题纸的空间用的差不多了,字数应该在350字左右,不低于300字。内容方面逻辑要清晰,逐条罗列使人一目了然。如果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话可以罗列相关知识点,最后在自己比较有把握的点上适当展开。但无论如何,不要让老师觉得你无话可说。对于宏观分析问题要有整体性眼光,将分散的知识点串在一起,体现出自己能够融会贯通。今年最后一题就是此类型,虽然是曼昆书上的案例,但确糅合了两个章节的知识点,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是要求很高的。 对于跨专业的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