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缆线路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1页
光电缆线路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2页
光电缆线路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3页
光电缆线路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4页
光电缆线路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长兴岛铁路瓦房店至五岛段新建工程光电缆线路监理实施细则编 制: 审 批: 沈阳铁路建设监理有任公司瓦五监理站2013年8月20日目 录1 工程概况及技术、专业工程特点11.1 工程概况11.2 专业特点11.3 技术、质量标准11.4 监理工作依据22 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13 监理工作流程74 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84.1 控制要点84.2 监控目标84.3 监控手段85 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96 巡视旁站部位和工序101 工程概况及技术、专业工程特点工程概况1.1、概述(一)设计依据1. 铁道部鉴定中心2006年10月大连长兴岛铁路工程可研审查意见(代拟稿)。2. 参照铁道部鉴定中心2009年3月20日对大连长兴岛铁路五岛至长兴岛段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确定的主要原则。(二)设计范围(含相关工程)和设计年度1. 设计范围沈大线瓦房店站至田五线DK53+000(五长段设计起点)段铁路新建及既有线改建。四、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一)铁路等级:级。(二)正线数目:单线,预留双线条件。(三)限制坡度: 6 。(四)最小曲线半径:一般1200米、困难800米。(五)牵引种类:电力。(六)牵引质量:5000吨。(七)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米。(八)闭塞类型:继电半自动闭塞。(九)建筑限界:满足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要求1.2专业特点光电缆线路工程包括(一)通信网的构成:本工程通信系统由传输及接入系统、电话交换系统、专用通信系统、电源系统、通信线路等部分组成。光电缆线路建筑安装电缆接续及入、光缆接续及引入、电缆线路电特性检测和光缆线路特性测。(二)通信线路类型及容量1. 干线光缆线路本工程在瓦房店通信站至本段设计终点(DK53+000)间直埋敷设1条12芯单模充油光缆,并新设光纤在线监测系统现场设备,接入既有光纤在线监测系统中心设备。2. 电缆通信线路本工程在瓦房店通信站至本段设计终点(DK53+000)间直埋敷设1条HEYFLT23 740.9长途对称低频电缆。3. 地区及站场通信线路地区及站场通信电缆根据需要采用HEYFLT23低频对称充油直埋电缆、HYAT53型市话充油直埋电缆等。地区光缆采用直埋8芯光缆。(三)通信系统的构成及设备类型的选定1. 传输及接入系统本工程新设光缆中的2芯开通STM-4光同步传输及接入系统。本区段内瓦房店通信站、董屯、白水井、郭家、复州湾、老家分别新设STM-4光同步传输及接入设备,白水井牵引变电所新设STM-4简易一体化传输及接入设备,瓦房店通信站新设传输及接入系统网管设备。2. 数据通信系统本设计不新设数据交换设备,需要传输的各类非交换数据由本工程传输系统提供透明传输通道。3. 电话交换系统本工程全线新增自动电话通过传输及接入系统接入瓦房店通信站既有程控交换机,并根据新增用户数量对既有交换机进行扩容。4. 调度通信系统本设计在董屯、白水井、郭家、复州湾新设专用通信分系统设备,通过2M通道接入沈局调度所既有数调主系统设备,构成全线数字调度系统。在董屯、白水井、郭家、复州湾分别新设无线列调、无线车次号校核及调度命令无线传送等设备,并采用光纤直放站方式对区间弱场区进行补强。5. 通信电源本工程沿线各站通信机械室采用两路220V交流电源供电。在董屯、白水井、郭家、复州湾站各新设-48V/50A开关电源设备1套及48V100AH蓄电池1组,并新设电源及环境监测系统现场设备,接入既有电源及环境监测系统中心设备。(四)路外通信、广播及其他设施的电磁干扰防护对于通信、广播架空线路与铁路垂直交越部分,按电气化铁路要求改为地下直埋方式,并采用铠装光缆、电缆加钢管防护穿越铁路。架空线路终端在铁路用地界以外,终端杆及电缆接头均做好接地系统。对于地埋光、电缆线路与铁路垂直交越部分,应采取加固措施。 光电缆线路工程包括光电缆线路建筑安装、电缆接续及进入、光缆接续及引入、电缆线路电特性检测和光缆线路特性检测。1.3 技术、质量标准1.3.1 技术标准工程主要技术标准一览表序号项目内容备注1铁路等级I级2正线数目单线3限制坡度44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20km/h,平面预留160km/h提速条件5路段旅客列车设计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2000m,困难地段1600m6牵引种类电气化7机车类型SS48牵引质量4000t9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预留1050m10闭塞类型半自动闭塞1.4 监理工作依据1、建设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及招投标文件2、监理规划3、工程施工图纸、设计说明及设计变更等技术会议纪要和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单位对设计问题的正式答复等;4、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经批准的光电缆通信线路施工方案;5、国家建设法律法规。6、执行验收标准、施工规范:(1)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TB10402-2007)(2)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9-2003)(3)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401.1-2003);(4)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401.2-2003);2 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2.1 检查光电缆线路建筑安装(1)检查到达现场的主要设备材料,对照设计文件检查出厂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2)光电缆敷设前施工单位应测试光(电)缆,监理应旁站见证试验;(3)检查光电缆线路的径路是否符合施工设计图的要求;(4)施工中监理应检查光电缆线路的埋深情况,特殊地带的埋深情况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电缆线路的埋深情况规定见表1表1 光电缆的埋深序号敷 设 地 段埋深(m)1普通土、硬土1.22半石质(沙砾土、风化石等)0.93全石质、流沙0.74水田1.45穿越铁路(距路基面)、公路(距路面基底)1.26穿越沟、渠1.27市区人行道1.08铁路路肩普通土、硬土、半石质0.8全石质0.5(5)检查穿越用防护管的位置、材质、管长和埋设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穿越铁路的防护管,是否超出轨道两侧轨枕头以外0.3m。(6)检查光电缆线路防雷、防蚀的设置地点、区段、数量、方式和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设计单位要求。(7)检查架空光电缆线路在雷击区敷设时是否按设计要求装设避雷地线。(8)检查光电缆外护层(套)是否有破损,接头处是否密封良好。单条直埋光缆接续前,最外层金属护套对地绝缘电阻(暂定)不应低于10Mkm。允许10%的单挑光缆不应低于2Mkm。(9)检查电化引入架的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与地面及其他设备电气化绝缘。2.2 电缆接续及引入(1)抽验10%检查直埋电缆接头套管是否做绝缘防腐处理并将接头加以保护。检查人孔内的电缆接头是否放在托板架上,相邻接头放置位置是否错开。检查分歧尾巴电缆接入干线的端别是否与干线端别相对应。(2)抽验10%检查电缆加感的程式和容量、加感线对的线序及加感点的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规定。(3)检查电缆充气气闭是否符合以下规定:一个气闭段10天气压允许下降值不应大于10kPa。分歧电缆5天气压允许下降值不应大于10kPa。电缆转接箱和自动充气设备的充气气压在保持7080kPa时,2天的气压允许下降值不应大于5kPa。水底电缆在日常保持气压100180kPa的基础上,10天气压允许下降值不应大于10kPa。(4)检查电缆接头的埋深是否符合表1的规定,直埋电缆接头埋于地下时,是否设防护。(5)检查电气化铁道区段电缆引入室内时,其金属护套与相连接的室内金属构件间是否进行绝缘。引入通信站时,是否将其金属护套的室内与室外部分绝缘。绝缘阻值不应小于1000M。2.3 光缆接续及引入(1)检查光纤接续时是否按光纤排列顺序,一一对应接续;光纤接续部位是否进行热缩加强管保护,加强管收缩是否均匀、无气泡。(2)检查直埋光缆的金属外护套和加强芯是否紧固在接头盒内。同一侧的金属外护套与金属加强芯在电气上是否连通。两侧的金属外护套、金属加强芯是否绝缘。(3)检查光缆接头的埋深是否符合表1的规定,直埋光缆接头埋于地下时,是否设置防护。(4)检查光缆进入通信站引入室后是否做绝缘接头,室内、室外金属护层及金属加强芯是否断开,并彼此绝缘。(5)检查室内光缆是否终端在光配线架或光终端盒上。光配线架的安装位置及面板排列是否符合设计要求。(6)检查光缆接续后的光纤收容余长单端引入引出是否不小于0.8m,两端引入引出是否不小于1.2m,水底光缆是否不小于1.5.m。光纤收容时的弯曲半径是否不小于40mm。(7)检查光缆接续后是否余留23m;光缆接头处的弯曲半径是否不小于护套外径的20倍。2.4 电缆线路电特性检测(1)检查低频四线组音频段电特性指标是否符合规定,低频四线组音频段电特性标准见表2。表2 低频四线组音频段电特性标准序号项目测量频率单位标准10.9mm线径环阻(20)直流/km570.6mm线径环阻(20)直流/km1322环阻不平衡直流230.9mm线径绝缘电阻直流Mkm100000.6mm线径绝缘电阻直流Mkm50004气绝缘强度电所有芯线与金属外护套间直流V1800(2min)芯线间直流V1000(2min)5交流对地不平衡衰减800HzdB656近端串音衰减800HzdB747远端串音防卫度800HzdB618固有衰减(加感线对)800HzdB/km0.179非电气化铁道区段杂音计电压(峰值)调度回线800HzmV1.0一般回线800HzmV2.0电气化铁道区段杂音计电压(峰值)调度回线800HzmV1.25一般回线800HzmV2.5(2)检查对绞线电特性指标是否符合对绞线电特性标准。对绞线电特性标准见表3。表3 对绞线电特性标准序号项目单位标准10.7mm线径单线电阻(20)/km480.6mm线径单线电阻(20)/km65.80.5mm线径单线电阻(20)/km952绝缘电阻Mkm5000(3)检查信号线电特性指标是否符合信号线电特性标准。信号线电特性标准见表4。表4 通信线电特性标准序号项目单位标准10.7mm线径单线电阻(20/km480.6mm线径单线电阻(20/km65.82绝缘电阻Mkm50002.5 光缆线路特性检测(1)检查一个光缆中继段内每根光纤接续损耗平均值是否符合下列指标:单模光纤0.08dB(1310nm、1550nm)多模光纤0.2dB。(2)检查光缆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的测试值是否小于光缆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计算值。(3)监理应见证试验检查最大离散反射系数和S点最小回波损耗的测试是否符合下列要求:光缆中继段S、R点间的最大离散反射系数:STM-1 1550nm波长不大于-25dBSTM-4 1310nm波长不大于-25dBSTM-4 1550nm波长不大于-27dBSTM-16 1310nm、1550nm波长不大于-27dB光缆中继段在S点的最小回波损耗(包括连接器):STM-1 1550nm波长不小于20dBSTM-4 1310nm波长不小于20dBSTM-4 1550nm波长不小于24dBSTM-16 1310nm、1550nm波长不小于24dB。(4)监理应见证试验检查偏振模色散(PMD)的测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 监理工作流程施工单位 施工过程 监理单位编制施工方案;光、电缆等材料进场检查;相关机械设备进场;审批施工方案;原材料进场验收;机具设备检查;现场准备工作检查;批准开工。施工准备施 现场检查确认电缆沟是否符合要求;定期旁站现场施工开挖电缆沟现场检查防护用钢管、水泥槽的施工是否符合标准、回填是否及时。现场施工光电缆钢管防护敷设光电缆 防护缆沟回填敷设光电缆,光电缆防护;沟回填光电缆标桩埋设;光电缆接续及引入;光电缆线路特性检测埋设标桩;光电缆接续引入;特性测试测量检查、测试 确认。确定工序无误,申请验收查验资料;质量验收签证。光电缆线路质量验收4 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4.1 控制要点4.1.1 施工中检查安全工作是否做到位(有没有拉设施工防护彩绳;是否配备防护员以及防护员防护用品配备情况,民工是否穿黄马甲);检查施工过程中光电缆的埋深、防护是否符合标准。4.1.2 沟深必须符合设计和验收标准要求;过桥过涵过沟过路的防护及防护管材质管长应符合设计和验标要求;光电缆的接续和防护,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电阻符合标准。4.1.3 进场材料的检查测试:光电缆线路主要设备材料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4.1.4 光电缆线路的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4.1.5 穿越用防护管的位置、材质、管长和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穿越铁路的防护管,必须超出轨道两侧轨枕头以外0.3m;4.1.6 光电缆的接续、测试及电气化区段电缆的引入符合要求4.1.7 与电力电缆放置位置关系4.2 监控目标4.2.1最低限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TB10418-2003 J288-2004)光电缆线路标准。4.2.2 最高限度的减少不合格返工现象,确保光电缆线路一次检查合格率90%以上;保证人员、机具安全,确保100%安全生产。4.3 监控手段监控手段主要包括光电缆线路建筑安装施工方案的审查和批准、光电缆线路建筑安装过程的检查和控制、关键部位及工序旁站、巡视、见证检测等。(1)审查施工方案应按照设计院、大连建设指挥部的相关规定要求。(2)过程控制: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须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检查试卷进场材料的检查,对照设计文件检查出厂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并观察检查,见证试验光电缆线路的埋设,现场尺量检查光电缆接续测试及引入必须由取得合格证的人员进行测试,严格按照光电缆接续的流程,现场观察检查,旁站监理光电缆的防护位置、材质、管长和埋设深度符合要求电化区段电缆引入,室内外金属护套间应进行绝缘,监理见证试验与电力电缆的放置、平行或者交越时应大于0.5m。 监理见证试验项目表施工部位(工序)控制点目标值监控手段光电缆单盘测试符合产品标准和验标要求见证试验光电缆电气绝缘外皮无破损10M/KM见证试验电化区段电缆引入室内外由金属护套间隔1000 M见证试验光缆接续同侧金属护套加强芯连通,两侧应绝缘一一对应加强管保护旁站观察检查电缆线路电气特性检测旁站观察检查光缆线路电气特性检测接续衰耗0.08dB线路衰减计算值光缆中继段S、R点间的最大离散反射系数:STM-1 1550nm波长不大于-25dBSTM-4 1310nm波长不大于-25dBSTM-4 1550nm波长不大于-27dBSTM-16 1310nm、1550nm波长不大于-27dB光缆中继段在S点的最小回波损耗(包括连接器):STM-1 1550nm波长不小于20dBSTM-4 1310nm波长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