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藏医药古籍文献抢救性收集整理及数据挖掘模式研究 聂佳1张艺1邓都2降拥四郎1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1137;2.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关键词藏医药;古籍;收集;数据挖掘 【】R29【文献标志码】A【】1007-8517(xx)04-0001-02 基金项目: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南派藏医药古籍文献的抢救性挖掘及数据库研究(No13XTQ012)。 作者简介:聂佳(1981-),女,在读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医药文献。 1研究背景 1.1意义藏医药学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藏族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民族医药古籍文献作为民族医药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民族性。藏医药古籍文献资料记载了历代名医专家重要而丰富的临床医疗经验和精辟的理论,发掘其中的藏医药学文献资源,是后人在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可供学习与借鉴的宝库。 1.2研究现状 1.2.1藏医药古籍特色显著,保护、研究形势紧迫藏医药古籍既有文物价值又具学术特色,其以藏文、古藏文记录为主,民族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种类齐全、蕴藏量巨大。如四川甘孜州是藏医药的发祥地之一,南派藏医药的故乡,当地绚丽多姿的康巴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中甘孜州南派藏医药、德格印经院、噶玛噶孜画派唐卡等典型代表进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据初步统计,目前国内先后抢救挖掘藏医药古籍文献2000多部(函),出版800多部,完成藏医药经典文献集成丛书(100部),藏医药大典(60卷),四部医典唐卡大详解(18卷)等重大古籍文献出版工程。目前在藏医药古籍中,尝试引入包含普查和典型调查在内的田野调查法、藏医药文献藏文特色数据库,以及藏医古籍信息化平台等新思路。但由于版权保护、文化信仰等原因,藏医药古籍产生的即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突显,加之藏族聚居区生活条件艰苦、科研经费匮乏、古籍存储条件简陋、古籍保护专门人才缺乏等等,很多古籍仍处于“尘封”状态。随着南派藏医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唐卡昂翁降措等大家的去世,精通古藏文和藏医药专家的减少,研究队伍更是人才匮乏,因此,藏医药古籍保护研究工作刻不容缓4-5。 1.2.2藏医药古籍研究有待深入挖掘藏医药古籍是不可再生的知识资源,若保护措施不力容易破损或老化,目前,许多科研机构虽都意识到了保护古籍的重要性,加大投入对其修复和扫描数字化,用缩微技术或者电子扫描的方式制作成电子版本,从而代替传统的纸质文本保护中医药古籍纸本,但是数字化程度均比较初浅,主要停留在通过扫描进行数字化的录入阶段,只是对古籍文献资源进行汇集和扫描,未对资源进行深入数据挖掘和开发利用,未能揭示潜在的知识和内容价值,其中所蕴含的巨大而宝贵的信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6-7。 2藏医药古籍的收集、 2.1确定调研对象以西藏、青海、四川等民族大学图书馆、藏医院、藏医学院、印经院、藏传佛教寺庙等藏医药古籍代表性收藏单位以藏医民间个人等所收藏的藏医药古籍为调研对象,广泛收集,核定版本。 2.2确定调研规范参照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制定的文献古籍普查规范,以及古籍定级等相关标准,研究制定藏医药古籍调研的项目、数据采集规范标准,并制定相关数据汇交方案。 2.3文献征集通过实地调研、检索、访谈等方式,结合参考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藏医药经典文献集成等对纳入调研范围的对象进行调研,采集相关数据,并适时汇交。 2.4数据汇总进行项目交流汇总,对全部调研数据进行整合、校对,厘清历代藏医药代表人物姓名、著作及著作所藏地。 2.5编目在四川省民族医药文献书目课题前期工作以及各地文献情况梳理汇总的基础上,系统开展调研,编纂410部藏医药古籍文献目录,包括书名、语言类别、著者等基本信息,如表1。 2.6古籍扫描、图片处理根据扫描仪、古籍数字化平台特点,参考国家标准,拟定古籍图像扫描规则,图片编号和文件夹命名方法;根据确定的书目,进行扫描古籍;扫描过程中,记录文献的页码和破损情况。为便于古籍数字化平台识别,须按照平台要求对扫描的古籍图片逐页地进行黑白转化、倾斜度调整。为下一步对古籍进行源数据著录,构建相关数据库,待古籍图片的逐步扫描和处理完成后,将已转化的图片上传至服务器。 3藏医药古籍挖掘研究 3.1藏医药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采用目前流行的C/S与B/A/S多层结构设计,以J2EE技术架构构建藏医药古籍数字化应用平台,基于古籍数字化应用平台,以确定的书目为研究对象,参照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藏医药经典文献集成等工具书,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制定藏医药古籍源数据著录标准,完成所有书目的源数据著录;随着源数据的完成,构建藏医药书目数据库。厘清历代藏医药著作,信息包括书名、版本类型、著者姓名、籍贯等基本信息。该库对研究藏医药学术渊源、学术流派及传承关系、学术特色及成就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2藏医药古籍图片数据库在已收集藏医药古籍书目的基础上,通过扫描、加工处理,将收集的藏医药古籍的主要信息页面扫描,转化为既能为古籍数字化应用平台所识别又可供电子阅览的图像格式,构建藏医药古籍图片数据库,用于存储和交流检索、查阅,实现对资源的再生性保护,为后期研究奠定基础。 3.3数据挖掘模式研究 3.3.1显性信息将书名、著者、疾病、症候、方剂、药物等基本字段导入Aess表后,建立基本数据表,参考藏医学、藏药学等工具书,进行规范,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实现显性信息的挖掘。 3.3.2隐形信息对于隐性信息的研究,由于其具有隐含性、性等特点,以Aess基本数据表为,利用数据挖掘相关方法揭示出其潜在的价值信息,能够更好地为临床、科研服务。数据挖掘方法众多,其中聚类分析方法又称群分析,它是研究(样品或指标)分类问题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关联规则方法是描述数据库中数据项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的规则,即根据一个事务中某些项的出现可导出另一些项在同一事务中也出现,即隐藏在数据间的关联或相互关系8。根据所收集的藏医药古籍情况,按藏医、藏药等不同分类属性分别采用聚类、关联规则等挖掘方法实现藏医疾病治疗中诊断、处方规律等显性化、可视化。 4结论 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对藏医药古籍进行及挖掘研究,不仅可实现对藏医药古籍的原生性保护,也使其中蕴含的精髓得到科学体现。目前,藏医药古籍研究尚未有统一的术语规范标准,在对其进行数字化研究过程中,需充分结合藏医药理论体系和藏医药文化特点,参考相关国家标准,才能真正实现藏医药古籍知识的现代化传承与利用。 参考文献 1周毛.浅谈藏学研究文献的馆藏建设及利用J.中国藏学,xx,(4):124-127. 2冯岭.藏医古籍文献数据库研究J.中医研究,xx,13(1):77-78. 3邓都.甘孜南派藏医药J.中国藏学,xx,(4):138-145. 4蔡景峰.民族医学古文献概述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8,4(4):3-5. 5冯岭,黄福开.从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角度看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作物植保员标准化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路缘石施工方案
- 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申报书撰写指南
- 能源审计报告编制分析报告
- 保险理赔咨询方案模板
- 2025至2030中国液压法兰吊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泡沫塑料建筑应用分析
- 学法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高级执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工会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
- 钢铁冶金学(炼钢学)课件
- 历史虚无主义课件
- 微生物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 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精选十六篇)
- 2022年阜阳市工会系统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分数》公开课课件
- 陶艺制作过程介绍教学课件(共48张)
- 发动机构造第7章 发动机总体结构
- 电子材料来料检验标准
- 眼外伤病人护理
- 非标设备制作、安装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