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高等数学(工本)讲稿.pdf_第1页
自考高等数学(工本)讲稿.pdf_第2页
自考高等数学(工本)讲稿.pdf_第3页
自考高等数学(工本)讲稿.pdf_第4页
自考高等数学(工本)讲稿.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更多优质自考资料尽在百度贴吧自考乐园自考乐园俱乐部 自考乐园 自考学习交流 资料共享的好去处 自考乐园 自考人自己的家园 俱乐部 id 5346389534638953463895346389 请牢记它哦 在百度贴吧的搜索框中输入俱乐部 id 可以直接进入俱乐部 自考高等数学 工本 讲稿 目录 1 函数与极限 2 导数与微分 3 不定积分 4 定积分及其应用 5 第一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6 第二章多元函数的微分学 7 第三章重积分 8 第四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9 第五章常微分方程 函数与极限 一 函数 一 几个概念 1 邻域 点 a 的 邻域 U a 点 a 的 去心邻域 U a 2 函数的有界性 0 XDMxXf xM 3 单调性 4 奇偶性 5 周期性 最小正周期 6 反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 关于对称 yx 二 基本初等函数 幂 函 数 q p yxx 指 数 函 数 x ya 对 数 函 数logayx 三 角 函 数sin x cosx tan x cot x secx cscx 反三角函数arcsin x arccosx arctan x arccot x 2 1012 1 0 5 0 0 5 1 sin x 01234 1 0 5 0 0 5 1 cos x 1 5 1 0 500 511 5 5 0 5 tan x 00 511 522 53 5 0 5 cot x 101234 10 5 0 5 10 sec x 0123456 10 5 0 5 10 csc x 1 0 500 51 1 0 1 arcsin x 1 0 500 51 0 1 2 3 arccos x 1 10 50510 1 0 1 arctan x 10 50510 0 1 2 3 arccot x 由常数和基本初等函数经过有限次四则运算和有限次的函数复合运算的所构成并可用一个式子表示的函 数称为初等函数初等函数 三 常用公式 1 幂指对公式 1 2 bbb acac b b b aa cc 3 bcb c a aa i 4 c bb aa c b 5 6 loglog c aa bc log log log c a c b b a 7 log b aa b 8 logab ab 3 三角公式 三角函数基本关系 1 2 22 sincos1 sin tan cos 3 cos cot sin 4 tancot1 i 5 sincsc1 6 cossec1 7 22 sectan1 8 22 csccot1 三角公式其它重要公式 sinsincoscossin coscoscossinsin tantan tan 1tanan sinsin2sincos 22 sinsin2cossin 22 coscos2coscos 22 coscos2sinsin 22 1 sin sincoscos 2 1 cos coscoscos 2 1 sin cossinsin 2 2 2tan sin22sincos 1tan 222 2 2 2 cos2cossin2cos1 1tan 12sin 1tan 2 2tan tan2 1tan 1cos sin 22 2 1cos cos 22 1cos1cossin tan 21cossin1cos 2 1cos2 sin 2 2 1cos2 cos 2 二 极限 1 无穷小 极限为 0 的变量称为无穷小 运算法则 1 有限个无穷小相加是无穷小 2 有界函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 有极限的变量与无穷的乘积是无穷小 常数与无穷的乘积是无穷小 有限个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 2 无穷小与函数极限的关系 0 lim xx f xAf xAxf xAx 3 极限存在准则 1 夹逼准则 nnn xyz 2 单调有界准则 4 两个重要极限 1 0 sin lim1 x x x 0 2 x sintanxxx 2 1 0 lim 1 x x xe 5 无穷小的比较 1 是比 高阶的无穷小 iff lim0 2 与 是同阶无穷小 iff lim 0 C C 3 与 是等价无穷小 iff lim1 4 是 的 k 阶无穷小 iff lim 0 k C C 5 11 个重要的等价无穷小 sin xx arcsin xx tan xx arctan xx 2 1 1 cos 2 xx 3 1 tansin 2 xxx 1 lnax x a1 x ex log a 1 ln x x a ln 1 xx 11 1 1 n x xxx n 6 等价无穷小替换 若 且limAor 则limlim 例 3 0 tansin lim sin 2 x xx x 三 连续函数 1 定义 0 0 lim xx f xf x 或 左 右连续 0 lim0 x y 2 间断点 第一类间断点 跳跃型 可去型 第二类间断点 无穷型 振荡型 3 闭区间连续函数的性质 1 最大最小值定理 有界定理 2 介质定理 在闭区间上连续的函数必须取得介于最大值 M 和最小值 m 之间的任何值 零点定理 3 导数与微分 一 导数的定义与几何意义 0 00 0 00 0 limlimlim xxxx 0 f xxf xf xf xy fx xxx x 求导函数 0 lim x f xxf x fx x 左右导数 导数 连续 几何意义 切线低斜率 二 求导数法则 1 四则运算 u xv xu xv x u xv xu x v xu x v x 2 0 u xu x v xu x v x v x v xvx 2 反函数的导数 1 fx y 3 复合函数求导 fxfxx 或 dfdfdu ux dxdu dx 4 基本求导公式 0C 1 xx ln xx aa a xx ee 1 log ln a x xa 1 ln x x sin cosxx cos sinxx 2 sec tan xx cot 2 cscxx sec tan secxx x csc cotcscxxx 2 1 sin 1 x arc x 2 1 arccos 1 x x 2 1 arctan 1 x x 2 1 1 carc ot x 三 高阶导数 1 1 nn n d yddy dxdxdx n 基本公式如下 sin sin 2 n n xx cos cos 2 n n xx 1 1 ln 1 nn n n x x 莱布尼兹公式 0 n nn kk k u xv xuxvx 四 隐函数求导 关键是抓住是对什么变量求导 认清谁是函数 例 求0 xy xyee 2 2 dy d y dx dx 对数求导法 3 2 1 1 4 x xx y xe sinx yx 1 五 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求导 xx t dydy dty t yy tdxdt dxx t 例 sin 1 cos xa tt yat 求 2 2 dy d y dx dx 六 函数的微分 1 定义 00 yf xxf xAxox Ax 称为线性主部 记为 dy 2 与导数关系 可微 iff 可导 dyfx dx 3 微分基本公式与运算法 由求公式直接得到 如 1 ln dxdx x d uvvduudv 2 uvduudv d vv 4 微分形式不变性 u 可为任意变量或中间函数 dyf u du 如 sin 21 cos 21 21 dxxdx 七 微分中值定理 1 罗尔定理 若 f xC a bD a b 且 f af b 则 a b 使 0f 2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若 f xC a bD a b 则 a b 使 f bf a f ba yfx 3 柯西中值定理 若 f x g xC a bD a b 且 xa b 0g x 则 a b 使 ff bf a gg bg a 八 洛必达法则 七种未定式 0 0 0 1 0 0 0 例 2 0 tan lim tan x xx xx 0 lim x x x 九 泰勒公式 若 f x在含有 0 x的某开区间内具有直到 n 1 阶的导数 则当在 a b 时 f x可以表示成 0 xx 的 n 阶多项式与一个余项 n R x之和 其中 介于 x 和 0 x之间 1 1 0 00000 1 nn nn fxf f xf xfxxxxxxx nn 拉格朗日余项 1 1 0 1 n n n f R xxx n 皮亚诺余项 0 n n R xo xx 2 常用的麦克劳林公式 1 1 1 nx xn xe exx nn 01 极小 求最值 3 判定函数的凸性 求拐点 上凸 0fx 下凹 3 不定积分 一 定义与基本公式 1 若 则 F xf x f x dxF xCF x dxF xCdF xF xC 2 基本积分公式 kdxkxC 1 1 1 1 x dxxC 1 lndxxC x 2 1 arctan 1 dxxC x 2 1 arcsin 1 dxxC x 0 1 ln x x a a dxC aa a xx e dxeC sincosxdxxC cossinxdxxC 2 sectanxdxxC 2 csccotxdxxC sec tansecxxdxxC csc cotcscxxdxxC tanln cosln sec xdxxCxC cotln sinln csc xdxxCxC secln sectanxdxxxC cscln csccotxdxxxC 22 11 arctan x dxC aaax 22 11 ln 2 ax dxC aaxxa 22 11 ln 2 ax dxC aaxax 22 1 arcsin x dxC a ax 22 22 1 lndxxxaC xa 二 换元积分法 一 第一类换元法 fxx dxfx dxFx C F xf x 设 例 1 11 11 xx x ee dxdx ee x 2 1 2 1 1 x x edx x 3 1 2321 dx xx 有理化 4 1 1 cos dx x 2 1 cos2cos 2 x x 5 25 sincosxxdx 6 cos3 cos2xxdx 7 4 sin2 4cos x dx x 求 8 2 cosdx 2 1 4arcsin 2 dx x x 9 1 1 ln dx xx 常见的 12 种凑微分形式 1 1 f axb dxf axb d axb a 2 1 1 nnnn f axb xdxf axb d axb na 1 2 3 xxxx f e e dxf e de 4 2 11 dx1 ffd x xx x 5 ln ln ln dx fxfx d x x 6 2 dx fxfx x dx 7 sin cos sin sinfxxdxfx d x 8 cos sin cos cosfxxdxfx d x 9 2 tan sec tan tanfxxdxfx d x 10 2 cot csc cot cotfxxdxfx d x 11 2 arcsin arcsin arcsin 1 fx dxfx dx x 12 2 arctan arctan arctan 1 fx dxfx dx x 二 第二类换元法 1 t x f x dxftt dt 1 三角代换 2 ax 2 2 ax 2 22 xa 例 32 4xx dx 2 根式换元 例 5 2 1 x dx x 1 1 x dx e 3 1 1 dx xx 3 倒变换 例 7 1 2 dx x x 42 1 1 dx xx 三 分部积分法 分解复杂度 u x dv xu x v xv x du x 1 例 kx n P x a dx sin n P xaxdx cos n P xaxdx cosxxdx 2 arcsin n P xxdx arctan n P xxdx ln n P xxdx 例 arctan xdx ln xdx 3 sin kx eaxb ddxcos kx eaxb xsin ln x dx 例 2 2 arctan arctan1 1 xx dxxdx x 分部积分法的推广公式及表格法表示 设 有 n 1 阶连续导数 则 uu x vv x 1 1 2 3 1 1 1 nnnnnnn uvdxuvu vu vu vuvdx u的各阶导数 u u u u 1 n u 1 n v 的各阶 原函数 1 n v n v 1 n v 2 n v v 四 有理函数积分 1 真分式与假分式 例 3 22 11 11 xx x xx 2 多项式在实数范围内能分解成一次因式和二次质因式的乘积 Q x 22 0 Q xb xaxbxpxqxrxs 3 12 1 AP xAA Q xxaxaxa 12 1 B BB xbxbxb 1122 2212 M xNM xNM xN xpxqxpxqxpxq 1122 2212 R xS R xSR xS xrxsxrxsxrxs 怎样求系数 先通分 利用分子相等 有两种方法 1 待定系数法 2 赋值法 例 22 1111 1 1 1x xxxx 4 积分 被积函数分解后 只有三种形式 多项式 n A xa 2 n MxN xpxq 2222 nn MxNMtb dxdtdt xpxqtata 2 n 2 22122122 2 1 nn dxxx nd xaxaxa n x 2 22122122 1 2 1 nn xa nd xaxaxa n x 即 1 2221 1 23 2 1 n n x n InI anxa 有理函数的原函数都是初等函数 5 可化为有理函数的积分 1 sin cos fxx d x 由于 2 2tan 2 sin 1tan 2 x x x 2 2 1tan 2 cos 1tan 2 x x x 令 tan 2 x ux 第二类换元法 根式代换 11 1 dx xx 注意分母根式内是二次式 先配方 12 2 cosxxdx 降次 分部 13 分部 14 cos ax ebxd x 1 x dx e 根式代换 15 22 1 dx xx 倒变换或三角代换 3 16 22 5 dx ax 2 三角代换 17 42 1 dx xx 倒变换或三角代换 18 sinxxdx 19 2 ln 1 xdx 分部 20 2 3 sin cos x dx x 提示 23 22 422 tansecsecsec sincossin sin cos 1 sin xxxx xxx dxdx xx 21 arctanxdx 代换 分部 22 1 cos sin x dx x 用升公式开方 分类 23 3 82 1 x dx x 凑入 1 有理函数积分 2 三角代换更好 24 11 84 32 x dx xx 凑入 25 4 16 dx x 直接可裂项 26 sin 1 sin x dx x 2 2 2 2 2cos1 cos 2 21 cos 2cos 2 sin 1 sin tan sectan cos t t tdt t t xx dxxxx dx x dt 27 sin 1 cos xx dx x 2 2 2sincos sin 22 2sec 1 cos1 cos222 2cos 2 xx xxxxx dxdxddx x xx 28 3 sin 2 cossin cos xx xx edx sinsin sec xx x xdeedx 分部 29 3 3 x dx xxx 30 2 1 x dx e 1 x t e 31 3 42 1 xx xx ee dx ee 提一个 x e凑入 32 2 1 x x xe dx e 2 1 1 1 x xx e ee 33 2 ln 1 xx dx 两次分部 34 2 3 2 ln 1 x dx x 2 3 2 2 1 1 1 x d x x 35 2 1arcsinxxdx sinxt 降次 分部 36 3 2 arccos 1 xx dx x 32 cos cos 1 sin sinxtt tdtt tdt 37 cot 1 sin x dx x cos sin 1 sin x dx xx 凑入 有理 38 3 sincos dx xx 同乘cosx 代换 倒变换 39 2cos sin dx xx 同乘sinx 凑入 有理 或直接有理 40 sin cos sincos xx dx xx 2 1 sincos 1 2sincossincos 2sin 4 xxdxdx dx xxxx x 41 cos sincos x dx xx 1 cossin cossin 2sincos xxxx dx xx 4 定积分及应用 一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1 dx1 定义 0 1 lim n b ii a i Sfxf x b y f x a x y 2 存在定理 1 若 f xC a b 则 f x在 a b 可积 2 若 f x在 a b 有界 且只有有限个间断点 则 f x在 a b 可积 3 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表示介于 x 轴 f x曲线 两条直线xa 和xb 之间各部分面积的代数和 4 定积分的性质 1 规定 0 a a f x dx ba ab f x dxf x dx 2 线性性 1212 bb aa k f xk g x dxkf x dxkg x dx b a 3 bcb aac f x dxf x dxf x dx 对区间的可加性 4 当被积函数为 1 时 表示积分区间的度量 b a dxba 5 若在 a b 上 则 若在 a b 上 0f x 0 b a f x dx f xg x 则 bb aa f x dxg x dx 由此有 bb aa f x dxf xdx 6 设 M 和 m 是 f x在 a b 上最大值和最小值 则 b a m baf x dxM ba 估值定理 7 若 f xC a b 则 a b 使 b a f x dxfba 积分中值定理 例 设 f x可导 且 2 3 limsin x xx tf t t dt 二 积分上限函数及性质 1 x a xf t dt x a d xf t dtf xaxb dx 更一般的 有 h x x f t dtf h xh xfxx 例 求 21 cos 2 0 lim t x x edt x 2 牛顿 莱布尼兹公式 若是连续函数 F x f x在 上的一个原函数 则 a b b bb aa a f x dxF xF xF bF a 三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1 定理 1 f xC a b 2 xt 在 上有连续导数 3 当 t 在 上变化时 xt 在 上变化 且 a b a b 则 b a f x dxftt dt 说明 当引入新变量时 必须 1 算微分 2 重新计算上下限 例 1 35 0 sinsinxxdx 开方分段 4 5 2 3 4 ln 1 ln e e dx xxx 3 4 2 ln 2 1 ln e e dx x 6 3 220 1 a dx xax a 0 2 0 1sincoscossin 2sincos tttt dt tt 4 4 f xa a 若 f x为偶函数 则 0 2 aa a f x dxf x dx 若 f x为奇函数 则 0 a a f x dx 如 2 1 2 1 arctan 1 xxx dx x 2 2 6 则 a 0 1 f xC 2 2 00 sin cos fx dxfx dx b 00 sin sin 2 xfx dxfx d x 如 2 0 sin 1 cos xx dx x 2 4 c 2 00 sin 2 sin fx dxfx dx 7 若 f x的周期是 T 则 0 a TT a f x dxf x dx 四 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1 公式 bb b a aa udvuvvdu 例 证明积分公式 2 2 00 131 22 2 sincos 132 23 nn n nn n nn Ixdxxdx nn n nn 为偶数 为奇数 例 1 2 5 0 sin xdx 2 6 0 cos 2 x dx 3 2 432 2 cos sin sinxxxd x 五 反常积分 1 无穷限的反常积分 lim t aat f x dxf x dx lim bb tt f x dxf x dx 00 00 lim lim t ttt f x dxf x dxf x dxf x dxf x dx 2 无界函数的反常积分 瑕点 lim bb at ta f x dxf x dx lim bt aa tb f x dxf x dx lim lim bcbtb aacat tctc f x dxf x dxf x dxf x dxf x dx 例 1 220 a dx ax a 0 2 2 1 2 1 1 dx x 六 定积分在几何中的应用 一 求平面图形的面积 1 直角坐标系下平面图形的面积 四种情形 注意面积元素的选取方式 例 计算由曲线 2 2yx 和直线4yx 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18 2 曲边梯形的曲边为参数方程时的情形 xx t yy t 22 11 btt att Aydxy t dx ty t x t dt 其中 12 ax tbx t 例 1 求椭圆 22 22 1 xy ab 的面积 2 3 8 2 求星形线围成的面积 求 1 4 3 3 3 cos 0 sin xax a yax 2 a 3 极坐标的情形 2 1 2 dAd 所以 2 1 2 Ad 二 求体积 1 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文体的体积 VA b a x d x dxdydx d 2 旋转体的体积 Vf V Vx 2 b a x 2 d c y 2 b a f x 例 求曲线 2 4yx 及0y 所围成的图形绕3x 旋转构成的旋转体的体积 64 三 求平面曲线的弧长 22 dsdxdy 1 直角坐标系 2 1 dsfxdx 2 参数方程的情形 22 dsx ty tdt 3 极坐标的情形 22 dsrrd 第一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1 空间直角坐标系 一 几个概念 1 空间直角坐标系 x 轴 y 轴 z 轴 横 纵 竖轴 2 卦限 3 空间点的坐标规定 利用三个坐标面的交点 4 坐标轴上与坐标平面上点的坐标特征 二 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记的空间直角坐标为 则 12 P P 11112222 P x y zP xyz 22 12121212 PPxxyyzz 2 2 向量代数 一 向量的概念 1 向量与标量 数量 大小与方向 向量可用有向线段表示 如AB 一般是自由向量 2 向量的模 AB 或 零向量一般记作 0 3 向量相等 长度相等并且方向相同 注意不强调起点 自由向量 4 共线 共面 起点 终点在同一条直线或面上 平行 方向相同或相反 二 向量的加法 1 加法 OA 2 减法 OA OBOC OBBA 1 3 运算法则 向量加法 1 交换律 2 结合律 三 向量与数的乘法 数乘 拉伸 变向 1 运算律 1 结合律 2 对数量加法的分配律 3 对向量加法的分配律 例 化简 3 2 43 3abababab O B A C O A C O B A C O B A 4 单位向量 的单位化向量 0 四 向量的投影 A B uA uB u Prju BA ABuu 有 Prj cos uAB AB 其中 是与uAB 的夹角 范围为 0 投影的性质 2 1 Prj PrjPrj uuu u 2 Prj PrjPrj uu 3 Prj Prj uu 五 向量的坐标 1 基本单位向量 分别与 x y z 轴同方向的单位向量 i j k 向径OM的坐标 由向量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定义 OM OM aibjck 的分解式 OM 2 向量线性运算的坐标表示 记 123 a a a 123 b b b 1 112233 ab ab ab 112233 ab ab ab 2 123 aaa 3 的坐标表示 312 12 aaa bbb3 4 向量 123 a a a 与 x 轴 y 轴 z 轴夹角 的余弦 称方向余弦 由 11 1 222 123 Prj coscos x aa a aaa 同理 2 222 123 cos a aaa 3 222 123 cos a aaa 因此有 cos2 22 coscos1 3 数量积与向量积 一 数量积 结果为数量 1 数量积的概念与性质 cos ii 是 与 的夹角 Prj Prj i 易得 2 i 注意使用该公式 长度化为向量数量积 运算律 1 交换律 ii 2 结合律 iii 3 分配律 iii 向量垂直与数量积关系 0 i相互垂直 2 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设 123 a ia ja k 123 bib jb k 则 1 1223 3 aba ba b i 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 向量的夹角余弦 1 1223 3 0aba ba b 1 1223 3 222222 123123 cos aba ba b aaabbb i 例 已知点 A 1 1 1 B 2 2 1 C 2 1 2 求直线 AB 与 AC 的夹角 3 二 向量积 结果为向量 1 概念及性质 大小定义为 sin i 是 与 的夹角 方向定义为 垂直于 与 确定的平面 方向由 到 的右手法则确定 几何意义 表示以 和 为边的平行四边形面积 3 运算律 1 反交换律 2 结合律 3 分配律 向量平行 0 2 向量积的坐标表示 231312 123 231312 122 ijk aaaaaa aaaijk bbbbbb bbb 4 空间中的曲面和曲线 一 曲面方程 1 曲面方程的引入 定义 给定曲面 S 和三元 若 1 S 上的点都满足方程 0F x y z 0F x y z 2 满足 0F x y z 的点都在 S 上 称方程是曲面 S 的方程 S 称为方程表示 确定 的曲面 0F x y z 例 1 建立球心在点 0000 Mxyz 半径为 R 的球面方程 解 设 M x y z是球面上任一点 则 0 MMR 即 222 000 xxyyzzR 化简可得 222 000 2 xxyyzz R 0 1 研究方程所代表曲面的形状与性质 222 222481xyzxy 两个问题 1 已知曲面作为满足某些条件的点集 求曲面方程 2 已知曲面方程 研究曲面形状 例 2 方程的图形是怎样的 截痕法 22 1 2 zxy 例 3 判断方程 22 1zx y表示曲面的形状 曲面关于坐标平面对称的判定方法 设曲面方程为 0F x y z 关于对称 0z F x yzF x y z 其它类似 例 4 研究曲面关于坐标平面的对称性 2 2zxy 2 2 旋转曲面 定义 平面曲线 C 绕它所在平面的一条直线 L 旋转一周所生成的曲面称为旋转曲面 C 称为母线 L 称为 旋转轴 结论 1 绕 y 轴旋转 0f y z 22 0f yxz 绕 z 轴旋转 0f y z 22 fxyz 0 2 绕 x 轴旋转 0f x y 22 0f xyz 例 1 直线绕 z 轴旋转的旋转面方程 0zay a 22 zaxy 即 圆锥面 2222 zaxy arccota 称为半顶角 2 绕 z 轴 旋转抛物面 2 0zaya 22 za xy 3 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 定义 平行于定直线 L 并沿定曲线 C 移动的直线 l 所生成的曲面称为柱面 动直线称为母线 曲线称为准 线 柱面方程特征 准线为 母线与 z 轴平行 0F x y 0F x y 准线为 母线与 y 轴平行 0G x z 0G x z 准线为 母线与 x 轴平行 0H y z 0H y z 例 判断下列方程所表示的曲面 1 22 22 1 xy ab 2 2 2ypx 3 22 1xz 4 1z 5 1yz 二 空间中的曲线方程 1 空间曲线的一般方程 空间曲线 C 可看作空间两曲面的交线 0 0 F x y z G x y z 该式称为空间曲线的一般方程 例 判断下列曲线的形状 4 5 1 1 2 222 222 1 1 1 xyz C xyz 22 22 1 0 zx C xyx y 2 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 xx t yy t zz t 称为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 例 讨论 cos sin xa ya zk 所表示的曲线 螺旋线 三 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 过程 空间曲线 投影柱面 投影曲线 例 求空间曲线在平面 0 0 F x y z G x y z xoy上的投影方程 1 消去 z 得投影 柱面方程 2 得投影方程 0H x y 0 0 H x y z 例 求曲线 222 1 1 2 xyz z 在坐标面上的投影 5 空间中的平面与直线 一 平面方程 1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过定点且垂直于非零向量 0000 P xyz nA B C 可确定唯一平面 记平面 上 任一点 则 即 P x y z 0 n P P i 0 A x 000 xB yy C zz0 n称法向量 将上式展开 令 则 00 By 0 Cz DAx 0zD AxByC 称为平面的一般方程 注意 平面方程的系数可重构平面的法向量 例 已知平面 经过三个点 1 1 1 1 P 2 2 1 2 P 3 3 3 1 P 求 的方程 提示 1 用点法式 关键是求法向量 用向量积 2 用一般式 待定系数法 236xyz 0 2 特殊位置的平面方程 针对 0AxByCzD 1 D 0 过原点 2 A 0 平行 x 轴 其它类似 3 A B 0 平行于 xoy 平面 其它类似 4 当 A B C D 均不为零 平面方程可化为 1 xyz abc 称为截距式方程 3 两个平面的夹角 给定平面 11111 0A xB yC zD 法向量 111 nA B C1 22222 0A xB yC zD 法向量 222 nA B C2 定义两平面夹角为锐角 则 12121212 222222 12 111222 cos n nA AB BC C nn ABCABC i i i 平面间的关系通常归结为各自法向量之间的关系 1 1 与 2 垂直 iff 121212 0A AB BC C 2 1 与 2 平行 iff 11 22 ABC ABC 1 2 例 已知平面 经过点 1 1 1 并且与给定的平面3220 xyz 平行 求平面 的方程 例 给定平面 及点 求点到0AxByCzD 0000 P xyz 0 P 的距离 d 提示 设垂足为 111 M x y z 利用 点 M 在平面上可求出 0 n MPnMP ii 0 000 222 AxByCzD d ABC 二 直线方程 1 直线方程的三种形式 1 直线的对称式方程 定点 方向向量 0000 P xyz vl m n 直线上任一点 则有 P x y z 000 xxyyzz lmn 对称式方程 2 直线的参数式方程 令 t 解出有 0 0 0 xxlt yymtt zznt 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直线可看作两不平行的平面的交线 1111 2222 0 0 A xB yC zD A xB yC zD 2 两条直线的夹角 规定 取锐角 设直线 1 L的方向向量为 1111 vl m n 直线 2 L的方向向量为 2222 vl m n 则 121 21212 222222 12 111222 cos v vl lm mn n vv lmnlmn i i i 由此易看出平行和垂直的条件 例 求直线与 1 21 21 xyz L zyz 0 0 2 10 21 xyz L zyz0 的夹角 3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规定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1 当 L 与 垂直时 2 2 当 L 与 不垂直时 是 L 与它在 上的投 6 影直线的夹角 此时 L 0 2 表示的曲面称为椭球面 其中 xayb zc 1 对称性 面对称 2 图形描述 利用去截椭球面观察截线变化 zh 3 特殊情况 abc 球面 ab 绕 z 轴旋转的旋转椭球面 其它类似 椭球面标准方程 22 000 222 1 xxyyzz abc 2 二 椭圆抛物面 22 22 0 0 xy zab ab 1 对称性 x 0 y 0 2 图形描述 用 z h 去截 截痕法 顶点 3 特殊性 a b 旋转抛物面 22 2 xy z a 相当于 2 2 x z a 绕 z 轴旋转得到 椭圆抛物面标准方法 22 0 22 0 0 b xy zza ab 例 讨论图形 1 22 22 xy z ab 2 22 22 xz y ab 三 椭圆锥面 方程 22 2 22 0 0 xy za ab b 上下开口 原点称为椭圆锥面的顶点 当 a b 时称为圆锥面 四 单叶双曲面 222 222 1 xyz abc 五 双叶双曲面 222 222 1 xyz abc 8 第二章 多元函数的微分学 1 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 一 平面点集 平面中某些点所构成的集合称为平面点集 平面点集通常用二元不等式表示 1 邻域 给定点 0000 P xyz 22 00 UPx yxxyy 0 称为点的 0 P 邻域 若 点不包含在邻域内 则称该邻域为点的去心邻域 记作 0 P 0 P 0 o UP 2 区域 在平面上由一条或几条曲线围成并且连成一片的点集称为区域 这些曲线称为该区域的边界 边界上的每个点称为区域的边界点 若区域含边界 则称为闭区域 否则称为开区域 例如 是区域 22 14 x yxy 0 使得 D 内任何点到原的距离都小于 M 则称这个区域为有界区域 否则称 为无界区域 二 二元函数 设 D 为 R2的非空子集 平面点集 R 为实数集 若 f 为 D 到 R 的一个映射 即对于 D 中 的每一点 x y 通过 f 在 R 中存在惟一的实数 z 与之对应 则称 f 为定义在 D 上的二元函数 记为 其中 x y 称自变量 z 称为因变量 D 称为 f 的定义域 记为 zf x yx yD f D ff Zzf x yx y D 称为值域 注意 二元函数在几何表示空间中的一个曲面 如 2 zxy2 表示旋转抛物面 三 多元函数的构造 1 多元函数的四则运算 类似一元函数中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 注意此时函数的定义域是各自函数定义的交集 例 求函数 22 2 rcsin 3 ax f x y xy y z 的定义域 2 多元函数的复合运算 1 则 uf v vg x y uF x yf g x y 2 wf u v ux y vx y z 则 wF x y zfx y zx y z 如 wvu uxyz vxyz 3 zf u v w ut vt wt 则 zF tfttt 如 2 sin cos w zuvut vt wt 4 部分复合 则 zf x u ug x y zF x yf x g x y 如 sin x zux u y 例 已知函数 2 2 xy f x y xy 求 1 x f y 1 2 2 例 设 2 f xy xyxy 求 f x y 初等函数 设有若干个不同的变量 由它们各自的一元基本初等函数出发 经过有限次的加 减 乘 除运算及有限次的复合得到的函数称为初等函数 3 隐函数 若 能解出 则称由该方程确定了一个隐函数 称为显函数 同理类似 0F x y 0 yy x yf x F x y z 四 多元函数的极限 0 0 lim xx yy f x yA 或 00 lim x yxy f x yA 称二重极限 例 求下极限 P59 1 2 0 1 1 lim x y 2 xy xy 2 0 1 2 lim arcsin x y xy 3 22 22 0 0 sin2 lim x y xy xy 4 0 0 24 lim x y xy xy 例 证明极限 22 0 0 lim x y xy xy 不存在 五 多元函数的连续性 定 义 设 二 元 函 数 f x y的 定 义 域 为 f D 000 P xy是 f D的 聚 点 且 0f PD 如 果 0 0 0 lim xx yy 0 f x yf x y 则函数 f x y在点 0 y 00 P x连续 否则称为间断 结论 函数经加 减 乘 除 分母不为 0 运算得到的函数仍是连续函数 最小值 大最小值之间的任何值 函数的定义域 并作出定义域的图形 1 1 连续 2 连续函数与连续函数的复合运算得到的函数仍是连续函数 3 初等函数在其有定义的区域内连续 4 有界闭区域上的连续函数一定有最大 5 有界闭区域上的连续函数一定能取到介于其最 习题 2 1 2 求下列 zx y 2 2 ln 21 zyx 3 22 22 xy z xy 4 xy z xy 2 偏导数与全微分 一 偏导数的概念 在点设二元函数 x zfy 00 xy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 则 关于 x 的偏增量 0 关于 y 的偏增量 函数在点 000 xz f xx yf xy 0000 yz f xyyf xy zf x y 00 xy对 x 的偏导数定义为 000 0 lim x 0 f xx yf xy x 也记作 0 00 000 00 0000 x x xxxx xy y yx xx x y yy y zf fxyzxyzz xx 注 1 偏增量与全增量不同 000 zf xx yyf xy 0 2 00 x fxy的意义 沿 0 yy 平面的变化率 3 由定义可求偏导函 1 xxx zf fx yff z xx 4 可推广到多元函数求偏导函数 例 求函数在点的两个偏导数 23 3zxxyy 1 2 例 求函数 222 uxyz 的偏导数 例 设 22 22 22 0 0 0 xy xy xyf x y xy 求在点 0处的两个偏导数 0 习题 2 2 2 求下列函数的偏导数 1 2 3 zx yxy 3 3 3 31 ln5z yx 3 xy zxe 4 xy z xy 5 arctan y z x 6 7 8 2 sin cos zxyx y 222 sin uxyz y z ux 3 设函数 2 2 f x yxyxy 求 3 4 x f 4 设函数 1 yf x yxy 求 1 1 y f 7 设函数 ln f x yxy 证明此函数满足等式 1 2 ff xy xy 二 高阶偏导数 函数在区域D内有偏导数 zf x y x z fx y x y z fx y y 如果这两个偏导函数在D内仍有偏导 数 则称它们的偏导数为 f x y的二阶偏导数二阶偏导数 二阶偏导数共有四种 2 2 z x 2 2 z y 2z x y 2z y x 其 中 2z z x yx x 可记为 xy fx y 11 fx y或 xy z 2z x y 和 2z y x 称为二阶混合偏导数二阶混合偏导数 二阶和二阶以上的偏导数称为高阶偏导数高阶偏导数 3 定理 1 如果函数 f x y的两个混合偏导数 2z x y 及 2z y x 在区域 D 连续 则在该区域内这两个混合偏导 数必相等 即 2z x y 2z y x 例 1 求函数的所有二阶偏导数 32 3zxx yy 3 例 2 2 2 8 设函数 22 uxyz 2 证明此函数满足等式 222 222 2uuu xyz u 三 全微分 定 义 设 二 元 函 数在 点 zf x y x y zA 某 邻 域 中 有 定 义 其 全 增 量 为 可以表示为 zf xx yy f x y xB yo 其中 A B 不依赖于 xy 仅与 x y 有关 22 xy 则称函数 f x y在点 x y处可微 并称为此函数在点A xB y x y处的全微分 记为 dz 可以证明以下几个结论 1 若函数 f x y在点 x y可微 则 zz dzdxdy xy 2 若函数 的两个偏导数在点 zf x y x y处连续 则函数 f x y在点 x y可微 3 在点 x y 可微 偏导存在 可微 连续 连续与偏导存在没有关系 偏导存在 偏导连续 可微 例 1 P64 求函数 2 x zf x y y 在点 1 2 处 当0 02x 0 01y 时的全增量与全微分 例 2 2 2 9 求下列函数的全微分 1 x zxy y 2 3 22 ln 1 zx y x zy 4 yz ux 3 复合函数与隐函数的偏导数 一 复合函数的偏导数 定理 如果函数和在点 uu x y vv x y x y的偏导数存在 函数 zf u v 在对应点可微 则复合函数在点 u v zf u x y v x y x y的偏导数 z x z y 存在 且有链式法则 zfufv xuxvx 和 zfufv yuyv y 4 理解关键点 项数由 f 是几元函数确定 求偏符号当函数为一元函数时应改为求导符号 几种情况的分析 1 中间变量多于两个 zf u v w uu x y vv x y ww x y 则 zfufvfw xuxv xwx 和 zfufvfw yuyv ywy 2 中间变量只有一个 zf u 则 uu x y zdfuu f u xduxx 和 zdfuu f u yduyy 3 自变量只有一个 uu x vv xzf u v 则 dzf duf dv dxu dxv dx 全导数 4 中间变量与自变量混合出现 zf x y t xx s t yy s t 则 zfxf sxsy y s 和 zfxfyf txtyt t 例 1 对于复合函数 求 v zu ux vx dz dx 例 2 对于复合函数 vx 2 lnzuv uxy y 求 zz xy 例 3 对于复合函数 求 u ze 2 sinuxy zz xy 例 4 设函数 wF x y z zx y 都可微 求复合函数 wF x yx y 的偏导数 例 5 设 f 是可微的二元函数 求的全微分 dz 22 zf xy xy 习题 2 3 2 求下列复合函数的偏导数及全微分 其中 f 是可微函数 1 22 xy zf xye 2 11 zfxy yx 3 y zf xy x 4 设 其中 F 是可微函数 证明 zyF u 2 uxy 2 zz yxx xy 5 设函数f有二阶连续的导数或偏导数 求下列函数的二阶偏导数 1 2 22 zf xy zf xy xy 3 2 x zfx y 5 二 隐函数的偏导数 定理 1 设二元函数在点 F x y 00 xy的某邻域中有连续的偏导数 且 00 0 y F xy 00 0F xy 则方程在点 F x y 0 0 0 xy的某邻域中可唯一确定具有连续导数的隐函数 使得 yf x 00 yf x 并有 x y Fdy dxF 左右同时对 x 求导可得 2 设二元函数在点 F x y z 000 xyz的某邻域中有连续的偏导数 且 000 0 z F xyz 则方程在点 000 F xyz 0 F x 0y z 000 xyz的某邻域中可唯一确定具有连续导数的隐函数 使得 并有 zf x y 0 zf 0 xy0 x z Fz xF y z F z yF 在方程左右两端同时对 x 或对 y 求 导可得 例 1 给定方程 求由此确定的 z 为 x y 的函数的偏导数2 xyz eze 0 zz xy 习题 2 3 6 求下列由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的导数或偏导数 1 设lnxyy a 求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