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范围:必修一专题一、二、;必修三专题一、二;改革)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辽宁喀左、北京房山发现了一批西周初期的燕国铜器江苏丹徒也发现了西周初期宜国铜器。此材料有利于说明 a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b分封制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c西周燕国宜国冶铜业比较发达 d西周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2汉末至唐代,婚姻受门阀制度影响极大,讲究门当户对,士庶不婚;宋代时,婚姻“不问阀阅”,士庶婚姻成为风俗。这一婚姻观念的变化主要源于 a等级观念的淡化 b人口大量迁徙流动 c理学思想的影响 d社会阶层流动频繁3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徭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这可以佐证a刺史设置有助于君主专制 b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c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 d监察制度有利于京畿稳定4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若要解决中国社会之积弊,则当使知识分子不再集中到政治一途,便该奖励工商业,使聪明才智转趋此道。”其中使知识分子“集中到政治一途”a繁荣了春秋战国文化 b维护了秦汉政治统一c有利于贵族垄断政权d推动了官僚政治发展6史学界研究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不同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据。这说明 a军机处历经逐步演化得以成立 b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的过程艰难 c历史研究难以形成统一的结论 d军机处的设置具有机密性特点7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把战国至明清中国历史描绘为游士社会、郎吏社会、门第社会、科举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游士社会”出现了夜市和草市 b“郎吏社会”出现了百家争鸣 c“门第社会”开始了儒释道合流 d“科举社会”开始在地方设置郡县8汉设刺史(官秩为六百石),其“问事”范围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千石违公下比(勾结),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由此可见该制度意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具有“以卑监尊”的特点 基本消除了官场腐败现象a b c d9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c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 d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10 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a收回通商口岸 b发展民族经济 c维护国家主权 d挽救国家危亡11.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英日从中国攫取最大利益的出发点是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有利条件c.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12.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该类护照最早出现的时问最可能开始于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13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14李大钊说: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他主要强调义和团运动 a是一场反侵略的爱国运动 b具有旧式小生产者的保守性 c为民族工业发展扫除障碍 d坚持“扶清灭洋”的方针15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突显16在一封毛泽东、彭德怀署名的信中提到,“事急矣,时亦迫矣,万方多难,国势阽危,华北沦亡,息萁豆相煎之嫌,愿结同仇之谊,知足下家仇国耻,常思建白于国人,我们是断铁斩钉,坚决收复我东北”据此书信内容推断,信中所述事件与下列哪件历史事件直接相关a九一八运动 b西安事变 c华北事变 d瓦窑堡会议17武汉会战目的方针与策略指导指出:“以目前国际形势观察,自力更生仍为我政略上最高原则,基于此而产生之作战指导方针,亦即持久战与消耗战。”由此判断a中国共产党坚持持久战与人民战争路线 b国民政府曾期待国际力量援助c中国反法西斯战场自始至终都是独立的 d国民政府仍坚持片面抗战路线 181942年2月14日,蒋介石在致罗斯福感谢美国对华贷款5亿美元的电文中说:“此次借款,除为军事上之需要外,大部分将用以加强我国之经济机构,收回法币,紧缩通货,平定物价,保持战时生活水准及增加生产。”这表明当时的蒋介石国民政府a出卖国家利益巩固统治 b依赖美国进行抗日c既抗日又关注经济民生 d消极抗日贪婪敛财19殷商贵族笃信“天命”主宰一切,并永远庇佑其统治,祭祀占卜居于政治意识的主流。而西周宣扬“敬德保民”“明德慎刑”才能得到“天命”的眷顾。这一变化表明了a神权思想体系的崩溃 b伦理政治的勃兴c德主刑辅理念的成熟 d对“天命”的质疑20老子是一个史官, 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老子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 主张的合理解释是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斗争 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亲亲” 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制度21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22朱熹家训云:“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与此思想相一致的是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d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道不谋其功23 “割地赔款的巨创深痛,给中国社会以全方位、深层次的巨大震荡。洋务运动破产了,维新运动早产了,而顽固派的得志和仇洋排外运动的勃发,使中国在本世纪初(20世纪)几乎惨遭亡国之祸。”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4王阳明提出“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黄宗羲提出“君之与臣,名异而实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二者都破除了权威崇拜,意味着思想启蒙 b二者都质疑程朱理学,但所属的范畴不同 c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批判与否定25.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你若同意上述的观点,主要依据是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人文主义;存天理,去人欲c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d信仰得救;致良知,有孝道26. 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a部门有所精简、名称得到更改 b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c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 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27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28.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段文字流行状况。下列有关由a到b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造纸和印刷术的出现和应用是变化的前提 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小篆作为统一的官方文字,有利于文学和思想的繁荣 促进了秦国实现统一大业abcd29.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30.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是 a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b开始出现私人讲学,教育学术下移c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d中国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形成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3分;第32题112分,第33题15分,共40分)31(13分)以下是一组关于中国历史上外贸管理体制的相关论述材料,阅读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在上海松江府设立江海关,正式以“海关”取代延续了数百年的“市舶司”管理体制。1854年,两江总督怡良派遣吴健彰与英、法、美等驻沪领事订立了上海海关协定,协定的第一条内容是:“兹因关监督深知难得诚敏干练、熟悉外国语言之人员,执行约章关章上一切事务,唯有加入洋员,以资襄助。” 两广总督劳崇光奏称:“粤海关税务近年征收未见起色惟有仿照上海办法,用外国人治外国人,语言通晓,底蕴周知,内地奸民无从煽惑勾串,于税务必有裨益。”季压西、陈伟民著来华外国人与不平等条约材料二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主要是改革单一计划管理体制,下放外贸管理权和经营权。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正式颁布实施,确立了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等原则,奠定了对外贸易的基本法律制度。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中国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完善外贸法律法规体系,减少贸易壁垒和行政干预,理顺政府在外贸管理中的职责舒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演化(1)材料一中英法美等主张“(海关)唯有加入洋员”的主要理由和真实目的是什么?(4分)对此,清朝统治者所持的态度与依据分别是什么?(5分)(2)“贸易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同时更依存于国家主权。”依据上述材料,试以鸦片战争前后、新中国建立前后两个时期中国外贸管理权的变化趋势证明之。(4分)3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史专家厉以宁在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中,把封建社会分为两种不同的体制。一种是刚性体制,这个社会中等级制和身份制严格,社会流动不易,看似稳固,但应变能力很差,所以一击即溃;另一种是弹性体制,该社会中缺乏严格的等级制和身份制,纵向和横向上社会流动都可以进行,权力结构可以变化权力的行使方式也灵活多样,所以这种社会的应变能力很强,遇到危机可以自我调整,从而长期存活下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在政治制度方面由刚性体制转变为弹性体制的时间,并说明你的理由。(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3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新唐书材料二 刘委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固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7分)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ddcdacadadbbb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bcbccdccbcdadc二、非选择题31.(1)理由:“洋员”通晓中外语言。(2分)目的:控制和操纵中国的海关管理权,为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提供便利。(2分)态度:赞同。(1分)依据:中国海关缺乏通晓外贸管理和语言的人才;防止中国奸商的舞弊;增加关税。(答出其中两点得4分)(2)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主权受到侵害,(1分)中国外贸管理自主权从完全拥有到逐渐被破坏;(1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的完全独立,(1分)中国外贸管理自主权归于人民手中。(1分)32.(12分)转变的时间为唐朝。(2分)理由: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是刚性体制;表现为人才选拔由军功行赏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推行,导致累世公卿局面的出现。(4分)唐以后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一方面打击了门阀士族,使得人才流动性加强;另一方面使等级制和身份制进一步削弱,社会人员的流动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士编制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第4课 第2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
- 岷县气候地理题库及答案
- 文职专业技能试题题库及答案
- 团的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百分数(二)税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洞口作业应急预案(3篇)
- 《11.动物的四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二年级下册
- DB65T 4461-2021 羊螨病防治技术规程
- 2025年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的互动体验设计报告
- 儿童编发课件
- 工程贴息合同协议
- 商密网管理制度
- 《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护理规范》团体标准解读
- 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基于3D视觉引导的工业机器人轮胎装配线设计
- 宠物托养创新创业路演
- 机关健康知识讲座
- 2025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问答试题集
- 国家教育考试保密安全培训
- 电器特种作业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