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历史与发展.docx_第1页
心理咨询的历史与发展.docx_第2页
心理咨询的历史与发展.docx_第3页
心理咨询的历史与发展.docx_第4页
心理咨询的历史与发展.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心理咨询及其相关概念(一)咨询咨询(counsel)古已有之。我国古代,许多诸侯都聘请一些谋士为自己出谋划策;古罗马教会亦曾选择一些有专门知识的人帮助主教并提供意见。人们的身体出了毛病时会去咨询医生;个人的权利被人侵犯时会去咨询律师;学生有学习困惑时会向老师请教。事实上,由于个人能力的局限性,从人类出现开始,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咨询。在我国,“咨询”一词最早载于书舜典中:“咨十有二牧,询于四岳”。说文解释为“访问于善为咨”,即向真诚可信的人询问或求教。现代汉语词典(2005)对“咨询”一词的解释是:询问;征求意见。在英语中,counsel (动词)源于拉丁语cinsuitato,有商讨、劝告、征求意见、寻求信息等意思。counsel的动名词counseling有咨询之义。国外有学者认为:咨询是指受过训练的咨询者(counselor)和来访者(client)之间的一种职业关系,这种关系通常是一对一的关系,尽管有的时候这种关系超过两个人。咨询的目的是:通过一些有意义的过程解决情绪、人际关系等问题,帮助来访者理解和澄清其生活观点,学会达到自己确定的生活目标。雷伯(Reber)认为,咨询是一个试图用谈话、测验、指导、建议等过程帮助一个人解决问题、计划未来的一般术语。对照中外文献对咨询的理解,可以发现其共同点:咨询是指一方向另一方征求意见,寻求帮助。(二)心理咨询自从1938年威廉森(EGWilliamson)首次提出counseling(咨询)一词后,心理咨询这一朝阳行业一直都在蓬勃发展,然而到底心理咨询是什么,似乎至今仍无公认的定义。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1942)认为: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咨询者和来访者的关系能给予来访者一种安全感,使他可以开放自己,正视自己过去曾否定的经验,然后把那些经验融入已经转变了的自己,作出统合。罗杰斯将心理咨询看成是一种帮助人的过程,强调人际关系在咨询中的重要性,相信人可以通过对自己的重新认识达到自我改变。心理学百科全书认为:心理咨询是咨询者就访谈对象提出的心理障碍或要求加以矫正的行为问题,运用相应的心理学原理及其技术,借助一定的符号,与访谈者一起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揭示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找出行为问题的症结,探索解决的可能条件和途径,共同协商出摆脱困境的对策,最后使来访者增强信心,克服障碍,维护心理健康(李维,1995)。简明心理学辞典将心理咨询定义为:心理咨询者通过和咨询对象的商谈、讨论,使其正确地认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改变其态度与行为,帮助和启发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黄希庭,2004)。虽然以上的专家或学者对心理咨询的表述不尽相同,但本质是一致的:(1)心理咨询的卷入者为咨询者和来访者;(2)心理咨询是咨询者协助来访者解决问题的过程;(3)心理咨询的目的是维护心理健康,发展个人潜能。因此,可以为心理咨询作出这样的解释: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协助来访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以维护心理健康、发展个人潜能的过程。(三)咨询者咨询者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协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他们必须受过专业教育和训练,具有从业资格。美国学者盖(Guy,1987)认为,一名有效的咨询者必须具备以下特征:(1)对人具有强烈的兴趣,充满好奇心并喜欢探究;(2)善于倾听;(3)善于沟通,喜欢与别人交流;(4)有同理心,善于理解别人;(5)有较强的情感洞察力,善于处理各种情感问题;(6)有内省能力,善于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把握自己;(7)宽容,有能力控制自己的不满情绪;(8)幽默,可以发现生活中积极有趣的一面。(四)来访者在心理咨询活动中,带着自己的问题向咨询者请教的人称为来访者。罗杰斯在其1951年出版的来访者中心一书中首次改“病人”为“来访者”,这一称谓的改动确定了来访者的范围:来访者是指有心理困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正常人,而非人们平常所说的“精神病人”或“心理变态者”。马建青认为,来访者最好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具有一定的智力基础;(2)咨询内容以心因性问题尤其是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各种适应不良、情绪调节问题、心理教育与发展问题等为佳;(3)人格基本健全;(4)有较强的咨询动机;(5)有交流能力;(6)对咨询有一定的信任度(郭念锋,2003)。二、心理咨询的产生和发展现代西方心理咨询萌芽于17世纪工业革命以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理论诞生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内心愉快和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一)心理咨询产生的社会背景1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指的是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工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发生于英国,首先从纺织业开始,80年代因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得到进一步发展,遍及化学、采掘、冶金、机器制造等部门。继英国之后,到19世纪,法、德、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受工业革命的影响,美国纽约和芝加哥等大城市工商业迅速发展,各地移民大量涌入,社会问题与日俱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忧虑和困难。同时,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尤其是对童工和女工进行残酷的压榨。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直接对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的心理带来巨大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心理咨询工作应运而生。2职业咨询与指导运动的影响职业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为个体提供寻找职业以及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适应性问题的建议、信息与帮助的过程。在日益关注个体和注重工作生活质量的今天,职业咨询在人们职业发展、寻求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职业指导运动可追溯到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进程大大提高了经营者对劳动者素质的选择性要求,同时工业革命对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也体现在对劳动者心理素质的冲击上。失业、对未来的迷惘、对个体不尊重所带来的危机等促进了职业指导的兴起与发展。现代职业咨询产生的标志是1906年美国波士顿大学帕森斯(FParsons)职业选择(Choosing a Vocation)一书的出版。职业指导的目的在于根据个体的智力水平、能力、兴趣、气质等心理因素选择合适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职业咨询与指导运动的兴起为心理咨询的产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背景。3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出于对招募的士兵进行甄别与分类的需要,委托心理学家设计智力测验,这推动了心理测量的发展。战后,军队使用的各种测验转为民用,测量兴趣、能力和态度的诊断技术为职业指导提供了科学手段。从1930年开始,卡特尔(RBCattell)的个别差异和心理测验的科学研究带动了以整个人格为对象的心理咨询,其中包括职业、人格、情感、家庭与健康等方面。20世纪30年代后期,职业指导、心理测量和社会教育逐渐融为一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萧条局面的缓和,以心理测量为基础的指导性谈话的临床咨询模式转变为心理治疗的模式,到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心理治疗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量的退伍军人涌进高等院校。当时,入学、就业以及残废军人的社会适应等方面都需要心理咨询服务。1949年,退伍军人管理局与各大专院校合作,成立了许多社区和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所有这些都促进了心理咨询的发展。(二)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1心理测量学的发展第一个直接推动测验运动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FGalton)。1884年,他在伦敦国际博览会上专门设立了一个“人类测量实验室”,参观者只要付三个便士,即可得到身高、体重等身体素质及视听觉的敏锐度、肌肉力量、反应时等感觉运动功能的测验结果。此后,实验室迁至伦敦肯辛顿博物院,持续6年之久,积累了9 337人的样本材料,这是第一个系统地测量个别差异的研究,发展了分析个别差异材料的统计方法。1890年,心理测验史上的著名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这是心理测验(psychological test)第一次出现在心理学文献中。1904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ABinet)和西蒙 (TSimon)合作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奈西蒙量表(Binet-Simon Intelligence Scale)。1905年比奈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诊断异常儿童的新方法一文并介绍了此量表。心理测量学的发展使得对来访者的评估成为可能,并成为心理咨询发展的主要条件和促进因素。2儿童行为矫正问题的研究19世纪后期,心理科学的地位已经稳定,心理学家纷纷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个体差异,而且弗洛伊德(S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也为理解心理异常提供了一种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心理学家韦特默(LWitmer)作为第一个临床心理学家出现了。1896年起,他在拜因穆尔学院(Bryn Mayr College)建立了实验心理学实验室,并积极参与了宾夕法尼亚州低能儿童培训学校的工作。同年,韦特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诊所,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行为矫正诊所,这一事件成为临床心理学产生的标志。韦特默的研究刺激了心理学家对“临床方法”的兴趣。1897年夏天,韦特默开设了一个四周的课程,主题是临床儿童心理学,内容包括个案演示、诊断技术和心理测验的实施,以及在教育治疗方面的训练等。1907年,他创办了系统培训发展学校作为诊所的附属,主要着重于心理诊断和对智力落后学生的训练,并创办了临床心理学杂志,发表个案报告、研究、书评以及与临床心理学有关的新闻。韦特默的工作为咨询心理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并且为解决儿童行为问题开辟了阵地。(三)心理咨询发展的历史分期1早期阶段现代心理咨询起源于美国的职业指导运动,戴维斯(JBDavis)、帕森斯和比尔斯(CBeers)为早期的职业指导运动和心理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于鲁文, 1997)。戴维斯是密歇根州学区的督学,也是第一个在公立学校建立系统的指导课程的人。1907年,他建议该学区所辖学校的英文教师为学生开设每周一次的指导课程,以塑造学生的人格,避免问题行为的发生。尽管当时戴维斯等人的行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却是早期心理咨询的主要表现方式(学校指导)的雏形。1908年,被公认为“职业指导之父”的帕森斯在波士顿创立了一家具有公共服务和培训性质的“就业辅导局”。次年,他出版了职业选择一书,此书为择业咨询在方法学方面提供了帮助,并成为职业咨询产生的标志。比尔斯自己曾因心理疾病数次入院治疗,亲眼目睹精神病院的医疗条件及病人遭受的非人待遇。他在1908年出版了自觉之心(A Mind That Found Itself)一书,呼吁改善精神病院的医疗条件,改革对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比尔斯的贡献是使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在观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成为美国心理卫生运动形成的原动力。1913年,美国国家职业辅导学会(National Vocational Guidance Association,简称NVGA)成立,并从1915年开始发行不定期的专业刊物,这使早期的职业辅导运动朝着科学化、正规化的方向发展。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更多地参与到心理咨询中,其主要标志是美国就业服务处宣告成立,并在1939年出版了职业名称词典,该书随即成为职业辅导专家为学生提供服务的主要信息来源。2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威廉森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咨询理论,即“以咨询者为中心”的咨询模式。20世纪40年代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时代来临,心理咨询这门学科发展得很快。心理咨询理论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这些心理咨询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人本存在主义理论等,涌现了如弗洛伊德、荣格(CGJung)、阿德勒(AAdler)、罗杰斯、艾利斯(AEllis)等一大批杰出的心理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Veterans Administration,简称VA)通过提供奖学金的方式,鼓励更多的学生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学培训。VA对职业咨询者的专业角色也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并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咨询心理学家”。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心理咨询发展史上发生了四个重大的事件,对心理咨询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人事与辅导学会成立(American Personnel and Guidance Association,简称APGA);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简称APA)第十七分会咨询心理学分会 (Association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简称ACP)成立;国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ce Education Act,简称NDEA)颁布;大量新的咨询理论的出现。行为主义理论如系统脱敏疗法等开始产生影响;认知理论如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和伯恩(EBerne)的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理论在50年代逐步成熟;学习理论、自我概念理论等新理论也不断出现。到50年代末,心理咨询理论的数量和种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不仅有关心理咨询的各种理论在不断成熟,有关心理咨询的法案和伦理规范也在不断完善。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并成为现在的教育训练委员会研究生院博士课程培养计划的认定标准。到1955年,美国心理学会开始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1961年,美国人事与辅导学会公布了心理咨询者的道德规范条例。1963年,美国颁布了社区心理健康中心法案(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enters Act),使得各个社区有权力建立自己的社区心理健康中心。此外,心理咨询的职业化发展进程也在不断推进。心理咨询工作除了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外,在欧洲大陆也得到了发展。我国的心理咨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得到重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并朝向职业化的道路前进。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8月颁发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从2001年8月执行,其中规定了培训、资格考核条件等内容。还是在远古的时候,人们就感到心灵有太多太多的困扰,就需要有人来解惑答疑,就需要“心理咨询”了。可是,那时只能求助于酋长或长者。到了早期文明时代,人们也只有寻求神父、牧师、巫师等人员的帮助。后来,人类有了一种叫作思想家的人,开始为人们指点迷津。比如,古希腊时代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以他睿智幽默的诘问法,帮助人们认识生活和自我。再如,我国先秦道家的代表之一庄子,以他的智慧的语言,为人们解除心病,史称“庄子之言犹药也,可以医人之病。”也许,这些思想家可说是最早的“心理咨询家”了。然而,这都是遥远的故事了。 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当然是现代社会才有的事。社会的发展,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心理科学的发展,为现代心理咨询奠定了基础。 如果你一定要问:谁是现代心理咨询的创始人?那还要首推美国的威特默。威特默是美国心理学家。189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临床心理诊所。当时,一个孩子在拼写上出现障碍,而且还存在早年的心理创伤。这个孩子,也许可以说是威特默接诊的第一个寻求心理帮助的人。12年后,也就是1908年,美国的帕森斯,在波士顿创立了一家具有公共服务和培训性质的“就业辅导局”,开始了早期的职业指导运动。第一个心理诊所的创办,第一家就业辅导局的成立,发生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这两件事,成了现代心理咨询发端的重要标志。此后,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心理咨询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更迅速地发展起来。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咨询心理学分会。1955年,开始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 在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又是怎样的呢?我国心理咨询的雏形,应该说在50年代末已经孕育。后来,几经挫折,到了80年代初,随着心理学重获新生,心理咨询在我国大陆才真正起步。 一经起步,就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迅猛地发展起来。1985年3月,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随后,心理卫生协会又成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这,可以说是我国心理咨询工作发展起来的标志。到今天,我国的心理咨询走过了大约20年的路程。20年,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短暂的,却是我国心理咨询阔步前进的20年。形势虽然可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