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八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福建省安溪八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福建省安溪八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福建省安溪八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福建省安溪八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安溪八中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基础知识考查(21分)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携来百侣曾游, 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4)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5)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6)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 !” (荆轲刺秦王)2下列词语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苍海桑田 沁(qn)园春 百舸(k) 喋血b、陨身不恤 瞋(chng)目 漫溯(shu) 辽廓c、图穷匕现 挥斥方遒(qi) 颓圮(q) 租赁 d、稗官野史 浪遏()飞舟 青荇 (xng) 忤逆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3分)a.张良出,要项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d.朝济而夕设版焉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以其无礼于晋(因为) 秦军南(驻军)b.顾计不知所出耳(不过,只是) 秦王购之金千斤(收购)c.将军战河北(黄河以北) 沛公安在(在哪里)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 秦王还柱而走(跑)5.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3分)a.何厌之有 b.大王来何操 c.君之所知也 d.沛公安在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文学翻译家。1929年4月,他所作的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b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名,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首词的内容。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c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史书,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都选自这部著作。d古代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和变宫、变徵七音。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二)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穆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郑子豹曰:“伐之。”穆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五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谋之,庆郑曰:“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六年春,秦穆公将兵伐晋。晋惠公谓庆郑曰:“秦师深矣,奈何?”郑曰:“秦内君,君倍其赂;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乃欲因其饥伐之,其深不亦宜乎!”晋卜御右,庆郑皆吉。公曰:“郑不孙。”乃更令步阳御戎,家仆徒为右,进兵。九月壬戌,秦穆公、晋惠公合战韩原。惠公马騺不行,秦兵至,公窘,召庆郑为御。郑曰:“不用卜,败不亦当乎!”遂去。(选自史记晋世家)【注释】雍、绛:都是地名。孙:通“逊”,谦逊、恭顺。騺:马难起步貌。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夫晋,何厌之有? 厌:满足b、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c、天灾流行,国家代有 代:世代d、卒与粟,自雍属绛 卒:终于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四年,晋饥,乞籴于秦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救灾恤邻,国之道也c、夜缒而出秦弗知取而贷我d、吾其还也 其君是恶,其民何罪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b、晋秦两国先后在发生饥荒时向对方请求购买粮食,面对请求,两国国君都向自己臣子询问该怎么做。c、晋国的虢射建议趁机攻打秦国,理由是去年上天把晋国赐给了秦国,它却没夺取晋国,如今上天把秦国赐给了晋国,不可违背天意,应该攻打秦国。d、晋国恩将仇报的行为激怒了秦国,秦国进攻晋国,庆郑向晋惠公提出,给秦国加倍提供财物,给的粮食要比晋国饥荒时从秦得到的还要多。10. 把文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3分)翻译: 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3分) 翻译: 三、诗歌鉴赏(8分)11. 阅读臧克家的作品海,回答问题。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1)诗人从哪些角度写大海?(4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_ 四、文学名著与文化经典阅读(18分)12.下列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元春省亲,“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写出了贾府上下的欢欣和忙碌,特别是元春一手搀着贾母,一手搀着王夫人,心中充满了喜悦。b. 看戏时,凤姐说小旦龄官像一个人,宝玉宝钗都知道却不说,只湘云心直口快说了出来,大家都说果然像,宝玉忙向湘云使眼色,湘云以为宝玉不让她说,黛玉以为宝玉和湘云一起取笑她,结果闹得宝玉在湘云、黛玉两处不讨好。c.贾环在王夫人炕上抄写金刚咒,众丫鬟都不理他,只有彩霞还和他说得来,宝玉回来后,和彩霞说笑。贾环素日恨宝玉,又见他和彩霞闹,便装作无意将油灯碰倒在宝玉脸上,想将他眼睛烧瞎。宝玉满头满脸都是油,所幸眼睛无碍。d.宝钗来宝玉处看望,睛雯和碧痕拌嘴,将气移在宝钗身上,抱怨说:“有事没事跑来了就坐着,叫我们半夜三更不能睡觉。”此时黛玉也来叫门,晴雯一向和黛玉关系较好,立刻消了气,开门让黛玉进来说话。e.宝玉到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在午睡,金钏儿在给她捶腿,宝玉便和金钏儿逗乐。此时王夫人醒来,打了金钏儿一个耳光并训斥了她一顿,要赶她出府。13. 简述题。(此题为选做题)(5分)(1 )凤姐儿故意的把脚步放迟了些儿,见他去远了,心里暗忖道:“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哪里有这样禽兽的人呢!他如果如此,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这里的“他”是谁?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事情的经过。(2)黛玉心下想道:“人人都笑我有些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成?”便道:“啐!我道是谁,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红楼梦二十七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请问:这个“狠心短命的”是谁?黛玉在什么情况下看见他?结果又如何?请简述相关情节。选():4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8分)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注释:汎:音,同泛,广泛的意思。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这些比“文”更重要。b、孔子认为如果在道德修行之外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文”应该是在道德修养之后才追求的。c、“亲仁”就是“贤贤”,就是尊重贤者,就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道德修养是君子立身行事的根本。d、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为,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育观,完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就以上两章内容,说说孔子是如何看待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二者关系的。(5分)答:五、现代文阅读(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鹤陆蠡一个初冬的薄暮,弟弟气喘吁吁地从外边跑进来,告诉我邻哥儿捉得一只鸟,长脚尖喙,头有缨冠,羽毛洁白。“大概是白鹤吧。”他说。他的推测是根据书本上和商标上的图画,还掺加一些想象的成分。我们从未见过白鹤,但是对于鹤的品性似乎非常明了:鹤是清高的动物,鹤是长寿的动物,鹤是能唳的动物,鹤是善舞的动物,鹤象征正直,鹤象征淡泊鹤是隐士的伴侣,帝王之尊所不能屈的当我们看见它的时候,它的脚上系了一条粗绳,被一个孩子牵在手中,翅膀上殷然有一滴血痕,染在白色的羽毛上,他们告诉我这是枪伤。瞧它那种耿介不屈的样子,一任孩子们挑逗,一动也不动,我们立刻便寄予很大的同情。我便请求他们把它交给我们豢养,答应他们随时可以到我家里观看,只要不伤害它。大概他们玩得厌了,便毫不为难地应允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把受伤的鸟抱回来,放在院子里。复拿水和饭粒放在它的面前。看它不饮不食,料是惊魂未定,所以便叫跟来的孩子们跑开,让它孤独地留在院子里。第二天一早,我们便起来观看这成为我们豢养的鸟。它的样子确相当漂亮,瘦长的脚,走起路来大模大样,像个“宰相步”。它的头上有一簇缨毛,略带黄色,尾部很短。只是老是缩着头颈,用金红色的眼睛斜看着人。昨晚放在盂里的水和饭粒,仍是原封不动。鹤是吃什么的呢?人们都不知道 书本上也不曾提起。“从它的长脚着想,它应当是吃鱼的。”弟弟也赞同我的意见。我们把鱼放在它的前面,看它仍是趑趄踌躇,便捉住它,拿一尾鱼喂进去。看它一直咽下,并没有显出不舒服,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对的了,便高兴得了不得。而更可喜的,是隔了不久以后,它自动到水盂里捞鱼来吃了。从此我和弟弟的生活便专于捉鱼饲鹤了。它渐渐和我们亲近,见我们进来的时候,便拐着长脚走拢来,向我们乞食。我们时常约邻家的孩子来看我们的白鹤,向他们讲些“鹤乘轩”“梅妻鹤子”的故事。受了父亲过分称誉隐逸者流的影响,羡慕清高的意思是有的,养鹤不过是其一端罢了。我们始终不曾听到它长唳一声,不曾看到它做起舞的姿势。它的翅膀虽已痊愈,可是并没有飞扬他去的意思。一天舅父到我家里,在园中看到我们的鹤,他皱皱眉头说道:“把这长脚鹭鸶养在这里干什么?”“什么,长脚鹭鸶?”我惊讶地问。“是的。长脚鹭鸶,书上称为白鹭的。唐诗里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白鹭。”“白鹭!”啊!我的鹤!到这时候我才想到它怪爱吃鱼的理由,原来是水边的鹭啊!我失望而且懊丧了。我的虚荣心受了欺骗。我的“清高”,我的“风雅”,都随同鹤变成了鹭,成为可笑的题材了。舅父接着说:“鹭肉怪腥臭,又不好吃。”懊丧转为恼怒,我于是决定把这骗人的食客逐出,把假充的隐士赶走。我拳足交加地高声逐它。它不解我的感情的突变,徘徊瞻顾,不肯离开。我拿竹帘打它,打在它洁白的羽毛上,它才带飞带跳地逃走。我把它一直赶到很远,到看不见自己的园子的地方为止。次晨踏进园子的时候,被逐的食客依然宿在原处。好像忘了昨天的鞭挞,见我走近时依然做出亲热样子。这益发触了我的恼怒。我把它捉住,越过溪水,穿过溪水对岸的松林,复渡过松林前面的溪水,把它放在沙滩上,自己迅速回来。心想松林遮断了视线,它一定认不得原路跟踪回来的。果然以后几天内园子内便少了这位贵客了。几天后路过一个猎人,他的枪杆上挂着一只长脚鸟。我一眼便认得是我们曾经豢养的鹭。这回子弹打中了头颈,已经死了。它的左翼上赫然有着结痂的创疤。我忽然难受起来,问道:“你的长脚鹭鸶是哪里打来的?”“就在那松林前面的溪边上。”“鹭鸶肉是腥臭的,你打它干什么?”“我不过玩玩罢了。”“是飞着打还是站着的时候打的?”“是走着的时候打的。它看到我的时候,不但不怕,还拍着翅膀向我走近哩。”“因为我养过它,所以不怕人。”“真的么?”“它左翼上还有一个伤疤,我认得的。”“那末给你好了。”他卸下枪端的鸟。“不要,我要活的。”“胡说,死了还会再活么?”他又把它挂回枪头。我似乎觉得鼻子有点发酸,便回头奔回家去。恍惚中我好像看见那只白鹭,被弃在沙滩上,日日等候它的主人,不忍他去。看见有人来了,迎上前去,但它所接受的不是一尾鱼,而是一颗子弹。(选自美丽中国自然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有删改)15“我”为什么会以白鹭为“鹤”?(分)答:16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请结合上下文分析。(6分)啊!我的鹤! “不要,我要活的。”答:六、语言文字应用(8分)1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一种,自然界到处是人类的弟兄。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看到流逝的江水,会想到时光的一去不返;看到再生的小草,会想到生命力的强悍;在寂静的山林里,会平息烦zo( )的心情;面对暴风雨,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单是一个秋天,就会带给人许多不同的感受。它的萧s( ),会带来寂寞和感伤;它的成熟,会带来喜悦和满足;它的悄然而至,会使人联想到生命的代序。(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烦zo( ) 萧s( )(2)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一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2分) 改为 18下面是上下联打乱之后的二副对联,请仔细品味,然后分别将上下联组合起来。注意:上下联的顺序不能颠倒。(分) 风吹柳似丝 青山一鹤归 日照花如锦 碧水双鸥静 第一联(写序号): 第二联(写序号): 七、写作(70分)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台湾电影史上的扛鼎之作搭错车主题曲酒干倘卖无里面有一句歌词:“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宋代苏轼江城子里有一句词:“不思量,自难忘!”古今诗人的心灵都是相通的,表达的都是同一种情感:刻骨铭心!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地方,是烙在骨子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请以“永远也不会忘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最好写自己亲身经历,可以是一件完整的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断;不得改编故事。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要有细节描写2014年秋季安溪八中高一年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题卡一、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1) (2) (3) (4) (5) (6) 2( ) 3( ) 4.( ) 5.( ) 6.( )二、7.( ) 8.( ) 9.( )10. (1) (2) 三、11.(1) (2) 四、12.( )( )(5分)13. 选第 题: 14. (1)( )(2) 五、15 16. 六、17.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烦zo( ) 萧s( )(2)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一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2分) 改为 18. 第一联(写序号): (2分) 第二联(写序号): (2分) 2014年秋季安溪八中高一年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1)万类霜天竞自由 (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4)悄悄是别离的笙箫(5)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6)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d(a、沧海桑田、百舸(g); b、殒身不恤、瞋(chn)目、漫溯(s)、寥廓; c、图穷匕见、颓圮(p) )(3分)3.d (a 要邀;b 倍背;c 卒猝)(3分)4.b (购:重金悬赏。)(3分)5.c(3分)6. c 左传是编年体史书(3分)7.c(代:交替,轮流)(3分)8. b(3分) 9.d 并没有这样的建议,曲解原文。(3分)10. (1)(3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鄙,把当作边境/边邑;陪,增加)(2)(3分)惠公便采纳了虢射的计谋,未给秦国粮食,反而派军攻打秦国。(用,采纳;而,反而,却)参考译文: (一)在夜里用绳子捆住身子从城上挂下去。见秦伯说:“秦晋合兵围困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亡了!倘使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我怎么敢用这件事来烦劳您。越过晋国把远处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界,您知道它的困难;怎么能用灭掉郑国来加强邻国?邻国实力的加强,即您实力的削弱。倘使放弃进攻郑国,作为您东路上的主人,您的外交使者的来往,郑国可以供给他们资粮馆舍,对您没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施恩了;晋惠公应允把焦、瑕两城给您,可是他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在那里构筑防御工事,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已经要把郑国作为她东面的疆界,又要扩展它西面的疆界;倘使不来损害秦国,还会到哪儿去扩展呢?损害秦国来使晋国得到好处,只请您仔细考虑吧!”秦伯听了高兴,跟郑国人结盟。派杞子、逢孙、扬孙在郑国驻防,才回去。子犯请求发兵攻打秦军,晋文公说:“不行!不是这个人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依靠人家的力量反过来伤害人家,不仁慈;失掉了自己的同盟国,不明智;用战乱来改变出兵时的整肃,是不武,我还是应该回去。”也离开了郑国。(二)四年(前647),晋国发生饥荒,向秦乞求购买粮食。穆公问百里奚,百里奚说:“天灾流行,各国都可能发生,救灾助邻是国家的道义。应该帮助晋国。”邳郑的儿子豹却说:“攻打晋国。”缪公说:“晋君确实有罪,晋国百姓有什么罪!”秦国终于卖给晋粮食,自雍源源不断运到绛。 五年(前646),秦又发生饥荒,请求买晋国粮食。晋君与大臣们商量这件事,庆郑说:“君王凭借秦国力量才即位,后来我们又违背给秦地的约定。晋国发生饥荒,秦国卖给了我们粮食,今天,秦国饥荒,请求买晋国的粮食,我们给他们,还有什么疑问的呢?何必还商量呢?”虢射说:“去年上天把晋国赐给了秦国,秦国竟不知道夺取晋国反而卖给了我们粮食。今天,上天把秦国赐给了晋国,晋难道应该违背天意吗?应该攻打秦国。”惠公便采纳了虢射的计谋,未给秦国粮食,反而派军攻打秦国。秦国非常生气,也派军攻打晋国。六年(前645)的春天,秦穆公率领军队讨伐晋国。晋惠公对庆郑说:“秦军深入到我国境内,该怎么办呢?”庆郑说:“秦国护送您回国,您却违背约定不给秦地;晋国闹饥荒时,秦国立即运来粮食援助我们,秦国闹饥荒,晋国不仅不给予援助,反而想借机攻打人家,今天秦军深入国境不也应该吗?”晋国对驾车和担任护卫的人进行了占卜,二者都是庆郑吉。惠公说:“庆郑不驯服。”就改让步阳驾车,家仆徒做护卫进军秦。九月壬戌日,秦穆公、晋惠公在韩原交战。惠公的车马深陷在泥里跑不动了,秦军赶来,惠公十分窘迫,叫庆郑驾车。庆郑说:“不照占卜的去做,不也应该失败吗?”说完,庆郑就走了。11(1)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角度写出了对大海的感受。(结合诗句分析)(4分)(2)这是一首典型的风景诗歌。诗歌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运用“你有力的呼吸”、“气息”、“体温”、“呼吸”等词语,将大海人格化,赋于大海以生命。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向往与膜拜之情。(4分)12.ad a书中写元春“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d.晴雯没听出黛玉的声音,说:“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将其拒之门外(答对一个3分,答对两个5分)13.(1)贾瑞(l分)贾瑞看见熙凤起了淫心,凤姐假装会意,便设下一计,先是大冬天约他半夜到“西边穿堂”见面,让贾瑞在那里冻了个半死。(1分)但看他还不知悔改,后又约他到另外一处在夹道屋子却派贾蓉、贾蔷二人前去捉拿并立下字据敲了他一百两银子,又被浇了一身屎尿,遂一病不起。(2分)因正照风月镜,不治而亡。(1分)(2)是宝玉。(1分)黛玉因昨晚在怡红院被拒,这日又是饯花之期,就又把些残花落瓣去花冢中掩埋,(1分)感花伤己,口吟葬花辞。(1分)恰好宝玉来寻他,听见他辞中句子,不觉恸倒在山坡之上。(1分)黛玉一见是他抽身便走,宝玉在回去的路上遇见黛玉,向黛玉表明心迹,两人消除了昨晚黛玉被拒的误会。(1分)4.(1)d(首先,儒家重视道德修为,并不是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其次,儒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