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十九次周练试题(1).doc_第1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十九次周练试题(1).doc_第2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十九次周练试题(1).doc_第3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十九次周练试题(1).doc_第4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十九次周练试题(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周练三十八1.17世纪70年代,英国议会制定并通过了人身保护法,该法案后来被英国的史学家和法学家颂为保障人权和英国宪法的奠基石。议会希望通过此法 ( )a.限制国王对议员的非法迫害b.维护议员的言论自由c.结束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d.维护自身经济利益2.观察右图克伦威尔驱散议会,此图反映了 ( )a.民主与专制斗争的艰巨性与复杂性b.议会不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c.克伦威尔企图建立封建君主专制d.克伦威尔已背叛资产阶级利益3.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1649年把国王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过了11年,又拥立流亡海外的查理一世的长子查理二世为英国国王,相同原因是( )a.斯图亚特王朝实行君主专制b.克伦威尔破坏共和政体c.维持共和制d.维护革命成果4.宗教问题是考察17世纪英国历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列与之相关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詹姆士一世压制清教发展b.克伦威尔迫害国教徒c.查理一世禁止一切宗教信仰d.詹姆士二世竭力恢复天主教5.1660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拥立流亡海外的查理一世的儿子为国王,是为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得以复辟。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 )a.完全在英国恢复了旧秩序b.彻底清除了人民革命的成果c.实行过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d.标志着封建专制势力的胜利6.查理二世重登王位前,向议会方面表示“不准备重复他的经历”。他的“经历”是指( )a.被议会俘虏 b.在国外流浪c.受到法律限制 d.在宫廷政变中下台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虽然历经反复曲折,长达近半个世纪,但最终还是取得胜利,其根本原因是( ) a.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具有妥协性b.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c.斯图亚特王朝的腐朽d.启蒙思想的正确指导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最主要体现在 ( )a.两次内战 b.成立共和国 c.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d“光荣革命9.17世纪在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政治斗争中出现过一系列的法律文件,下列文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人身保护法 权利法案权利请愿书 大抗议书 a b c d10.英国在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转型过程中曾出现过军事独裁政权,这主要是因为:( )a.资产阶级革命性不够坚定 b.独裁者日益封建化c.资产阶级向封建势力妥协 d.专制思想尚未彻底清除11.1653年,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取代了刚建立不久的共和政体。原因不包括 ( )a.内战的混乱局势客观需要强有力政权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支持c.克伦威尔的权利欲望膨胀d.共和政体违背了“王在议会”、“王在法下”的原则12.有人说:(1653年后)克伦威尔是一个没有国王名号的“国王”。下列事件不能体现这句话的是( )a.对外颁布航海条例b.1653年解散议会c.规定护国公终身任职,有权指定继承人d.集立法、行政、军事、外交等大权于一身13.英国的政治史决定着英国人争取或维护政治权力时,往往采取相对温和的方式,诸如呈递请愿书。但1642年,国王与议会双方兵戎相见,爆发大规模内战,主要原因在于 ( )a.议会在政治斗争无效后决定诉诸武力b.克伦威尔军事独裁引发人民不满c.暴力革命是建立近代民主体制的最佳途径d.查理一世用武力形式讨伐议会14.1644年,议会军首领曼彻斯特伯爵说:“我们打败国王99次,他仍是国王,国王打败我们一次,所有的人都要被绞死,子孙后代都要做奴隶。”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曼彻斯特伯爵主张判处国王死刑,以绝后患b.反映议会军中很多人不愿同王彻底决裂c.这是一种正统主义观念d.这种心态是议会军在内战初期失败的重要原因15.英国著名宪政学家w.l.詹宁斯写道:“英国历史的特色是,专制主义仅存在于共和政体这一短暂的时期中。”他所抨击的是 ( )a.查理一世实行无议会统治b.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c.把国王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d.共和政体徒有虚名,实为封建专制1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经反复,最终确立近代民主体制君主立宪制。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专制到民主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君主专制统治在历史上始终违背历史发展潮流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d.君主立宪制是符合英国国情的选择17“英国的人民和所有隶属于它的领土和地区上的人民,都是并都将由此构成、缔造、建立和团结成为一个共和国和自由邦,都将由这个民族的最高权力,即议会中的人民代表和他们所任命为人民谋福利的官员所统治,而不需要任何国王和贵族院。”此决议通过的时间最可能在 ( )a.詹姆士一世统治期间b.克伦威尔实行护国政体期间c.英国内战胜利后不久d.光荣革命后18.有一位历史学家说:查理二世一身二任,同时是“克伦威尔和查理一世的继承人”。指的是查理二世 ( )a.继承了英国的议会限制王权的政治史传统b.统治带有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特征c.同时继承了军事独裁和封建君主专制政体d.继承了克伦威尔和查理一世统治时的进步政策1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四十八年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进行拼死的抵抗b.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矛盾削弱了革命力量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具有妥协性 d.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20.在17世纪的政治斗争中,英国议会是与强大专制王权作斗争的中坚力量,主要原因不包括 ( )a.英国议会有限制王权的传统政治权力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势力日益增长c.议会的斗争得到了英国人民的大力支持d.工业革命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力量21.丘吉尔英语国家史略写到:“我们无限关心的这场斗争起初建立了权力有限的君主立宪制,而最后却导致了军事独裁。一个残暴、可怕、能量很大的人成为国家的主宰,他在后来的十二年里用心良苦而又疑惑不安地作了各种努力。他的所作所为极端错误。”丘吉尔指责的是 ( )a.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b.查理一世破坏权利请愿书c.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d.詹姆士二世疯狂推行复辟政策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王权像是一株根枝蔓延的大树,如果只砍去树枝,而任其主干和树根不动,它还是会再生而恢复新的力量。当这种王权由一名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于是你们这些缙绅,在你们集议于国会时,号召穷苦老百姓援助你们。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在这一个人身上的王权被推倒了。但是天哪,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仍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身上。世界通史资料选辑材料二 尤为重要的是1646年关于废除骑士领地制的法令。据此,彻底废除了一切土地所有者因领有土地而对国王担负的封建义务,首先是骑士捐。这就使他们的地产从封建性的有条件的等级所有制转变成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无条件绝对私有制。这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上的根本变革,摧毁了整个封建制度的根基。新的所有制为圈地活动提供了自由的条件,使新型资本主义农场制经济得到了不受限制的发展环境。以废除骑士领地制的政策来解决土地问题,对农民是不利的。农民不仅没有得到土地,而且面临着即将到来的圈地高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三 内战期间,作为封建主力军的农民,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流血牺牲,但在共和国建立后,他们的封建世袭领有农和公有簿持有农的地位没有改变。无地农民依旧贫穷,政治上没有获得任何权利;相反,一些农户在租税的重压下和圈地运动的劫掠下继续破产。英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查理”、“缙绅”分别指什么?“暴政的树梢被砍掉了”与“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各指什么事件? (2)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自由的阳光仍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身上”的原因。(3)内战后英国农民的遭遇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23.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民主与专制反复较量。请回答:(1)民主与专制为什么会反复较量?(2)民主与专制较量的最终结果是什么?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他(克伦威尔)既是他政权唯一的稳定因素,又是极不稳定的因素。假如他能致力寻求解决问题,他可能会建立一个稳健的共和国。若不是在他心中燃起要改变世界之火, 他也绝不会从一个养羊的家民成为国家的元首。随着他的去世,共和国也崩溃了。他的儿子缺乏他所具有品质,而在高级军官的妒忌下屈服了。军官之间又开始争吵不息,加上一次全国性的拒交税款运动,加速了军队的瓦解。克伦威尔死后18个月,在蒙克将军领导下的部分军队决定事态应到此为止。于是自由选举进行了,查理二世被召了回来。牛津英国通史材料二 资产阶级、新贵族失去了秩序的维护者克伦威尔,但却决不肯就此而舍弃刚刚建立起来的秩序。他们需要找到稳定局势的新政权和新统治者。但是,当时还没有能够代替克伦威尔的人物担当这一使命,于是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考虑由斯图亚特王朝重建政权,附以必要的妥协条件。由于存在若干世纪的君权主义传统的影响,这是当时能够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唯一方式,可以避免动乱发生。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三 复辟是指政权又重新回到原来统治者的手中,并不一定表明整个社会又退回到封建制度之下。1660年的复辟显然是妥协的产物。查理二世是由资产阶级、新贵族“请”回去的,而不是依靠武力打回去的。复辟王朝只是资产阶级政权的一种变通的形式1660年国会便通过法案,重申对废除骑士领地制法律的确认,得到了查理二世的批准。此外,还颁布和实行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四 历史的车轮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倒转整整一圈。这次复辟的不仅是王政的复辟,也是国会的复辟。当时确实是议会史上最伟大的时刻。下议院在战场上打败了国王,同时也控制了它为此目的而建立的可畏军队。它纠正了自己的过激之处,现在成为不可抗拒、无可争议的英国统治机构国王未经国会批准或以巧妙的非法手段进行征税的做法遭到禁止。从此,制定一切法规都要根据通过合法选举产生的国会的多数意见,国王的任何命令不能抵制或代替法规。温斯顿丘吉尔英语国家史略(上)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原因。(2)材料三和材料四对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评论有哪些相同之处?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革命前,从表面上看,英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全国人口大多数住在农村。不过,与欧洲大陆诸国不同,英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资本主义很早就开始渗入到农业中去从16 世纪到17 世纪初,英国的工业也在迅速地发展,不但那些老的工业部门,而且新出现的一些工业部门都发展很快。随着英国经济中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分化,封建君主专制也逐渐丧失了它的统治基础。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上)材料二 在思想领域,反对“君权神授”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也在不断滋长。英国早期历史存在的“人生而自由”的权利意识、法律至上、王在法下的思想愈发强劲。人教版教材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和实践材料三 英国国会是从13世纪产生的“大会议”演变而来,分上下两院。上院由国王任命的大贵族组成,下院则选举产生。下院有批准征收新税等财政权力。17世纪时,新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在下院中已占有大量席位。这就形成了资产阶级、新贵族以国会为阵地,封建贵族和高级教士以王权为总代表,双方尖锐对峙的局面。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四 妥协行为则使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速度和程度减弱,使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总占有一席之地,使中古时期议会中的贵族成分、选举制度和立法程序基本上都保留下来,使英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才最终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材料一“社会阶级关系的分化”指的是什么?(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英国国会敢与王权尖锐对峙的原因。(3)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谈谈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经历了怎样的“漫长的螺旋式发展过程”?(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一个国家政体的选择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1 a 2 a 3 d 4 c 5 c 6 b 7 b 8 c 9 c 10 d 11 d 12 a 13 d 14 a 15 b 16 b 17 c 18 b 19 d 20 d 21 c22(1)查理一世;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处死查理一世;克伦威尔建立的军事独裁统治。(2)克伦威尔破坏共和制,建立护国主政体,实行军事独裁统治;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圈地运动的开展,而圈地运动又使大量农民破产;农民没有得到土地,仍受到沉重的剥削,经济地位没有得到提高。(3)近代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资产阶级的利益是建立在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进行剥削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资产阶级民主的最终确立必然包含对无产阶级和人民的镇压。23(1)英国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巩固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专制势力比较强大,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英国资本主义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资产阶级力量不占绝对优势;封建专制思想难在短时期内清除。(2)民主力量取得胜利,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民主与专制的较量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民主战胜专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4(1)克伦威尔死后,高级军官争权夺势,英国政局动荡;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希望通过旧王朝的复辟来维护革命成果;受君权主义历史传统的影响,大多数人愿意接受旧王朝的复辟。(2)复辟是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王朝妥协的产物;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并不意味着历史的倒退,王权仍受到议会的有力牵制。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