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22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22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22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课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 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 2了解人物形象,学习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3. 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课时安排】 二课时【预习导学】1.知识储备: 文学常识: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由 西汉 末年 刘向 编订,全书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12国策,共33篇。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 对话 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所以它对后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响。2.字词注音:唐雎( j ) 怫然怒( f ) 免冠徒跣( xin ) 以头抢地耳( qin )休祲降于天( jn )天下缟素( o )色挠( no) 韩傀( u )谕( y )3.重点词语解释:(1)不辱使命( 辱没、辜负 ) (2)大王加惠( 给予恩惠 ) (3)以大易小( 交换 )(4)故不错意也(通“措”,安放) (5) 请广于君( 扩充 ) (6)岂直五百里哉( 只,仅仅 )(7)因使唐雎使于秦( 派 )( 出使 )(8)轻寡人与(疑问语气助词)(9)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样子)(10)布衣之怒( 平民 ) (11)以头抢地耳( 撞 ) (12)庸夫之怒(平庸无能的人)(13)士之怒( 有才能有胆识的) (14)仓鹰击于殿上(通“苍”)(15)休祲降于天(吉祥)(不详)(16)天小缟素( 穿丧服 ) (17)秦王色挠( 屈服 ) (18)长跪而谢之( 道歉 )(19)寡人谕矣( 明白 ) (20)虽然,受地于先王( 即使这样 )(21)夫:此庸夫之怒也( f,指成年男子 ) 夫专诸之刺王僚出 ( f 发语词,不译 )(22)以: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凭 ) 以头抢地耳( 用 ) 徒以有先生也 ( 因为 )4.初步感知:(1)疏通文意,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说话人的语气。(2)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哪个?唐雎、秦王、安陵君;主要人物是唐雎。 (3)文中哪一句道出了故事的主要矛盾?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道出了故事的主要矛盾;最后的结果是安陵国的使臣唐雎终于使秦王辞穷色挠。【探究活动】 1.通过人物对话,结合原文,试分析唐雎和秦王的性格特点。 要求:每个同学以“表现了”( 或“写出了”、“反映了” )来品析课文人物的语言。如:“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教师二次备课 备课教师:唐雎:(1)“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表现唐雎不受威胁敢于斗争。 (2)“布衣之怒今日是也。” 反映了唐雎不畏强暴、宁死不屈。 秦王:(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写出了秦王盛气凌人、以强凌弱的心态。 (2)“且秦灭韩亡魏”表现了秦王炫耀武力,进行恫吓。 (3)“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写出秦王的骄横。 (4)“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表现了秦王的外强中干。 小结: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秦王的骄横欺诈、盛气凌人、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和唐雎的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从容镇定 的性格特征,在精彩的对话中,都得到充分的表现。同时,秦王的性格将唐雎的英雄形象反衬得更加高大完美。2唐雎为什么能不辱使命?在这场斗争中,唐雎十分讲究说话的技巧,你认为他“巧”在何处?明确:唐雎能不辱使命,是因为他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结果。在这场斗争中,唐雎十分讲究说话的技巧,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一是“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二是“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上;三是“巧”在以行证言,言之有“力”上。【拓展延伸】(1、2题选做一题)。1.列举我国历史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例如: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2.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一例(一句话概括主要事迹)。例如:屈原直言敢谏,流浪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千古绝唱最后一次演讲。3. 重点句子翻译。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 与 秦王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