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益气利水法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100例的疗效观察.doc_第1页
温阳益气利水法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100例的疗效观察.doc_第2页
温阳益气利水法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100例的疗效观察.doc_第3页
温阳益气利水法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100例的疗效观察.doc_第4页
温阳益气利水法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100例的疗效观察.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阳益气利水法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100例的疗效观察?l36?第33卷第5期2011年9月贵阳中医学院JGC1MNo.5Vo1.33September2011温阳益气利水法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100例的疗效观察曾紫微,许滔(1.贵阳中医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贵州贵阳5500022.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贵州贵阳550003)摘要:心血管病在现代社会中发病率非常高,许多在高龄老年人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发病率较高,大多有较长的治疗史.Ii盏l床实践当中,以运用温阳益气利水为主加减配合适量利尿剂口服治疗6590岁患者100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不全症状,减少或替代强心剂,利尿剂,无电解质紊乱和毒副作用.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功能不全;益气温阳法Doi:10.3969/j.issn.1002一l108.2011.05.71中图分类号:R54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1108(2o11)05013602心血管病后期由于长期心肌病变,大多出现慢性心功能不全;加之心血管病患者多数年事偏高,脏器功能衰退,单纯西药治疗疗效不佳.笔者在心血管内科工作,对以上年龄大,心功能,IV级,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温阳益气利水法治疗,基本药用附子,干姜,细辛,人参,黄芪,葶苈子,车前子,大枣为主加减,配合适量利尿剂口服治疗100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00例病人中门诊患者59例,住院病人4l例,年龄:最小6o岁,最大9o岁;男57例,女43例;病程526年;有多年的治疗史.其中服用强心剂最短3个月,最长7年.病例的选择符合心血管病并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标准H】.2治疗方法基本药用附子,干姜,细辛,人参,黄芪,葶苈子,车前子,大枣加减,水煎温服,1剂/d,连服15日为1个疗程.喘甚者加炙麻黄,胸闷,胸痛者加延胡索,丹参;有阴虚症状者加山茱萸,沙参,脘腹胀满者加川朴,枳壳,砂仁;下肢肿甚者加猪苓,泽泻;纳差者加神曲,鸡内金;呼吸困难,难以平卧,双躁高度肿胀者加服螺内脂2040mg,呋塞米2o40mg,I3移d,口服.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痊愈生活自理,伴发症状消失,下肢无浮肿2个月以上.(1)显效:生活能自理,伴发症状基本消失,下肢浮肿活动后重新出现;(2)有效:伴发症状部分消失,下肢浮肿较前减轻;(3)无效:生活不能自理,多需要卧床休息,上述症状无改善.3.2治疗结果经治疗痊愈63例,其中:显效31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收稿日期:201010094典型病例宋某,女,8l岁,退休干部,2009年12月8日初诊.患者有冠心病史2o年,陈旧性心肌梗塞17年.患者l2年前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行左冠状动脉置入支架两枚,但8前患者出现下肢浮肿,端坐呼吸,甚则整夜不能入睡.曾先后3O余次在各级医院住院治疗,效果愈来愈差.近2年年均住院35次,给家庭经济和个人心理造成较大负担;间断服用地高辛0.25rag,1次/d,达7年之久.近1周又出现下肢浮肿,压之凹陷,端坐呼吸,甚则整夜不能入睡,小便频数,饮食基本正常.静脉输注参芎,灯盏细辛等及抗生素类,患者症状没有改善,精神日益萎靡,生活质量极差.有时下床上厕所平地步行约十米远心衰症状即发作.来住院时见双下肢浮肿,体质偏胖,饭后脘腹胀闷,呼吸困难,抬肩挺胸,十分痛苦状.辨证为阳虚水湿停聚,上凌心肺.方用上药加减.药用:制附子20g,干姜15g,细辛3g,人参10g,黄芪40g,葶苈子30g(包煎),车前子15g(包煎),大枣20g,茯苓30g,白术10g,猪苓10g,泽泻10g,枳壳10g,厚朴10g,陈皮10g;水煎温服.地高辛0.25mg,1次/d;螺内脂2O一40rag,呋塞米2040rag,均3次/d,口服.患者平时服用的降压药原剂量不变.服药5剂症状减半,呼吸顺畅,小便量多.治疗1个疗程后生活自理,饮食睡眠如常,下肢浮肿消失.嘱停服强心剂,利尿剂,加丹参10g,鸡内金10g,神曲10g,巩固2个疗程.随访5个月没有反复.5讨论心血管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特别是高龄老人发病非常普遍.对心衰最早的描述见于内经,在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中,心力衰竭症状与诊治记述散在于”心悸”,”喘证”,”痰饮”,”水肿”,”心痛”,”心第33卷第5期2011年9月贵阳中医学院JGCTCMNo.5Vo1.33September2011?13”/?痹”,”心水”,”心胀”,”心脏衰弱”等病篇中.东汉张仲景提出”心水”的概念,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日:”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灵枢?胀论提出心胀:”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心水,心胀症状描述与心衰相似而被提及.心脏衰弱这一词是在西医学的影响下出现的相对甚晚的中医医籍词汇.老年人由于生理原因,脏腑机能衰退;肾阳虚弱,失于蒸腾气化和纳藏;脾阳受损,不能运化水湿和升清降浊;心阳气不足,血液不能正常运行,周流全身;肺气虚损,失于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则气血运行受阻;肝失于疏泄,气机不利,影响血液和津液的运行.所以在心血管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阶段,五脏六腑功能普遍障碍,饮邪内滞形成恶性循环,加之长期用药治疗,毒副作用日渐突出.现代医学认为心血管病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是心脏因慢性心肌病变,心力衰竭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异常,以致在循环血量和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心脏泵出的血液达不到组织的要求,或仅能在心室充盈压增高时满足代谢需要,此时神经体液因子被激活参与代谢,形成具有血流动力学功能异常和和神经体液两方面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心衰的发病是所有器质性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且年死亡率较高,因而一直受到普遍重视.长期心脏前,后负荷过重等原因,引起心功能减退;钠水潴留,血容量及回心血量增多,成为彼此影响的病理因素,最终导致全心衰竭.目前临床上心功能分级多采用NYHA分级,以心功能I,IV级用中药治疗效果佳.L1】老年人多脏腑机能衰退;肾阳虚弱,失于蒸腾气化和纳藏;脾阳受损,不能运化水湿和升清降浊;心阳气不足,血液不能正常运行,周流全身;所以在心血管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阶段,五脏六腑功能普遍障碍,饮邪内滞形成恶性循环,加之长期用药治疗,毒副作用日渐突出,而手术治疗受条件的制约;唯有振奋中阳,祛除水湿之邪才能获得生机.故金匮要略中阳不足,饮停心下,胸胁支满,目眩短气,心下痞坚等J.说明阳气亏虚,水湿之邪二者密切相关.温阳益气利水法以补阳气,利水湿为主,根据临床症状加减,故能起得很好的效果.方中以附子温阳化气以治心气虚乏,心阳衰微之本,干姜,细辛助附子振奋阳气.人参补气通络,黄芪益气利水,葶苈子,车前子,强心利水湿.大枣调和诸药,针对气阳虚乏,水湿停聚具有很好效果.现代研究表明:附子具有正性肌力作用,葶苈子具有止咳平喘作用,利尿作用,强心作用.葶苈子主要化学成分:强心苷类,异硫氰酸类,脂肪油类.故上药共奏温补阳气,渗利水湿之功.通过加减化裁,既可适应证候的复杂性,又可避免利尿剂长期运用造成的电解质失衡;同时能使腑气通畅,浊邪归降,心脏才能得益于清阳之温煦,机体气机通畅条达.因此脾胃功能恢复也是振奋中阳的重要方面.同时,利尿剂在治疗早期及时适量的运用还是十分必要的,但随着中药煎剂的服用,根据出入量适时减少剂量以至停用.在多年的临床实践当中,笔者认为运用上药为主加减配合适量利尿剂口服治疗心血管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是肯定的,特别是高龄老人并有较长强心剂,利尿剂治疗史者可以减少用量或替代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不全症状,没有电解质紊乱及毒副作用.参考文献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1:170173.2许济群.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88.CPM合用活血止痛汤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张桂友,王松(1.贵阳中医学院O8级研究生,贵州贵阳550002;2.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贵州贵阳550001)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对印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