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课之园林鉴赏 结课论文狮子林的研究学院:农学院 班级:农学081班 学号:01108097 指导老师:王华贞(金石世家)(2010年11月制)狮子林考究 苏州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为元代园林的代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长廊的墙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的书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诗的碑刻作品。 一、狮子林的来历 关于狮子林的名字由来,有不同的说法,大概有两种:第一,是因为园内有很多狮子形状的假山,故名“狮子林”;第二,史载,元末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所以也叫“师子林”。关于这两种说法都有理由,第一种说法很符合人们的理解,而第二种来源于该园临街大门口的门楣上所题的“师子林”,因为它的原名为“师子林菩提正宗寺”,又因为“师子林”中的“林”在佛教中含有“丛林”之意,“丛林”既是寺庙的意思,把“菩提正宗寺”省去,是当时天如禅师弟子对老师的纪念于尊敬。由“师子林菩提正宗寺”到“师子林”的过渡,再到后来的“师子林”是一步步的,有条件的,因为后来宋朝灭亡元朝建立,把当时宋徽宗搜集的很多名石卖了,然后“师子林”里面买了很多像狮子形状的假山,故而得名。如今我们在一些宋朝末年元朝的书籍中,我们还会发现“师子林”的记载,我外公就收藏有这方面的书,这是历史的发展产物,放在今天我们来看狮子林会有一种佛教寺庙的感觉,无论从她的设计还是从她的建造都带着佛教的影子,这是不足奇怪的,她本来就是一座寺庙。2、 狮子林平面图图一:狮子林平面图 从狮子林平面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狮子林中心部有水的地方如图所示: 图二:示意图 本身也是一个狮子(这方面很多人都没注意过,我是在一次翻阅古书看到的狮子林平面图时发现的),而湖心亭正像狮子胸前佩戴的铃铛!这种设计真的妙极了,无不叫人称绝! 慢着狮子林平面图还有更绝的,望下看:(标注的地方)就是这里图三:示意图 所标注的地方也是一个由水构成的池子,慢慢的观察,你会发现真的很像狮子的倒影,不信的话,我们可以做一个试验证明:弄一个狮子的模型,在太阳底下,不要接地,奇迹将会发生,那就是跟上图一模一样!这不是巧合,而是设计者的独具匠心,看到这里我们不能不佩服古代造园者,即使是现在有多少人能设计出如此的园林呢?关于这个发现是我一次偶然在公园看狮子时发现的。3、 狮子林的狮子 狮子林里到底有多少狮子呢?古来说法不一,而我们也确实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个,但我同意清代学者俞樾赞誉狮子林“五复五反看不足,九上九下游未全”。的看法,从他所描写的来看,狮子林的狮子是数不清的,因为从这个角度看有那么多,另外角度看又是别的数目,上下、左右、前后多有不同的感觉,所以我们看狮子林里面的狮子时在于“是也不是”之间,你说是就是,你说不是就不是。 在我看来,狮子林里面的狮子不同于一般的狮子,主要体现在它非人工雕琢而是以自然形态来表现,不拘一格,出出都有一种“无我”的境界,正如佛教的那种随意,不像别的地方那样,下面的图是最好的对比: 图四:天津狮子 图五:狮子林狮子 图六、七:狮子林狮子 图八:天津桥上狮子 图九:狮子林狮子通过上面的图片对比,我们会发现,狮子林里的狮子很可爱,像一个顽皮的孩童,或于庭院游玩、或于水边玩水。让我们游玩此园好像回到了童年!而别的狮子如天津的狮子就那么威严,像法官一样、像大人对犯错的小孩一样。让人看着害怕。 要是慢慢地观察还会发现,狮子林的狮子长得特别像狗,图七就特别像哈巴狗,还有据一本古书记载,狗也是一种吉祥物,在浙江安徽一带,很多地方都用石狗放在家门口,以求平安,现在那些地方都还存在,所以我们看狮子林里的狮子时常常会感觉是狮子而非狮子,是狗而非狗!狮子林的狮子再仔细观察又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里面的狮子好像全部都是幼年的狮子,憨厚可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着狮子林里面的狮子好像回到了童年的原因吧!它们实在太可爱了!4、 狮子林的风景 下图是狮子林风景示意图:图十、狮子林风景示意图通过图,我们可以看到狮子林的布局是相当到位,里面的风景是不用说,我在这先不介绍,我想先回答老师上课时说的一个问题。折桥水面景点 为什么桥都是三、六、九折的?这个原因要弄明白要对古达知识有所了解,其中三折代表“之”字,你看“之”字除去那点就是三折,而那点正好代表一个景点,示意图如下: 关于这“之”字的来历就是王羲之兰亭集序里面的21个不同的“之”字了,所以用心的人会发现在建造三折桥的时候,每一个古典园林都是不一样的! 六折桥不是谁都能建造的,要有一定的地位才能建造六折桥,古代我们知道人是分成三、六、九等的,“六”代表士大夫,“九”自然代表皇家贵族,所以一般我们看到的六折桥是当官的建的园林,九折桥只有在皇家园林才能见到,三折桥寻常百姓家都可见到! 图十三、十四:狮子林里的桥 关于狮子林的风景,可以从她的假山、风景表现手法等来说明,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墙深宅,曲廊环抱。以中部水池为中心,叠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桥设亭,使得全园布局紧凑,富有“咫足山林”意境。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狮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湖石玲珑,洞壑宛转,曲折盘旋,如入迷阵,有“桃源十八景”之称。洞顶奇峰怪石林立,均似狮子起舞之状。有含晖、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而以狮子峰为诸峰之首。园内建筑以燕誉堂为主,堂后为小方厅,有立雪堂。向西可到指柏轩,为二层阁楼,四周有庑,高爽玲珑。指柏轩之西是古五松园。西南角为见山楼。由见山楼往西,可到荷花厅。厅西北傍池建真趣亭,亭内藻饰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两层石舫。石舫备岸为暗香疏影楼,由此循走廊转弯向南可达飞瀑亭,是为全园最高处。园西景物中心是问梅阁,阁前为双仙香馆。双香仙馆南行折东,西南角有扇子亭,亭后辟有小院,清新雅致。造园手法上,狮子林虽缀山不高,但洞壑盘旋,嵌空奇绝;虽凿池不深,但回环曲折,层次深奥,飞瀑流泉隐没于花木扶疏之中,古树名木令人叫绝,厅堂楼阁更是精巧细致,无愧为吴中名园。狮子林的古建筑大都保留了元代风格,为元代园林代表作。园以叠石取胜,洞壑宛转,怪石林立,水池萦绕。依山傍水有指柏轩、真趣亭、问梅阁、石舫、卧云室诸构。主厅燕誉堂,结构精美,陈设华丽,是典型的鸳鸯厅形式;指柏轩,南对假山,下临小池,古柏苍劲,如置画中;见山楼,可览群峰,山峦如云似海;菏花厅雕镂精工;五松园庭院幽雅;湖心亭、暗香疏影楼、扇亭等均各有特色,耐人观赏。园内四周长廊萦绕,花墙漏窗变化繁复,名家书法碑帖条石珍品70余方,至今饮誉世间。空间的布局上,建筑可分祠堂、住宅与庭园三部分,现园子的入口原是贝氏宗祠,有硬山厅堂二进,檐高厅深,光线暗淡,气氛肃穆。住宅区以燕誉堂为代表,是全园的主厅,建筑高敞宏丽,堂内陈设雍容华贵。沿主厅甫北轴线上共有四个小庭园燕誉堂甫以白、紫玉兰和牡丹花台为春景庭园,亲切明快。堂北庭园植樱花二株。更添春意。小方厅为歇山式,厅内东西两侧空窗与窗外腊梅、甫天竹、石峰共同构成“寒梅图”和“竹石图”,犹如无言小诗,点活了小小方厅。狮子林的漏花窗形式多样,做功精巧,尤以九狮峰后“琴”、“棋”、“书”、“画”四樘和指柏轩周围墙上以自然花卉为题材的泥塑式漏花窗为上品。而空窗和门洞的巧妙运用,则以小方厅中这两幅框景和九狮峰院的海棠花形门洞为典型,九狮峰院以九狮峰为主景,东西各设开敞与封闭的两个半亭,互相对比,交错而出,突出石峰。再往北又得一小院,黄杨花台一座,曲廊一段,幽静淡雅。这种通过院落层层引入,步步展开的手法,使空间变化丰富,景深扩大,为主花园起到绝好的铺垫作用。主花园内荷花厅、真趣亭傍水而筑,木装修雕刻精美。石舫是混凝土结构,但形态小巧,体量适宜。暗香疏影楼是楼非楼,楼上走廊可达假山,设计颇具匠心。飞瀑亭、问梅阁、立雪堂则与瀑布、寒梅、修竹相互呼应,点题喻意,回味无穷。扇亭、文天样碑亭、御碑亭由一长廊贯串,打破了南墙的平直、高峻感。主花园的建筑主要分布在北部,前后错落,形式多变,但由于建造年代的不同和贝氏在重建时对园林的理解不同,在建筑材料的运用和体量比例上看,旱船过于写实,问梅阁体量过大,见山楼外形中西结合,甚至有混凝土六角亭,建筑风格不够统一。 入园,便见玲珑石笋、石峰、丛植牡丹及白玉兰,与“立雪堂”背面侧窗和谐统一,使框景更趋完整,形成进入庭院前视觉上的美感,同时喻“玉堂富贵”之意。并有蔽外隐内之含义而景深意远。庭院北是主体建筑高敞宏丽的鸳鸯厅。南厅名“燕誉堂”,出自诗经,意为名高禄重安闲快乐。燕誉堂为全园主厅,高敞宏丽。堂屋门上有“入胜”、“通幽”、“听香”、“读画”、“幽观”、“胜赏”砖刻匾额。北厅称“绿玉青瑶之馆”,出自元画家倪云林诗中,“绿水”指水,“青瑶”指假山。中堂屏风南面刻重修狮子林记,记述贝氏19171926年间重修“狮子林”的经过。北面刻狮子林图,寺峰古柏,飞瀑层楼。厅内陈设精致华贵。厅的前廊西侧可通“立雪堂”,后廊西侧门宕通假山洞穴而进入“卧云厅”,在后为小方厅,厅名“园涉成趣”,其西侧辟门,可登假山。以鸳鸯厅为中心,面向四方的布局,颇为巧妙。厅前有“息庐”、“安隐”砖刻。院内湖石、花台、小树组成一景。穿越小方厅,见院中花台上的巨峰气势雄伟,由九头不同姿态的狮子组成。峰北院墙漏窗的框形各异,并分别套入琴棋书画图案,流畅明快。向西可到指柏轩,为二层阁楼,四周有庑,高爽玲珑。古五松园在指粕轩之西,中间隔一竹园。园里旧有五棵大古松,霜干虬枝,亭亭似盖,所以狮子林从前曾名五松园。转弯向南到飞瀑亭。这里为全园最高处,用湖石迭成三迭,下临深渊,上有水源,开动机钮,即成人工瀑布。在植物的配置上,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基调是以落叶树为主,常绿树为辅。用竹类、芭蕉、藤萝和草花作点缀,通过孤植和丛植的手法,选择枝叶扶疏、体态潇洒、色香清雅的花木,按照作画的构图原理进行栽植,使树木不仅成为造景的素材,又是观景的主题。许多树木的种植与园林建筑和诗词匾联、人物典故相呼应,喻情于草木。狮子林的植物配置亦照此理,东部假山区以古柏和白皮松为主,西部和南部山地则以梅、竹、银杏为主。配植色香态俱佳的花木,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不仅增加了林木森郁的气氛。更使山石、建筑、树木溶合一体,而成为真正的“城市山林”。指柏轩前假山上有元代古柏数株,有白皮松五棵,姿态苍劲,皆成画意。暗香疏影楼和问梅阁推窗可见三、五株梅,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尤其问梅阁中桌椅、吊顶都是梅花形,窗纹用冰梅纹,书画内容亦与梅有关,与地上“冰壶”古井共同构成一幅思乡的画卷。更有文天样梅花诗:“静虚群动息,身雅一身清;春色凭谁记,梅花插座瓶”,借梅咏怀,体现了文天样正气凛然的高尚情操。山石间有六百年年银杏一株,粗干老木,盘根错节于石隙间,夏日浓荫庇日。秋叶灿若织锦,成为狮子林中一景。狮子林假山的布置上,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最曲折,最复杂的实例之一。元末明初建园时,搜集了大量北宋“花石纲”的遗物,经过叠石名家的精妙构思,假山群气势磅礴,以“适、漏、瘦、皱”的太湖石推叠的假山,玲珑俊秀,洞壑盘旋。象一座曲折迷离的大迷宫。假山上有石峰和石笋,石缝间长着古树和松柏。石笋上悬葛垂萝,富有野趣。假山分上、中、下三层,共有9条山路、21个洞口。沿着曲径磴道上下于岭、峰、谷、坳之间,时而穿洞,时而过桥,高高下下,左绕右拐,来回往复,奥妙无穷。两人同时进山分左右路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少顷明明相向而来,却又相背而去。有时隔洞相遇却可望而不可及。眼看“山穷水尽疑无路”,一转身“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边转,一边可欣赏千姿百态的湖石,多数像狮形,大小小有五百来头,有怒吼的,有憨睡的,有嬉戏打闹的,或躺或立,或大或小,或肥或瘦。也有像鼋的,像鱼的,像鸟的。还可找到十二生肖图,真叫人看得眼花缭乱。在假山顶上,耸立着著名的五峰:居中为狮子峰,形如狮子;东侧为含晖峰,如巨人站立,左腋下有穴,腹部亦有四穴,在峰后可见空穴含晖光:吐月在西,势峭且锐,傍晚可见月升其上。两侧为立玉、昂霄峰及数十小峰相映成趣。清代文人朱炳靖钻过假山后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岩区2025年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事业单位招聘108人【编制】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 水毁修复工程项目合同范本及解析
- 铜官区2025年安徽铜陵市铜官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2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级经济师实务考试金融专业新版真题卷及答案
- 2025年演出经纪人政策法规及经纪实务考试题目参考及答案
- 甘肃省2025年共青团甘肃省委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力资源招聘合同模板与示范
- 专题6.1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说课稿)-2019-2020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轻松备课(部编版)
- 浙江省2025浙江农林大学招聘人员20人(第二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ISO 22000-2018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2023-雷泽佳译)
- 卡巴斯基应急响应指南
- 理财规划大赛优秀作品范例(一)
- 2023年四川能投筠连电力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护理管理组织结构与设计
- 静配中心清洁消毒考核试题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课件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复句与单句的辨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