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季采风报告.doc_第1页
2011年春季采风报告.doc_第2页
2011年春季采风报告.doc_第3页
2011年春季采风报告.doc_第4页
2011年春季采风报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采风报告 学 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班 级:美教072班 姓 名:吴树龙 学 号:2007062090 指导教师:陈海兵毕业采风报告在我们毕业前的最后一门课“毕业采风”。往年学校不是很重视这个环节,所以同学们也都比较散漫,随便拿两张火车票也就是算去过了。今年学校把同学们组织起来统一去采风。虽然大家的创作题材不尽相同但大家都必须去北京。由于我的创作题材于北京无关还有经济原因我向学校申请不去北京。这个申请还必须的院长亲自批,我们必须得写一个申请表还得一式两份。当时我们都提心吊胆的因为学院给我开会是说不去不行,再写完申请之后的两天得知不用去了。当然大家的心里都很高兴。他们去北京的同学走了之后,陈老师说不去的同学在家找和自己论文相关的资料,为毕业论文做准备。我先去网上查了相关的资料没见着多少,又去图书馆借书也没见到几本相关的书。后来想了想先看美术史。开始几天觉得这篇论文很难写,陈老师说这个题目要写论文应该好写。再看了几天西方美术史之后觉得应该从美术史的角度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入手,再从每个画派在具体到每个团体和个人来分析。后来看了曹晖的视觉形式的美学研究有了一些思路,这才把开题报告写的偶遇些眉目了。创作题目其实早就想好画什么题材,就是一直没有画小的构图稿,我想先了解一下江桥抗战的历史背景之后在做打算。上学期借了一本关于马占山的书,在画面上是表现马占山还是画战斗场面我还没想好。 在看书的时候注意到江桥镇建了一个纪念馆决定去一趟,主要是去搜集些资料与创作有关的,也更深入的了解一下江桥抗战的全过程和细节。这样能更好的把把握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发生在东北这块土地上一场保卫家园的战争。我在他们去北京这段时间里去了一趟哈尔滨也没找到相关的资料。三月二十三号我去了一趟江桥,去那的火车除了早上六点十几分有一趟之外剩下的就是下午的了,只能起早去火车站了。买完票就上车了差点没赶上。火车到江火车站是八点十几分,下想和我想找了个吃饭的地方。吃完饭问那个老板江桥抗张纪念馆怎么走他说在他的饭店前面有一条街直走就到了,江桥镇地方不算太大但镇里面的街面上还算干净。我沿着这条街一直向北走走了大概七八分钟的样子看见前面有个小楼能听见学校上体育课时做体操的音乐,在学校的左侧有一个灰色的三层小楼前面有一雕塑,上面是一个人骑着马大概有两米多高下面是一个一米半高的座。雕塑是黑色的,看上去马占山骑在马上很是自信也很威武。这是在外面能看见的,走到跟前四周是铁栅栏有一个黑大门还有个门卫室,窗户玻璃上还写着参观请登记还有售票处等字样,当时觉得很正规。当我敲门时里面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回答请进,开门进去之后这个人正在看电视,屋里边很乱。我刚一进屋她就说你们开车来的,我当时一愣我说坐火车来的,他又问你们几个人我就我自己,他说你不是刚才打电话那伙人那我说我没打电话,他说话的同时就要下地当我说我没打电话自己一个人不是开车来的她又回去了。我问他现在是不是能进去参观,他说不行得等讲解员来了才能进去,她只是一个看门的,没有权利让我进去他还说一会还有一些人也要来让我等他们来了一块进去,我说他们什么时候到他说的中午能到,我说我先进去不行吗。我问他要者的负责人电话他说没有,我说我在网上看你们只有周一闭馆其他时间都是开馆的,现在已经到开馆时间了。他说让我等那些人来了一块进去,万一有什么损失她付不起这个责任。我只好打在网上留的那个咨询电话了,打了还真通了,问他是不是江桥抗战纪念馆说是我说我要进去参观现在,他说让我在这等一会讲解员还没到半个小时之后到,这个人还算客气,打完电话就在屋里等果然不一会来了三十多岁的女性,他问就你一个人哪我说是就我自己,然后她就带着我往哪个小楼走,她打开门一楼没有什么东西门左边有一个办公室,然后她带我去二楼,中间有个小厅正中间有个雕塑是个群雕是什么场面忘了。问她有油画吗,他说有在左边我到那一看还真有,很大一幅画大概有四米乘五米那么大吧。是一个战斗场面天上有飞机地下有坦克,战火硝烟,人物大多数都在战壕里有底子扔手榴弹,有的在瞄准敌人,还有的正与敌人拼刺,画面的背景远处有一座桥横过画面,这可能就是当年的江桥吧。我坐火车来的时候看江桥很新好像是建国之后又从新件的新桥的北面有一些混凝土桥墩子但上面没有桥,我猜可能那个是老江桥。这个时候江还没有开,上面全是冰。四周也比较荒芜完全没有当时的感觉了,本想去将那拍几张照片的看到这样没心情去了。看完这幅油画他还有一些图片和文字讲解,还有一些钢笔速写形式的小幅画,还有两副马占山将军的肖像画,作者是巫峡,画的一般。当中还有一些当年日军的服装枪钢盔,军功章,炮什么的。不大这个纪念馆不到半个小时就看完了。里面灯光不好,拍的照片也不是很清楚。出来时刚好九点,那讲解员说九点十几分有一趟回去的车,我看看表还有十分钟,赶紧往火车站跑。这趟江桥之行没有太大收获,没想到这么快就回去了。我对这个创作开始没有信心了,资料太少了,想借些服装自己拍人物动作什么的可是没地去借服装。有一个反应江桥抗战题材的电影叫血战江桥但我下不下来。这只能自子查资料,看画册电影电视剧来画了。至今没有想好怎么构图。这几天在网上找了些图片她们的画场面都很大,我觉得我没有能力画那么大场面画,陈老说画几个人也行,可是人少了又很难体现出画面效果,构图问题很伤脑筋一直在想但没有好的想法。毕业采风其实很有必要,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