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_第4页
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15章动物的运动一、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八上p9)1.组成:运动系统是由 、 和_三部分组成。功能:_、_和_的作用。2.骨(每块骨都是一个器官)(1)结构及功能(八上p11), 中的骨髓永久具备造血功能内有 细胞,与骨的长 和骨折后修复有关 与骨的长长有关的是 。(2)成分(八上p12):含有水、 和 。成人骨: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儿童和少年骨:有机物大于1/3,骨的特性是:弹性,硬度小,骨易变形。骨的特性:骨含有无机物和有机物,因些骨即坚硬又有。3.关节(结构层次为 )(八上p1213)(1) 结构及特点和可增加关节的 性的。组织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骨上,能增强关节的 性(2)关节有关节囊和韧带,关节面有关节软骨和滑液,因此关节即 又 。4.骨骼肌(八上p14)(1)结构:由 和_组成,肌腱属于组织,附着在 (“相同”或“相邻”)的骨上,肌腹主要由 组织构成。(2)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八上p17)屈肘时:肱头二肌,肱三头肌。伸肘时:肱头二肌,肱三头肌。5躯体运动(八上p17)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骨、 和骨骼肌三部分共同完成的。6运动中的杠杆原理:(八上p17)运动系统中,起支点作用的是,杠杆是;动力是。7运动的实现(八上p17)(1)当骨骼肌受到 传来的兴奋后,就会 ,牵动着 绕着 活动,就产生了运动。(2)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 、 关节 和 三者协调配合,在 系统的支配和其它系统的协调下完成。消耗的能量来自肌细胞内 的氧化分解。15章 动物的行为一、动物的行为按获得的方式可分为:(八上p1923)(1) 生来就有是行为,是由决定。 (2)后天形成的是行为,出生后通过学习获得,在 的基础上建立的。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按功能)(八上p2431) 取食、领域、防御、繁殖、攻击(发生在 种生物之间)、节律和社群行为三、社群行为的特征:群体间有合作(如:工蜂专职采蜜,蜂王专职产卵);成员间有 交流(如:蜜蜂跳“8”字舞),群体还有等级之分。如 等动物。四、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八上p3335):主要方法有法(如,法布尔观察昆虫)和法。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对研究对象施加外界影响。17+23章 生态系统一、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七上)1.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 。包括 因素(如阳光、空气、水等)和 因素(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2.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八下p6567)(1)生物与生物的关系: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关系:捕食、 、寄生、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 环境(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叶变为刺) 生物 和 环境(蚯蚓在土壤中生活增加土壤肥力)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八下p6883)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 = + 。 生态 非生物环境: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1)系统 生产者:主要是 (特例:蓝细菌、硝化细菌、硫化细菌等) 成分 消费者:绝大多数 物(特例:寄生生物 如病毒、寄生真菌等) 及作用 分解者:腐生的 和 (特例:蘑菇、蚯蚓、秃鹫、屎壳郎等)(2) 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将 物转化为 物(3) 动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对维持 起重要作用(4)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 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将 物分解为 物,返回到无机环境中。2.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1)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 (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形 成的链状联系称为 。食物链中处于第一环节的生物是 。(2)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的网状联系,称为 。(3)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 和能量流动。(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生物体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5)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和 。(6)食物链中 数量最多, 数量最少;食物链中 能量最多, 能量最少。(7) 有毒物质富集作用:环境中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网)逐渐累积,在食物链中 的 体内含的有毒物质浓度最高。(8)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调节能力的关系 生态系统具备一定的 能力。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 ;生物种类越少,食物链食物网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 。如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稳定性好。3.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1)一个生态系统如果处于平衡状态,那么生态系统内生物的 数量 和 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2)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如食物链:草鼠狐,若大量捕杀狐,则鼠的数量会先 (因为天敌减少),后来则 (因为食物减少),最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3)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平衡被 。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如地震、干旱、洪涝灾害等)和人为因素(如过度放牧、滥砍滥伐等)。三、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 。2.认同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人为因素是破坏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因此,人类活动应尊重尊重生态规律,否则会破坏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的实质基础是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例:2015会考第 41 题通过微视频“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导学后,为测验“学习任务单”的完成情况,请你和学习小组一起根据下图完成以下“进阶作业”。(1)如图,a代表生态系统中的 者,它们能通过 作用利用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2)图中,兔与鼠之间为 关系,鹰锋利的喙和爪有利于捕食,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这是 的结果。(3)图中d主要是腐生的 ,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可把动植物遗体、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对自然界的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写出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该食物链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一、比较细菌、真菌和病毒(八上p5159)结构特点营养方式生殖方式细菌全部单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没有成型的 腐生、寄生、自养真菌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真正的 腐生、寄生酵母菌 霉菌、蘑菇 病毒没有 结构。由 构成的外壳和 组成的内核。只能在 显微镜下观察全部 复制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八上p6063)1.细菌:乳酸杆菌制作 和 ;醋酸杆菌制作 ;甲烷细菌产生 。班级: 姓名: 座号: 真菌: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可制作(食品) ,在无氧条件下可制作 。霉菌可制作(食品) 。真菌还可制作药品 ,专门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2食物腐败的原因:食物的腐败主要是由于细菌、真菌在食物中大量 引起的。3.保存食物的一般方法低温(低温环境,微生物繁殖速度 )、风干(细胞生活需要水分)、盐渍、糖腌(微生物失水死亡)、高温高压后密封储存(食物接触不到微生物)等。19章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人的生殖和发育(八上p6675)(一)人的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男性的性腺是,功能是产生、分泌。(1)子宫:发育的场所2女性生殖系统: (2)输卵管:输送卵细胞,的场所(3)卵巢:产生,分泌。(4)阴道:精子进入和出生的通道(二)人胚胎的发育1 新生命是由一个叫的细胞开始的。受精的场所是 。受精卵分裂形成早期的胚胎,早期胚胎所需的营养由供给。2胚胎在子宫内发育的营养是通过和脐带获取。3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时间一般为天左右,这个过程称为,即怀孕。4胎儿发育成熟后,由母体通过阴道生出来,这个过程叫。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八上p7981)1. 变态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如 2.完全变态发育:经历了 四个阶段,比不完全变态发育多了一个 期。如蜜蜂、蚂蚁、蚕、 等3.昆虫体表覆盖着一层防止水分过度蒸发的 ,会出现 现象。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八上p83)1.蛙的发育为 发育:受精卵 幼蛙成蛙。蛙的受精方式为 受精(填“体内”或“体外”)。生殖方式为 生(“胎生”或“卵生”)。2.蝌蚪用 呼吸, 游泳;成蛙用 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四、鸟的生殖和发育(八上p85)1. 鸟的受精方式为 受精(“体内”或“体外”)。生殖方式为 生(“卵生”或“胎生”)。受精卵主要在体外发育。a2.鸟类有占区、筑巢、求偶、交配、孵卵、育雏等一系列复杂的 行为。d3.鸟卵的结构 b 将来会发育为雏鸟,内含细胞核。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 。 气室有利于胚胎与外界进行 。 a 具有 性卵白 、 和卵黄膜,共同组成了卵细胞五、植物的生殖(八上p8792)1.无性生殖:新个体不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而是由 产生。特点:后代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短时间可大量产生后代,但后代的生活力会降低。营养生殖:包括扦插(优质葡萄的大量繁殖)、嫁接(多色花卉)、压条和组织培养(兰花的大量种植)其他生物的无性繁殖: 生殖(如细菌)、 生殖(如霉菌)、 生殖(如酵母菌)2.植物的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新个体由 发育而来。后代生活力比较强,但容易发生变异。植物的有性生殖是用 繁殖。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遗传和变异(八上p95)1.性状和相对性状: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统称为 。(如,花的颜色、身高等)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 性状。如兔的灰毛和白毛。2.遗传和变异: 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 。(如,父母是双眼皮,孩子也是双眼皮);子女和父母之间以及子女个体之间的性状表现并不完全相同,这种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 。(父母都是双眼皮,有个孩子是单眼皮)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普遍存在。3.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存在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个存在的。 人体细胞有 对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生殖细胞也叫配子,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 ,每个精子或卵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4.遗传物质:dna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5.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由 和蛋白质组成,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dna分子为长链状,一个dna分子上包含 个基因。因此数量比较:染色体dna基因。二、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八上p102)1.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1)等位基因:成对的基因中,两个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例:a和a就是一对等位基因)。(2)显性基因:等位基因中,一个基因掩盖另一个基因的作用,使其没有表现。这种得到表现的基因称为基因,它控制的性状为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3)隐性基因:没有表现的基因称为基因,它控制的性状为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2.基因型和表现型:(1)基因型:生物体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如“aa”、“aa”、“aa”。(2)表现型:生物体某一具体性状表现叫做表现型,如有耳垂、无耳垂。3.性状的表达:基因通过指导 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亲代的基因可以随配子( 细胞)传给下一代,从而影响子代的性状表现。生物体的性状表现是由遗传物质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aa和a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4.基因组:一种生物的全部不同基因所组成的一套基因。5.科学史上最早根据豌豆杂交试验,发现遗传规律的科学家是孟德尔。他被称为“ ”之父。例:假设人的卷舌基因为a,不能卷舌基因为a,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基因图解(1) 父母皆能卷舌,生下的孩子也能卷舌(会出现三种基因组合情况:aa x aa或 aa x aa 或 aa x aa,第三种情况的遗传图解见下方(3) 亲代 aa x aa 或 亲代 aa x aa 配子 a a 配子 a a a 子代 aa 子代 aa aa 能卷舌 能卷舌 能卷舌(2) 双亲有一方卷舌(显性性状,基因型aa或aa),另一方不能卷舌 亲代 aa x aa 或 亲代 aa x aa 配子 a a 配子 a a a 子代 aa 子代 aa aa (所有子代)能卷舌 能卷舌(50%) 不能卷舌(50%) (3)双亲皆能卷舌,却生下了不卷舌的孩子 (4)双亲皆不能卷舌x 亲代 配子 子代 三、人的性别决定(p105页)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男性:22对常染色体+xy;女性:22对常染色体+xx),其中1对染色体能决定性别,称为,另外22对染色体与性别无关,称为常染色体。卵细胞的性染色体只有“x”一种,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有“x”和“y”两种,所以生男生女取决于 的类型。每胎生出女孩的几率为 四、优生优育1.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晚婚、晚育、少生和 等基本要求。2.遗传病(八上p111页)是由于 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如色盲、白化病、血友病、先天愚型等)。多数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近亲结婚生出的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 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或“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男女结婚。(即禁止近亲结婚) 艾滋病能够母婴传播是因为病毒通过血液进入胎儿体内,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故艾滋病和流感、手足口病一样,具传染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