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填空1、生民、公刘、绵、皇矣和 大明 五篇作品,被认为是周族史诗。2、屈原早期创作的一首咏物述志诗是橘颂 。此外,他还有一首奇特的长诗,共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这首诗就是著名的 天问 。3、汉乐府的创作精神是“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4、 古诗十九首 被刘勰文心雕龙称为“五言之冠冕也”。5、建安时期文坛所形成的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后人称之为 建安风骨 。6、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是曹丕 燕歌行 。7、诗品评价曹植的诗是“ 骨气奇高 , 词彩华茂 ”。8、正始文学代表作家中 阮籍 的代表作 咏怀诗 形成了“厥旨渊放,归趣难求”的风格。9、东晋诗坛的_玄言诗_ 形成了“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特点。10、鲁迅称陶渊明的诗还有“金刚怒目 式”的一面。11、开创南朝新一代诗风的文学家是_谢灵运_,他开创了 山水诗 。12、齐梁时代,沈约、谢朓、王融等共同创造了 永明 体,为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3、梁代统治者为了要寻求强烈的声色刺激,于是产生了 宫体 诗。14、南朝民歌主要分为 吴歌 和 西曲 两大类。15、五律的定型是由_宋之问_和_沈佺期_最后完成的。16、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王昌龄 _。17、苏轼指出王维山水田园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_诗中有画_,_画中有诗_”。18、刘希夷的代表作 _代悲白头翁_,诗中写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_年年岁岁花相似_,_岁岁年年人不同_”,深藏着诗人对生命短促的悼惜之情。19、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是 张若虚 创作的 春江花月夜 。20、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 沉郁顿挫 _”。21、_琵琶行_和_长恨歌_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22、李贺偏爱描写鬼魂,故有“_鬼才_”之称。其诗独特,谓之“_长吉_体”。23、清代叶燮称“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始于_梅尧臣_、_苏舜钦_ 二人”。24、南宋初期,_吕本中_作江西诗社宗派图,确立了江西诗派的名称。25、南宋诗人杨万里创立了新鲜活泼的“_诚斋_体”诗风。26、在中国诗歌史上,南宋诗人范成大的_使金纪行诗_ 尤为人称道。27、陆游诗歌的题材极为丰富, 最为人所称道的是 抗敌复国 的诗歌。三、诗句填空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4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7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8.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9.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10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11.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1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3.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14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潦。15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1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18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19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20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21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22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23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24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25.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26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27. 春蚕到死丝方尽,_蜡炬成灰泪始干_ 。28. 惊风乱飐芙蓉水,_密雨斜侵薜荔墙_。29. _东边日出西边雨_,道是无晴却有晴。30. 溪云初起日沉阁,_山雨欲来风满楼_。31. 战士军前半死生,_美人帐下犹歌舞_。32. _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33. 气蒸云梦泽,_波撼岳阳城_。34. 同是天涯沦落人,_相逢何必曾相识_。35.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36. 东风不与周郎便,_铜雀春深锁二乔_。37. _无边落木萧萧下_,不尽长江滚滚来。38. _一身报国有万死_,双鬓向人无再青。39宁为百夫长,_胜作一书生_。40_无人信高洁_,谁为表予心?41谁为含愁独不见, 更教明月照流黄 。42_岭外音书断_,经冬复历春。43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44. _峨眉山月半轮秋_ ,影入平羌江水流。4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46. 云横秦岭家何在,_雪拥蓝关马不前_ 。47. 衰兰送客咸阳道,_天若有情天亦老_。48. 惟将终夜长开眼,_报答平生未展眉. _。49. 江东子弟多才俊,_卷土重来未可知_。50. _烟笼寒水月笼沙_,夜泊秦淮近酒家。51. _何当共剪西窗烛_,却话巴山夜雨时。52. 永忆江湖归白发,_欲回天地入扁舟_。53. 疏影横斜水清浅,_暗香浮动月黄昏_。54. _意态由来画不成_ ,当时枉杀毛延寿。55. 人生到处知何似,_应似飞鸿踏雪泥_。56. _桃李春风一杯酒_,江湖夜雨十年灯。57. _有情芍药含春泪_,无力蔷薇卧晓枝。二、名词解释1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六义。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法,且在诗经中赋灵活多变,包括写境、抒情、对话、形态描写等。比即比喻或比拟,有明喻暗喻之分。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比如远镜头,从自然物切入,摇至中心人物或情绪。2风雅颂: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风诗共有15国风,160篇。“雅”即正,指朝廷正乐,是西周王畿的音乐。雅诗按音乐的不同分为大雅31和小雅74,大多是宫廷宴享乐歌,多属西周晚期的作品,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颂诗分为周颂31、鲁颂4和商颂5,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3楚辞: “楚辞”之名,始见于汉武帝时,此时“楚辞”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与“六经”并列。 “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较明显的区别。其直接渊源应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间祭歌。“楚辞”的多重含义:(1)诗体:战国时楚地出现的一种新文体,如九歌(民间集体性创作);(2)作品:屈原和后来其他作家用这种新文体所写的一些作品,如离骚、九辩)(作家个性创作);(3)书名:由这些作品选辑而成的一部文集:楚辞。(专书)4汉乐府:乐府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正式设立于汉武帝时期,废于汉哀帝时期。这是西汉的乐府,东汉的黄门鼓吹署实际上相当于西汉的乐府。汉乐府诗则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其收集的诗歌既有民歌,也有文人诗。从作者角度进行分类(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可分为汉初贵族乐府;两汉民间乐府;东汉文人乐府5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多为游子之歌和思妇之词,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其真挚自然的抒情风格、整体混成的艺术境界和雅俗共赏的语言形式,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6玄言诗:指东晋时期在玄学思想影响下,诗坛上流行的“寄言上德,托意玄珠”的作品。代表作家有东晋孙绰、许询。玄言诗以玄学思想方法体悟玄理,诗味不浓,但其中通过景物来表现哲理的作品,为山水诗的出现起到了催化作用。:7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8宫体诗:所谓“宫体”首先是指诗歌而言。“宫”即太子东宫。萧纲为太子时,围绕着他形成一个以东宫僚属为主要成员而影响颇为广泛的文学集团,他们的一部分诗歌,专写男女之情(包括传统的闺怨题材),以及女子的容貌、举止、情态乃至生活环境、所使用的器物等等,形成显著特征,即被称为“宫体诗”。同时,宫体诗也有特定的语言风格,主要是辞采秾丽、描写细巧、音乐性强。9江西诗派:因南宋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并刊行江西宗派诗集而得名,为南宋一个影响深远的文学流派,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语言技巧方面“以故为新”“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去摹古,变古,追求奇险硬涩。四、作品分析1古诗十九首内容: 1)游子思妇的相思与伤别; 2)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抒怀; 3)世态炎凉、怀才不遇 值得注意的是:潜藏着一种深刻的中国文化背景,具有丰富的思想内蕴和生动的生活内容,具体表现在:A、生动的反映了汉代文人士子游学求仕的艰辛生活;B、真实袒露了汉代文人士子的世俗情怀;C、深刻地表现了汉代文人的生命意识的感叹 4、艺术成就1)真挚自然的抒情风格:2)整体混成的艺术境界: 3)雅俗相融的语言形式:3、情感与哲理(1)思妇与游子的情感,思乡与怀内、乡情与恋情、守节与放荡的心态交织。(2)人生哲理:永恒与有限、心态与生命周期、忧与乐、来去与亲疏(3)特殊感受:节序感、空间感、世态炎凉感4、艺术特点:五言之冠冕,抒情之典范(1)以事件或物象巧妙起兴,自然转入抒情。借物言情,借景言情,情景交融,物我同构,创造了一个有机的生命境界。(2)善于化用典故、运用比喻,自然天成,无斧凿之痕。(3)语言明白晓畅,发心应手,造语新警,名句叠见。2 阮籍咏怀诗其内容一是抒写孤苦寂寞和忧生惧祸之情;二是讽刺时政,揭露社会丑恶腐败;三是表现饮酒、求仙生活。艺术特色一是长于抒情,二是工于比兴;三是精于用典;四是善于曲笔。具体手法一是将象征手法与寓意的不确定性结合起来,再加上典故的多义性,使诗作寓意深邃难明;二是用多种比兴构成完整的意境,使寓意藏而不露。风格深隐含蓄,所谓“阮旨遥深”、“厥旨渊放,归趣难求”。王维山居秋暝王维山居秋暝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秀句。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可不是么,既是夜间,又被竹林遮挡,怎么能见到浣洗完衣服归来的女人们呢!然而,竹海之中传来的女人们缓步挪移时拨动夜露浸润的翠竹,发出“沙沙”的声响,又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好一派欢声笑语的喧闹竟打破了如此宁静的夜空;再听水面莲叶波动,渔舟顺流而下,这便是渔夫要乘着今晚的月光去捕鱼。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油然而生:山民们戴月而作,随性而起,这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远比宦途官场清明、纯净得许多。这些细节无不传达出诗人不仅喜爱这儿的景美,更喜爱这里的人美。这就很自然地给结句作了有力的铺垫。尾联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自己,这是诗人对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诗意的反其义而用之,是说春天的芳华虽歇,秋景也佳,隐着自可久留。正如诗人在青溪所言:“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总之,这首山水田园诗画山绣水,清新宁静,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含蕴丰富,耐人寻味。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杜甫登高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未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 “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徘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人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 “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五、简答题1诗经和楚辞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轻叙事重抒情:抒情诗传统,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诗歌内在精神:风雅精神与文学革新,汉乐府诗人,建安诗人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如陈子昂、杜甫、白居易和新乐府诸家,都是风雅精神的体现诗歌艺术手法:比兴手法的深远影响(正、反),具体的形象作比、恰当的氛围起兴,对兴象、意象、意境等美学境界有直接影响。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曹 操、嵇康、陶渊明等人的四言诗创作直接继承诗经的四言句式。开创了个性化的文学;推动了爱国主义文学的形成、发展;开创了新的诗歌体裁,能够更加有效的塑造艺术形象和抒发复杂激烈的感情;奠定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使诗歌显出缥缈迷离、谲怪神奇的美学特征,对李白、李贺等后世诗人有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山水文学发展的基础;3. 大小谢在山水诗创作方面有哪些异同。1同.两人的语言清新、细腻。谢灵运的山水诗语言富丽精工,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等地的自然景色,其主要特点是鲜丽清新。谢眺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清新的这一特点.大谢、小谢都有着高超的描募技巧,都是善于溶裁警句的好手。2.异谢眺因为感情单纯,所以悲喜之情,较为明朗外露,在诗意象创造也清新明丽,语言流畅明白,、有的甚至完全接近口语。他有明确的诗歌思想,即追求一种清新明丽之美。谢灵运的山水诗仍然带有一些“玄言”的色彩,谢眺的山水诗则抒发了思想感情,玄言诗的影响差不多已被消除。谢眺的山水诗把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是其诗歌的重要特点,也是他对于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4为什么说汉乐府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汉乐府常常选取生活中一个典型的片断来表现,使矛盾集中在一个焦点上,既避免过多的交代与铺陈,又能表现广阔的社会背景;如十五从军征,对叙事诗产生了深远影响;叙事手法影响深远1、生活场景的巧妙截取与尚奇倾向,如酒店、道路、异域风情的选取;如陇西行;羽林郎;相逢行、天马、乐府;2叙事情节的完整与剪裁的详略繁简:有的叙事相对完整,如妇病行;孤儿行;有的详叙事、略抒情,事尽而情深,如十五从军征有的铺陈场面详过程略首尾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3、以寓言诗叙事有的假托动植物自述如乌生有的是植物与人对话。如董娇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动机,继承了诗经风诗的传统,同时又使用了新的诗型,杂言体和五言体、 5苏轼评价陶渊明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请结合诗歌,谈谈陶诗的风格特色及其意义。风格特色:(1)平淡自然与诗意淳美的统一陶渊明的诗,最大的特点是平淡自然,绝去雕饰,似在不经意间如实道来。虽平淡却不枯淡,韵味隽永情感深厚、热烈,造语精到。2)、情、景、理的统一陶渊明的诗大都是抒情作品,他把自己的感情象渗透于景物描写中,从而使情与景得到了有机的统一。陶渊明的写景,决不是纯客观地刻画景物,片面地追求形似,而是着重总体意象的把握,把感情融于景物之中,从而把人带入到诗中的境界中去。陶渊明诗不仅情景结合,有意境,而且还有哲理色彩。他常常用生活中朴素的语言,说明生活中的哲理,这使他的诗既有情趣,又富有理趣。3、豪迈雄健:诗风的另一侧面陶渊明的诗虽然以平淡自然为主调,但是他仍有豪迈雄健的一面, 陶诗的这种风格,主要体现在咏史咏怀诗中。这类诗往往表现出他内心的不平与愤激,因而风格偏于豪放。意义:第一,他打破了玄言诗统治诗坛局面。第二,开创了田园诗创作的道路。他将自己新颖的思想、人格和田园生活完美地结合起来,为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从此田园诗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题材领域。第三,他创造了一种平淡自然而又韵隽永的风格,后代不少诗人都将陶诗做为一种范式加以模仿,出现了不少“拟陶”“和陶”的作品,在风格上唐代不少诗人都受其影响,如王绩得其疏放,王维得其清腴,韦应物得其冲和,柳宗元得其峻法,白居易得其率直等。6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 ,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南朝时,文学有了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此外,又有文笔之分、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如文赋将文体分为十类,并对每一类的特点进行论述;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文体的区分既系统,对文体的讨论也很深入。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南朝时对语言的形式有了更自觉的追求,如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7如何理解玄言诗与山水诗之间的关系。玄学把儒家提倡的“名教”与老庄提倡的“自然”结合在一起,引导士大夫从山水中寻求人生的哲理与趣味。因此,在玄学发展的过程中,山水审美的意识也渐增。借山水体玄,成为当时一种普遍的风气.。在玄言诗里,也常常寓玄理于山水之中,或借山水以抒情,因而出现不少描写自然山水的佳句,可以说玄言诗本身就孕育了山水诗。8简述鲍照对乐府诗和七言诗的贡献。对七言诗的贡献: 在鲍照以前,只有整齐的七言诗,鲍照新创以七言句为主而杂以其他各种句式的乐府歌行。所以,鲍照既是第一个有意识致力于七言诗创作的诗人,又是杂言式七言歌行的开创者。他所开创的这一诗型,音节错综变化,大体隔句用韵,雄恣奔放,尤其适宜表达激荡不平的感情。所以唐代李白等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诗人,尤其喜好使用它进行创作。 鲍照乐府诗的意义:n 他把汉魏乐府的质朴刚健与南方民歌的艳丽浅俗结合起来,再加以文人创作的辞采,在语言风格上显示出新的特点。n 他在诗中贯注了强烈的激情,无论写景写人,都带有鲜明的主观感情色彩,使乐府诗重新勃发出昂藏飞动的神气。此后梁代诗人追求雅俗结合,可以说是鲍照诗歌艺术一个方面的延续。而他的另一方面,即富于力度、充满激情、自我形象鲜明的特点,则影响了唐代李白、杜甫等大诗人。六、论述题1你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在内容和艺术方面具有哪些特点?2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唐宋诗异同的理解。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唐诗以韵胜,故混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这种着眼于美学风格的论述,揭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宣传义务植树活动方案策划
- 景区建筑插画构图方案设计
- 新产品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 2025-2030中国溶解浆行业发展市场状况分析与竞争态势预测报告
- 梁平多孔纤维棉施工方案
- 小区服务业务培训方案
- 教育机构线下校区扩建项目2025年教育产品创新分析报告
- 2025运输司机试题及答案
- 离婚协议书范本:涉及知识产权的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
- 河道治理施工方案(4篇)
- 涉密文件日常管理办法
- 微信社交礼仪见面扫一扫时代25课件
- 药品批发企业《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 协议过户转让协议书模板
- 2025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招聘事业单位教师40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甘肃省省直文博单位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26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省公安厅警务辅助人员招聘(44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认识社会生活(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一例跌倒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 2025年社区网格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标准)返聘协议退休返聘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