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名称再塑生命科目语 文教学对象八 年 级提供者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内容:格,感悟人物奋斗历程和爱的传递,渗透人文教育。从八年级的整个教材体系来看,本文贴近学生生活,语言优美,无论是在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是情感的提升方面,其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还极其不稳定,甚至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态或心理障碍。他们还不大懂得怎样面对人,怎样面对生命,如何面对挫折,人活着的价值何在鉴于此,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进而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阅读感知法:遵循语文阅读的整体性原则,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2)问题导思法:用问题的方式导读文本,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设置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3)启发式教学:以启发、点拨、诱导的方式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搭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师生间的互动。4)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扩大教学容量,优化学习效果。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电教室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图片;教学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导入新课组织游戏1.两名同学自愿配对组成一个小组,其中一名同学用红领巾蒙上眼睛,由另一名带领其绕教室一圈,要求是全程两名同学都不允许说话,只能用手势暗示对方。一轮游戏结束后小组成员角色互换。2.同学们谈谈游戏后的感受。从游戏中感受失去视觉和听觉后的恐惧,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简介作者m二、整体感知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下面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答案:)、搓捻(nin)繁衍(yn)迁徙(x)、惭愧(ku)譬如(p)栖息(x)、小憩(q)遨游(o)花团锦簇(c)、觅食(m)冥思遐想(mng)期期艾艾(i)指名学生回答2.教师充当讲解员、学生串读课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海伦凯勒生命从黑夜到光明的历程。3.进馆参观:简单介绍海伦凯勒相关资料。概括出参观的内容。谈谈参观过“海伦凯勒生命历程纪念馆”的感受。(要求:边看课文边听讲解,并用笔圈点课文。)1.黑夜由学生通过预习找出课文中描写海伦在认识莎莉文老师之前的生活。 2.火花由学生把课文6-11节改写为以第三人称为叙述视角赖讲述一个海伦在学习具体事物时的故事。3.光明由学生朗读课文25-39节。.出馆学生回答前面的两个问题,言之有理即可。(考察学生自主学习和从课文中筛选知识点的能力。)考察学生改写的能力。这一部分写的很美,主要考察学生的朗读和听读能力。三、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讨论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莎莉文老师用什么再塑了海伦的生命?、莎莉文老师是怎样帮助海伦再塑生命的?、当莎莉文老师走进海伦的生活后,海伦的性格发生了哪些变化? 、除了老师的帮助,海伦重塑生命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她自己在主观上做了哪些努力?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合作探究通过协作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进行开放性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找准学习任务的关键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然后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四人小组互助学、各展所长,充分彰显集集体智慧的学习主体的独特的“自主性”,使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四、品读感悟师:课文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情画意,请学生找出最喜欢的一句,可以是文中最感人的句子,也可以是文中最抒情的段落;可以是文中描写最细腻的一处,也可以是文中用词最恰当的一句。 教师示范如何对文中优美语句作点评:“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展示了海伦坠入黑暗而沉寂的世界中的痛苦与无助。)学生品读,教师适时点评,言之有理即可。师生共同总结:在品味语言的时候要抓住关键词语及有关修辞手法。五、拓展延伸,师:像海伦这样身残志坚的人有很多,有奏出生命最强音“命运交响曲”的贝多芬,有虽将在轮椅上度过余生的却依然用自己的乐观感染了无数残疾运动员的桑兰,有耳聋却能舞出感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千手观音”们,除了这些人,还有在我们身边的好朋友魏宇恒,他的生命可以说的不幸的,可是他用坚强和乐观弥补了这个不幸,他要让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我们好朋友还在与病魔顽强的抗争,他珍惜每一个迎来阳光的早晨,他的生命也许短暂,然而却很精彩。那么,健康的我们又该如何对待生命中的成功与挫折,快乐和不幸呢?说说自己心理最想说的话,然后大家交流。学生交流。渗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会情感和人文价值,使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更浓些。引导学生超越文本,升华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主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海伦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让学生读懂作品,领悟真谛,通过超越文本的读书让学生热爱生活,进而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六、课堂小结海伦用她的坚强乐观告诉我们,要微笑着面对挫折,要用自己的毅力把困难打倒。无论我们的生命将面对多少成功与失败,我们都应该珍爱我们的生命,珍爱我们生命中的苦辣酸甜。最后,送给大家一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用以自勉“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属于每个人的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本环节的教学设计意在使学生用心灵颂读,用心灵倾听,用心体验,用心灵表达,“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们带着收获,带着思考,带着信心,走向新的课堂,开始新的探索。七、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引导学生拓展延伸,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课外延伸,拓展学生的视野。开 始学流程图: 游戏激趣作者资料课件1组织游戏并讨论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品读重点词句重点句子课件2在阅读中品悟合作探究品读感悟拓展延伸用心灵表达走向新课堂子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结 束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 用学生的活 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结束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 用学生的活 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七、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掌握和应用。评价分为两部分:1、定量评价评价总分=课堂学习成果评价表得分(70)+ 学习感受得分(30)2、定性评价一系列的定性评价和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意见等。表一:课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70)班级_ 姓名:_ 得分:_评价项目评 价 标 准等级(权重)分自评小组评教师评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知识与技能能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四自然段。10853能够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课外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10853能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表现民俗风情的写法。10853能够用流畅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10853过程和方法能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学习本课。8642能根据创设的情境进行语言实践,发展语言能力。10853能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8642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上积极参与,积极思维,积极动手、动脑,发言次数多10853能通过感受德国独特的民族风情,品悟课文的人文意蕴共享美好事物。8642喜欢阅读。8642课堂调查:书面写出你在学习本节课时所遇到的困难,向教师提出较合理的教学建议。8642我这样评价我自己:伙伴眼里的我:老师的话: 注:1、得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总分之均值;2、“我这样评价我自己”、“伙伴眼里的我”以及“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概括性评判和描述。表二:学习感受(30)上完本次课,你有什么感受?收获了哪些?你觉得自己还可以做那些改进?比如在课堂参与方面,比如在练习方面?注:教师根据学生反思深度给分表三:学生总体活动统计表评价指标统计指标统计结果占总时间或人数百分比学生参与的时间学生学习时间(分钟)学生参与的广度独立思考和练习时间(分钟)回答问题与示范的人数和人次(人、次)学生参与的认知水平学生提出有深度的、创造性的问题数(个)用于有深度的、创造性问题理解分析的时间(分钟)学生提供不同角度的见解(种)学生得出结论(次)用于简单问题理解分析的时间(分钟)学生回答有创意的人次学生主动提问的人次学生参与的形式回答问题正确率(%)纪律问题(次)八、帮助与总结本节课呈现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构建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因此,在设计再塑生命一课时,我坚持以读为本,自读自悟的原则,在设计流程上,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