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评估实用精解.doc_第1页
员工评估实用精解.doc_第2页
员工评估实用精解.doc_第3页
员工评估实用精解.doc_第4页
员工评估实用精解.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员工评估实用精解现实中的人员评估有两大问题。一大问题是不评估,或者说假装评估。尽管现在稍微像样点的公司都有正式的评估流程,但是在许多公司,这些评估都只是做个样子罢了。现在来读德鲁克在几十年前写下的观察结果,再来对照今天的现实,让人惊叹在管理的世界里,有些事物几乎没有变化:尽管几乎每个大组织都有评估程序,但实际上很少真正使用。一而再,再而三,那些说他们会至少每年评估一次下属的经理人说,就他们所知,他们自己从没有被上级评估过。一而再,再而三,评估表格被归档,但是作人事决策时却没有人去参考过。每个人都把它们当做废纸。首先,几乎毫无例外,上级应该和下属坐下来谈评估结果的“评估面谈”从没进行过。而评估面谈是整个系统的症结所在。有本管理新书的广告提到评估面谈是上级“最讨厌的工作”,也许揭示了部分原因。我曾经担任一家管理杂志的总编辑。这家杂志属于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外资公司,有着三十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员工也有两三千人。该公司有正式的绩效考评系统,要求每半年进行一次,经理人要对每个下属作出书面评估,而且要和下属一一面谈。我不久之后发现,这些书面评估尽管会被人力资源部门归档,但是跟每个人的加薪和升迁毫无关系。实际上,非常荒谬的是,该公司的加薪决定在绩效评估之前作出。后来我的下属告诉我,其他部门的经理人根本就不跟下属面谈。而我在该公司经历了七年时间、三个上司,没有一个对我进行过半年“必须”进行一次的评估面谈。我在上海一家基金公司讲课,提到“人力资源部要求必须进行,但是没有人看也不跟任何东西挂钩的绩效考评”,这家基金公司的经理人哄堂大笑,点头认同,让我既为自己一语中的而得意,又为组织的现实心痛 什么时候才能不一语中的呢?大家不要以为美国公司在这方面就做得更好。韦尔奇经常在演讲会上实地调查,问在座的经理人有多少人在过去一年中接受过坦诚的面对面的评估。他说,绝大多数时候,举手的人数不超过10%。员工评估的第二大问题就是少数真正进行的评估也是以挑毛病为主。这样的评估,像是医生对病人的评估,看的都是缺点,而非长处。最终,这会破坏上级跟下属的关系。德鲁克发现,日本没有绩效评估制度,因为日本不能因为一个人有缺点而把他开除或者降级,所以他们反过来注意一个人的优点,看他能做些什么。德鲁克建议,学习日本人看人之长和用人之长的优点,这样进行绩效评估:先列出对一个人在过去和现在的职位上应该作出的主要贡献的期望,以及与他实际业绩的比较。然后问四个问题:? 他哪些工作完成得很好?? 因此,他能够做好的工作很可能是哪些?? 他要想充分发挥长处,还需要学习什么?? 如果我有个儿子(女儿),我愿意让他(她)在这个人手下工作吗?为什么?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比传统的绩效评估更加严格,只不过是聚焦在长处上。前三个问题,以及第四个问题的大部分,都是关于长处。但是,如果你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在这个人手下工作,那就说明其品行不端。光是品行端正,不能创造任何成果,但是如果品行不端,则会破坏一切成果。相比之下,其他缺点都只是对成果和长处的限制,而品行不端则根本无法取得结果和发挥长处。容人之短用人之长的第四个原则,是容人之短。要用人之长,必须容人之短。中国谚语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西方谚语说:仆人眼中无伟人。但是德鲁克说,该被嘲笑的是仆人 因为那说明他眼中所见,都是伟人无关紧要的品质,而那些品质,跟把伟人召唤上历史舞台的那些具体任务没有关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会问:“这个人是否有所擅长?他的长处是否是这项任务所需要的?如果他发挥了长处,是否能把这项任务做得不同凡响?”如果答案都是“是”,那么就用他。德鲁克还举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统帅李将军的一个例子。他手下的一个将领,因为不按命令行事,全盘破坏了李将军的计划。这个将领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李将军并非暴躁之人,这一次也忍不住大发雷霆。一个助手等他平静下来,恭敬地问:“您为什么不解除他的职务呢?”李将军转过头来,满脸惊讶地看着助手,说:“多愚蠢的问题 他能带兵打仗啊。”识人之异请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你是如何激励一名员工的?? 你多久与他见一次面?? 什么是表扬一名员工的最好方法?? 什么是辅导一名员工的最好方法?你的回答是什么?如果你的回答都是“看情况 主要看他是个怎样的人”,那么恭喜你,你知道要识人之异。用人之长,必须因人而异,也就是白金汉所说的下象棋。要做到因人而异,你必须先了解每个人的不同,也就是识人之异。白金汉说,识人之异要了解三件事:长处和短处、“扳机”、学习的风格。优秀的管理者了解清楚下属的优势和短处后,把注意力集中在优势上。如果下属成功,他会告诉下属,其成功不是因为勤奋刻苦,而是发挥了优势。如果下属失败,他要么归结于外部因素,要么说因为下属努力不够。总之,不要让下属怀疑自己的优势。优秀的管理者要建立下属对自己优势的自信心。优秀的管理者懂得下属的“扳机”在哪里,只要扣动“扳机”,下属就会子弹出膛,出色发挥。也就是说,管理者了解下属的不同激励方式。有的人需要大喊大叫,有的人只能轻言细语,有的人要明确指示,有的人要自由发挥,有的人要用激将法,有的人要赶鸭子上架,有的人要当众表扬,有的人要私下鼓励。优秀的管理者知道下属的学习风格,从而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跟在“第一律”中谈到的德鲁克概括的阅读、倾听、写作等学习方式不同,白金汉把学习方式概括为三种:分析型,把问题分为一个个部分来学习;实干型,边干边学;模仿型,看着学。辅导分析型的学习者,要给他充分的时间准备和练习,跟他一起进行角色模拟,对他的表现分部分打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