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川教版体系分类)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卷汇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四学习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oc_第1页
(按川教版体系分类)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卷汇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四学习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oc_第2页
(按川教版体系分类)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卷汇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四学习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oc_第3页
(按川教版体系分类)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卷汇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四学习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学习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国鼎立的形成)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人口南迁、民族交往和江南开发)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和民族融合)主题活动三三国南北朝历史综合学习一、选择题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2013黑龙江农垦)3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a刘备 b曹操 c孙权 d诸葛亮(2013江苏无锡)2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2013山东东营)5诸葛亮的超凡智慧和军事谋略在下列哪场战役中得以施展?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2013江苏宿迁)20 历史地图能直观地再现历史。右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春秋争霸 b 秦朝统一 c 三国鼎立 d 宋金对峙(2013山东德州)2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2013四川眉山)18.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称之为“鼎”,一般“鼎”有三足。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被形象地称为“三国鼎立”。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长平之战 .赤壁之战.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2013云南曲靖)2208年发生的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08年属于( )a公元前3世纪b公元前2世纪 c公元2世纪d公元3世纪(2013云南玉溪)4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史实,下面正确的是(b)a经济重心南移b孙、刘联军火烧赤壁c曹操建立魏国d孝文帝迁都洛阳(2013云南昭通)4东汉末年决定“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是a长平之战b马陵之战c赤壁之战d官渡之战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2013海南省)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开辟(2013江苏连云港)29右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2013山东烟台)5.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2013甘肃白银市)3下列改革或变法中,通过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吴起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2013黑龙江龙东)3北魏时期,把都城迁到洛阳的皇帝是 a孝文帝 b.阿骨打 c阿保机 d元昊(2013湖北宜昌)3.南北朝时期,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民族大交融趋势的政治改革家是a.商鞅 b.张骞 c.北魏孝文帝 d.班超(2013湖南娄底)3下列哪项历史事件促进了民族融合a丝绸之路开辟b北魏孝文帝改革c马可波罗来华 d郑和下西洋(2013山东潍坊)3观察右图“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c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d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2013湖南邵阳)2采取“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风改革措施的是a商鞅 b汉武帝 c孝文帝 d元世祖(2013湖南长沙)15.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中原族体和文化为中心,周边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与中原族体和文化交流汇聚,使中原文化不断丰富,族体不断壮大。下列改革中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商鞅变法 b戊戌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2013湖南株洲)2据北史记载:“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表明北魏孝文帝下令鲜卑贵族和官员a采用汉姓b改穿汉族服装小明:众爱卿,鲜卑语为北语,汉语乃为正道。今日始,朝廷一律废北语,一从正音,违者降爵罢官。小华:陛下英明!臣等谨遵圣旨!c学习汉语d与汉人通婚(2013江苏盐城)2、和右边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段),相关联的是 a. 商鞅变法 b.张骞出使西域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成吉思汗统一蒙古(2013四川泸州)13以汉语为正音,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必须说汉话。作出这些规定的帝王是( )ba秦始皇 b北魏孝文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2013重庆a)2学者晁福林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把民族融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表述: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将都城迁往咸阳鲜卑贵族必须说汉话鼓励鲜卑人穿汉服,正确的是( d )a b c d(2013重庆b)8“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改革措施是(d)a迁都洛阳b改用汉姓c改穿汉服d使用汉语(2013山东聊城)4右边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皇帝施政政策要点。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应是a推进大一统格局b形成三国鼎立局面c加快江南经济开发d促进北方民族融合(2013浙江杭州)20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a废分封行县制 b废土地国有兴私有 c废旧俗兴汉化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013浙江丽水)5下列历史事件中,为公元6世纪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的是( )da商鞅变法 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c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d北魏孝文帝改革(2013福建莆田)3下表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皇帝为促进民族融合而采取的措施。根据表格内容可推断这位皇帝是措施具体内容迁都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a.汉武帝 b.孝文帝 c.唐太宗 d元世祖(2013黑龙江牡丹江外县市)4自古以来,民族友好、民族交融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旋律。南北朝时期,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昭君出塞c孝文帝改革 d文成公主入藏(2013山东滨州)3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胡人汉服图 汉人胡食图a民族交往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二、非选择题(2013山东莱芜)26.(12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右图)(1)“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右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3分)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3分)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3分)(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3分)26.(12分)(i)。(1分)措施: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等。(2分。答出两条即可)(2)南方政权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江南地区相对和平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环境比较优越。(3分。答出三条即可)(3)迁都洛阳。(1分)使用汉语,穿汉服,采用汉姓,与汉族联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