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 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1页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 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2页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 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说】(新课标)2015-2016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 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1一、选择题1如图为王安石纪念馆。后人缅怀王安石不仅是因为他的高尚品格和杰出的文学成就,更是因为他在宋神宗年间推行的著名的熙宁变法。下列有关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b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c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d彻底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答案】d2下列措施中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的是()市易法均输法将兵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市易法和均输法概念的理解。【答案】c3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是否为了维护封建制度b是否在统治危机的背景下进行c是否能从根本上挽救危机d是否在各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解析】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主,而王安石变法相对来说,比较全面。【答案】d4在王安石新法推行过程中,最大阻力来自()a大地主 b中小地主c农民 d皇室【解析】结合题干题项辨析可知:b项“中小地主”几乎没有损害,c项“农民”略有小利,d项“皇室”为了统治安定略有支持;唯有a项“大地主”利益受损,是最大阻力。【答案】a5范仲淹改革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触动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而遭反对b用人不当,危害百姓,人民反对c政令不通达,一些地方官不执行新法d保守派司马光当政,坚决反对新法【解析】a、b、c三项都是其原因,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答案】a6北宋司马光向宋神宗进弹奏王安石表中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这主要是因为变法()a对科举制和学校制度进行了改革b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c最终失败,未使北宋摆脱危机d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解析】司马光代表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反对王安石变法。【答案】d7.王安石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王安石变法研究史无意那种“笔头去取千万端”的争论,力求客观讨论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下列关于其作用表述最准确的是()a挽救了北宋的统治危机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d增加了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解析】根据课本史实,a、b、d三项不准确,c项表述最为准确。【答案】c8对王安石变法的结局,某班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最接近客观事实的应是()a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具有很大的偶然性b宋神宗去世是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c王安石性格的偏执与变法失败有联系d变法结局说明其改革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解析】王安石变法要解决北宋中期面临的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而这些社会矛盾是北宋中央集权制度本身造成的。作为封建士大夫的一员,王安石变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某些问题,但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制度,这就决定了其变法的结局。因此,a、b、d三项的叙述都有偏颇之处。王安石的性格偏执,缺乏政治艺术,是导致其变法失败的重要因素。【答案】c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材料二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措施。第(1)问通过材料一中“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可以看出北宋的科举考试重诗赋记诵;“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可以看出官吏的作用重科名资历;第(2)问“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可以看出王安石改革中注重实用,改革措施根据教材知识作答,较为简单。【答案】(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10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答案】(1)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2)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须用其他史料印证。11(2015连云港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安石)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宋史王安石传材料二荆公(王安石)当诸法草创将次就绪之时不免有求治太急、用人太滥之弊耶?青苗法立意虽善,然以理势度之,不能有利而无弊,其或初年行之颇得其人,故见效多而见病少欤?抑公之聪明犹有所蔽,未及尽察欤?虽然,如当时反对党之诋其有弊而无利,此又殆必无之事。免役法厘革数千年之苛政,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新纪元。当改革伊始,虽不免一部分人略感苦痛,然所不利者在豪右之家,前此有特权者耳,自余细民,则罔不食其赐也。梁启超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上万言书的背景和基本主张。(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总体评价。(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改革要取得成功应注意哪些因素。【答案】(1)背景: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