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一)基因工程.doc_第1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一)基因工程.doc_第2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一)基因工程.doc_第3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一)基因工程.doc_第4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一)基因工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一) 基因工程一、选择题1(2017无锡一模)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使用b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内完成的c目的基因必须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中才能复制d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解析:选d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用同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外完成的,然后再导入受体细胞;重组质粒上有复制原点,不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中也可复制;由于目的基因是已知基因,可以定向地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2限制性内切酶hind 和xho 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分别为aagctt和ctcgag,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在dna分子中出现的概率不同b两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都是agctc分别用这两种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能形成重组质粒d实验中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酶的浓度等控制酶切效果解析:选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d和xho的识别序列均为6个脱氧核苷酸,所以在dna中出现的概率相同,均为1/46;两者切出的黏性末端分别为agct和tcga;由于黏性末端不同,故用两种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不能形成重组质粒。3用限制酶ecor、kpn和二者的混合物分别降解一个1 000 bp(1 bp即1个碱基对)的dna分子,降解产物分别进行凝胶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降解产物分开,凝胶电泳结果如下图所示。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单位:bp)正确的是()解析:选c根据限制酶kpn切割后,降解产物只有一种,推测该dna分子是环状dna,且只有1个kpn识别位点。根据限制酶ecor切割后,降解产物为200 bp和800 bp,推测该dna分子上有2个ecor识别位点。再根据限制酶ecor和kpn混合切割,得到200 bp和400 bp两种片段,确定选项c的图谱是合理的。4(2017泰州一模)将经过扩增的dna和质粒用相同的限制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切割,电泳得到纯净的b片段和d片段,将两种片段置于适宜的缓冲液中用dna连接酶处理。如果只考虑两个片段的环状连接,则能形成不同核苷酸序列的环状dna的种类是()a6种b3种c2种 d1种解析:选a只考虑两个片段的环状连接,能形成的环状dna有b片段与b片段同向连接的、b片段与b片段反向连接的、d片段与d片段同向连接的、d片段与d片段反向连接的、b片段与d片段同向连接的及b片段与d片段反向连接的,共6种。5(2017扬州一模)下列关于核酸分子杂交和抗原抗体杂交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酸分子杂交是指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杂交b抗原抗体杂交的原理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核酸分子杂交可检测目的基因的存在和转录d抗原抗体杂交常以目的基因产物作为抗体解析:选c核酸分子杂交可以是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杂交,也可以是 dna单链和rna的杂交;抗原抗体杂交的原理是抗体能与对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核酸分子杂交可检测目的基因的存在和转录;抗原抗体杂交中目的基因产物常作为抗原。6(2018启东中学段考)如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效果的顺序,正确的是()abc d 解析:选a是将一个dna切成互补的两个黏性末端,由限制性内切酶发挥作用;dna聚合酶是在dna复制时发挥作用,是dna复制;dna连接酶是将两个dna片段连接在一起();解旋酶是将dna分子双链解旋成两条互补的单链()。7(2018海安期中)从某海洋动物中获得一基因,其表达产物为一种抗菌体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p1。目前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首先要做的是()a合成编码目的肽的dna片段b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c依据p1氨基酸序列设计多条模拟肽d筛选出具有优良活性的模拟肽作为目的肽解析:选c已经获得该目的基因片段,不需要合成编码目的肽的dna片段,a错误;需要构建含目的肽的dna片段的表达载体,但这不是第一步,b错误;蛋白质工程的第一步是根据蛋白质的功能,设计p1氨基酸序列,从而推出其基因序列,c正确;该基因表达产物为一种抗菌体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p1,目前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而目的多肽是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所以必需对其改造,保持其抗菌性强,抑制其溶血性,d错误。8(2018泰兴期中)微生物常被用于基因工程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耐热的细菌中获取pcr所需的dna连接酶b大肠杆菌、酵母菌等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c作为载体的dna分子需具有合成抗生素的基因d常利用土壤农杆菌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解析:选d从耐热的细菌中获取pcr所需的dna聚合酶,a错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动植物病毒、噬菌体的衍生物,b错误。作为载体的dna分子需要有抗生素抗性基因,便于后期的筛选,c错误。常利用土壤农杆菌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双子叶植物细胞中,d正确。9下面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b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的染色体上c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就表现出抗虫性状d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解析:选d构建重组质粒需要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不需要dna聚合酶;含重组ti质粒的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的tdna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而不是重组ti质粒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导入受体细胞的目的基因表达后,转基因植株方能表现出相应性状,若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不表达,转基因植株不能表现出相应性状;表现出抗虫性状则表明该植株细胞发生了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可遗传变异。10(2017南京三模)根据某基因上游和下游的碱基序列,设计合成了用于该基因pcr的两段引物(单链dna)。引物与该基因变性dna(单链dna)结合为双链dna的过程称为复性。下图是两引物的tm(引物熔解温度,即50%的引物与其互补序列形成双链dna分子时的温度)测定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引物1和引物2不能有碱基互补配对关系b两引物分别是子链延伸的起点,并可以反复利用c若两引物的脱氧核苷酸数相同,推测引物2的gc含量较高d复性所需温度与时间,取决于引物的长度、碱基组成及其浓度等因素解析:选b引物1和引物2不能有碱基互补配对关系,以免二者结合,a正确;两引物参与形成子链,不能反复利用,b错误;若两引物的脱氧核苷酸数相同,引物2的熔解温度较高,推测gc含量较高,c正确;综上所述,复性所需温度与时间取决于引物的长度、碱基组成及其浓度等因素,d正确。11(2018南通模拟,多选)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番茄,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大大提高。在培养转基因番茄的过程中,下列操作合理的是()a可用pcr技术或逆转录法获得抗冻蛋白基因b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直接筛选c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番茄体细胞d在低温条件下筛选已导入抗冻蛋白基因的番茄植株解析:选acd利用逆转录法可获得cdna;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不可以直接在选择培养基上进行筛选,需要先导入受体细胞中再进行筛选;农杆菌转化法是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利用低温条件对耐寒番茄进行个体性状水平的检测,筛选出耐寒番茄植株。12(2017南通三模,多选)科研人员先分别pcr扩增尿酸酶基因和原核生物胞外蛋白信号肽基因(编码的肽链能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转移、分泌),再将它们拼接形成融合基因,并导入大肠杆菌生产尿酸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扩增两类基因时可以通过设计引物来控制两类基因的拼接方向b构建融合基因的目的是使大肠杆菌能合成尿酸酶并分泌到细胞外c融合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前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以保证目的基因正常表达和遗传d在导入融合基因前,应先用nacl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变为感受态细胞解析:选abc 每个基因的两端都有启动子和终止子,它会调节基因的表达,因此扩增两类基因时可以通过设计引物来控制两类基因的拼接方向,以便它们都能正常表达,a正确;根据题干中原核生物胞外蛋白信号肽基因的功能可知,构建融合基因的目的是使大肠杆菌能合成尿酸酶并分泌到细胞外,b正确;融合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前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以保证目的基因正常表达和遗传,c正确;在导入融合基因前,应先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变为感受态细胞,d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7常州一模)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究中的特殊贡献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青蒿植株的次级代谢产物,其化学本质是一种萜类化合物,其生物合成途径如图1所示。正常青蒿植株的青蒿素产量很低,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科学家为了提高青蒿素产量,将棉花中的fpp合成酶基因导入了青蒿植株并让其成功表达,获得了高产青蒿植株,过程如图2所示。(1)研究人员从棉花基因文库中获取fpp合成酶基因后,可以采用_技术对该目的基因进行大量扩增,该技术除了需要提供模板和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提供_、_等条件。(2)图2中的为_,形成过程中需要_等酶;棉花fpp合成酶基因能够和质粒连接成的主要原因是_。(3)若不能在含有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存,则原因是_。(4)由题意可知,除了通过提高fpp的含量来提高青蒿素的产量外,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提高青蒿素的产量? (试举一例)_。解析:(1)pcr技术的实质是dna复制,需要热稳定的dna聚合酶、模板、引物和能量等。(2)是重组质粒(即基因表达载体),需要先利用限制酶切割棉花fpp合成酶基因和质粒,再用dna连接酶连接。能够连接的原因是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3)若重组质粒没有导入农杆菌,则农杆菌不含抗生素kan抗性基因,不能在含有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存。(4)由图1可以看出,提高青蒿素的产量可以通过提高fpp的含量或增强ads基因的表达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抑制sqs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fpp形成其他萜类化合物来实现。答案:(1)pcr引物热稳定的dna聚合酶(2)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切割后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3)重组质粒没有导入农杆菌(4)抑制sqs基因的表达(或增强ads基因的表达)14(2017盐城三模)如图为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两种途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与图2相比,图1的优点是筛选出的目的植株_。(2)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使用的限制酶是_,还需要使用的工具酶是_。(3)图中过程获取的完整的重组质粒,除了图中标出的特殊dna片段外,还应该有_等部分;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过程常用的试剂为_;培育获取棉株2 或棉株4采用的生物学技术是_。(4)为检测棉株3、棉株4的抗虫特性,常使用的方法是_。解析:(1)图1是采用单倍体育种方法,结合基因工程,培育出目的植株与图2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目的植物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2)用图中的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dna分子时,不能使用sma酶切割(sma破坏目的基因)。因此只能选用的限制酶是ecor和bamh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还需要dna连接酶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3)过程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基因表达载体中除了具有目的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之外,还需具有标记基因;过程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受体细胞是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棉株2是单倍体幼苗外植体中细胞经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取的,是单倍体;过程常用的试剂为秋水仙素,过程使棉株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增倍,进而获取纯合子棉株3。(4)为检测棉株3、棉株4的抗虫特性,常使用的方法是接种害虫,观察棉株是否有抗虫能力。答案:(1)能稳定遗传(是纯合子)(2)ecor和bamhdna连接酶(3)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农杆菌转化法秋水仙素植物组织培养(4)接种害虫,观察棉株是否有抗虫能力15(2017苏北三市三模)如图所示为a、b、c三种质粒和一个含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示意图。图中a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c为四环素抗性基因,lacz为蓝色显色基因。图中ecor、pvu为两种限制酶,质粒上限制酶括号内的数字表示限制酶切割位点与复制原点的距离。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三种质粒中不能作为目的基因运载体的是_,理由是_、_。(2)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检查目的基因是否重组到质粒中,应使用_酶切重组质粒,完全酶切后,进行电泳检测。若电泳图谱中出现长度为1.1 kb和5.6 kb或者_kb和_kb的片段,则可判断该质粒已与目的基因重组成功。(3)为研究目的基因d的功能,研究人员用图2所示的引物组合分别扩增d基因的d1片段、d3片段(dna复制子链的延伸方向53)。注:引物、上的x、y片段分别与n基因两端互补配对。用引物、组合扩增后,得到的绝大部分dna片段是图3中的_。(填字母)将大量n基因片段与扩增得到的d1片段、d3片段置于pcr反应体系中进行扩增,得到的绝大多数扩增产物是_(填“d1n”“d1d3n”“d3n”或“d1nd3”)。解析:(1)图1中质粒a缺少标记基因;质粒c在用和目的基因相同的限制酶切割时,复制原点会被限制酶切割,影响重组质粒的自主复制,因此,能作为目的基因运载体的是质粒b。(2)分析图解可知,目的基因上存在着ecor酶的切割位点,因此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检查目的基因是否重组到质粒中,应使用该酶;构建重组质粒时使用pvu,重组质粒长度为2.746.7 kb,目的基因可正向或反向连接到质粒上。使用ecor切割之后进行电泳检测。若电泳图谱中出现长度为1.1 kb(0.80.71.0)和5.6 kb2.7(0.80.7)(4.01.0)或者3.1 k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