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浮宫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福建省浮宫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福建省浮宫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福建省浮宫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福建省浮宫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浮宫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默写(9分)(每空1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鹰击长空, , 。沁园春.长沙(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沁园春.长沙(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 。雨巷(4)_,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再别康桥(5)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再别康桥(6)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二、古诗文阅读(3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6题。(14分)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臣愿得谒之谒:请。b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喜欢,高兴。c顾计不知所出耳,顾:顾虑。d臣左手把其袖,把:把握,抓住。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太子丹恐惧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c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d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夜缒而出,见秦伯c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皆为戮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以其无礼于晋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今人有大功而击之d而右手揕其胸吾其还也6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3分)译: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分)译: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檥(y):通“舣”,使船靠岸。指王翳:(把项羽)指(给)王翳(看)。王翳,汉将。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项王军壁垓下 壁:安营扎寨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归属c项王自度不得脱度:估计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遭受8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3分)直夜溃围南出,驰走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所当者破,所击者服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不忍杀之,以赐公abcd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鸿门宴是把项羽放到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之中和紧张的局势之中,通过对比的手法塑造项羽刚愎自用和多情善感的形象。而本文是连续集中地写一人,通过几个连续的事件集中笔墨塑造项羽优柔寡断、勇猛刚强和知耻重义的形象。b项羽悲歌泣下时,“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表现了左右随从对项羽的怜悯,不忍心看项羽哭泣,写出了项羽处于绝境时的凄惨状况。c项羽面临败亡时,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了项羽对自己的战斗能力充满了自信,可是又无法面对楚军即将彻底覆亡的现实,说明了他自负、自尊而不知自省、自责。d虞姬悲歌,乌江拒渡,赠马赐头,一波三折,作者凭借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使全篇文字达到雄奇悲壮的美学境界,读之令人荡气回肠。10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双调】水仙子夜雨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叹新丰句: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据新唐书马周传记载,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住在新丰的旅舍。店主人不理睬他,备受冷落。 (1)本曲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运用对诗歌主题的表达有何帮助?(3分) (2)“落灯花棋未收”一句描写了纷纷落下的灯花余烬(jn物体燃烧后的剩余)及散乱的棋局,结合诗的下一句“叹新丰孤馆人留”,说说这一描写营造了怎样一种意境?(3分) 三、文学名著阅读。(10分)12下列有关红楼梦内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b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贾府大兴土木,修造园林。贾蔷要下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贾琏有犹豫之意,贾蓉示意凤姐为之说好话,贾琏方允。c秦氏死前给凤姐托梦。凤姐心中似戳了一刀。宝玉听说秦氏死了吓了一身冷汗d贾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出来,命宝玉送与凤姐,又说:“妹妹爱怎样,就怎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二则也要同那府里一样待人才好,不要存心怕人抱怨。只这两件外,我再没不放心的了。”这段文字选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由于秦氏去世,宁府人手不够,事务又极其繁杂,贾珍拄着拐杖到荣国府请凤姐协助办理丧事。风姐知道这是一个表现的好机会,心里十分乐意,征得邢夫人同意后便应承下来。(红楼梦)e在元春省亲的宴会上,宝钗建议宝玉把“绿玉”改成“绿蜡”。13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5分)(1)简述红楼梦中“木石前盟”的故事。(2) 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 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话?请简叙事情的经过。我选做( )题: 四、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4题。 最近,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图片爆红网络,而今年又恰逢唐朝大诗人、有着诗圣之称的杜甫诞辰1300周年,因而,这一组让杜甫“时而手端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的图片,让许多人痛心疾首,因为,被恶搞的是诗圣杜甫,是忧国忧民的杜甫,对这样一位心系百姓的诗中圣哲,我们怎能如此作践呢?但是,我们的这种紧张,是不是“反应过敏”了? 从看到的“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中,我们不难发现,年轻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在无中生有地为杜甫“添枝加叶”时,基本还是能够摆脱低俗的,他们更多地,是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场景“嫁接”到这位诗人身上,其中,将杜甫“洋化”成nba球星形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如果着眼于所添加的内容与课本中“原创头像”的关系,那天衣无缝的衔接与那独出心裁的构思,确实能够让我们惊叹于这些学生的想像力之丰富。因而,当我们要批评这些年轻人的胡思乱想时,我们自身就已经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我们哀叹今天的学生想像力严重缺乏,毫无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对他们稍微出格的表现又大加挞伐。 我们之所以如此紧张,是因为这位被学生折腾成“很忙”的人是诗圣杜甫,不过,我们也不要忘了,去年就已经有人指出:“高中历史课本古人长相惊人一致。”课本中秦始皇、光武帝、诸葛亮、唐玄宗、颜真卿竟然长得一样,统一的“倭瓜脸、肿眼泡、鹰钩鼻”,唯一的变化是胡须的形状与长短。虽然现在的中学历史教材已经不再使用这些历史人物头像,但是,80后之前的一代又一代人,对此依然是印象深刻,他们戏称:“上了这么多年学,所有人都被骗了。” 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杜甫其实只是一个符号,而不再是那位忧国忧民的诗圣,类似杜甫的辛弃疾等古人的头像,都被学生“添枝加叶”过。事实上,这样的“添枝加叶”,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新鲜事,随便翻开一名学生的课本,几乎都能看到他们对课本中的人物或景物进行“改装”的情况,只不过,在网络的推助之下,“杜甫很忙”显得更为社会所知而已。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坦然。“杜甫很忙”只是一种调侃,一种放松,或者是一种宣泄,我们没有必要将其上升到糟蹋圣贤的“高度”。“杜甫很忙”,但我们用不着很紧张。国外,对兴师动众地调侃诺贝尔奖都能宽容,对调侃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也能够宽容,我们对学生的即兴涂鸦,为什么就视如洪水猛兽呢?成熟的文化,本身就必须具有包容性与多元性,只要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取向不变调,“杜甫很忙”,总比“杜甫很闲”要好得多。 (选自2012年第6期国学)14下面关于“杜甫很忙”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恶搞诗圣杜甫的基本上都是中小学生,从恶搞的情况来看,他们能够摆脱低俗。 b不能否认的是,通过恶搞图片,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学生的想像力非常丰富。 c不要认为“杜甫很忙”是对圣贤的糟蹋,因为这只是一种调侃、放松,或者是宣泄。 d在社会道德基调不变的情况下,对“杜甫很忙”应该持一种包容的态度。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批评这些年轻人本身也是一种矛盾,因为我们哀叹他们没有想像力,但他们稍出格又忍受不了。 b作者认为被恶搞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是诗圣,这是一种亵渎,所以很是痛心疾首。 c既然以前教材中的历史人物他们的画像长相差不多,那么,其实杜甫只是一个符号。d“杜甫很忙”之所以显得更为社会所知,是因为有网络的推助,其实大可不必大惊小怪。16根据文章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学时,在自己的教材上给人物随便添加几笔,可能是个眼镜,也可能是绺胡须, 其实一般是闲来无事或好奇。 b调侃、搞怪名人的情况出现,如果不是恶意,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应该本着一种包 容的态度。 c杜甫被恶搞也只是一种个性化解读、一种另类的表达,应该合理引导,不要视为洪 水猛兽。 d当学生有稍微出格的行为时,不要一棒子打死,因为这是他们创新能力的体现,应 该提倡。(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讲故事的人母亲莫言 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她的骨灰,于1994年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母亲最小的孩子。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骂我也没有打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是我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一些很有文化的人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很敬重。我们家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地将白天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什么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不再给我排活儿,默许我去集上听书。 很快的,我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的听众,也不仅是我的母亲了。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有时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里人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我说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后来,在丰乳肥臀这本书里,我肆无忌惮地使用了与我母亲的亲身经历有关的素材,书中母亲情感方面的经历,则是虚构或取材于高密东北乡诸多母亲的经历。书的卷前语上,我写下了“献给母亲在天之灵”的话,这本书,实际上是献给天下母亲的。 (摘自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瑞典文学院的演讲,有删节)17下列对演讲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莫言讲故事常运用荒诞的叙事手法,开篇讲述“母亲的骨殖已与泥土混为一体”,就有点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 b. 讲故事的人讲述母亲,其中半碗饺子给了“乞讨的老人”的故事,从行动和语言上真切表现了母亲善良的性格。 c母不嫌儿丑,在母亲看来,我的“鼻眼不缺,四肢健全”就是美的了。母亲如此开导我去平和地面对艰难岁月。 d对我的成长,母亲深陷矛盾中,她不愿我将来“靠耍贫嘴吃饭”,却又支持我看书,甚至听任“我去集上听书”。e这篇演讲,并非“肆无忌惮地使用了与我母亲的亲身经历有关的素材”,故事看似平常,却蕴含着做人的道理。18母亲为什么说“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谈谈你的理解。(4分) 19“母亲泪流满面”,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五、语言实际运用(5分)20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填写出正确的词语(3分)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诗人无所顾忌、无所掩饰地tn l( )着他纯洁的心灵。诗中描写了他在父母家里的ni n( )不安和对大堰河感情上的依恋,反映了诗人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的萌芽。诗中,没有jin b n zhng( )之势,没有咄咄逼人之威,他对大堰河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娓娓动听的陈述之中,像是自然流淌的感情的河。 21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汉字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书写了中华文明灿烂画卷,承载了华夏文化的历史长河。b、发掘半坡遗址时,发现了约6000年前半坡人创造的具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这可以看做是更加原始的中国文字。c、学习汉字的同时如果能了解一些与之相关的典故、轶事,不但妙趣横生,而且能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d、汉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如汉字与年号、溢号、庙号,汉字与避韪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六、写作能力(70分)22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高中让我们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而我们自己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请以“改变”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不得抄袭,不得套题,不得出现班级、姓名。要求:(1)字数:800字左右。(2)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014-2015浮宫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 文 答题卡一、默写(9分)(每空1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1) , 。(2) , 。(3) , 。(4) (5) (6) 二、文言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2、(2分)( ) 3、(2分)( ) 4、(2分)( ) 5、(2分)( ) 6(1)(3分) (2)(3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7、(3分)( ) 8、(3分)( ) 9、(3分)( ) 10(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11(1)(3分) (2)(3分) 三、文学名著阅读(10分)12、(5分)( )( )13、(5分)选做( )题答: 四、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4(3分)( ) 15(3分)( ) 16(3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17、(5分)( )( )18.(4分) 19(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5分)20 (3分)21( )(2分)六、写作能力(70分)2014-2015浮宫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默写(9分)(每空1分) (1)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2)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3)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4)软泥上的青荇, (5)揉碎在浮藻间, (6)风萧萧兮易水寒,二、文言文阅读(3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6题。(14分)2(2分)c顾:不过、只是,表轻微的转折。3(2分)a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流涕:古义,流下眼泪;今义,流下鼻涕。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4(2分)a 军:名词作动词,其他为名词作状语。5(2分)b都为“因为”。为:被/替、给;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指代“沛公”;其:代词,他的/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6(6分)(1)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悬赏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闻”、省略倒装的“以”各1分,句意通顺1分)(2)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然则”“见”各1分,句意通顺1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7(3分)b属:随从,跟从。8(3分)b体现项羽的自负,项羽慷慨悲歌使士兵落泪,体现项羽重情重义。9(3分)a鸿门宴塑造项羽刚愎自用和优柔寡断的形象,本文塑造项羽多情善感、勇猛刚强和知耻重义的形象。10(3分)纵使江东父老兄弟们怜惜我而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纵”“王”各1分,句意通顺1分)(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11(6分)(1)意象:梧桐叶、芭蕉、灯花(余烬)和散乱的棋局(1分),这些意象更好地表达了作者(游子)羁旅的愁思与惆怅(2分)。 (2)这句从侧面表现了作者梦前以棋解闷,梦后独对孤灯时百无聊赖的情怀,(释义1分)营造了孤寂、惆怅、凄清的意境(2分)。四、 文学名著阅读。(10分)12、 c d(5分) (c、凤姐吓了一身冷汗;宝玉心中似戳了一刀。d邢夫人无实权,应是征得王夫人的同意。)13、简答题(5分) (1)参考答案:女娲补天之时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因通了灵性,变为神瑛侍者。他以甘露浇灌一棵绛珠仙草,使其久延岁月。在顽石下世之时,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用一生眼泪还他。小说中的贾宝玉为石(神瑛侍者),林黛玉是木(绛珠仙草),“木石前盟”表示宝黛两人的前世姻缘。(2)参考答案:王熙凤(或凤姐)(1分)。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1分)。凤姐从言谈中知道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2分)。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王熙凤说了上述这番话,拿了银钱千恩万谢 地回去(1分)。五、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4a “他们能够摆脱低俗”说法绝对,应该是“他们基本能够摆脱低俗”。 15b“很是痛心疾首”不当,对象错位,这不是作者的态度,而是有些人的态度。 16d “因为这是他们创新能力的体现,应该提倡”以偏概全。六、现代文阅读(15分)17e b(a莫言讲故事运用荒诞的叙事手法,所指是他的小说创作;本文为演讲,讲述真实的生活,说“有点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是不恰切的。c在母亲看来,美不仅是“鼻眼不缺,四肢健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心存善良,多做好事”。d原文是“默许我去集上听书”。默许:不表明态度,但有许可的暗示,侧重矛盾的心理;听任:任凭别人愿意怎样就怎样,有放纵的意思。)(5分)18(4分)是同一个人,(1分)但眼前的是白发老人,不复是麦田看守人;(1分)母亲教育孩子忘掉仇恨,学会宽容。(2分)19(6分) “我”多算了买白菜老人一毛钱事小,却关乎人品,(3分)一是贪小便宜,(1分)二是少同情心,(2分)因此母亲痛苦万分。五、语言运用20、tn l(袒露) ni n(忸怩) jin b n zhng(剑拔弩张) li tng(流淌)21d(“溢”改为“谥”、“韪”改为“讳”)六、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