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 饮酒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背诵,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二、课前导学案1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 名潜,字元亮,卒后朋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开创田园诗派,并将其推向高峰。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主要作品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2)饮酒诗歌系列简介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在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本篇写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领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2、课前练习(1)朗读诗歌划分节奏(2)解释下列词语:结庐:构筑房舍。而:却。车马喧:指上层人之间的交往。君:诗人自称。尔:这样,代指前两句。心远:心境高远。偏:偏远,偏僻。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指隐居生活。真意:人生真谛,人生理想。辨:辨别,说明。忘言:不知怎样用言语表达。(3)初读诗歌,说出这首诗的大意。三、课堂导学案合作探究1.作者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为何生活如此安静、心灵如此安宁?心灵超脱世俗,环境自然清静。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不慕官场荣禄。因而“心远地自偏”。(隐居重在精神上的宁静、自由,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焦距”调好,就可以“大隐隐于市”,处闹市若幽谷。)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历来备受赞誉,“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悠闲自得的心情。这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体现了人与自然合一,物我合一的意境。 改成“望”不好,“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3.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4.结合本课学习,请你说说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 弃官归隐,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 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四、中考链接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8.(2分)下面对饮酒(其五)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叙一转,写出了一种闹中取静的闲适之美。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问一答,写出了一种超尘脱俗的操守之美。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实一虚,写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空灵之美。D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出了一种暮鸟飞还的温馨之美。2014年湖南省益阳市 10对陶渊明饮酒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自由和惬意。C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D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辩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请从这首诗中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写下来,并简要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答案示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虽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思想情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东篱采菊,抬头见山,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通过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表达了诗人陶醉其中,悠然忘我的境界。(3分,分析1分,情感2分)(2012湖北省随州市)阅读下列古诗,完成诗后题目(6分)饮 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4.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1分)心远地自偏(1分)15.“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