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新人教版 (2).doc_第1页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新人教版 (2).doc_第2页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新人教版 (2).doc_第3页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新人教版 (2).doc_第4页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新人教版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古诗文阅读(46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_。(拟行路难鲍照) (2)千岩万转路不定,_。(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3)吴楚东南坼,_。(登岳阳楼杜甫) (4)卧龙跃马终黄土,_。(阁夜杜甫) (5)女娲炼石补天处,_。(李凭箜篌引李贺)(6)_,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杜甫) (7)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 (8)问君能有几多愁,_。(虞美人李煜) (9)鸟雀呼晴, 。(苏幕遮周邦彦) (10)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 2.课内文言知识检测。(10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舍瑟而作 作:起 籍独不愧于心乎 独:唯独b.然今卒困于此 卒:最终 洎牧以谗诛 洎:等到c.其言不让 让:谦让 凡再变矣 再:再一次d.后五年吾妻来归 归:女子出嫁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送给(2)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相同的一组是( )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垣墙周庭,以当南日(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a善刀而藏之 b莫春者,春服既成c而母立于兹 d杳不知其所之也(4)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因其固然(庖丁解牛) b.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d.期山东为三处(项羽之死) (5)对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是( ) 句读之不知不吾知也苟以天下之大 异乎三子者之撰汉骑追者数千人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惟兄嫂是依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a. / / / b. / / / c./ / / d./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36题宋庆礼,洺州永年人。举明经,授卫县尉。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受诏于河北断塞居庸、岳岭、五回等路,以备突厥,特召庆礼以谋其事。庆礼雅有方略,彦范甚礼之。寻迁大理评事,仍充岭南采访使。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更相侵掠,荒俗不安,承前使人,惧其炎瘴,莫有到者。庆礼躬至其境,询问风俗,示以祸福。于是安堵(注安居),遂罢镇兵五千人。开元中,为河北支度营田使。初,营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带奚、契丹。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两蕃反叛,攻陷州城,其后移于幽州东二百里渔阳城安置。开元五年,奚、契丹各款塞归附,玄宗欲复营州于旧城,侍中宋璟固争以为不可,独庆礼甚陈其利。乃诏庆礼等充使,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俄拜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开屯田八十余所,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数年间,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庆礼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七年卒,赠工部尚书。太常博士张星议曰:“宋庆礼大刚则折,至察无徒,有事东北,所亡万计。案谥法,好巧自是曰专,请谥曰专。”礼部员外郎张九龄驳曰:“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户庭可乐,彼独安于传递;稼穑为艰,又能实于军廪。莫不服劳辱之事而匪懈其心,守贞坚之规而自尽其力。有一于此,人之所难。请以所议,更下太常,庶素行之迹可寻,易名之典不坠者也。”乃谥曰 (节选自旧唐书宋庆礼传)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庆礼雅有方略 雅:高雅b. 为立店肆 肆:商店c. 遂罢镇兵五千人 罢:撤去 d. 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 嗤:讥笑 4.以下各组中,全都表明宋庆礼“雅有方略”的一组是( )(2分) 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 询问风俗,示以祸福 独庆礼甚陈其利 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 开屯田八十余所 招辑商胡,为立店肆a. b. c. d.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宋庆礼处事求实,勇于开创局面。他认为在旧城恢复营州治所有利,管理归附的外族;又开屯田八十余处,使得营州仓廪充实,百姓逐渐富有。 b.宋庆礼生前的功绩,最终得到朝廷认可。张九龄反驳张星的主张,认为宋庆礼始终不懈地承担辛劳事务,竭尽其力地守护坚贞原则;于是加谥为“敬”。 c.宋庆礼深受礼遇,治政有方。武则天诏令桓彦范防备突厥,又下诏让宋庆礼协助桓彦范;岭南地区社会秩序混乱,庆礼受命治理以后,百姓安居乐业。 d.宋庆礼生前的缺陷,死后受到非议。朝廷商议给他加谥号时,张星认为他的为人和行事存在诸多过失,根据他的生前作为,应谥以“好巧自是”的“专”。6.把文中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宋庆礼大刚则折,至察无徒,有事东北,所亡万计(3分) (2) 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3分) (3)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6分)自叙 杜荀鹤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熟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社会的不满,也暗示出上句所写“病身”的原因。b颔联上下对仗,一取一舍,斩截有力,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闲逸生活的追求。 c“不容真”三字揭示了志士仁人和黑暗社会之间的尖锐矛盾,流露出悲愤之情。 d本诗以议论为主,但议而不空,议论中突出了形象的特点,饱含着浓郁的感情。你在这首诗中读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4分) (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第题。(5分)夏意 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夏夜追凉 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对这两首诗,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苏诗“石榴开遍透帘明”一句,用石榴花开写出夏日的燥热,与首句“夏席清”形成对比。b从苏诗末句的“梦觉”二字可以看出,前三句写的是午睡前的情景。c杨诗中的“追凉”意即“觅凉”、“取凉”,但与“觅”、“取”相比,“追”更能体现对“凉”的渴望。d杨诗首句点明追凉之因;末句“不是风”三字,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两首诗描写景物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对此做简要赏析。(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三国演义阅读。(10分)8.填空:(每空格1分)(1)夏侯渊不听张郃苦谏,分兵包围对山,大骂挑战,法正设法让曹兵倦怠松懈后让黄忠出战,黄忠大胜夏侯渊,占领了 。(2)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刘备受文武官员拜贺,进位为汉中王,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 为五虎上将。(3)刘备兴兵伐吴,为弟报仇,所到之处威声大震,江南之人尽皆胆裂,东吴在危难之计,阚泽挺身而出,举全家性命担保举荐 。(4)在伐魏途中,因粮草在剑阁,搬运不便,诸葛亮便教人制造 来搬运粮米,甚是便利。(5)在五丈原,司马懿被诸葛亮吓得魂飞魄散,过了两日,才从乡民中得知诸葛亮确实死了,前日车上之孔明乃木人,司马懿感叹:“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因此蜀中人谚曰:“ 。”9.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100字左右)(5分)(1)“言讫昏绝,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个三国人物之死?请简述与其死相关的故事情节。(2)人们将办事不成功称为“走麦城”,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请简述这个故事。选( )题(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10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孟子曰)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也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 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孟子公孙丑上)【注释】鎡基:农具,相当于今天的锄头之类。置邮:置和邮都是名词,相当于后代的驿站。(1)孟子反对霸道,主张王道,从 、 、 三个层面分析行王道今易而古难。(3分)(2)结合请结合上面选段,分析孟子说现在行仁政会“事半功倍”的理由。(3分)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扛着铁锨进城对一个农民来说,城市像一块未曾开垦的荒地一样充满诱惑力。十几个月前,我正是怀着开垦一片新生活的美好愿望来到城市。我在一家报社打工,我发现编报跟种地没啥区别,似乎我几十年的种地生涯就是为了以后编报而做的练习。我早在土地上练过了,我把报纸当成一块土地经营时很快便有一种重操老本行的熟练和顺手顺心,而且感到自己又成了一个农民。面对报纸就像面对一块耕种多年的土地,首先想好种些啥,尔后在版面上打几道埂子,根据“行情”和不同读者的品味插花地、一小块一小块种上不同的东西,像锄草一样除掉错别字,像防病虫害一样防止文章中的不良因素,像看天色一样看清当前的时态政治。如此这般,一块丰收在望的“精神食粮”便送到了千千万万的读者面前。就这样,三个月后,我结束了试用期,开始正式打工。我编辑的文学、文化版也受到读者的喜欢和认可。 这次小小的成功极大地鼓励和启发了我,它使我意识到我的肩上始终扛着一把无形的铁锨,在我茫然无措、流浪汉一样沿街漂泊的那段日子,我竟忘了使用它。 记得有一个晚上,我梦见自己扛一把铁锨背着半袋种子走在寂静的街道上,我在找一块地。人群像草一样在街上连片地荒芜着,巨石般林立的楼房挤压在土地上,我从城市的一头流浪到另一头,找不到一块可耕种的土地。最后我跑到广场,掀开厚厚的水泥板块,翻出一小块土地来,胡乱地撒了些种子,便贼一样地溜了回去。 醒来后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肩膀,我知道扛了多年的那把铁锨还在肩上,我庆幸自己没有彻底扔掉它。 经过几个月浮躁不安的城市生活,我发现生活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原以为自己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静下来仔细看一看,想一想,城市不过是另一个村庄,城里发生的一切在乡下也一样地发生着,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 我握过的那些粗壮黑硬的手,如今换成了细皮白嫩甚至油腻的手。 我在土墙根在田间地头与一伙农人的吹牛聊天,现在换成了在铺着地毯的会议室一盘水果、几瓶饮料和一群文人商客的闲谈。 我时常踩入低矮土屋、牛圈、马棚的这双脚,如今踏入了豪华酒店、歌舞厅我并没有换鞋。我鞋底的某个缝隙中,还深藏着一块干净的乡下泥土,我不会轻易抠出它,这是我的财富。 每个人都用一件无形的工具在对付着生活的世界。人们从各自的角角落落涌进城市,每个人都不自觉地携带着他使唤顺手的一件工具在干着完全不同的活儿,只是他自己不察觉。 我的一位同乡以前是放羊的,现在一家私营公司当老板。在跟他几次接触之后我发现,这个“放羊娃”虽然脱掉了那身时常粘满羊粪蛋的衣服,改掉了一嘴土话方言,甚至换上了一身的细皮肥肉,但他始终没扔掉那根羊鞭。他在用一根羊鞭管理着几十号人的公司这是他惟一会使的一样家什。当他对员工下达指令,派活遣物时一扬手的姿势,活灵活现地重复着他当年挥鞭赶羊的动作。几十年前那个放羊娃一直在背后操纵着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但他不自觉。他忌讳别人谈及他的放羊历史,他把一群羊换成了一个公司,用权力代替了羊鞭。甚至一辆车一幢楼与一头牛两亩地也没啥区别,只是形式上的变化而已,我把这个发现告诉他后,他便再不跟我来往了。而我呢,是扛着铁锨这件简单实用的农具在从事我的非农业的工作和业务。我的同事常说我能干,他们不知道我有一件好使的工具铁锨。铁锨是劳动人民的专用工具,它可以铲、可以挖、可以剁,万不得已时还可当武器抡、砍。但是使唤惯铁锨的人,无论身居何处,他们共同热爱的东西都是:劳动。 对一个农民来说,城市的确是一片荒地,你可以开着车,拿着大哥大招摇过市。我同样能扛着铁锨走在人群里就像走在自己的玉米地里一样,种点自己想种的东西。 上月回家,父亲问我在城里行不行,不行就还回来种地,地给你留着呢。走时还一再嘱咐我:到城里千万小心谨慎,不能像在乡下一样随意,更不要招惹城里人。 我说:我扛着铁锨呢,怕啥。 节选自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有删改)11.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a.作者认为自己对付生活和世界的工具就是铁锨,在这里,“铁锨”已经超越了它原来的意义,具有更深层的含义。b.本文以新鲜的取材、独特的视角和观点见长,而语言也很有个性,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怀念的主旨。 c.本文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初入城市的农村青年对于城市的复杂心理:既自卑又自信,既怯懦又勇敢。d.本文文题颇有特色,“扛着铁锨”点明了作者的农民身份,“进城”则写出作者生活空间的拓展。e.文中描写作者在城中寻找土地播种的梦境,表现了作者既依恋土地、思念故乡又眷恋城市生活的矛盾心情。12.文章写了“我的一位同乡”情况,用了什么手法?有何用意?(4分) 13.文章结尾写道:“我说:扛着铁锨呢,怕啥。”这句话意蕴深刻,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文中横线处填入诗句的序号依次是 。(2分)有人说,语文是 的气势,语文是 的激情,语文是 的雄浑,语文是 的婉约,语文是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叹服,语文是对屈子“路曼曼其修远兮”的注解。春江潮水 大江东去 春意阑珊 浪遏飞舟 大漠孤烟 铁马秋风 春花秋月 小桥流水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每小题1分)在先秦,主要有这几种人格理想:“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孔子人格;锋芒必露、正义在胸的孟子人格;独往独来、不 (ln ) 去留的庄子人格。这些人格是值得后人效尤的。(1)指出文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2)根据拼音在文中画线出应填写的汉字是: 。(3)文中有一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改正: 。16按照下面的句式仿写(任选一句)。(4分) 例:高贵是一种风骨,它不是香车宝马,也不是颐指气使,而是用善良的伞遮蔽他人,用理性的锁约束自己。自信是 谦虚是 17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4分)徽班这一名称早在明代中叶就开始流传于世,这与中华文化重心南移,安徽人开始大步走向省外有关。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为给高宗弘历祝寿,以著名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徽班入京,成为徽班进京的开始。徽班进京,在北京这方肥沃的土地上,与来自湖北的汉调相融合,徽汉合流,皮簧并奏,又广泛吸收其它优秀剧种的营养,促成京剧的形成。正是由于徽班有着丰富多彩的声腔曲调和大量题材广阔、情节动人、语言通俗的剧目和独特的武打技巧,演员又多身怀绝技,加之他们善于吸收其它戏曲艺术的表演特长,经过五六十年的衍变,一个独特的戏曲种类京剧诞生了。答:_ _ _ _五. 作文(60分)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雪纷纷扬扬地下着,树上落满了厚厚一层雪。有的树承受不住厚厚的雪,或整棵树倒下,或折断树枝;雪松却完好无损。仔细一看,雪积到一定程度,雪松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头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落,雪松承受住了厚厚的雪。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晋江市季延中学2013年秋高二年期末考试语文科参考答案1.吞声踯躅不敢言;迷花倚石忽已暝;乾坤日夜浮;人事音书漫寂寥;石破天惊逗秋雨;三顾频烦天下计;画船听雨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侵晓窥檐语;春光融融2. (1)b (2) d (3) d (4) c (a、固然,(古)本来的样子;(今)表示承认某个事实;b、行为,(古)行动、因为;(今)举止行动;d、山东,(古)山的东面;(今)山东省) (5) c 3.a(雅:一向、平素) 4.c(表现宋庆礼的忠节;表现他有方略的结果)5.c(是桓彦范特别召请宋庆礼,不是武则天下诏让宋庆礼去协助)6.(1)宋庆礼为人太刚硬而易受挫,对人太苛察就无可用之人,在东北生出事故,损失的数以万计。(关键字词:“折”、“无徒”、“所亡” )(2)宋庆礼为人苦守忠节,是国家的辛劳之臣,一到边疆,历时三十来年。(关键字词:“苦节”、“为” )(3) 得分点(举;可怜)文言文译文:宋庆礼,是洺州永年人。他考中明经科,授任卫县尉。武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奉诏到河北断居庸、岳岭、五回等条道路,为了防备突厥,特意召宋庆礼来谋划这件事。宋庆礼向来有计谋策略,桓彦范很敬重他。不久迁任大理评事,并充任岭南采访使。当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接连相互掠夺,边远地区不安,以前的使者,害怕那里的炎热瘅气,从没人到达过。宋庆礼亲身到了那里,询问风情习俗,说明祸福之理。从这以后那里的人都安居,便撤除镇守的兵士五千人。开元年间,作河北支度营田使。当初,营州都督府设置在柳城,控制奚、契丹。武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治理不当,奚和契丹反叛,攻占州城,那以后移到幽州东二百里的渔阳城安置。开元五年,奚、契丹各自通好归附,玄宗打算在旧城恢复营州治所,侍中宋璟坚持争辩认为不可,只有宋庆礼陈述很有利。于是下诏委派宋庆礼等人充任使者,再在柳城筑立营州城,调发劳役三十天而完成。不久授任宋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开屯田八十余处,并且招集行商的胡人,给他们建立店铺,几年间,营州粮仓很充实,居民渐渐富足。宋庆礼为政清正严明,而且勤于判决诉讼,所任职的地方,百姓官吏不敢触犯。但喜欢兴作工程,多有更改,议论此事的人都讥笑他不切实际。开元七年逝世,追赠工部尚书。太常十二张星评议说:“宋庆礼为人太刚硬而易受挫,对人太苛察就无可用之人,在东北生出事故,损失的数以万计。按照谥法,喜好取巧又自以为是叫做专,请谥为专。”礼部员外郎张九龄辩驳说:“宋庆礼为人苦守忠节,是国家的辛劳之臣,一到边疆,历时三十年。在家本厅欢乐,他独独甘心于来往奔波;农作本艰辛,又能使军粮充实。无不是从事劳辱之事而兢兢业业,恪守坚贞之规而竭尽全力,即使其中的一样,都是别人难以做到的。请把所议论的,再下发太常寺,希望体现平日的行迹,使立谥的典礼不至于坠失。”于是议定谥号为“敬”。(三)古代诗词阅读(12分)7. (1)b; 安于贫困潦倒,不作庸碌官吏,有救物济世的热情,怀才不遇无奈归隐。(1点1分)(2)a;答:以动(声)衬静(1分),苏诗用流莺的叫声,突出了夏日的清幽;(1分)杨诗用小虫的叫声,衬出了夏夜的安静。(写出清幽或安静,1分)8.(5分)(1)定军山(2)黄忠(3)陆逊(4)木牛流马(5)死诸葛能走生仲达9.(5分)(1)周瑜1分;鲁肃再次前往索荆州,刘备依诸葛亮之计,哭诉情由,鲁肃又中计1分 ,周瑜大怒,想借取西川而夺荆州,结果被孔明识破周瑜非但夺不得荆州,且遭蜀军四路兵马围杀1分, 于是大叫一声,旧疮复裂,坠于马下1分,又被诸葛亮来信点明不能去取西川得原因,于是周瑜口吐鲜血,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死时三十六岁1分(2)答:关羽与东吴大将吕蒙在荆州交战,大败,退守麦城。1分 由于兵少粮尽,关羽不得不放弃麦城向西川撤退。1分 关羽想走小路,部下担心有埋伏,可是关羽自恃勇力,不听劝告:1分 果然遇到伏兵。寡不敌众,关羽父子遭擒被杀1分。句意通顺1分10.(1)土地 人民(或百姓) 政事(或仁政)(2)一是齐国现在的土地纵横超过一千里,有足够大的地方;二是齐国现在百姓足够多;三是仁德的君主很久不出现,百姓已不堪忍受暴政的折磨,迫切希望解“倒悬之苦”。因此,现在施行仁政的人比较古人而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齐国人有句话说:虽然有智慧,不如趁形势;虽然有锄头,不如等农时。现在的时势就很利于用王道统一天下:夏、商、 周三代兴盛的时候,没有哪一国的国土有超过方圆千里的,而现在的齐国却超过了;鸡鸣狗叫的声音处处都听得见,一直到四方边境,这说明齐国人口众多。国土不需要新开辟,老百姓不需要新团聚,如果施行仁政来统一天下,没有谁能够阻挡。何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