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项羽之死》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1页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项羽之死》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2页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项羽之死》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3页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项羽之死》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4页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项羽之死》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项羽之死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学习目标: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 2、把握文章内容,联系旧课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走进项羽:项羽本名籍 字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起义领袖,人称西楚霸王。楚国灭亡之后,年少时曾学习书法不成,又学剑,仍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于是从叔父学兵法。但仅“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年青时志向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自小心存大志。在秦末的农民大起义中,项羽发挥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巨鹿之战中,打败了秦军大部分兵力,此后和刘邦展开军事斗争,由于项羽自身性格的局限导致了政治局面的扭转,前202年初,汉军三方共四十万在垓下包围了粮食不足的项羽军队,项羽退至乌江,不肯渡江,遂自刎于乌江。 预习案1、 注音(1)垓( )下 (2)虞( )姬(3)乌骓( )马(4)歌数阕( )(5)和( )之(6)麾( )下 (7)溃( )围 (8)骑能属( )者(9)田父( ) (10)绐( )(11)自度( )(12)刈( )旗(13)披靡( )(14)瞋( )目 (15)王( )我(16)十余创( )(17)王翳( )2、实词(1)项王军壁垓下。( ) (2)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3)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4)力拔山兮气盖世。( )(5)时不利兮骓不逝。( )(6)虞兮奈若何。( )(7)歌数阕。( ) (8)美人和之。( )(9)项王泣数行下。( ) (10)左右皆泣。( )(11)莫能仰视。( ) (12)麾下( )(13)直夜溃围。( ) (14)驰走( )(15)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16)骑能属者百余人。( )(17)田父绐曰。( ) (18)以故汉追及之。( )(19)复引兵而东。( ) (20)项王自度不得脱。( )(21)然今卒困于此。( ) (22)今日固决死。( )(23)刈旗( ) (24)期山东为三处。( )(25)汉军皆披靡。( ) (26)辟易数里。( )(27)地方千里。( ) (28)愿大王急渡。( )(29)无以渡( ) (30)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31)籍独不愧于心乎?( )(32)吾知公长者( ) (33)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34)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 探究案(1) 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 1本文多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给我们刻画项羽的性格。文中项羽活动的主要地点有哪些? 地点: 2、请同学概括这些地点发生的主要事件? 事件: (二)具体欣赏第一部分 1.垓下之围这部分中包含了哪几个连续事件? 连续事件: 2.四面楚歌是张良和陈平有意设计的,它的目的是让汉军夜晚唱楚地的歌谣,以瓦解楚军的士气,项羽听到楚歌后,反应如何,请写出五个动词。这说明什么? 动词: 说明: 3.慷慨悲歌充满了什么情绪?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情绪: 性格: 4.本段为了表现项羽多情善感的性格,运用了侧面描写表现手法,请写出这一句。 侧面描写: 第二部分1.这一段包含了几个情节片段? 情节: 2.项羽轻信农夫的话,从中说明了什么? 说明: 3.项羽轻信别人,直率粗犷的性格在鸿门宴中有显现吗? 若有,请写出两点。 两点: 训练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垓下(i)乌骓马(zhu) 数阕() 美人和之(h)b麾下(hu) 五千骑(q) 田父(f) 斩将刈旗(y)c自度(du) 能属者(zh) 溃围(ku) 瞋目叱之(chn)d. 舣船(y) 十余创(chun) 披靡(m) 怜而王我(wn)2、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莫:没有 b.然今卒困于此 卒:最终c.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辟易:退避 d.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亡:丢失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a项王军壁垓下b项王则夜起,饮帐中c项王乃复引兵而东d亦足王也。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1)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2)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b.(1)汉军至,无以渡。 (2)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c.(1)骓不逝兮可奈何。 (2)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d.(1)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2)乃自刎死。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c.然今卒困于此。d.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项羽之死导学案 二1、虚词之:(1)围之数重。( ) (2)以五千骑追之。( ) (3)非战之罪也。( ) (4)项王嗔目而叱之。( ) (5)天之亡我。( ) (6)是何楚人之多也。( )乃:(1)项王乃大惊曰。( ) (2)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 (3)汉军乃觉之。( )(4)乃有二十八骑。( )以:(1)以五千骑追之。( ) (2)以故汉追及之。( ) (3)无以渡。( )及:(1)汉军及诸侯兵为之数重。( ) (2)以故汉追及之。( )2、词类活用(1)项王军壁垓下。( ) (2)项王则夜起。( )(3)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 (4)直夜溃围南出。( )(5)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3、文言句式(1)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不忍杀之,以赐公。( )(3)然今卒困于此。( ) (4)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5)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 (6)乃谓其骑曰:“何如?”( )探究案第三部分 1.这一段一共写了几次行动? 三次行动: 2. 这三次行动,刻画了项羽怎样的形象? 表现: 3.他充满自信的问下属战果如何又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性格: 第四部分 1.乌江自刎这段包含了几个场面? 场面: 2.项羽本想东渡乌江,但他真正来到乌江岸边,看到拢船等待的亭长,他又否定自己的决定,项羽一番发自肺腑的话语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性格: 3.故人追之,想杀项羽邀功取赏,而项羽却慷慨赐头,这一对比又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性格: 4.小结项羽在本文中的形象(1)请抄写描写项羽语言的一个句子: (2)请抄写描写项羽动作的一个句子: (3)请抄写描写项羽神态的一个句: (4)请抄写描写项羽心理的一个句子: (5)概述性格形象: 训练案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舣船:使船靠岸。6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王军壁垓下。 壁:营垒。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跟随。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罪:过错。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c. 吾知公长者 d.乃令骑皆下马步行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项王乃大惊曰 平明,汉军乃觉之b.以故汉追及之 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c.汉军围之数重 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d.我为公取彼一将 我见其难为,怵然为戒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 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d 若非吾故人乎?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10.与“然今卒困于此”句式特点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c 不拘于时,学于余 d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b.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阴陵,迷路,被一农夫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此时部下只剩下二十八骑。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先斩汉军二将,杀数十百人,后又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于是他把乌骓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项羽之死参考答案导学案一一.预习案略二探究案(一)理清文章思1、垓下 东城 乌江 2、垓下之围 被困东城 东城溃围 乌江自刎(二)具体欣赏第一部分 1. 四面楚歌和慷慨悲歌。 2. 惊起饮歌泣五个动词。说明:项羽在感叹楚人何其多的时候,他已经预感到败亡的结局。3. 情绪:悲凉和无奈的情绪。性格:多情善感。4. 侧面描写: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第二部分1. 阴陵失道 被困东城 2. 说明:从中说明项羽丧失人心;他从来不习惯骗人,也从来不相信别人敢骗他的直率,粗犷的性格。体现了项羽自负直率的性格特征。 3. 先轻信曹无伤,后轻信项伯。 三,训练案1.c 2.a 3.b 4.a 5.c导学案二探究案1. 第一次:项王“大呼”“驰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