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五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福建省福安五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福建省福安五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 印前签字: 班级: 姓名: 课 题: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课时安排:1 年 级:七年级 科 目:历史 内 容 学习注解【重难点】本课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本课难点:封建社会【自主学习】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铁农具 时期开始使用。到 时,使用范围扩大。2、牛耕 开始使用。 时期进一步推广。它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 。二、著名的都江堰是 时期, 在 修建。功能是 和 。造福 ,使成都平原变成“ ”。 三、商鞅变法1背景: (1)春秋以来,大量 被开垦出来。 (2)一些奴隶主转化为 ,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 。 (3)战国时期,各国先后掀起变法运动,以秦国的 变法效果最显著。2内容:(1)国家承认 ,允许 。(2)奖励 。 (3)建立 。3作用:(1)秦国的 得到发展。 (2)军队 增强。(3)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 国家。4各国变法的影响: 逐步确立起来。 和 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 形成了。【精讲点拨】商鞅变法内容。背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奴隶主将新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这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2、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3、变法的内容,课本把它归纳成为三条。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内 容 学习注解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变法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巩固检测】1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b牛耕的推广c.肥料的使用和适时耕种d大兴水利工程2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其地理位置处在战国时期的()a齐国b楚国c赵国d.秦国3李冰修筑的都江堰在()a黄河流域b岷江流域c淮河流域d.辽河流域 4战国时期,推动各国国君变法的直接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b称雄天下的欲望c缓和阶级矛盾d壮大新兴地主阶级力量5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农业生产 b.限制商业活动c增强秦国实力d.废除旧贵族特权6、古书赞扬某项水利工程时写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大运河 c灵渠 d江南河7、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的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着涓涓清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大禹 b商鞅 c管仲 d李冰8、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修建于a.春秋时期 b.西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 西汉时期9、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为那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a魏国 b吴国 c秦国 d晋国10、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推动了杜会发展的进程。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奖励军功、按功授爵”是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