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工业时代错误的管理方法.doc_第1页
6-工业时代错误的管理方法.doc_第2页
6-工业时代错误的管理方法.doc_第3页
6-工业时代错误的管理方法.doc_第4页
6-工业时代错误的管理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时代错误的管理方法1、工业时代的管理方法仍在影响我们管理智力工作者的模式 100年前,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方法,使得管理成为一门学问;其后的一百多年来,管理理论层出不穷:提倡人际关系的霍桑实验、轰轰烈烈的6西格玛质量管理、无为而治、专业化管理、Z理论、创新理论、企业流程再造等等。 如今,我们已进入了知识时代,大家都不会否认人是创造价值的最主要的载体。当然,标准化管理在一些非智力工作的领域依旧获得了佳绩,比如,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6西格码来使得工作高效率。但在层出不穷的纯智力工作领域,针对智力工作者的管理方法少之又少(以上列举的理论中及少会涉及到),大多数仍是基于一种工业时代的管理模式用控制机器的成本和时间的方式去衡量人的劳动。 因此,大多数管理工具是用管理“物”的方式去管理人,而不是用管理“人”的方式去管理人。对“物”还是对“人”是两种不同的取向,直接导致了智力型企业的管理成败。“第八个管理”则是目前第一种系统地针对“人”的管理模式。 2.美国的软件管理理念中国应该copy吗? 目前软件/IT管理最先进的当属美国了,而其管理理念也被理所应当视为最先进的。用美国的理念,走一条别人已经踩出来的路是不用花费多余的脑力,更简便、承担的风险也小;一旦失败了,也好把责任推到这棵大树身上。 其实,美国这20多年来在软件管理上一直存在理念上的错误,她仍然无法解决智力协调和对智力成果进行管理的问题。这导致了美国开发软件成本仍非常高,尤其是大型软件开发的失败率居高不下;甚至,错误的管理理念还导致了软件工程研究走错方向。美国如此,日本、印度、中国就更不用说了。 一昧地copy别人的管理理念,然后重复走别人失败的道路,不是新兴的软件国家应该做的事。我们应该做的是,改进先行者的弱点,然后超越它。“第八个管理”就是针对传统软件管理理念提出的新的管理工具,它的对象就是“人”的,管理好了软件团队中的“人”,才是正道。 3.软件开发模式的弊端:日本软件工厂VS美国牛仔 目前全球先进国家的软件管理方式,基本上以工业时代的管理模式为主。 由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软件产业初期,许多软件公司的高层出身硬件,导致了其注重实体(physical)管理甚至将工厂式管理用于软件业。以日本为代表,它将质量管理的优良传统引入软件管理,质量技术和软件工程的结合产生了软件工厂模式。这曾给日本带来一些优势,但问题也暴露出来(纯实体管理方式),使得日本在软件业发展的论文在世界主流杂志上几乎沉寂。 而美国在软件工程上没有日本软件工厂的规范化和纪律化,很多人因此称软件开发者为“牛仔”,称软件开发为“黑法术”。不严厉执行纪律使得美国的软件创新能力比日本强,但其同样没有解决智力协调和智力成果管理问题,导致大型软件开发失败率居高不下,成本也高。 “第八个管理”就是基于目前两种模式的共同盲点不能用纯实体或纯智力的模式来管理软件生产,提出了全新的管理方式承诺管理。这种传统的“物化”思维方式一天不转变过来,那么软件开发生产始终在原地徘徊。 4.中国人的软件创造力 很多人说中国人创造力不够,软件只懂得模仿及抄袭,而不懂得创新。这种说法是片面和肤浅的。只有对自己和别人都有充分深刻的认识,才懂得创造自己。 首先,学习和模仿是创新的一部分,日本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心态也不错。以前嘲笑日本“拟向工程”的美国,如今已不再说话了。反观中国,如果我们连模仿都做得不好,又何来超越呢? 中国软件产业落后于美国、印度,并不是中国人的创造力不行,而是中国的产业制度环境制约了软件产业的发展。这包括国家软件产值和利润率的差距导致了投资的匮乏,研发支出的缺少以及风险投资运作的不成熟等等。但这并不是不可以改进的,所以创造力不是中国软件业的最大阻力。 国内IT行业的技术问题一直是大家讨论的核心,技术与学习和创造力有关,这是可以改进的;而管理问题将越来越成为焦点。 美国今天在软件业上的成就并不是人类能做到的最好的。我们在和美国种种指标进行比较的同时,忽略了美国的软件管理的巨大漏洞。“第八个管理”指出,这个漏洞将是制约世界未来软件产业的关键所在如何最大效率地管理软件项目开发。 5.传统IT管理没有交给你的是什么 由于智力工作出现得比较晚,相应的管理理论和工具并没能跟上现实的步伐。目前的IT管理用的仍是工业时代普遍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大多是针对非智力工作者的,其控制成本和生产量的主要参数是时间,质量则用数字来衡量。如全面质量管理,JIT等。 采用这种实体管理方式给智力型行业带来了很多困扰,所以现在很多智力型企业开始用一些所谓的针对“人”的管理方式,如采用弹性上班时间,甚至允许开发人员在家里soho办公,或者辅助一些人事管理方法如EQ管理、目标管理等。这种方法不能说它不好,但它们只能解决一些智力工作者的冲突和心理问题,而在智力成果的传递和工作协调方面则非常含糊、不具体并缺乏系统性;关于怎样通过管理智力工作的活动过程和成果,来满足软件生产的时间和成本的限制,这种方法也是完全缺乏的。 实际上软件不是零件,它的质和量是非对称性的,因此很难度量。如果采用对待“物”的手法去管理IT团队,势必走向歧途。而软件终究也是要讲产出的效率、成本和质量的,所以不能“无为而治”,而是要去管理可以控制的部分通过“第八个管理”。 “第八个管理”是目前全球第一个致力于解决智力活动协调问题的工具,无论从理念来说,还是从工具化角度来说,都是针对IT团队工作性质而产生的。 6.软件生产工厂生产吗? 软件是一种特殊的产品。首先,它和普通货物一样,要求准时交货且不能超出预算;但另一点特殊性在于,软件产品及其依赖智力工作者的个人能力和配合度,这些智力工作者的产出率和产出质量是不容易度量的,甚至不适合用数字形容。 那么如何解决IT团队的管理难题呢?像工厂一样管理则是不可能的。“第八个管理”基于多年软件管理实战认为,管理智力工作者的承诺相当重要,不然IT公司是管无可管,完全超出控制之外。 什么叫不超时?这意味着IT团队中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的职责,与自己相关的团队成员的职责,这两者和整个项目的成功是息息相关的。你一个人超时,必然要对团队造成影响。 什么叫不超过预算?这意味着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要清楚彼此的依赖是什么,彼此的沟通要非常清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