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州三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芏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太笑。”这段材料表明 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宗法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 d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2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书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 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 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 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3“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莺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的某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他所评价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5遵义会议被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力挽狂澜”的一次重要会议。其依据是 纠正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提出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从军事、组织、思想上彻底清算左倾错误 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a b c d 6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有 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第一次独立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 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a bcd7右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c淮海战役结束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8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大学校歌出现的时期应是 a1912-1919年 b1924-1927年 c1934-1936年 d1937-1945年 9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谐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0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入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10英国人费利斯比托在19世纪中期随列强侵略中国时曾拍摄了一组照片。右图是侵略者占领大沽炮台后的情景,此外还有一张北京雍和宫正门的照片,这组照片反映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12右图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两岸同意于2010年9月12日实施。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该协议表明台湾当局承认“一国两制” b.“九二共识”是两岸合作的政治基础c.该协议有利于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d.该协议有利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13由中央新影音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14马克思指出:“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家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这主要得益于梭伦改革( ) a依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c成立十将军委员会d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15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 b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c帝国时代的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 d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16某同学要写一篇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的论文,他有可能用到的标题有“议会之母” “民主的源头” “驴象之争” “一票共和” “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abcd17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理论基础是启蒙思想 规定的政体相同 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是资产阶级专政的立法保障a b c d18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19右下图为漫画梅开三度,该漫画最能反映 a亚太地区成为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中心 b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冲击了两极格局 c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 d国际关系中地缘政治完全取代意识形态20下列中国古代四位著名思想家的言论与人物思想对应正确的一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入。”“天子受命予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天下之太害者,君而已矣。”a黄宗羲、荀子、董仲舒、朱熹b孔子、董仲舒、朱熹、黄宗羲c孔子、朱熹、黄宗羲、董仲舒d董仲舒、朱熹、葡予、黄宗羲21右图是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西周大盂鼎,造型雄伟凝重,威仪万端,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其作为史料最重要的价值在于 a青铜冶炼技术 b青铜造型艺术 c铭文书法艺术 d铭文具体内容22论语载:“季路间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与这场对话体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 a认识你自己 b知识即美德 c因信称义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23右图是出土于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座西汉文帝与景帝时期墓葬中的一张纸。该纸质薄而软,纸面平滑,纸上用黑色线条绘制出山川、河流、道路等图形。材料直按说明了当时 a我国造纸技术臻予成熟 b该纸发明早于“蔡侯纸” c纸张主要用于绘制地图 d纸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24郭嵩焘在伦敦与巴黎日记中说:“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水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束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这表明中日在学习西方过程中的主要差异在于 a器物层面 b。制度层面 c文化层面 d实践层面25 1919年5月执教予北京大学的另类国学名师黄侃在时报撰文说: “余与蔡孑民(即蔡元培)志不同,道不合,然蔡去余亦泱不愿留,因环顾中国,除蔡孑民外,亦无能用余之人:”这是因为蘩孑民主张 a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 b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 c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d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261793年英使来华觐见乾隆,两国互赠礼品,清单如下:国家礼单英国天体运行仪、望远镜;座钟一架、奇巧椅一对;毛瑟枪、连珠枪、铜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英国的土特产若干中国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 a英国轻工业发展快,中国农业高度发达 b英国军事工业发达,中国手工业繁荣 c英国天文成就突出,中国市民生活丰富 d英国进入工业文明,中国处在农耕社会27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评述某一事件时说:“中国共产党认为自己起源予这场运动。”这一运动是指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 d士地革命28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毛泽东重点强调实行“一边倒”的方针是 a中国革命斗争经验总结的产物 b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 c在美苏冷战背景下的明智选择 d有利于保障新中国国防安全29据统计,英国国会在1740年至1749年的10年间通过的圈地法案只有64个,而1800年至1809年则有574个。造成这类法案数量猛增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b机器工业时代的到来 c海外殖民帝国的建立 d思想启蒙运动的推动30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曼中全会上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这一论断 a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b与中共“八大”的决议相悖c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指南 d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9分)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皿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来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材料三 右图为南京博物院收藏的签盖有“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纪念”邮戳的纪念章,现为国家一级文物。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2分)(2)运用所学知识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英美两国宣战的理由。(1分)(3)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材料三所反映事件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3分)(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3分)32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一种考试办法),劝以官禄,讫于元始, 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蛮,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一一汉书儒林传材料二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予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 明史选举志材料三年次八年课程规划第一年认字写字、浅解词句、讲解浅书第二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第三年讲各国地理、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第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第五年恪物、几何原本、平孤三角、练习译文第六年讲求机器、微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第七年讲求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第八年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 (注:至汉文经学,原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未另列) 一一京师同文馆的八年课程表(1876年) 材料四 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 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清末各学堂的奖励出身制度全部废止。 一一临时政府公报笫4号(1912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哪些特点?(3分) (2)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出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在教学内容及培养目标上发生了哪些新交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历史背景。 (8分) (3)依据材料四概括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国人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4分)33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熙宁改制比前两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