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文本阅读意象法的相关知识.doc_第1页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文本阅读意象法的相关知识.doc_第2页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文本阅读意象法的相关知识.doc_第3页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文本阅读意象法的相关知识.doc_第4页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文本阅读意象法的相关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文本阅读意象法的相关知识本篇日志主题为:文本阅读意象法的相关知识,高考直通车认证空间(QQ号80796072),暑期到2014年高考前,每周都会为大家更新发布最新的高考作文素材,为大家高考作文备考提供帮助!希望大家转到自己的QQ空间之后能够认真阅读!写作是从立“意”出发,到选材(选“象”),再用“法”。阅读是从定“象”,确定文章写了什么物、景、人、事;再定“意”,确定文章的思想和感情;再确定“法”。1意,即“为什么写”,主体是“情”与“理”。诗歌涉及的“情”是多方面的,这里列举八类“情”:有忧国忧民(战乱离散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有建功报国(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热忱报国的激情,赤诚献身的心声);有思乡怀人(天涯羁旅的愁思、 思亲念友的孤独、边关征夫的思乡、闺中怨妇的怀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深意长的勉励、革命战友的思念、难舍难分的惜别);有寄情山水(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厌离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有感时伤逝(昔胜今衰的沧桑、时事变迁的感慨、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予的焦虑、凄美惆怅的记忆、悠长寂寞的思念);有热情赞美(对英雄的赞美、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祖国的赞美、对亲情爱情的赞美);有人生梦幻(青春的梦幻、理想的追寻);有吟唱自然(自然的美妙、大地的景观)等等。没有诗歌是不讲“理”的。诗歌的“理”一般从时、空、人、事四个维度呈现出来的发展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小说和戏剧的“意”即主题,也分为通过小说或戏剧传递的情感和表达的道理。散文的“意”即“神”,也分为通过散文传递的情感和表达的道理。2象,即“写了什么”,大致分四类物、景、人、事。诗歌中的形象大致有四类:分别是物、景、人、事。基层是物,如天净沙秋思中“枯藤”或“老树”或“昏鸦”写的是物。中层是景,“枯藤”和“老树”和“昏鸦”构成的景。中上层是人,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后面的人或是景物前面的人或是景物之上的人,“枯藤、老树、昏鸦”之后就是思乡的作者;人的形象又分为诗中的主人公形象和诗人自己的形象,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游子形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缠绵悱恻、爱恨情长的形象等。上层是事,即人和人的关联,“枯藤、老树、昏鸦”其实在写作者思家人、以及令他失意痛苦悲凉孤独的事。此四者共同构成诗歌的内容,其中景和物是最主要的“象”,诗人往往将自我情感借助客观的景和物表现出来,因而被称为“意象”,主要的意象又构成了诗歌的“意境”。小说的“象”即三要素,环境“物”加“景”,人物,情节内容事件。戏剧的“象”即三要素,场景“物”加“景”,人物,情节冲突事件。散文的“象”即“形”,分为物、景、人、事四类;若是议论文写作对象可以是“理”。3法,即“怎么写的”,大致分为四类,A类是表达方式,B类是表现手法,C类是修辞方法,D类是结构方法。A.表达方式五类:描写(点与面、正与侧、远与近、高与低等空间角度,动与静、虚与实、明与暗、视听结合等感觉角度,白描与工笔即“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细节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哀景写乐情,借事抒情、即事感怀,托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托物寓理,借史抒情、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用典抒情)议论(举例论证即归纳论证;说理论证即演绎论证,引用论证是说理论证的一种;比较论证分为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记叙(顺叙、倒叙、插叙)说明(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作引用、下定义、作诠释)。B.表现手法六类:(1)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大漠古道、长亭客栈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2)托物言志。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如陆游的咏梅就是借梅来表达自己的志向。(3)对比烘托。是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以人烘托人,如燕歌行中用达官贵人的歌舞来对比前方战士的苦战。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但更多的是以景物烘托人物,诗歌中的不少诗词都运用了这种手法。(4)化用典故。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的词就成功地运用了多个典故,凝练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5)联想想像。也称作“虚写”,常常表现为叙写梦境、虚境,回忆和遥想。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像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送别诗中,从对方入手描写的图景,也是虚写的一种。大胆丰富的想像也常表现为夸张手法的运用。(6)比兴象征。比,就是打比方,用一个形象来表现有相似点的另一个形象。兴,就是先说一个形象,然后借此引出所要表现的另一个形象。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如李白常借雄奇不平凡的事物,如大鹏、天马、雄剑及高山大河,来寄托他的理想,象征他的才能;喜欢选取高洁美好的事物如明月、凤凰、松柏、美人等来象征人品节操;又常选取遭摧残、受拘羁的人物事件来比喻他的经历和处境。C.修辞方法七类: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常见“借代”。战争、战乱:烽火、硝烟、狼烟、干戈、天狼、兵锋。书信:鸿雁、鲤鱼、青鸟、青鸾、尺素、锦书、函、笺、简、札、书札、尺牍。船:扁舟、兰舟、画舫、樯、帆、棹、橹、楫。车马:平聪、玉鞭、玉勒、征辔、鞭、雕鞍、鞍。太阳:羲和、东曦、金鸟、金盆。月亮:蟾蜍、蟾宫、玉兔、素娥、嫦娥、婵娟、银阕、珠宫、银盆、玉环、玉盘、清辉、桂树。时光:鸟、兔、漏D.类是结构方法。文章结构方法有起承转合、承上启下、首尾圆合、卒章显志、悬念、呼应、铺垫等。句法从语体语气上看分口语句、书面句,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从形式上说有长短句,整散句,单复句,主动句、被动句等。高考直通车认证空间2013年7月最新手写版高考笔记7月13日开放试购买。淘宝店网址:,本套笔记选自衡水、启东等重点中学的往届优秀毕业生。内容参考价值非常大。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先选购语文看看效果。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在7月20日之后选择其他科目。诗歌作品中常见的象的含义有:月亮代表思乡,菊花、梅花、松柏多代表一种坚贞、高洁的品质,莲即“怜”,多表达爱情,梧桐象征凄凉悲伤,杜鹃鸟的哀鸣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寒蝉表示悲凉等。常见的诗歌的象列举如下:写景咏物诗常用的象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野渡常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渔舟表现一种恬静幽美的景象。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鸳鸯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桃花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山表现赏心悦目的绚丽景色。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蝴蝶表现一种宁静安谧的生活环境。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早莺表现一种融和骀荡的春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草木常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烂柯喻离家时间之长。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双鲤借代远方来信。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西风表现思念与离乡之愁。李璟山花子: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夕阳表现对年华易老的慨叹。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彩袖表现对心上人的一种爱恋、珍惜之情。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锦瑟表现一种美好的往事或青春年华。贺铸青玉案: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蝉常用来表现品行的高洁。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梅花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松柏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用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竹子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表现君子的品德修养。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菊花喻隐逸,高洁,脱俗。菊花笑傲风霜,且不愿其它花种同开,所以,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孟浩然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杨花飘零之意。郑谷淮上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煞渡江人。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折桂比喻科举及第。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红叶代称传情之物。朱淑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松喻傲霜斗雪的坚贞品德。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莲花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子”即“怜子”,“清如水”象征爱情的纯洁。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伤春作别诗常用的象柳:古以折柳表惜别。柳因其缠绵柔长的特点而成为多情之物。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芳草:喻离恨。芳草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恰似离别的愁绪。例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寂寞之情。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湿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能到辽西。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李白菩萨蛮: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屏风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娥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温庭筠菩萨蛮:赖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月相辉映。罗幕精美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乱红指落花。落花,又恰在春末,落花便意味着年华老去、青春不再,兼有伤春、悲春之意又有人生无常之感。欧阳修蝶恋花: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危楼高楼,多指女主人公眺望远处,思念心上人。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和品格的高尚。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南浦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芳草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比喻离恨。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班马班马意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鸟:飞鸟可任意飞翔,象征自由。鸟声清脆明亮,又是春天的写照,或是幽静的反衬。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王维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山水田园诗常用的象绿树常表现一种幽静的环境。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黄鹂常以黄鹂鸣叫强化环境的幽静。曾几山衢道中: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空山常表现空旷、幽静的环境。王维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常以明月渲染一种清幽的环境。王维的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柳绿渲染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王维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桂花表现一种宁静、清远的情境。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春山渲染静寂的环境。于良史春山夜月: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竹常寄托主人公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云常表现主人公的恬淡隐逸之情。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海棠表现对美好景物的珍惜。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白鸥一种水鸟,多借来表现自由恬静的生活。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白鹭一种飞在水田或沙滩上的鸟,常表现一种安谧清幽的环境。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稻香表现农村环境及农村生活的恬静与清幽。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细雨写环境的宁静、恬淡。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蛙写农村风光与环境,衬托人的悠闲心情。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羁旅行役诗常用的象月亮月圆总易让人想起团圆的话题,所以月便成了思乡的代名词。月皎洁无瑕,高悬空中,常为诗人自喻,或喻君子、志向。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丁香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煜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梧桐不耐寒冷,秋至而叶黄,秋深而叶落,且叶大如掌,易形成强烈的观感,令人易生悲秋之意。再者,雨滴梧桐(与雨打芭蕉类似),如泪滴纷坠,令人肠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杜鹃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鹧鸪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一般而言,古代诗歌中的鹧鸪已不是纯粹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了。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乌鸦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猿啼在诗歌中常象征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水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怀之感。赵嘏长安秋望: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也用来指代书信、音讯。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红豆又名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日暮常用来表现游子思乡。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落日表现迟暮的老年。杜甫江汉: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高楼借人在楼上或登楼远眺表现思乡之情。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