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试卷:中国社会思想史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1页
A 试卷:中国社会思想史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2页
A 试卷:中国社会思想史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3页
A 试卷:中国社会思想史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4页
A 试卷:中国社会思想史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 2010 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课程名称 中国社会思想史 课程编号 80810005 任课教师 娄章胜 题 型解释说明材料分析简述题论述题总分分 值20302030100得 分得 分评阅人一、 解释原文并说明 (每题4分,共20分)1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列,不可易也。 2.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 墨子说:“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音沉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故曰,择务而从事焉。”鲁问 院(系):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 密 - 封 - 线 -4 .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5.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 得 分评阅人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30分)材料1:从春秋后期开始,很多诸侯国的政治或被公族中的强势者把持,或被原来的家臣所掌握,“政在家门”。当时的思想家从历史的角度认为,相对于周公的“制礼作乐”,春秋战国时期是“礼坏乐崩”的时代。王室控制力的失效导致的诸侯与诸侯之间、地方与中央之间、新旧贵族之间、大夫与大夫之间、士与士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家的原有体制正在走向解体。从历史记载来看,中央王权衰落导致社会解体,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界经历了巨大的转型,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由尊天、敬鬼神到重民、重重社会秩序的变革。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社会的稳定或动乱、社会秩序协调与失调的根本原因不是在天上,而是存在于由活生生的人、人群而组成的现实社会之中,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也只能依据于社会本身的状况。从此时期开始,研究现实社会中人们社会生活秩序、社会问题及从现实的世俗社会出发设计理想社会模式,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的主流,而曾经作为主流文化或“大传统”的巫术文化和思想,则相对退居为非主流的或“小传统”的行列。各阶级或社会集团从本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出发,去评判社会变迁中所产生的社会问题,解释社会生活,“思以其道易天下”,提出符合本阶级或集团的利益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或设想,构想自己所理想的社会模式,以调适各种社会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思想是比较活跃的,特别是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社会思想都表现出来,并各自闪烁着思想火花,整个思想界呈现出一个百花争艳,五彩缤纷的壮观景象。因此,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大解放时期,这一时期的很多社会思想都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有人称这个时期是“中国社会思想的勃兴时代”, “中国社会思想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摘自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第三篇 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材料2: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但积淀在民族文化深层结构中的封建糟粕并没有被彻底荡涤。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传统伦理纲常是封建统制的思想根基,也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障碍。此外,随着西方思想的大量介绍,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唯意志论、生命哲学等大规模涌入中国,通过东西文化的比较,人们对中国社会落后挨打的深层原因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重估。 第 1 页(共 3 页) - 密 - 封 - 线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吴敬恒等为首的知识分子,高举着“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对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东、西差异归结为时代差异,把中、西冲突归结为古与今、新与旧的冲突。十月革命以后,陈独秀与李大钊等人由激进的自由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中国应该走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动无产阶级革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其后,瞿秋白、恽代英、蔡和森、毛泽东等人,从理论与实践上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潮渐成社会思潮的主流。五四以来的民国时期,随着国际关系格局、世界思潮与国内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动,社会思想比晚清时期更为纷繁复杂,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等几大社会思潮一直同时并存,可谓中国社会思想发展史上一个新的繁盛时期。(摘自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第584-58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根据材料121.阐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思想的特点(15分,答案不少于200字)2.简要说20世纪初中国社会思想的特点(15分,答案不少于200字) 得 分评阅人三、简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中国社会思想史上对社会规范的三种观点 2. 简述朱熹对社会思想的贡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