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政治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哲学的基本间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试题解析】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是主观。存在是客观。因此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故本题选d项。ab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答案】d2.下列能够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关系的有【试题解析】从含义来看,世界观和方法论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错误;二者之间不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而是决定与体现的关系,错误。运用排除法,选c。【答案】c长江起初发源于现在的三峡地区的山地,在1亿年的漫长岁月里,沿东高西低的地形走势,向西流入地中海。一直到5000万年前,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撞使地中海的东部隆起,形成了原始的青藏高原,从而使原来的东高西低的地势变成西高东低,长江也就由西注入地中海变为向东注入太平洋了。由于某种原因青藏高原的高度逐渐增高,因而长江的源头也由三峡地区转移到了唐古拉山的山峰各拉丹东雪峰。回答34题。3长江流向漫长的变化过程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b 发展就是变化,变化就是发展c 客观物质世界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中d事物的发展变化千头万绪,毫无秩序可言4长江流向由西向东的变化历经5000万年,这说明a任何事物都处于绝对的运动变化之中,根本不变化的事物是没有的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运动的特殊形式d要推动一切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与进步【试题解析】3.长江流向漫长的变化过程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客观物质世界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中,c当选;a不选,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不是辩证法; b错误,发展不一定就是变化;d观点错误。4.长江流向由西向东的变化历经5000万年,这说明任何事物都处于绝对的运动变化之中,根本不变化的事物是没有的,a当选;b不选,材料没有强调物质是运动的物质;c不选,材料不涉及物质的运动与静止的关系;d不选,不是要推动一切变化。【答案】3.c 4.a5如今许多企业招聘时,都考虑应聘者的属相、血型等,有的企业还规定不招属鸡的,因为老板属狗,可能导致“鸡犬不宁”。招聘单位不看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而是看中属相、星座、血型等。招聘单位的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是唯物主义观点唯心主义观点主观臆造的联系形而上学观点 abcd【试题解析】招聘单位的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是唯心主义观点,当选;故排除,不是唯物主义观点;当选,招聘单位的做法是主观臆造事物之间的联系,犯了唯心主义错误;不选,与形而上学观点无关。【答案】c6“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试题解析】“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强调运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错误;材料没体现相对静止,排除c;d强调物质,不符合材料;答案为b。【答案】b近年来,网络热词层出不穷,“甄嬛体”、“元芳你怎么看”等成为网络常见流行词。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据此回答78题。7伴随神九飞船安全返回的还有玉米、辣椒、茄子、刀豆等种子。航天育种,是指利用空间环境中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场等多种因素,诱使农业生物遗传变异,再通过严格的地面选育,获得优良农作物品种的过程。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bcd8“是否自主招生”一直是我国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等各持已见,莫衷一是。从认识论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abcd【试题解析】7. 不选,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但不是循环过程;当选,材料表明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正确,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符合题意;不选,认识不能不断超越历史条件。8. 对“是否自主招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这是因为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具有反复性。从认识主体来讲,认识会受到人们的立场、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讲,事物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需要一个过程,说法正确;“总是不同的”过于绝对,说法错误;与题意不符。该题选d。【答案】7.c 8.d9新名词“甄嬛体”等成为网络常见的流行词的出现和流行,反映的哲学道理是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bcd【试题解析】“每一个网络热词的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正确;“网络热词层出不穷”说明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正确。【答案】c10不少观众张口便是“本宫”,描述事物也喜好用“极好”、“真真”等词,瞬间,“甄嬛体”红遍网络。从哲学的角度看,“甄嬛体”语言来自于a人脑,因为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器官b人们的想象,因为谣言是不属实的错误意识c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物质世界,因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试题解析】从哲学的角度看,“甄嬛体”语言来自于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当选;a错误,不是来源于人脑;b错误,也不是源于人们的想象;d不选,来源于物质世界,因但不是因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答案】c11美国科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收集的数据,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的强度以及它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并进一步测算出宇宙的实际年龄为137.5亿年。人类在科学解释宇宙大爆炸,揭示生命、宇宙、万物形成的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说明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的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认识的基础是永恒不变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bcd【试题解析】“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准能战胜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这句名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关键部分的功能有时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d当选;a不选,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对整体功能不起决定作用;b不选,整体的性能对部分的状态也不起决定作用;c不选,领袖人物对历史的发展更不起决定作用。【答案】d【试题解析】材料表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当选;正确,材料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不选,事物发展是整体和部分的统一,属于无关选项; 不选,材料没有体现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答案】d14、据统计,驾驶员酒后开车,其发生交通事故的比率为没有饮酒情况下的16倍。道路安全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暂扣13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 200500元罚款;醉酒后驾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36个月驾驶证,并处5002 000元罚款。区分饮酒驾驶与醉酒驾驶关键是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如图所示鉴于饮酒后加强与醉酒后驾驶的处罚在限制人身自由方面有质的不同。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mg和79mg之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b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mg和79mg之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c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mg以上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d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mg以上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试题解析】图显示在20到80之间是饮酒后驾驶,期间没有发生质变,只有量变,80以上是醉酒驾驶,意味着从20到79是量变,再进一步变化才会发生质变,因此a表述正确;b、c、d都错误。答案选a。【答案】a15下列成语与哲理对应正确的是白璧微瑕看问题要分清主次矛盾叶落知秋事物是普遍联系掩耳盗铃发挥意识能动作用过犹不及矛盾的对立统一abcd【试题解析】该题考查联系、矛盾观,观点错误,白璧微瑕体现的主次方面,不是主次矛盾,观点错误,掩耳盗铃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过分夸大了意识的作用,观点正确,故答案应选c。【答案】c16在物理研究中,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各种物体就能被看作只有质量而无体积和形状的质点。质点忽略了复杂但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这体现的思想方法是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共性解决复杂事物时要突出重点认识事物时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要坚持从局部入手认识整体 abcd【试题解析】题中“把各种物体看做质点,重点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体现从个性中把握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故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中“可以忽视次要矛盾”的说法错误,不能入选;说法欠妥且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答案】d17右侧漫画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业绩观要重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影响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要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abcd【试题解析】当选,漫画表明要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当选,材料体现了要重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影响;正确,材料表明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不选,漫画没有体现要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答案】b18贪图无所不能,只能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能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能一无所有。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质的飞跃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bcd【试题解析】“能与不能、知与不知、有和没有”是矛盾的双方,二者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材料启示我们要正确对待“贪图、试图和企图”,不要贪得无厌。正确;与题意不符。该题选b。【答案】b19国家统计部门报告显示了不少省份gdp增速排名和gdp质量排名位次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尽管倡导科学发展多年,但仍有不少地方依然没有摆脱对gdp的盲目崇拜。这说明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坚持正确的价值观,重在落实生产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abcd【试题解析】材料说明坚持正确的价值观,重在落实,当选;不选,社会意识的变化不一定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选,生产方式而非活动,才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当选,材料表明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答案】d2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大会上强调,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这是因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调整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改革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生产关系变化是引起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变革的根本原因社会发展只能在社会基本矛盾不断解决中实现abcd【试题解析】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这是因为改革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当选;不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调整,不一定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不选,生产关系变化不是引起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变革的根本原因,二是生产力;当选,是因为社会发展只能在社会基本矛盾不断解决中实现。【答案】b21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说明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b哲学把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c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d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的规律【试题解析】材料说明哲学把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选b。a 项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点,c项观点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都是错误的;d项观点是错误的。【答案】b22“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诗人林希这首蕴涵深意的哲理诗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是a价值判断决定着人生价值的实现b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正确的价值选择c人的社会地位影响价值判断和选择d得到社会的肯定是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志【试题解析】a不选,价值判断对人生价值的实现不起决定作用;成为土壤(对社会有用之人)还是尘埃(对社会有害之人)取决于个人的选择,故选b项。c不选,人的社会地位不一定影响价值判断和选择;d不选,得到社会的肯定不是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志。【答案】c2013年4月26日,青海省庆“五一”暨“五一”劳动奖状、奖章表彰大会在青海会议中心千人厅隆重举行,来自全省各条战线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玉树灾后重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全国“工人先锋号”、青海省“十二五”中期建功立业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和个人、青海省工人技术明星和技术状元等荣誉称号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欢聚一堂,接受党和人民授予的崇高荣誉。回答2324题。23一年来,青海省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始终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胸怀大局,团结拼搏、勇于奉献,奋发有为,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杰出贡献。材料说明有价值的人生是不求回报的人生奉献社会的目的在于彰显自我价值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创造人生价值abcd24上题材料同时启示我们,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需要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需要放弃个人追求与个性发展要以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为根本途径abcd【试题解析】23.材料材料说明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当选;不选,有价值的人生并不是不求回报的人生;不选,奉献社会的目的不在于彰显自我价值;当选,材料表明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创造人生价值。24.材料同时启示我们,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正确;当选,材料表明需要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不选,不能放弃个人追求与个性发展;当选,材料表明要以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为根本途径。【答案】23.d 24.b25党中央要求,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已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这一要求进一步强调了各级干部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不断加强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坚持群众观点为党的根本的工作方法坚持以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abcd【试题解析】材料中这一要求进一步强调了各级干部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当选;正确,材料表明不断加强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不选,以坚持群众路线而非观点为党的根本的工作方法;当选,材料表明坚持以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答案】c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本卷共3小题,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江豚属一种小型鲸类。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江湖淤积等,江豚的繁殖与生长备受威胁。正在以每年6.4%的速度递减,为避免白鳍豚灭绝的悲剧在江豚身上重演,央视公益广告发出呼唤:保护江豚,刻不容缓。大家被广告展现的江豚现状所打动,纷纷发表评论表示惋惜痛心,“看着江豚天生一幅可爱笑容、你们忍得下心去伤害它们吗?”,广告更唤起了大家保护环境的强烈意愿,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界生命,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谈谈你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界生命,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认识。(12分)【试题解析】本题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范围,即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谈谈你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界生命,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认识。需要从对设问的理解中提取答题的有用信息。设问中“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界生命,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体现了联系的观点。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从联系的观点入手,结合材料将答案完善。主要包括:联系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要求、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其方法论要求、尊重客观规律、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重视量的积累等。【答案】联系是普遍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野生动物、自然界生命与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破坏他们的生存环境的同时也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的生态环境,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联系具有客观性。它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人类破坏他们的生存环境的同时也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违背联系的客观性会受到处罚。人类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的生态环境。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切以地点为条件为转移。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应该着眼于长远。野生动物、自然界生命与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的生态环境,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我们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机构的优化趋向。人类和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界生命的和谐相处有助于我们整个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保护野生动物,处理好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腥臭于人类自己。27目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但一些地方、一些企业,乃至一些中学生浪费资源的现象还普遍存在。针对这一现象,某市一中高二(3)班同学围绕节约水资源这一课题开展探究活动。在探求活动中,搜集到以下资料。材料一人均拥有水资源及每万元gdp耗水量比较(单位:立方米)材料二胡书记在士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为此我们要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保护土地和水资源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你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说明我们为什么必须节约水资源?(6分)在调查中,同学们发现,当地一家企业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原先的废水得到充分利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大大节约了水资源。请你说明“废水不废”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7分)节约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应尽职责,请你制定“家庭节约用水计划”提出两项具体措施,并分别说明这些措施的哲学依据。(7分)【试题解析】第小问要求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说明我们为什么必须节约水资源。解答此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即矛盾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具有特殊性,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在表述时需要结合材料进行阐述。第小问要求说明“废水不废”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涉及到的知识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等方面。第小问要求制定“家庭节约用水计划”提出两项具体措施,并分别说明这些措施的哲学依据。解答此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实践是有目的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正确的意识对人们的实践具有推动作用。要重视量的积累。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等内容。【答案】、(1)矛盾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当前节约水资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理应重视水资源的节约。矛盾具有特殊性,即矛盾着的事物及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材料显示我国人均拥有水资源与其他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同时水资源消耗又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节约利用迫在眉睫。(2)“废水不废”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采取适当措施,就能够变废为宝。(3)增强全体家庭成员的节水意识,其哲学依据是: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局域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更换节水设备、器皿(如使用节水龙头、节水洁具等),减少不必要浪费,其哲学依据是:要重视量的积累。实施水的循环利用(如用淘米水洗菜等),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其哲学依据是: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注意整体优化。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