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妻书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盐山县第三中学 张老师教材分析:与妻书是语文版教材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又名绝笔书,又名寄妻绝笔书。本文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参加起义前写给妻子陈意映女士的绝笔书,这是一篇从妻子的思想实际出发,反复阐明为争取民族、国家的自由独立而勇蹈死地、义无反顾的革命道理的情书,反映了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意、至、语、书、身、禁”等多义词的用法,掌握“其”、“以”在句中的意义。过程与方法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掌握课文中活用的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作者如何由对妻子的爱上升到对民族国家的大爱,两个爱如何统一。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抒情与说理的特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相关视频。学生准备:自主预习资料,摘抄林觉民的文章。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过一首诗,题目是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珍视和追求。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无数先烈,为了国家和民族,舍弃了自己的家庭和爱情,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林觉民就是其中之一一,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与妻书。【设计意图】从诗歌导入,激发学生感情同鸣,为讲解课文做铺垫。二、自主预习1、作者资料林觉民(1886-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人。林觉民阅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他曾留学日本庆应大学,在那里加入了同盟会。写了一些宣传革命思想的论文及小说。后在“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2、题目解说本文是早期民主革命先驱者林觉民烈年在参加广州起义前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表现了高尚情操和对妻子的深情,就是与妻书,题目是后人加的。3、写作背景1911年4月27日(阴历辛亥年3月29日),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虽经精心准备,但因寡不敌众,最终失败,一百多革命志士遇难。后收敛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震动全国,不久爆发了武昌起义。4、字词积累如晤 掩映 破镜重圆 独善其身5、通假字(1)几家能彀(“彀”通“够”。)用(2)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靠近。)6、古今异义词(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是介词“以”和动词“及”的连用,其意为:把.推及到。与今常用做表并列的“以及”不同。)(2)吾充吾爱汝之心(充:扩充,扩大。今常用义为:满足,装满,冒充。)7、词类活用(1)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快乐。)(2)瓜分之日可以死(名词用作状语,像切瓜样。)【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预习的重要性,培养课内、外主动预习的习惯,生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三、初读课文,把握整体。全文七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作为遗书的开端,简要地说明自己写这封遗书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第二部分(2-4):是信的核心。在这部分中,烈士心情倾诉自己“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道理。第三部分(5-7):作为遗书的结尾,再一次倾诉自己“至爱汝”和“忍舍汝而死”的衷肠。【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文本,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四、再读课文,研读感悟1、作者的衷情是什么?明确:作者“忍悲”所言衷情是:“吾至爱汝”并“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从而“使吾勇于就死”,并“敢先汝而死”,进而慰“汝不必以无侣为悲”。2、作者是怎样表达衷情的?明确:全文以“忍悲为汝言吾衷”的“吾衷”为主线,结合抒情忆事,进行深刻的说理,表达了“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复杂的思想感情。3、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想一想,这篇绝笔为什么感人?明确:钟叔河序叶绍袁甲行日注云:“大凡真能爱国家、爱民族,真能为国家民族作出一点牺牲,而不是专门讲大话唱高调的人,于家庭骨肉之间,亦必有真感情、真爱心,我不相信刻薄寡恩的人,能够有民胞物与的胸怀,有对国家民族的真正责任感。”这番话,验之于林觉民之信之死是非常深刻的,也道出了本文感人至深的原因。4、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明确:(1)林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中表现了儿女之情的缠绵细腻,也表现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这封信所表现的对妻子的爱情,正是作为献身革命和人民的一种基础和衬托。没有对亲人的爱,也就无法将这种爱扩充成为对天下人的爱;没有对妻子笃深的感情,也就无以衬托他舍此捐躯之高尚情操。(2)与妻书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所以能与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就在于作者把人世间经常发生的生离死别赋予了悲壮的爱国主义色彩,在于他把热爱亲人和热爱人民的情感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为汝言之”,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其中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而写遗书的原因就是下文要详谈的全文中心的后半部分:“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逐层深入学习,拓展学生思维,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六、品味语言,讨论探究1、“意映卿卿如唔,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明确:开篇点明这是一封绝笔信。作者深知自己的处境,但义无反顾。2、“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明确:意在表达自己关心民众的痛苦,与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通。引经据典。用孟子的话再次说明对妻子的爱已普及天下苍生。3、“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明确:我知道即将与你生离死别了,想要告诉你实情,却不忍心让我挚爱的你承受这痛苦,只能日日借酒消愁。4、“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明确:我对 你的爱至死不渝,即便死去,我的灵魂与你也永远不会分开。5、“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明确:我死之后, 若有心电感应,灵魂会永远陪伴你,不让你孤单难过。我死得其所,但始终不能放下对你的依恋。【设计意图】从句子含义深入探究文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七、拓展延伸体会林觉民给他的父亲的信:“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推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里面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设计意图】再品读林觉民写给父亲的信,品味作者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幸福,无私奉献的精神。八、课堂小结文章中表现了林觉民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林觉民为了推翻黑暗的满清统治,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幸福,抛爱妻,舍幼子,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表现了革命烈士为了使全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而不惜牺牲个人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戒毒康复培训招聘题库
- 校园消防安全问题台账(3篇)
- 2025年工程师地震安全面试高频题集
- 公共关系合作协议书格式
- 金融业务合作协议的示范
- 2025年大数据产品笔试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物业客服专员考试题集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美容美发师执业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育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文字处理
- 2024年优居房产全国加盟手册3篇
- 污水处理工程施工工程组织设计
- 氨基酸作为药物靶点
- 经销商独家授权书
- 空气源热泵计算
- 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1
- 园林绿化资料范例
- 万达入职性格在线测评题
- 车位无偿使用补充协议书范本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2012年版)
- Magic Tree House 神奇树屋词汇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