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高三语文命题比赛(8)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语文命题比赛(8)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语文命题比赛(8)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语文命题比赛(8)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语文命题比赛(8)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前言:教育教学工作强调与时俱进,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成为空中楼阁。考试测试则能成为日常教学的指挥棒。本试卷力求结合当前时事热点和生活实际,做到简单实用和高端文雅兼顾。在试卷的设计中,有涉及实用性、工具性的试题如1、2、4、15、24题等,也有更多思想性、价值培养的试题,如5、6、7、23题等,努力在含义升入浅出、难度高低起伏、层次错落有致等方面做不断地尝试。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别(bi)扭 打烊(yng) 横财(hng) 面面相觑(q)b粳(jng)米 谙熟(n) 瓜蔓 (mn) 溘(k)然长逝c模(m)样 氛围(fn) 弄(lng)堂 同仇敌忾(ki)d晕车(yn) 畸形(j) 紊乱(wn) 凤冠霞帔(pi)命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常用字字音的识记能力。选择生活常见的读音易混淆的字词,比如瓜蔓 (mn)、打烊(yng)等错误来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程度。生僻字、难读字不列入考察范围。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遥望夕阳的尽头,长亭古道,一个身影在踽踽独行,蹒跚的脚步踏过一地的落叶。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南方周报)b央行紧急叫停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业务,认为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可有网友却认为央行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都市快报)c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的这场战役,表面是给乘客和司机带来了福利,但很多人认为醉翁之义不在酒,这是阿里和腾讯为了争夺潜在客户群而展开的。(都市快报)d商家承诺的不菲收益让理财产品在短时间内,快速售磬,同时,也我们看到了人们参与理财的热情。(城报)命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能力。从报刊杂志上选取一些常见的句子作为考题,既方便联系实际,又能使学生提高对正确使用汉语词句的关注度。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冬奥会短道速滑500米半决赛时,我国选手有实力染指金牌的范可新意外摔倒,失去了晋级决赛的资格。b在中央“老虎苍蝇一起抓”的反腐行动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落马贪官都喜欢唱高调而且是反腐倡廉的高调。究其缘由,一为恐慌,二为掩饰。c随着杭州旅游旺季的到来,西湖边游者众多,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野导”又东山再起。 d由于机场高速主体工程的扩建,过江隧道首当其冲,成为分流车流的的主要干道。钱江四桥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命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运用的能力。词语、俗语和成语的结合运用,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句子来自时事和平时生活,这就要求学生关注日常的用语。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印象西湖,一开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许仙和白娘子踏着湖水向人们走来。b一些地方政府在解决水污染问题的过程中,相对滞后的制度规定和日渐增强的百姓对环境要求矛盾日益严峻,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真正保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成为一大难题。c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旦出现了诸如商品质量低下、假冒伪劣、质价不符、虚假广告、短斤短两、欺诈蒙骗等,消费者往往是弱势的一方,多数人被动的退缩忍让,最后只能个人吃亏。d马航说,今后不再发布关于失联航班的消息,是否给安顿在北京的家属提供食宿,商议后再决定。命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根据以往学生的做题情况分析,出现长定语和长状语时,学生容易犯搭配不当的错误。结合时事热点,能激发学生的答题兴趣,同时也考察了考生对错题的辨析能力。5、阅读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2个字)(3分)本报综合报道:哪怕成了比赛的头号种子选手,该有个性时没个性,那就不是李娜了。昨天,在印第安维尔斯皇冠赛8强赛的角逐中,李娜少见地在国际赛场宣泄了一回火爆脾气。面对主裁判的争议判罚,中国一姐发飙着不停质问。赛后,心情变好的李娜又调侃起了热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调侃完了,更是对着镜头做了一个夸张的鬼脸。命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概括、压缩的能力。材料来自于都市快报上对李娜的访谈,新闻标题的拟写不仅要求精炼,还要求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此答题要求在符合题意的基础上,努力做到生动鲜明。6、解说漫画,概括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60个字)(4分)命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掌握简明、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漫画往往带有讽刺、警醒、劝谕作用。在读漫画时,不仅要关注漫画表面意思,更要能读出漫画的核心思想,即真正想表达的内容。所以设计了两个层面考察,一是看清漫画,二是懂得其意。7、.阅读下面的材料,谈谈你的见解。(60字左右,5分)非诚勿扰的女嘉宾马诺在节目中曾说“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此言一出,引来大家一片热议。有人支持,认为追求金钱、追求优越的物质生活没有什么值得非议的,她说出了一些人不敢说的话;有人反对,认为她把金钱、把优越的物质生活摆在第一位,这是赤裸裸的拜金主义。对此,你怎么看?命题思路:本题既考查考生准确、鲜明表达语言的能力,也考核学生是否具有正确、向上的价值观。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选择了前段时间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从中也折射出了社会上某些人“物质至上”的思想。对于社会上不同的看法,就需要学生去思考,去辨析,去理解社会正能量。语文,除了训练学生技能外,更要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山寨文化:草根的新衣 王晓华2008年,从山寨手机到山寨春晚,种种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玩意开始理直气壮地登场亮相,并以顽强的草根品格赢得了人们的掌声。有些知识分子认为山寨文化表征着民间主体性的崛起。“山寨”一词,据说起源于粤语,指“盗版”、“仿冒”、“克隆”之类的商业模仿行为。但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山寨”有两个意思:(1)在山林中设有防守的栅栏的地方;(2)有寨子的山区村庄。栅栏和寨子都是防护性存在,但它们都展示了对中心的反抗格局,昭示着底层的主权意识和主体性。由其本义可看出,山寨文化的山寨品格不仅在于复制中心、主流、精英的行为、话语、产品,更在于搭建自己的栅栏、寨子、领地、话语空间,形成自己的独立性、不羁品格、自治领域。然而,当下的山寨文化并不具有足够的山寨品格,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复制而非独创。如果山寨文化始终停留在复制阶段,那么,它就不可能拥有自己的领地、话语空间,难以培育底层的主权意识乃至主体性。而且,其解构功能也注定是非常有限的从表面上看,山寨文化解构了中心、主流、精英的神话:山寨文化的复制说明小民也可以做同样的事,反证了中心、主流、精英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神圣、强大、高明。可是,这种弱化功能实际上是虚幻的:正如业余歌手翻唱明星歌曲只能增加明星的知名度,草根人士对中心、主流、精英的模仿客观上推动了后者的增殖、播撒、再生产。只要分析山寨春晚的运作过程,我们就可以清晰地领受到这种复制对主流的增殖、播撒、再生产机制:几个民间人士欲排演自己的春晚,貌似向央视叫板,实际却将央视春晚当作了原型、榜样、目标。他们的大本营位于首都绝非偶然,而是暗示了其真实定位和心态。几个居住在中心地带的人之所以要模仿央视春晚,是因为复制中心可以满足他们移情的需要。在这种一切向中心看的语境下,山寨文化不可能具有真正的山寨性-只有当山寨文化的创造者忘掉中心、蔑视中心、忽略中心而强调自己的地方性和个人性时,山寨文化才能真正山寨起来。这种去中心品格恰恰是当下山寨文化所不具备的,当下山寨文化建设者远未摆脱中心化的思维方式。这种以复制中心为基本特色的山寨文化缺乏真正的野性、原创性、主体性。与其说它表征着草根文化的崛起,毋宁说它暴露了其致命的贫乏。从某种意义上说,山寨文化是草根阶层的新衣衣服是有了,但不过是仿制品,草根们至多为它增加了若干装饰。它解构了有关民间草根的神话传说中的民间高手终于出山以后,其行为却让满怀期待者感到失望:他们依然未摆脱中心化的思维,其主要工作仍是模仿和复制,其创新性尚微乎其微。山寨文化的现状敞开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我们曾寄予厚望的民间文化很可能比主流文化更贫乏。民间对中心地带(权力主体)的模仿造就了无数个复制品。事实上,这种以关注和复制中心为生产机制的山寨文化与主流文化是同构的,二者并无本质区别。恰如水浒所昭示的,这种意义上的山寨文化时刻可能被主流“招安”,最终完全放弃其山寨性。处于民间的山寨文化以对中心的模仿表达了对中心的敬仰和归顺。它并非是反中心的,而是暂时未进入中心而已。因此,中国山寨文化的原罪在于它还没有足够的野性、个性、主体性,在于它尚只有借来的外衣,在于它还没有自己的灵魂和心脏。山寨文化是草根显身的重要方式,它的不足也折射出中国缺乏真正的民间主体乃至我们所说的“社会”。因此,山寨文化的建设者更需要抛弃借来的新衣,让山寨文化真正山寨起来,以山寨文化的野性、个性、主体性推动草根力量的生长。8、对现今的“山寨文化”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现今的山寨文化在于复制中心、主流、精英的行为、话语、产品,更是搭建自己的栅栏、寨子、领地、话语空间。b现今的山寨文化昭示着平民文化正在逐步解构精英文化,是对中心、主流、精英文化的一种强有力的挑战。c现今的山寨文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山寨文化,因为它并非是反中心的。d现今的山寨文化象征着草根文化的崛起。命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短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能力。在一般论述类的阅读中,学生往往会出现背离原文,曲解观点;变肯定为否定,否定为肯定等错误,所以本题也做了类似的设计,a项无中生有、b项曲解观点、d项变否定为肯定。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改编】a山寨文化的野性在于违背正统,反对精英,解构主流。b水浒所昭示的梁山好汉被招安,预示着山寨文化必将被主流文化“招安”。c山寨文化的繁荣客观上成了精英文化增值、播撒和再生产的重要推力。d山寨文化要想具有完全的生命力,必须忘掉中心,丢掉对主流文化的敬仰。命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中信息筛选和整合的能力。这是在原有题目上加以改编的,保留了原来的选项。b项采用本末颠倒的方法,设置障碍。10、为什么说“山寨文化”是“草根阶层的新衣”?(3分)命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概括和分析综合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提炼出最佳答案。不少学生容易失分,而得不到满分。因此,需要考生找到关键句,并加以整合而不遗漏要点,这是对学生的全面答题的考验。(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0分)轻蔑的一瞥德国库森别格尔 电话铃响了,警察局长拿起听筒“喂!”“我是克尔齐警长。刚才有一位过路人轻蔑地瞧我。”“或许你弄错了吧,”警察局长要他考虑一下,“几乎每个碰上警察的人都感到心虚,不敢正视。这看起来就像是轻蔑。”“不,”警长说,“不是这么回事。他轻蔑地打量我,从制服、帽一直到皮靴。”“你为什么没有把他抓起来?”“当时我愣住了。在我想到这是侮辱的时候,那人已经不见了。”“你还认得出他来吗?”“肯定,他蓄的是红胡子。”“你现在觉得怎么样?”“相当难受。”“坚持一下,我叫人来换班。”警察局长打开了话筒。他派出一辆救护车到克尔齐那个区去,同时命令把所有蓄红胡子的公民抓起来。配备有无线电话器的巡警队接到命令的时候,正在值勤。两个人正在试验哪一辆车跑得快,另外两个人在酒馆里庆贺店主的生日,三个人帮着一个同事搬家,其余的人在街上买东西。但一听到事情的经过,他们就急忙驱车直奔市中心区。他们封锁了一条又一条街道,逐户搜查。他们跑进商店、饭馆、住宅,凡找到一个红胡子,就把他拖走。到处交通停顿。警报的鸣叫声使居民惊惶不安,谣言风传:这次搜捕的目标是一个大杀人犯。围捕刚开始了几小时,虏获可观:五十八个红胡子给带到警察总局来了。克尔齐警长,由两名护理人员搀扶着,在这批嫌疑犯面前省视而过,但他却没有指认出作案人。警察局长归因于克尔齐的健康状况,命令审讯拘留犯。他说:“就算他们在这件案子里清白无辜,他们肯定也犯过别的错误,审讯总是会有收获的。”对,审讯诚然会有收获,特别是在这个城市里,但不要以为受审的人受到了虐待;还不至于到如此粗暴的地步,所采用的方法是比较微妙的。长期以来,秘密警察不声不响地讯问了每个公民的亲属和仇人,从而建立了一套卡片,从这里面可以查到他特别憎恶什么:风钻的嘎嘎声,刺目的强光,石碳酸气味,北欧民歌,剥皮老鼠的样子,狗叫,等等。如果运用得彻底,这些办法大多可以奏效:它能从受审者嘴巴里逼出供词来,有真有假,视情况而定,而警察总是高兴的;这五十八个人现在所面临的就是这类办法。要搜捕的那个人早已回到了他的寓所;警察按他的门铃的时候,他没有听见,因为他正往浴盆里放水。洗澡水准备好了之后,他倒是听见门铃声了,但那是邮递员送来一份电报。消息是可喜的,有人给他在国外准备了一个好职位,不过,条件是:他得立即启程。 “好,”这人说,“好,现在要做两件事:胡子要剃掉,因为我讨厌它了,要弄到一份护照,因为我没有。”他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重又穿好衣服。为了庆贺这个大喜日子,他选了一条特别漂亮的领带系上。他打电话询问几点钟能指望搭上一架飞机。他离开寓所,跨过几条恢复了宁静的街道,走进一间理发店。这件事办完后,他到警察总局去,因为他知道只有在那里才能在很短时间内领到一份护照。说到这里,得补充一点:这个人事实上是轻蔑地瞧过那个警察的,原因是克尔齐的样子极像他的表兄艾贡。对这个不中用而且欠着他钱的表兄,这人感到轻蔑,这种感情在他见到克尔齐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倾注于目光中了。所以,克尔齐的观察是正确的,他的报告是无可指摘的。事有凑巧,这人走进警察局的时候,又碰上那位使他想起他表兄艾贡的警察了。但这一次,为了不得罪对方,他把目光迅速移开了。而且,那可怜的人显然健康状况不佳,两个护理人员正陪着他走向一辆救护车。申请护照的事并不如这人想像的那么简单。他身边带有一些证明文件,也出示了电报,这都无济于事,他申请出国的计划,匆促得没有分寸,吓坏了经管护照的警官。“一份护照是一份重要文件,”他解释说,“办这么一份证明文件是需要时间的。” 这人点点头。“按规章制度可能是这样。但每种规章制度都有例外。”“这种情况我决定不了,”警官说。“只有警察局长才能决定。”“那就交给他决定。” 警官把文件找到一块儿来,站起身来。“您跟我来,”他说。“我们抄近路穿过办公室。”他们穿过三四个房间,那里面坐的尽是蓄红胡子的人。 “真滑稽,”这人想。“我原先不知道他们有这么多人。我现在不归他们那一伙了。”像一些独裁者一样,警察局长也爱摆出社交场上老手的样子。他听取了报告就把那警官打发走了,然后请客人就座。但客人要勉强装出笑脸却不容易,因为这位警察局长的模样长得像他同样厌恶的堂弟阿突尔。但是,掌管微笑机能的肌肉却尽忠职守这可是关系到护照的大事啊。“小官儿们胆小,”警察局长说,“他们避免作任何决定。不在话下,您马上而且就在这儿可以领到护照。您到伊士坦布尔上任,是我们城市的荣誉。我祝贺您。”他在护照上盖了个印,签上了名。他大大方方地把护照递给客人,好像那是一个随随便便的什么小本儿。“您系了一条特别漂亮的领带,”他说。“一幅市区图,是吗?”“不错,”这人回答说,“是伊士坦布尔的市区图。”“妙极了的主意。好吧,”警察局长站起身来,把手伸向那人,“我祝您一路平安。”他把客人送到门口,向他亲切地挥手致意,然后走进审讯拘留犯的房间里。为了缩短自己受折磨的时间,那些可怜人已经承认一些违法行为,但就没有承认指控的那一条罪行。“继续审讯!”警察局长命令道,然后去吃午饭。他回来时,见那里摆着一份报告。一个理发师报告:他上午按照一个顾客的意愿,给他剃掉了蓄着的红胡子。这人本身他描写不出,但他记得衣着上的一个显眼之处:一条印有市区图的领带。 “我这匹蠢驴!”警察局长叫了一声。他一步跳两级,奔下楼梯。院子里,他的车停着备用。 “到飞机场!”他朝着司机喊道,顺势一靠,坐在后排位子上。司机施展出全身本事。他辗死了两只狗、两只鸽子和一只猫,擦坏了一辆电车,轧坏了一辆装着废纸的手推车,吓坏了成千上百的过路人。在他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在外边老远的地方,只见飞往伊士坦布尔的飞机从跑道上分秒不差地起飞了。11、文章中间几段采用了插叙的手法交代红胡子的去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命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近几年高考浙江卷一直注重此考点,要求分析文中线索的作用,各个部分,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与安排等。学生不仅要了解什么是插叙,更要明确插叙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时,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考虑,与平时的训练要求一致。1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小说中的警察局长是一个怎样人?(4分)命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这也是小说阅读的重点。典型人物的塑造,是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来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时,不仅要从警察局长的语言、行动等直接描写中去概括,也要从最后一段对司机的做法等侧面描写中去分析。 13、文中成功运用了寓庄于谐的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命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艺术技巧的品析能力。虽然在题干中显示了“寓庄于谐”的手法,但是如果学生不了解“寓庄于谐”这种技法的含义,在赏析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小说复习时,对一些专有的技法术语要熟悉,并能了解其内涵。 14、有人读这篇小说的感受是“含着泪的微笑”,你的感受又是如何?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命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探讨,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作品内容、个人阅读体验和积累等方面进行探究。还要学会联想,比如欧亨利式的结尾往往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和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然后从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的塑造、技法,读者的阅读体验等多方面综合回答。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20题。(19分)相州昼锦堂记 (宋) 欧阳修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与骈肩累迹累:重叠。 b.世有令德,为时名卿令:善、美好。c. 奔走骇汗骇:惊怕。 d.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措:放置。命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措”字容易和“手足无措”等产生联想,从而错误的理解为放置。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若季子不礼于其嫂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 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c. 而喜为天下道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d. 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命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对学生而言,重点是能理解课内虚词的作用,然后用代入法进行反推。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围绕“昼锦”二字发挥,先说明富贵还乡,衣锦而荣,是古今所同,并生动描述了古人衣锦还乡、得意洋洋的场面,然后避实就虚,不写昼锦堂本身,而是着重写昼锦堂主人的高尚品德。b. 韩琦年轻时就登上相位,在读书人中有声望,虽然身居高位却不以此自我夸耀。c.本文主要为了讽劝权贵们不要“夸一时而荣一乡”,而以“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为志,进而“耀后世而垂无穷”。d. 这是一篇赞颂当时大丞相魏国公韩琦的文章,作者对韩琦推崇备至,文中充满了溢芙之辞。命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设置的干扰项很多,学生不能一下发现问题,但是仔细阅读能发现“在读书人中有声望”属于无中生有。需要学生在推测时能根据文章的实际意思,而不能想当然。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至 于 临 大 事 决 大 议 垂 绅 正 笏 不 动 声 色 而 措 天 下 于 泰 山 之 安 可 谓 社 稷 之 臣 矣命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不同句式和用法的理解能力。“句读”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单元,也是近几年浙江卷的考查热点。从中可以反映一个学生的古文基本素养。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4分)(2)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3分)命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做到文从句顺。特别是对于一些固定句式更需要关注。(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021题。(7分)过 分 水 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20、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溪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命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作者情感的能力。设题比较简单,解答时,除了把握全诗内容外,还需要结合作者相关情况。21、有人认为,温诗“溪水无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却”字更好,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简要赏析。(4分)命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和炼字能力。两种意见都可以,没有固定的答案,前提是能自圆其说。对学生的赏析能力要求比较高。根据2013届衢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改编(三)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2223题。(5分)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选自论语颜渊)22、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试简要说明。(2分)命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孔子观点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看懂选句的基础上理解孔子的为政观以及对执政者的要求。如果掌握了,回答此题相对简单。2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3分)命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孔子观点的评价能力。解答时要把握孔子儒家思想精髓,并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探究。(四)古诗文默写。(6分)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夫子循循然善诱人,_,_,欲罢不能。(论语)(2)_,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_!(李清照声声慢)(3)故木受绳则直,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荀子劝学)(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 _。(杜甫登高)(5)众里寻他千百度,_,_。(辛弃疾青玉案)命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古诗文名句名篇的掌握量。解答时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注意不写错别字。四、作文(60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根据网络材料改编】一位作家曾把两份名单拿给10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结果在十个人中,对第一份名单,一个都不知道的有七人,而对第二份名单,则大多数人都知道。实际上,第一份名单中的人物曾经比第二份名单中的人物显赫得多。因为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而第二份里的全是落第秀才。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命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能写实用类(包括论述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近年来,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屡屡在高考题中出现。因此,本题也采用这种形式进行考查。在材料的选用上,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教育的过程而非教育的结果。要写好这篇文章需要把握好几方面,一是全面把握材料内容,理解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根据材料寓意确定自己文章的立意。这道题可以从“真正做出贡献的人才,才会被历史铭记”“赢在起点并不能保证赢到终点”“死读书,读死书,对个人成长及社会、文化发展无益”“学历不等于能力”等角度立意。二是选好写作角度,材料内涵丰富,写作时切不可面面俱到,需要从一个角度立意,生发,拓展。三是确定好文体,作文忌讳“四不像”,这篇文章宜写成议论文,当然写成散文、小说形式也是可以的,对戏剧有研究的考生,写一篇小品剧也未尝不可。写议论文观点一定要鲜明,逻辑要严密,不要人云亦云。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答案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 2、 3、 4、 5、 (3分)6、 (4分)7、 (5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8、 9、 10、 (3分)11、 (4分)12、 (4分)13、 (6分)14、 (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5、 16、 17、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至 于 临 大 事 决 大 议 垂 绅 正 笏 不 动 声 色 而 措 天 下 于 泰 山 之 安 可 谓 社 稷 之 臣 矣19、 20、 (3分)21、 (4分)22、 (2分)23、 (3分)25(6分)(1) (2) (3) (4) (5) 四、作文(60分)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解析一、(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答案:d。a打烊(yng)应为打烊(yng) b瓜蔓 (mn)应为瓜蔓 (wn)c模(m)样应为模(m)样。2答案:a。b 何患无词应为何患无辞。c 醉翁之义应为醉翁之意。d快速售磬应为快速售罄。3答案:b。唱高调。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a“染指”比喻分取非分的利益,贬义词。c东山再起,泛指失势后重新得势。此处应为贬义词“死灰复燃”。d首当其冲指首先受到攻击或灾难。望文生义。4答案:d。a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成分残缺.b成分赘余。最大的问题和成为一大难题保留其一。c成分残缺。“出现”后面缺宾语。5答案:李娜重归赛场个性依旧。(3分)6答案:解说:一个人去植树,把树木都种在一起。然后高兴的背着铁锹,拿着植树100棵的单子走了。(2分)(意思相近即可)寓意:讽刺了只重数量而轻实际的人。(2分)写出解说给2分,写出寓意给2分,语言简明、准确给1分。有其它理解且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7答案:示例:我不同意这种观点。追逐金钱、追求优越的物质生活无可厚非,但是把这种追求放在首位,岂不成了金钱的奴隶?若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不忘追寻心中的精神家园,才不枉费生命。 观点表达1分。有具体的论述3分。言之成理即可。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9分8答案:c。a“更是搭建自己的栅栏、寨子、领地、话语空间。”错。还未搭建。b现今的山寨文化结构功能有限,客观上反而推动了中心、主流、精英文化的增值、播散和再生产。d未能象征。9答案:b 。 “必将被招安”过于绝对,原文是“可能”。10答案:山寨文化依然未摆脱中心化的思维,其主要工作仍是模仿和复制,其创新性尚微乎其微。这种以关注和复制中心为生产机制的山寨文化与主流文化是同构的。缺乏自己的灵魂和心脏。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照抄原文,意思相近,给2分。(二)20分11答案:(1)结构上,交代了红胡子瞥警长的原因,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铺垫。(2)内容上,与前文警察不分青红皂白审讯无辜的人形成对比,升华主题,极大的讽刺了社会上趋炎附势,滥用私权的人。(4分)每点2分。12答案: “他派出一辆救护车到克尔齐那个区去,同时命令把所有蓄红胡子的公民抓起来。”表现了局长滥用职权。“就算他们在这件案子里清白无辜,他们肯定也犯过别的错误,审讯总是会有收获的。”表明他是个残酷无情的人。“到飞机场!”他朝着司机喊道,顺势一靠,坐在后排位子上。司机施展出全身本事。他辗死了两只狗、两只鸽子和一只猫,擦坏了一辆电车,轧坏了一辆装着废纸的手推车,吓坏了成千上百的过路人。侧面表明了局长无视百姓的生死,只考虑到自己的权威受蔑视。(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可得4分。13答案:作者以漫画式的、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述了由于红胡子无意间轻蔑的一瞥所引发的闹剧。“真凶”最后意外的走了,而这大量无辜的人却被警察拘留,引发读者思考人物背后的深层意义。(6分)(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言之成理即可)14答案: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答案不强求一致,能言之有据,自圆其说即可。(6示例:可以从小说的主题,小说的对比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入手。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19分)15答案:d。措:治理。16答案:c。“为”表被动。a第一个“其”为代词,他,他的;第二个“其”为副词,可,一定。b第一个“之”取独,第二个“之”是音节助词。d项第一个“而”为连词,表并列关系;第二个“而”为连词,表相承关系。17答案:b。“在读书人中有声望。”原文中没有涉及。18答案: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3分)断对两处给1分。断错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19答案:1、不像那穷困的人,一时侥幸得志,出乎庸男和愚妇的意料而使他们惊异,并向他们夸耀。(4分)译出“意”“ 惊骇”各给1分,译出“得志于一时”句式给1分,句子通顺给1分。2、他的丰功伟业,被刻上钟鼎,谱成歌曲,是国家的光荣,而不单是乡里的光荣啊。(3分)译出“乃,非也”句式的给1分,译出“铭”给1分,句子通顺给1分。译文:做官做到将相,富贵而回老家,这是大家都认为非常荣耀的事,也是古今都公认的。一般当读书人穷困时,在乡里过着贫苦日子,平民儿童都可轻视甚至侮辱他。如苏秦不被嫂子礼待,朱买臣被妻子抛弃。一旦坐着四匹马拉的高大的车子,旗帜在前开道,又有骑兵卫队拥着,在街边观看的人,挤在一起肩并肩脚挨脚的,一边仰望一边赞叹;而所谓平头男女,又跑又窜又惊又慌,汗水都出来了,甚至惭愧得低头弯腰,跪在车轮辗起的灰尘和马蹄子中间,向新贵人悔过请罪。这就是一个普通士子,成功得志时,那意气的旺盛,是以前人们所比方的穿着锦绣的荣耀事啊!惟有大丞相魏国公不是这样。魏国公,相州人。祖辈起代代都有美好的德行,都是有名的高官。魏国公从年轻时就考取科举高榜,登上显要的位置。海内人士听其传布四方的德音,仰望其播及的风采,已有多年了。所说的做将相,得富贵,都是魏国公早就应有的。不像那穷困的人,一时侥幸得志,出乎庸男和愚妇的意料而使他们惊异,并向他们夸耀。既然这样,那么仪仗大旗,不足为魏国公的光荣;桓圭和礼服,不足为魏国公的显贵。只有恩德遍及百姓,功勋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